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修行的一点体会(下)

修行的一点体会(下)

博客

先回顾一下我们上一篇讲到的第一义。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我们还在修行,就说明对我们第一义的理解很不够深入,彻底,通透。我现在写这一篇体会,不是因为我已经觉悟,而正是因为我的理解,还不够通透,还需要和同修们相互印证,巩固自己的见地。所以千万不要再说我写的东西,或者是别人(包括释迦牟尼)写的经论和文章是通透的。话一出口就落边,我们的言语文字,可以很接近第一义,但是不可能完全通透。

好了,继续回到转识成智的问题上来。转识成智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为了帮助自己深入地理解第一义。其实理解这个词用在这里并不恰当,更准确一点的,应该是全身心地融入第一义。这个过程,就是修行了。修行包括了两个层面,修持和行持。一般来说,行持对修行人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对第一义领悟到一定的地步,才可以做到家常日用,举手抬足,皆是禅行。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大德们,我相信他们已经远远超过了我这篇文章所讨论的范畴。我这里讲的,还是修持,稍微低一个层次。但是,我们也不用妄自菲薄,其实修持和行持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

我一开始就讲到了,智识从来就没有分离,是一体的两面,这也是修持和行持的基础。智看不见,摸不着,没法修。而我们修行,就是通过观察和体会自己的心识,来感知心识的另一面,智,并且能够体验那智识双运的境界。

好了,到底该怎么样修呢?修行的法门,五花八门,但是,那都是手段而已。每一种法门,它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修行人能够有效地深入观察自己的识(有的宗门也讲观察自己的心,其实是一码事),超越自己的心识。好了,怎么超越呢?这就要回到修行的法门上来了。

我要先申明一点,八万四千法门,对应八万四千人,对一个修行人来说,没有什么法门是最好的,只有比较适合自己的。正是因为每个人的习性都不同,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佛法秘籍是可以适用于所有人的。对我很好的方法,用在您身上,很可能完全没有效果,反之亦然。我现在讲的,只是一个大纲,这就好比当年风清扬在传令狐冲独孤九剑的时候,先让他背了一晚上的剑法总纲,背得滚瓜烂熟之后,才开始教那些破剑式,破掌式,破盾式之类的具体招数。同样的道理,那些具体的修行法门,还需要各位师兄自己摸索,或是找到好的师门和同修深入探讨。

我已经讲过了,每一个念头,每一个觉受,都是智识双运的,问题是,怎么样才能更深入体会心识的本来面目呢?这里要讲一个概念,觉受。什么是觉受呢?我们平时在想问题的时候,不太会有什么觉受,总是被思想,被意识牵着跑,根本没有机会体会心识那纯净的一面。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读到一首特别能打动您的诗,大喜,大悲,临近死亡之时,远眺大海,登上悬崖之巅,观赏壮丽山河的时候,往往会有灵魂出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个感觉,就是觉受!

觉受其实还是心识,但是,它是超越了我们平常状态下的心识。当我们有了觉受的时候,就有了超越的契机,因为我们可以深入地体会并观察自己的心识。当然,如果什么都不做,觉受来了,又走了,自己感动了那么一会儿,然后还是回到生活常态。但是有一个方法,是可以帮助我们在觉受中超越自我的,这就是抉择与决定。抉择和决定是两个过程,都是需要和见地相配合的。具体的说,就是当我们起了觉受以后,静下心来,以自己的见地来客观地观察自己的觉受,看看到底是在见地的哪一个层面,同时来判断自己的觉受能不能很好地配合自己的见地。如果不能,那就要压低自己的见地再去做判断。而当我们能够很明白地确定自己的觉受是在一个什么层面的见地的时候,就可以做决定了。决定什么呢?决定自己的见地!这个时候的见地,就不再是理解或是感知,而是有了实证的踏踏实实的见地。

有了这样的一个觉受,抉择,决定的过程,那么,我们的见地就会实实在在地有了一层超越。只不过,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毕竟这个见地还是不究竟,不过这已经超越了自己原有的见地。下一步,就是当下一个觉受来的时候,进行新一轮的抉择与决定。这就好比螺旋梯,当我们在任何一点往下或是往上看的时候,我们见到的,只能看到螺旋梯的一个横截面。那是一个相同的横截面,可以用来比喻心识永远智识双运。但是,在螺旋梯的每一个层面,都有不断的超越。那什么是最终的开悟呢?当你的抉择和决定做完了,发现自己再也没有了疑惑,所有的心识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识,也是智,而且坚定如金刚,这就是解脱!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当他起座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状态,并且永远都是这样的状态。所以他是觉者!

好了,问题来了,觉受来得并不容易,我们也不可能天天去爬山观海呀。禅修,打坐,念佛号,不同宗门的仪轨和法门,其实都是为了帮助自己起觉受。而很多不同宗教的冥想,忏悔,祈祷,静思,也是为了起觉受。但是,光有觉受是不够的,只有和自己的见地相配合并坚定下来,才有了超越。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先立究竟地,再行方便法。见地的建立,是所有修行法门的基础,当然,也是我们超越并解脱的关键。

最后要讲一讲不要执迷于觉受。有的修行人,在起了很强烈的觉受之后,非常震撼,也非常开心。他们认为这样的觉受,就是自己的证量。而当觉受不再出现的时候,就沮丧,失望,自我怀疑。

其实大可不必!觉受本身,和我们的心识一样,虽然具足空性圆满,到底不好也不坏,只不过是一个比较强烈的感觉。它本身,其实还是相。附带说一句,神通其实也是一样的,还是相。我们都知道,没有任何的幻相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我们的目标,是洞察自己的心识,超越所有的相。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觉受,也可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心识。比如说,禅宗的家常日用,就是在平常心中做抉择与决定,一样可以成就。

与各位师兄共勉,祝勇猛精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修行的一点体会(上)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平等性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