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健康
有人说吃好屙好睡好就是健康。
是的。但这是静态的片面的。有人换个地方要适应一阵,有人换个枕头都要适应一阵。这样的人,就不够健康。
更好的标准是:“广谱的”吃好屙好睡好。
适应的范围越广,健康程度越高。
为什么同样的条件变化,有人能保持健康状态有人不能呢?比如同等噪音条件下,有人可以睡有人不可以呢?
因为神经敏感度不同。为什么神经敏感度不同呢?因为神经健壮度不同。什么健壮度不同呢?因为基因不同,经历不同,身体整体状况不同等等。
无论什么原因,简单概括,都可以说神经的韧性不同。
韧性是咋来的?
柔性和刚性混合来的。
刚性太强就脆,小幅信号流经过就剧烈震动,过于敏感,不舒服。
柔性太强就钝,大幅信号流经过也引不起兴奋,过于迟钝,没精神。
理想状态就是均匀混合,两者混合得越匀称,适合范围就越宽。
以神经敏感为例,怎么调合?可以物理、药理调,也可以心理调。
比如西方医学使用安眠药。但它主要作用在神经上,久之,会产生抑郁倾向。怎么办?再上抗抑郁药物,让人兴奋。但两者作用并不完全抵消,抗抑郁药用多了,又让人产生自杀倾向。
这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副作用:一个症状消失往往伴随着另一个或多个症状出现。
另一个角度,是把神经的韧性看成是生命整体的韧性,神经衰弱过敏看作整体机能衰弱(只是在神经上表现明显),这时就可以采取整体的方法。比如加强锻炼,改变作息习惯,就可能解决问题,而且不会产生副作用。
这种整体的角度其实就是中医采取的角度。
如果说中医,在很多人的成见体系内会引起不适。如果说整体角度,就相对容易被接受,同时也容易引发“西医也有”。
其实西医有没有不重要,中医有没有也不重要。属于哪种医根本不重要,这些都是名相之争,是权力欲作怪。
重要的是治病,救人。
这一点,往往被执着名相的权力欲忽略了:宁要西方的草,不要中国的苗。
所以,大概好办法是换一种说法介绍中国的健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