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上海疫情观察(15)4月28日

上海疫情观察(15)4月28日

科学

4月初钟南山在NSR(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了一篇文章,讲中国未来的开放策略。最近忽然有些人看到了,就热烈地讨论起来。认为“钟南山说奥密克戎根本防不住”之类,这就属于没有仔细看原文了。

钟老的文章和中央以及北京CDC的观点没有差异。都是说,短期内全面开放的代价是不可承受的,但是长期不开放也是会有严重的经济后果的。这里摘两段:

(前面在讲奥密克戎致病性略低)This, however, does not necessarily justify rapid and total opening in mainland China. Omicron confers a considerably higher mortality risk than seasonal influenza, and would likely result in social instability and the emergence of other novel variants with a greater infectivity.

以及这段

(前面在讲中国的清零政策)However, China needs to reopen so as to normaliz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dapt to global reopening.

然后钟老的几个建议也是目前国内的主流意见:提高疫苗接种率,序贯接种,控制重症率(比如使用小分子药物和单抗)。钟老还提出了另外几个建议,包括长期跟踪研究感染病例(应该主要是看后遗症),深入研究输入病例(理解新变种的情况,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在某些城市做开放试点等。

总体上这应该是我国政府的主流意见。

基本数据分析

昨日新增确诊1292例(含无症状转归858例),新增无症状9330例,总计新增9764例。较前天(12309)有两千五百多例的下降。

如之前所说。目前已经进入了确定性的下降轨道。我估计在下降到每天几百例之前,应该都会比较顺利,平均下来每天都能下降一两千。降到每天几百例的时候,可能会有个平台期。因为我们知道有些人是不太配合核酸检测的。这可能是因为害怕因为测核酸而被感染(这种是可以理解的),或者已经抗原阳性了而不想被送到方舱医院去(这种虽然我也能理解,但感觉就比较缺乏公德心了)。要把这些人之中的阳性病例挖出来,就需要非常细致的工作了。所以在那个阶段会有一段僵持战。

管控外新增2+190=192例,较前天(171)有一定的上升,是迄今为止的次低点。

今天的管控外的数据里面,确诊比例创了新低,只有差不多1%了。这个问题我在下一节会有一个详细分析。

奉贤、崇明、黄浦、杨浦、嘉定、青浦昨天继续保持管控外0新增。松山(2)、闵行(2)、普陀(9)、徐汇(6)都是个位数的新增。长宁、静安、宝山都是十几例。虹口(22)异军突起,浦东(97)还在高位徘徊。感觉如果前面几个区如果能保持管控外清零,那些地方五一前后差不多就能放松一些管制了。

昨日解除集中隔离24879例,出院2310例。解除隔离和出院的速度还是很快。目前大概还有18到19万人在隔离中,和最高峰的25~27万人相比,已经下降了很多。估计最差的一批方舱医院已经开始清退了。隔离的条件也应该会有所改善。集中隔离的最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估计后续一段时间,隔离总人数还是会以平均每天一万人左右的速度降低。

重症304例,危重症48例,两者合计352例比昨日(271)增加81例。死亡47例,比前天(48)减少1例。昨天没有公布死亡者的最小的年龄,不过今天又报告了这一数据(67岁)。从重症/危重症数据看,目前的每日新增死亡恐怕还没有到达顶峰。

关于筛查的效率问题

今天的管控外的数据里面,确诊比例创了新低,只有差不多1%了。我早先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管控外确诊比例一直是高于总新增的确诊比例的,而现在却反过来了。为什么新增的确诊数量会下降呢?这个现象忽然让我产生了一个猜想。

如果我们假定管控外的人得到的诊断的覆盖度没有下降,亦即:原先有多少比例的人被拉去做详细诊断了,现在至少还有这个比例的人被拉去做详细诊断。那么,这个数据上的趋势就说明,管控外真正发展到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比例越来越少了。

我们知道,从患病开始,发展到下呼吸道感染可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所以我们会看到每天都有几百例无症状转归的确诊患者。我们假定有一个患者,他被感染一段时间后,病情会发展到符合确诊标准的程度。那么,如果发现得早,他的病情还没来得及发展到符合确诊标准,那么他就会归入无症状的统计数据中。如果发现得晚,他可能已经发展到符合确诊标准了,那么他就会被归入确诊的统计数据中。

如果这个逻辑符合现实情况,那么我们大致可以把新增确诊的比例作为一个筛查效率的反向指标。亦即,在新增病例之中,如果确诊病例的比例越小,就意味着阳性病例被发现的速度越快。

这个道理讲明白了,我们再来看看过去半个多月的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这条线是管控外的新增确诊比例。它大体上从最高峰的30%~50%一路下跌到昨天的1%。这大体意味着对管控外人员的筛查速度越来越快。很多病例在染病早期就被发现,然后被隔离了。而总新增里面的确诊比例(去掉了无症状转归),也从最高峰时期的10%以上,下降到了现在的不到5%。

当然,这个数据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每天发现的新增病例中,真正最后能发展到符合上海确诊标准的比例,肯定是会波动的。有时候查到了一些许久没有筛查的社区,确诊比例就会偏高。这都是可能发生的。所以我们很难从单一一天的数据下什么判断。但是结合一段时间的数据,我们大体还是能看出整个发展趋势。

阳性病例被发现得越早,他感染其他人的概率就越低。疫情被清零的速度就越快。

不知道我上面的这整套逻辑是不是符合现实。按这个逻辑,管控外接下来的下降速度应该会很快。我就做个预估吧。

预估15.1:5月2日的管控外新增会下降到20例以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提供的其他信息有:

青浦到五月初要部署200多个核酸测点。最终目标也是要实现15分钟核酸检测这块肯定已经是上海市的整体部署了。

闵行把各级干部部署到了一线,来加强一线的人手和管理能力。

上海还在加快疫苗接种,60岁以上老人的疫苗接种率(两针)达到了62%,三针接种率达到了38%。

本轮疫情中6岁以下儿童感染人数达到了12707例。

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欢迎长按二维码订阅“冷风吹牛

微信号:lengfengcn


知乎@冷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