Redian新闻
>
不妨和孩子们聊聊死亡

不妨和孩子们聊聊死亡

博客

 在生命与生命之间, 死亡,其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当下大疫来临,每天都有感染者身亡。截止今天(2020年4月28日),新冠肺炎病毒已经导致全球210746人死亡,其中美国死亡56245人、西班牙死亡23521人、意大利死亡26977人、德国6126人、英国21092人、法国23293然……212个国家,几乎每天都在上演送葬的悲剧,想要回避死亡的话题是完全不可能的。

       

       

 关于这个话题,东西方各持有不同的态度,也许是由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原因,欧美人对待生死似乎从容一些,他们在影视作品、寓言故事和现实生活中一般不会向孩子回避死亡的问题,比如《卖火柴的下女孩》、《小红帽》、《白雪公主》等童话故事都涉及到生与死。信仰基督教的国度,人们把死亡叫做回归天家;在美国,对中小学生有较为系统的死亡教育,中国台湾也提倡死亡教育从幼儿抓起,而中国大陆在这个方面比较滞后。中国人一般不愿意轻易谈论死亡尤其是不愿在小孩子面前谈这个话题,很多家庭不让小孩参加亲人的葬礼。白岩松在《追问生命尊严》专题圆桌会上,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在人们眼里,死亡是悲伤而充满黑暗的,成人担心直面死亡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让他们无法接受。由于成人过于忌讳死亡这类话题,所以死亡在孩子们的心里就变得神秘而不可捉摸,并且非常可怕。当孩子成长到一定时期遇到亲人、朋友死亡,或者自己遇到死亡威胁时,他们的情绪将会完全失控,甚至会精神崩溃。我认识这样一个男孩,在他11岁的时候,父亲遭遇车祸身亡,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和母亲都全然崩溃。男孩从此变得沉默寡言,而母亲也沉浸在不能自拔的痛苦中,没有心思和儿子交流。这个孩子很快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上初中以后便离家出走,最终因为偷窃成为少年犯。

生与死的问题明明白白就摆在那里,总是让人无法回避的。越是回避,孩子们就会对死亡会更加恐惧和焦虑。

我九岁那年的冬天,朝夕相处的外婆因病去世,家的一根脊梁轰然坍塌,心灵的空间倾斜了,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悲伤、空虚和恐惧。外婆下葬的时候,母亲边哭边叫我的乳名:“小六,快来好好看看外婆,以后再也看不见了。”“再也看不见了”这句话就像一根钢针,狠狠地针扎痛了我的心,加剧了我的恐慌。让我在恐惧中度过了一段很长的日子……过了几年,奶奶也离开了人世,母亲照样对我们这样说:“好好看看奶奶吧,以后再也看不见了。”于是,恐慌继续加剧。我开始害怕“再也看不见父母的日子”不期而至。有一段时间,我老缠住母亲问:“人,为什么会死?”母亲回答:“如果人不死,地球装不下了,就会爆炸。”好像有一定道理,但是很无奈。无论如何,对死的恐惧一直缠绕着我。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被许多事情所占据,这种恐惧暂时隐退了。

 我的父亲长年在长江上奔波,和孩子们的交流极其有限,虽然他会尽其所能关心儿女。在我的印象中,他从来没有和我们谈过死亡的话题。如果父亲当初有心和儿女们聊聊这个话题,一定和母亲的解释不一样。毕竟他的视野开阔得多,个性和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But……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当我做了母亲以后,不得不面对孩子关于生命的问话。我记得,儿子长到四五岁的时候,老缠着我问:“妈妈,人为什么要死嘛?”看着满脸稚气略显焦虑的儿子,很不忍心和他谈及这个晦气的话题,每一次我总想把这个问题岔开,但是,经不起他反复追问,我只有硬着头皮回答:“如果人不死,地球就装不下了。”“但是,我不想妈妈死。”“哦,我也不想离开你。不去想了,那是很多年很多年以后的事情,当妈妈离开你的时候,你都长大成人了,那时你都做爸爸了。”儿子不做声了,看得出来他很无奈,内心的恐惧并没有完全消除。我唯一的办法就是紧紧地拥抱儿子,以此来减轻他的忧伤。

 我曾经询问一位年轻母亲有没有和孩子说起关于死亡的话题。她说女儿曾经不经意地问过:“人为什么会死?爷爷奶奶老了,是不是会离开我们?”她回答说:“这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我们要活好每一天,珍惜当下,善待老人。”这位妈妈承认自己并没有深入和女儿交流这个话题。是的,也许她在潜意识里想回避。

 不得不承认,关于死亡的话题,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就像一个死结,一代又一代都没有完全解开。

 九年前,我无意中读到一本童话绘本《阿狸梦之城堡》(作者:徐瀚Hans)。书中“妈妈”的故事,犹如平易近人的美丽的康乃馨,绽放于我的心中,潜意识里的那种恐惧与沉重倏地释放了出来。

        

“有一天,小阿狸陪陪妈妈去山上看夕阳……妈妈忽然说,要是有一天我死了,就埋葬在这里,这样就可以看到每天的夕阳了。阿狸问,死是什么?妈妈说,就是暂时离开的意思吧。阿狸问,那多久回来呢?妈妈呢?妈妈说,嗯……也许……很久……阿狸又问,我坐小镇的火车,从第一站到最后一站,你就回来了吗?……妈妈微笑着摇头。

阿狸想,世界上睡得再久的午觉,也能等到醒来的时候。再长的旅行,也能等到终点到达的时候。再冷的冬天,也能等到过去的时候。再嘈杂的世界,也能等到安静的时候。可是,只有死亡,却是越等越远啊。

阿狸哭得很伤心:那我是不是再也见不到你啦?我不要!

不会的,小阿狸。妈妈抱着它微笑着说,如果哪一天我不在了。尽管你听不见我的声音,看不到我。但是你会感觉到,我在安静地陪伴着你。

接着,妈妈告诉小阿狸。她会一如既往地在客厅织毛衣,厨房做饭,在花园浇花,在窗户上守望……和平常一样,以各种形式陪伴着阿狸。

于是,在那个黄昏,听不太懂的小阿狸,忽然觉得有一些悲伤和幸福。

       

不管怎样,阿狸不会有我小时候对于死亡,对于亲人离去后的那种恐惧。因为我的妈妈告诉我的是死亡就是再也看不见亲人了,而它的妈妈告诉它的是,死亡只是与亲人暂时的离开。即使哪一天妈妈走了,但事实上她所有的爱还围绕着阿狸,静静地陪伴它。我的妈妈还告诉我,因为地球装不下那么多人,所以不得不分离。所以会我下意识会去想,如果有什么地方比如太阳和月亮可以帮助地球“装人”的问题,那么是不是就可以避免死亡。 所以,我幼小的心灵非常悲伤和纠结。

“只是暂时离开”的确是一句大实话。它不仅告诉活着的人,亲人在离去后,他们曾经的爱通过他们以往所做的一切让亲人感到他们一刻也没有离去过,而且,它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亲人们总有一天会在天堂团聚。团聚是永恒的,离别只是暂时的。我想,如果我们的孩子领悟到这两层意思,他们就不会因此而纠结和恐惧了。

也许他们会问,天堂像什么样,那里好玩吗?你可以告诉他那里鲜花灿烂,果实累累,充满了欢声笑语,人人相爱,没有战争、灾难和病痛……就像《圣经》里面的描述一样。

说到《圣经》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基督徒笃信人死后的复活和永生,也许这就是是他们不畏死亡和从不回避这个话题的重要原因。

 

   作为父母应该如何进行死亡教育呢?笔者综合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国的死亡教育相关信息,结合自己的观点提出以下建议与大家分享或作参考。

1.同理心是死亡教育的前提

我们在对孩子们进行死亡教育的时候,应该以同理心为前提,在循序渐进中慢慢道来。

成人要理解儿童面对死亡时那种哀伤与恐惧的心理,以诚实而温和态度,冷静平和地告诉孩子们死亡的真相。陪伴着他们渐渐接受和理解关于死亡的事实。

一般来说孩子在5—12岁的时候可能会从不同的程度提出关于死亡的话题,家长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作出相应的回答。

由于个体的生长环境不同、思维发展的程度不同,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程度也许并不一致,同时,由于每一个家长对于死亡的认知和理解不同,也会导致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在死亡问题上的认知差异。所以,父母的认知、态度和方法技巧都非常重要。

面对死亡的突发事件,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冷静,不要慌不择言地应对,或一味地回避。死亡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习的一个知识点,否认或逃避只会增加孩子对“死亡”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引起孩子不恰当的想像。只有当孩子在具有安全感的环境下,正确地理解了死亡之后,才敢于面对死亡,并且知道如何珍惜和敬畏生命。

2.死亡教育可从5岁左右的幼儿开始

首先,从家族的故事开始。

选择一个温馨的休息日,打开旧相册,和孩子一起翻阅老照片。从已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曾祖父曾祖母的照片引入他们的生平故事。可以和孩子一起把故事中生动的情节画下来。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位前辈的典型事迹,在进行励志教育的同时了解生死。在这个过程中,平静地告诉孩子关于死亡的概念:死亡是一切身体活动的停止,样子像睡着了,但心跳已经停止、不会呼吸、不会说话、不能走路、;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等等。死亡会因为年老、生病或意外引起。同时,可以告诉孩子,一个人的生命的结束,并不等于精神毁灭,比如家族的前辈给后人留下了精神财富、我们通过阅读前人的作品,了解到人类千百年以来的文明成就,这就是前人留下的生命足迹。强调这层意义可以让孩子在死亡的黑暗中看到生生不息的光明。

其次,可用动植物做媒介。

倘若家中的花草树木,宠物(小猫小狗和金鱼等)不幸死亡以后,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为逝者举行一个庄重的安葬仪式,信仰基督的家庭,可以在下葬前祈祷。通过这些可操作、可控制的形象的仪式,使孩子内心的伤痛、恐惧外化,从而降低哀伤情绪的强度。

当孩子问及:“人为什么要死?”的时候,可以通过自然界的花开花落、秋冬落叶树枯等情景向孩子指出生死的自然规律;通过枯树发芽,春风吹又生的情景了解生命的延续。告诉孩子,前人的生命在后人的生命中延续。爸爸妈妈的生命将通过你的生命延续,直至千秋万代。

再次,完整回答孩子出的特殊问题

当孩子问到父母:“你会死吗?”,如果家长只是回答“会”,将使孩子误以为近期就会发生。因为孩子的时间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在回答该问题时务必加上“要很老很老很老才会死”。通过多次强调“很老”这个字眼,使孩子不会因为他的亲人受到死亡威胁而不安。然后,可以像阿狸妈妈那样告诉孩子,有一天爸爸妈妈虽然离世,但是我们给予你的爱却永远围绕着你。

此外,及时告知不幸,一起寄托哀思

研究指出,孩子面对亲人去世,往往恐惧大于哀伤,认为从此无所依靠,甚至揣想自己也会即将死去。如果家里有亲人去世了,不要拖延,除了尽快地告诉孩子以外,一定要选择一个安全的温暖的地方,由孩子最信任和最亲近的人去告诉她,并向孩子传授寄托哀思的办法。比如为逝去的亲人献上鲜花和生前喜欢的食物等,写一封信倾诉思念之情,这样可以减轻孩子内心的悲伤和遗憾。

最后,用暖心的方式与身患绝症的孩子告别

有位六岁女孩,得了恶性肿瘤,状况一天天恶化,妈妈决定将女孩从医院抱回家,增加更多家人陪伴的时光。小女孩问妈妈,自己是不是快要死了?

妈妈轻轻抱着她,对她讲了《小红帽》的故事,接着说:还记得生病的外婆吗,你现在要去天上看外婆了,记得,一路上可能会出现大灰狼,你不要怕,外婆会保护你,把你接到天堂,好好照顾妳。之后,小女孩的表哥表姊妹们,每人各带了一份礼物来送她。两三天后,小女孩脸上漾着笑容走了。

如果,这位妈妈再告诉小女孩:“将来,我和爸爸也会在天堂和你团聚。”那么小女孩会更加安心地离去。

 3.对中小学生的死亡教育可四个层面入手

在认知层面上,引导孩子们了解生老病死和意外死亡的各种信息,从而明白死亡无法避免和逆转的道理,同时,可以整合信息,讨论各种案例,吸取如何珍爱保护生命的经验教训,并且懂得每一个生命都很宝贵,培养其敬畏生命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在情感层面上,使孩子们学会如何面对死亡、面对濒死和悲伤的情感,重点在于教导他们如何处理这种情绪。比如,某同学失去了亲人很悲伤,师长要引导其他同学从同理心出发,要用恰当方式关注他,给予他倾诉和释放哀伤的机会,帮助他缓解悲伤情绪。

在行为层面上,使孩子们知道什么样的反应是正常的什么是不正常的,明白极度的悲伤、极度的恐惧和完全不畏惧死亡都是不可取的。懂得帮助自己和别人正确地表达哀伤情绪。

在价值层面上,要帮助孩子们澄清生与死的关系,培养正确的生死观, 通过死亡的必然性来反思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明确生活的目标。

总之,让孩子从幼儿时期开始就懂得死亡是生命本质的一部分,并为此带来的情绪影响做一些必要的防范,可以使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更加强大,从而达到生死无憾之目的。正如儿童教育学家罗夫斯在《与孩子谈死亡》一书中所说:“如果孩子能在开诚布公谈论死亡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对死亡会有较好的理解,就不至于太害怕。”

为了让孩子更加阳光和幸福,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不妨和他们聊聊这个话题吧。

 

 

(图片来自网络/鸣谢)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老幺六六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