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25)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25)
明确教材改革目的,更新观念掌握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这一套分编型语文改革教材,阅读课本《文言读本》(上下册),要求高中语文实验班高一年级的课内阅读教学,一年时间,每一节课都上文言文,而且必须用文言文诵读法进行教学。这一届学生读初中时,不论是实验班还是普通班,课内阅读教学都是以现代文教学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到了高中,实验班在一年时间内,每节课都学习文言文,学生感到单调枯燥、无心向学怎么办?以前学习文言文都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即讲一句文言,翻译一句成现代汉语。回忆五六十年代,我读中学时学习文言文,语文老师也是这样“串讲”。现在要求用诵读法教学生学习文言文,学生怎么读?老师怎么教呢?
首先要更新观念,必须明确“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为他们以后进一步深造和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引自人教社高中《文言读本》“前言”)用阅读责任编辑周正逵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文化人,没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就谈不上文学素养,没有文学素养,也就是没有文化。”
“前言”中说:“要十分重视诵读训练。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这是前人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应该在文言阅读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湖北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张良谟老师在开学前组织高中实验班执教老师备课,认真学习了《文言读本》的“前言”,深刻领会人教社编辑意图,讨论研究了第一单元诵读教学法的具体教法。
《文言读本》全书按照文言阅读训练的计划,分成十个单元(上下册各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诵读课文”、“复背课文”、“文言常识”、“点读练习”、“翻译练习”和“浏览课文”六个方面的内容。十个单元的重点要求是: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理层次、探主旨、评得失。按照教学计划,每单元用课时9节,每周上三节阅读课。教材体例、训练内容、课时安排等彻底颠覆了以前的文言文教学。以前的《语文》课本只有几篇文言文编在各册课本中,没有系统性,老师上课是“串讲”,没有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验班要训练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何下手?
第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正音读”,单元训练内容就是上述六个方面依序设计的。
学生的课本因为运输环节出了点问题,9月9日才到。如果按照单元课文排列顺序,第一课应该上诵读课文《论语十则》,尽管其中有几则,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也是浅显易懂,但是,不好结合教学讲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于是,我的第一节课先上“浏览课文”,按计划用一课时浏览四篇短文:
司马光的《陶侃》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本文记陶侃的两件事,表现他珍惜光阴,不求安乐,为成大事而严于律己的精神。
朱熹的《熟读精思》,选自宋人张洪等选编的《朱子读书法》。弟子们把他有关读书方法的意见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熟读精思”。
宋濂的《王冕读书》,选自《宋学士文集》。本文记述了王冕儿时以读书为乐,勤奋好学的故事。
钱泳的《要做则做》,选自《履园丛话》。本文强调要做就立即做,不可因循拖拉,“大误终身”。
开学第一周课本没有收到之前,给学生讲了学习方法:
浏览是一种扫描式阅读方法,是预习的三种方式之一。
学期预习:要求学生开学时,拿到课本“翻一番”整本书,学会浏览,以便树立整体观念,站在全局的高度,主动学习。
单元预习:单元学习开始前,“看一看”这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学会略读,以便掌握单元的学习要点、重点和难点。
课前预习:上课之前一天晚上,“读一读”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会精读。精读必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掌握圈点勾画方法。我们实验班还统一了圈点勾画的符号:
生字、难词用“□”圈起来;
关键词语下面画“﹍﹍”;
用﹏﹏画出中心句;用“——”画出关键句或佳句。
每一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1、2、3、……每一段结构段的末尾标出㈠、㈡、㈢、……
有疑问的地方“?”;需要注意的地方“!”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边读边思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培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呢?正如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做到“三思”:
课前思考:预习课文后能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课堂思考:听讲过程中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课后思考: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
诚然,学语文的良好习惯还有许多,但作为一名中学生,如果能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经常练笔”等三种好习惯,再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就一定能适应现代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也要面向未来,在语文教学中高度重视“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总之一句话,我们要“把方法教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训练中提高能力。
【教学后记】1985年9月11日
开学第一节课,如果按课本第一单元的顺序,应该上诵读课文《论语十则》,担心一开始就诵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方便讲学习方法,就倒过来,先上浏览课文。
四篇浏览课文文字浅显,故事性强。内容都是谈具体的学习方法。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浏览课文之后,通过讨论,把握了四篇课文的要点和重点:
《陶侃》:珍惜时间,严于律己。
《熟读精思》: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王冕读书》:勤奋好学,主动学习。
《要做则做》:克服惰性,抓紧时间。
实践结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不仅一课时完成了四篇浏览课文的教学训练任务,而且还让学生掌握了运用统一的符号进行圈点勾画的方法。
特别是“自然段”和“结构段”的标示方法,对于今后在课堂上讨论分析文章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功莫大焉。
一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柏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