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美元
最近美元的话题比较热,因为人民币的一系列动作,中国与俄罗斯,沙特,伊朗,巴西,法国以及新加坡等国在贸易,金融方面去美元化的尝试和努力,东盟,印度和马来西亚也有相关的言论和做法,牵涉面较广。
这种情形下,科技狂人马斯克又跑出来表态,他和连续发文预警美元储备货币地位正在动摇的一位财经专栏女评论家之间的互动中,表达他的看法,认为美国政策过于强硬,使得各国都想要抛弃美元,同时美国政府开支过大,迫使其他国家承受了很大部分的通货膨胀。
马斯克话音落下不多久,更重磅的发言接踵而来,4月16日美国财长耶伦(Janet Yellen)在接受CNN 採访时表示 :“美国实施与美元角色有关联的『经济制裁』措施是有风险的,随著时间的推移,可能会破坏美元的主导地位”。她进一步表示说:制裁措施会让中国、俄罗斯和伊朗方面产生寻找替代方案的想法。
如此情形,应该是目前中国当局愿意看到的,并且在舆论上推波助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总经济师近日表示,去美元化进程一旦开始,就不可逆转。除非美国放弃霸权,按照国际规则办事,解决美国的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起正向作用,否则美元的主导地位将难以保持下去。
这位总经济师的话,或许代表着她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认知能力,更有可能是她的政治站位使然,因为中国现在又是政治挂帅的时期了;所谓去美元化进程是否真的开始,并无数据支持,几个国家的尝试和试水,远远谈不上已经形成趋势,进而“不可逆转”,硬通货币的权重,是跟着主导经济的趋势走的,而不是贸易;同美国是否霸权更无关联,当年两个超级大国的时期,苏联也强也大,足够霸权,可是其货币一天都未能成为世界性储备货币,随着苏联解体,卢布经历了一系列惨烈的汇率波动,戈尔巴乔夫曾经极为丰厚的积蓄和退休金,贬值到仅为4美元的价值,能否想象这卢布也是挂钩黄金和贵金属的所谓锚定货币啊!
如何看待美元,以中国为代表的,意图推动去美元化进程的努力是否能成功,是当下需要做点功课的题目,对我们的财务安排和投资都有参考意义。不过这是一个巨大的话题,要全面探讨可不是一篇小文能承载的,我做一个纲要性的梳理,想深究的朋友可以自行谷歌,不过要注意尽量看英文资料。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美元的历史,美元成为今日之美元,与美国政治、经济两条线的发展密切相关。政治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影响美国近二百年的门罗主义,这是由第五任美国总统,第七任美国国务卿的詹姆斯门罗在1823年提出来的,后来成为美国外交基础政策之一,它的中心思想就是划界限,欧洲不要再插手美洲新大陆的事物,美洲的事美洲自决,停止欧洲过去的殖民主义做派,同时,美国也自觉隔离与欧洲各国势力在欧洲本土及其在不同地域殖民地之间的角逐,保持中立。门罗主义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脱胎于旧大陆的新世界彻底摆脱旧势力掣肘的一种努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尤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简直是一日千里。
比如铁路,1822年英国在达林顿—斯托克顿经过3年的施工建设,于1925年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然后就进展缓慢了,因为在各封分属地上规划铁路,难度实在太大,封地领主以死相争;而在美国,在广袤无垠的美洲大陆上,铁路飞速发展,从1830年开始兴建,到1860年,30年间铁路路线从 37公里发展到49000公里,再过近三十年,也就是1888年,美国的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全欧洲各国里程的总和。
带着旧世界的优秀文化和科技成果,摆脱了旧体制的桎梏和盘根错节的历史遗留纠葛,门罗的孤立主义政策让美国在新旧交错的时期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到了 1894年,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GDP位于世界第一。
美国这种既中立又集中精力大发展延续了很多年,在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后,总体上也是相对安静,除了和西班牙打了一仗,在美洲本土,也就几次小规模战役,国土面积的扩大更多靠经济手段;门罗主义一直是美国恪守的准则,因此它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尤其在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立身份让美国左右逢源,迅速从债务国转为债权国,在一战后期,德国为了限制美国向协约国的物资供应,对美国实施了一系列封禁政策,这让中立的美国利益受到极大的损伤,在这个重要关头,美国宣布参战,致使双方力量的天平瞬间倾斜,最终德国战败。
一战后,全世界黄金储备的40%转到美国,世界金融中心也因此从英国的伦敦转到美国的华尔街。美国进一步奠定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地位,到1929年,美国的工业总产量占世界的42%,超过了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
至此,孤立主义准则开始有所松动,美国开始变得更为灵活,并初尝介入国际事务之后的甜头,除了地位稳固的第一经济大国,它有可能成为一个政治和军事大国,不过总体上,执行了上百年的大的路径还是不变的,直到二战中期日本突袭珍珠港,这次事件让美国彻底转变,从此成为一个积极主动参与多项国际事务的超级大国,孤立主义算是落下帷幕,不过几十年以后,唐纳德川普的一系列施政,又有收缩回退的姿态,被称作新门罗主义,可见孤立主义的魂,在美国真是浸淫很深。
从这个发展路径上看,如果定义美国是霸权主义的话,很显然在主动性上它并不是那么一以贯之的,有更相对保守的选择,门罗主义的魂魄,在美国是一个上百年的存在。走到今天的位置,机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有能力把握那些机会,站上并站稳高点,这才是重点。其实,我们回看美元的历史,发现它也是有这个个性的,美元这个地位,不是争霸打拼出来的,更多的是水到渠成,在这个位置上,额外的好处是有的,但是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也是对等的,这符合事物运转的基本法则,这世上没有一件事是可以长期失衡还能存在的,一个都没有!
1792年,美国颁布《铸币法案》,美元正式诞生,这是在美国独立后十六年,从此后的近两百年里,美元总体上都是金本位制,先是以黄金和白银双金属为锚,最后发展到基本上只和黄金关联,一直到美国经济冲上世界第一,金本位制一直都美国货币体制的基础,美元可以自由兑换黄金。
二战之后,欧洲亚洲主要经济体大幅度衰败,更多的黄金储备转移到了美国,综合的看,不论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黄金储备,金融实力还是军事强悍来衡量,美国都是异常突出,战后的重建,世界寻求建立一种国际货币秩序,以维持全球经济发展,这个档口,美元自然成了不二之选。
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山旅馆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签订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协议。这个协议的核心就是一句话:美元以黄金为锚,其它国家的货币挂钩美元,美元还是金本位制,同时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这个协议为国际货币秩序奠定了基础,为国际经济体系制定了规则和预期。创建了世界银行的前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以固定汇率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
这个新规则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繁荣奠定了基础,许多国家迅速翻身,经济大幅上涨,到了1959 年,这种繁荣使得全球流通的美元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这对于以黄金为锚的美元,承担着相当于银行挤兑的巨大压力。
其实,危险自1958年就开始了,自此后每一次的经济波动,美元都有巨大的兑付压力,从1960年到1973年,美元经历至少四次危机,每一次都少不了鸡飞狗跳般的动荡,核心本质其实都是不断发展的经济总量,已经让黄金无力再承担锚的定标作用,若全球各国齐发力拿美元兑付黄金美国就完蛋了,那么当初建立的这套世界经济和贸易的规则与秩序也就瓦解了,所以到了1973年2月,美国政府宣布美元对黄金贬值,幅度为10%。其他相关联国家纷纷取消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至此,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彻底宣告解体。
客观的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相对圆满的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帮助世界经济合作发展并建立秩序,十多年后,它的形是散了,但是它的魂还在的,那就是世界经济的新秩序从美元-黄金的金本位制过渡到了美元本位制,在国际储备货币的权重上,美元更近一步。
不管怎么变,这个世界经贸合作在趋势上越来越紧密的时代,地球越来越像一个村落的时代,一个相对稳定的,有锚定能力的国际储备货币是必要的,必须的!但是这个角色并不好当,就像中国武侠小说里至高无上的兵器,功力不到的话,根本无从把握,会伤人伤己。
在世界经贸总量与现在相比还是个小朋友的时候,就发生了多次美元危机,改成美元本位制之后,就能避免危机了吗?不能!美元本位制后,危机以美元潮汐的新形势每隔一段时期就会发作。
美元潮汐是指美元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次流出美国,再回流美国本土的货币潮汐运动,1973年以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为美元本位制。 在这个体系下,一旦有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爆发,就要上演这种潮汐现象,典型的有1990年代日本大衰退、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及最近的美国抗役大放水和现在的抗通胀陡立加息。
美元的潮汐运动,对一些结构和运行不健康的中小经济体,确实有较大的冲击,但是没办法,出大问题时美国的自救肯定是排第一位的,否则伤害会更大,不过对易受伤的非美经济体,这个潮汐运动也并非完全是坏事,也会反作用促进相关经济体的亡羊补牢,关键在认知和态度,因为这是目前人类文明能够做到的相对最佳选择!
人类社会现在还找不到完美的国际储备货币,关于这一点我们来引用一段关于这个议题的评论:
“美元在全球经济中处于关键货币地位,不断增长的全球经济、全球贸易以及世界其他国家不断增长的对国际储备资产的需求,客观上都需要美元及美元定值资产的供应不断增加;而美元供应的不断增加,唯一地只能依赖美国不断出现贸易赤字才能实现。在这个意义上,美国持续地产生贸易逆差,成为全球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这种国际金融秩序当然存在着内在的不稳定性。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取决于美元的稳定,美元的稳定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但全球清偿力供应又依赖于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美国的“铸币税特权”又推动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新特里芬悖论”(来源见注解)。这是一个根本性的矛盾。深入分析不难得出这样一个无可奈何的推论:如果这个世界一时还找不到一种能够替代美元的国际货币和国际储备资产,我们恐怕还得容忍,在一定程度上还必须维护这种美元本位制度。”
美元在全球经济中形成的是一种互为缠绕的悖论性的存在,这使得美元完全不是传说中的那个可以“随便”印钞,转嫁国内矛盾,收割和劫掠非美国家财富的样子,相反,如果它不能尽快的、正确的处理自己的问题,保护美元本位的严肃性和信用能力,所带来的危机,首先是美国自己不可承受的。
行文至此,一个基本的轮廓应该是画出来了,去美元化可以想,也可以做,问题在于,请你们严肃认真,尤其是要谨慎,你去不好,不是去了美元,很可能会把自己给排除到主流国际经贸体系之外去了,这可能性大吗?是的,非常大!
下面,来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个个人见解。
1887年有一位叫柴门霍夫的人曾经自创了一门人造语言叫做世界语,意图让它成为世界各国各族人沟通的工具,现在我们知道实际上真正的世界语是英语,因为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现代文明发展、规则和秩序的创建者,实力奠定基础,语言自然跟从归属。
1920年前,英镑是国际硬通货币,自然的国际储备货币,此后,就一直让位于美元,美国在1894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后,把这个地位保持到今天,129年后,它仍然是世界第一,而且在很多关键数据上,它的优势还在加强(相关数据可参考《经济学人:为什么美国还没有衰落?》)。
美国建国时间不长,但是它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传统无人能及,也无人能破,那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它批量产出的新发明,新创造进而打造出新产业群体,从发明铁丝网实现农业和畜牧业大繁荣,到迅速铺满全国的铁路,进而推出钢铁,原油开采,炼制,到金融,保险,电力,爱迪生系列发明,大基建、汽车,机电,新商业,影视文化娱乐,航空,军工,持续的基础理论研究,信息技术产业,半导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机器人,新能源,电动车,人工智能等等等等,近代一百年持续的产业升级,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它都是开创者,并且形成了一套特有的体系来支撑这种产出。
不管怎么评价美国,在这方面是客观实锤的,无可挑剔,虽然有些原创并不是它,但是实现产业化一定是它,所以美国衰落与否,最核心的看点,在它这个创新体系的能力上;在这方面,世界是否出现了第二个可以有潜力替代它的力量,这个潜力,还不能是一两下,是需要用不断迭代来证明的,美国超英国是1894年,美国全面超过英国,是近30年后。
现在再来看国际储备货币,如何能成为比较服众相对公认的备选者呢?
必须是超长期持续稳定的发达的经济强国
必须长期政治稳定
必须有长期持续缔造新产业提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能力
必须有长期承担贸易逆差的能力
必须有长期应对债务规模的能力
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并且军队听奉议会决议
必须长期保证可自由兑换
其实,做到上述多个必须仍然距理想的国际储备货币有差距,只是目前能拿得出手的,也就这一个了,将就着用吧,毕竟要同时达到这么多必须的,现在用望远镜还看不到第二个。
我一直觉得,挑战并与美国竞争是个好事情,但是基本的认知要在及格线上,否则就是个笑话,美国是个经常自检自省,自己主动说自己不好的国家,这正是它的厉害之处,耶伦是说当下美国的一些做法可能会伤害美元地位,但是,第一,美国没打算做任何改变,第二,对美元的地位感到自信和放心,所以重点还是要看人家做了什么,完整意思的表达是什么。
中国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努力一直都在进行,近几年大批量的采购黄金,现在已经是第二大黄金储备国,这或许能起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但金本位制已经作古近50年了,现代金融建立在体制的信用系统上,上述的那些个必须都是锚,真要努力这些才是方向,靠储备黄金意义不大,路还很长,无数的危机等在前方,增速下行,房地产转入长期下跌,人口问题,就业问题,国际关系等等,还有个更复杂的问题就是敢不敢实行浮动汇率。
我个人认为,在很长的期间段内,根本无需为美元担心。
注释:特里芬悖论,1960 年,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向国会描述了这个问题:要么美元不能自由使用,其他国家无力进口美国商品,要么美元可以自由使用,但人们对美元可以兑换成黄金的信心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