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续忆》:附录一:徐礼耕先生之回忆:(六) 民初在诸暨枫桥办新新丝厂及育婴堂经过
《山居续忆》
附录一
徐礼耕先生之回忆
徐家祯注释
(六)民初在诸暨枫桥办新新丝厂及育婴堂经过
时任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为徐吉生讣文遗像所题之像赞
曾任广东省省长朱庆澜为徐吉生讣文遗像所题之像赞
民三、四年间,先父曾和蒋海筹(注 1)、沈幼堂(注 2)等共同在诸暨枫 桥办过一个新新丝厂。所谓丝厂,实质上是既没有动力,也不用蒸汽,大约就 是当时日本也曾推行过的改良丝车。作出的丝不能比厂丝,但比土丝有所改良。 烘茧用的是炭灶。用炭盆杀蛹。大概是经营不内行,做了一、二年就停办了。
当时诸暨枫桥等地,溺婴之风很盛。先父母因办厂常去枫桥,深觉不忍, 乃与当地士绅何蒙孙先生(已故何锡候 —— 应为“何燮侯” —— 先生的父亲) (注 3)等商议,买了若干亩作为基金,办了一所育婴堂。据当时每年来的报告, 年收养弃婴约一百名左右(其中男婴不过一、二名)。这事晓得的人现在很少。 我当时还不过十三、四岁,现据回忆,追述如上。)(注 4)
注 1: 蒋海筹(1845-1934),蒋广昌绸庄创办人,蒋抑卮父亲。可参见本书第 3 章〈三叔祖礼 耕先生〉第 2 节注 2。
注 2: 沈幼堂,待考。
注 3: 何蒙孙(1858-1934),名颂华,号剑农,别号咏梅馆主、化鹿山樵, 诸暨赵家镇花明村 人。自幼饱览经史,未到弱冠之年就中秀才。但后屡试不第,遂绝意科举,专攻书法。 尝以 “香炉砖” 代纸,临摹各家法 帖,尤爱《圣教序》、《兰亭序》,至老不辍。时人 蒋智由谓:“蒙孙先生书法闻名四方,智由所交士大夫,工书法数当世能者,必举先生为 一人。”曾在凤桥镇创办景紫书院,后改为大东中学(今学勉中学前身)。
何梦孙长子为何燮侯(1878-1961),名燏时,杭州求是书院毕业。1898 年被选送留学日本,为我国第一批留日学生中一名。1907 年毕业于日本 东京帝国大学工科大学冶金 系,为中国第一位在日本大学毕业的学生。回国后,曾在京师大学(北京大学前身)任 教,后任京师大学堂工科监督。辛亥革命后接任严复,成为民国后第一任北京大学校长。四九年后 曾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注 4: 很可惜,我找不到任何关于诸暨育婴堂和新新丝厂的资料,可能在地方志上会有一点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