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人生的机遇和贵人

人生的机遇和贵人

博客
今天我和丈夫聊起了人生机遇和贵人,我太有感触。突然有一种感觉,想把自己这半生走过的路和遇到的机遇和贵人做个中结。中结是因为我已知天命了,剩下的还有耳顺和随心所欲之年。
 
我总认为上帝是公平的,对待每个人都一样。我们选择不了出生的家庭,但命运是可以掌控的,因为上帝对每个人都提供了机遇,就看你能否抓住了。贵人的出现也非偶然,他/她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方与你相遇。贵人相助对改变命运也是至关重要的。贵人不光是提拔你的上司,或帮你赚了第一桶金的客户,我个人觉得贵人更多的是那些帮你改变了命运的轨迹,或者在你低谷的人生中帮你走出困境的人。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医生,母亲是会计,一个没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女,父母的万般呵护溺爱不需言语表达。文化大革命期间,因父亲出身不好,被批斗,又被强迫隔离改造,我和妈妈过的如履薄冰,每天都心惊胆战。父亲一直发愁我会因他的家庭出身而上不了大学。终于我们一家和千千万万一样的家庭迎来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和政策的改变,平反昭雪,恢复高考,对外开放,搞经济建设。我清清楚楚地记得父亲平反摘帽的那一天,全家喜极泪泣的抱头痛哭,父亲流着泪说我上大学有希望了,这是我含苞初长的第一个机遇。
 
1981年,全国恢复高考的第4年我参加了统考,报名的第一志愿就是上海外语学院。从盐碱滩的地方去花花世界的上海上大学,很多同学认为我是痴心。最后能来这所全国著名的院校,要感谢人生旅程中我遇到的第一个贵人,他就是上外到黑龙江省招生的徐考官。上外在黑龙江省招生名额只有两个。他从50几个够分数又报名上外的档案中看到了我的名字。我日后见到他,他告诉选我的原因:我从偏远的开发区参考,条件艰苦,还能考出这样好的成绩,有自身的努力,有父母这辈人的精神。他将这份宝贵的名额给予为祖国奉献、艰苦创业人的儿女。另外一名名额给了牡丹江的孩子。那个孩子的父亲是保卫祖国研发原子弹的一名军人,后来随部队转业到牡丹江。这也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和他选到上外是否有关,我不得而知。就这样,机遇和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和我命运交织的地方出现的徐贵人为我开启了人生世界的第一扇大门。
 
16岁初次离家,我在花花世界看到洋车洋楼,吃了从没见过的冰淇凌,奶油蛋糕,见识了西餐厅,还和好友你一勺我一勺共享了一碗没听过的罗宋汤(以后知道其实就是碗西红柿酱和圆白菜混搭汤)。人也烫了卷发,买了漂亮的衣服,从一个灰头土脸的毛丫脱变成上海味的小纽子。可4年的大学经历就像是第一次出门赶上暴风雨而且浇了个透心凉。刚进校门就来了一次听力,阅读力,词汇量,语法知识摸底测验。结果将我们这些“外地人”和上海人“隔离”对待。最可恶的是学校年年搞高低班制,就是成绩不好的就进低班,脑袋上仿佛贴个大标签。我唯一的奋斗目标就是跟上队伍别进低班。说真的我害怕,迷茫,痛苦,自卑,每天都在和自己作斗争说服自己一定要坚持住,(不能给选我的徐考官丢脸,不能给父老乡亲丢脸。当然这是口号)。大学因该是教书育人的最高殿堂,我问自己为什么遭遇了这样的歧视对待?为啥在这所大学找不到存在感?我答复是我从小地方来,不懂外面的大世界,也不被这些上海人认同。好吧,上大学只是暂时的困难,离开了这群上海人也许就会好些。那段时间开心的时光就是放学归来,回到寝室和小姐妹们开播“519广播电视台”。519是我们宿舍门排号。
 
1985年大学毕业,我分配到北京一个国家央企公司(这个名额没人去,比起教委,外交部,中国旅,外联部等大单位名声差之太远)而我不接受就有可能被分到黑龙江省外事厅。黑龙江我是肯定不想去。那就有这个选择等着我。在从上海坐火车的路上一直琢磨央企公司一定造打鱼船的公司吧,要学外语的干什么?到外国出海打鱼?到了那里才知道是国家的一个有着30万人的工业部,我报道时,人事部的一位杜姓女处长说“欢迎报道,你被分配到我们内部管理学院做英语老师。我一听就急了,赶紧说你们招标名额没说是做英语老师。她说不服从你可以回到学校重新分配。我回答我们学校分配工作都结束了。我是最后一个。让我咋办?我没急哭,到是很冷静据理力争。我看到墙上公司结构图中有国际贸易部。我请求她去那里。她看着我拖着个包裹,刚下火车就来报道,手里还捏着分配书,她看到书上确实没有说明分配的工作性质。过了一会,她说“不是想去哪就能去的,他们那里没要人,没有进人指标。我也只能把你暂时挂在人事部,还要和管理学院商量。你是上外毕业的,我们也很重视人才,你先在这里熟悉工作,有机会再分配到合适的岗位”。我一身冷汗和不安交替着,但高兴还是留下了我。正在这时刻,国际贸易部技术引进处王高工到杜处长这里办事,听到了我们的谈话,高兴地说,“来的正好,我们处要人”。杜处长让他打个报告,在报告待批又有官人抵触中,我在人事处待人接物听话又礼貌,半年过后,人事部局长批准了报告,我正式进到了国际贸易部。杜处长和王高工都是我第二个贵人。日后杜处长也成了我的大姐加朋友。我感谢她没有执意让我去干部管理学院。她说看我当时可怜又可爱,睁个大眼还挺为自己争的。就像自家的小妹。我庆幸自己幸运,感谢好人常在。
 
整个部委的人都是从不同的地方来的:大学毕业来的,工作调动来的,后门关系进来的。这里就是一个人精的地方。我多了一个上外毕业的护身符,自带聪明和智慧的天赋,又领悟性很高,不到一年,就是我们引进处的“黑牡丹”。黑是我的肤色较暗,外号“黑丫头”。这段时间我是快活的,充实的,那时我们国家文革后百废待兴,急需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我就在这大时代大变革的火红年代中成长起来,20几岁的女孩和留苏的高工们,专家们代表着国家到西方资本主义和美帝国主义那里去购买先进的制造技术。国家兴建,虽然还穷,但我满满的主人翁自豪感!我非常怀念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快乐的工作时光。人生机遇真是可遇不可求。
 
这段期间,我也完成了三步曲:87年结婚,88年生子,93年离婚。这短暂的婚姻可以总结为“门当户不对”的必然结果。结婚前我还是“相对”单纯的。相对就是说我对择偶是有条件的。 比如说:没上过大学的不行;个子矮的不行;心眼不好的也不行等等,懂得不同背景的人三观也是不一样的。我的前夫是天津人,天津财经学院毕业的,当时已是一个分公司财务处副处长,父亲是天津市出口物资公司的处长。这样的家庭出身因该是门当户对了。而现实是我们都错了,错在了生长环境和经济条件上的不同:我是从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中长大,父母工资挺高就供养了我一个;前夫家母不工作,家父的工资一个人要养活4个孩子,勤俭节约成了他生命的本意,这和我“大手大脚”浪费铺张是水火不容的;另外,我没有做过家务,不会做饭洗衣,不是人家眼里的“媳妇”。前夫家很传统,大儿子的媳妇一定要勤快持家过日子的,看我眼里没活颇有微词。当然他们家也知道娶了个独生女儿子不干就没饭吃,所以我们的婚姻生活一开始就起了冲突和摩擦,可我这时又怀孕了,为了肚里的宝宝我也应该坚持下来。儿子的出生没有为这桩婚姻带来什么转机。可是孩子还小,离婚对孩子不公平,于是我就带着孩子勉强地在这个家里生活了几年。父母的泪水牵挂揪心就不多说了。这段期间我的贵人是我的大学好友丹。在我和幼儿经历的苦难中,丹的关怀和帮助给了我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给了我雪中送炭般的温暖。她陪着我给6个月大的宝宝做体检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宝宝体检时眼睛不随着医生的手指转动,我担心孩子眼看不见。记不得医生说什么了,只记得体检完走出医生办公室我几近崩溃,瘫坐在椅子上哭泣。丹安慰我说“不会的,源源可能是发育慢,别担心,我会照顾你们”。她就一直陪着我回到家和帮助我以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另外的一个好友克也经常来看我。我要经常出差出国,难以照顾孩子。这五年里大儿子和我分分离离,跟着姥姥姥爷长大,至今都走不出缺乏母爱的阴影。回首往事,悠悠岁月好困惑,亦真亦难亦坚;人间自有真情在,好人一生平安!
 
93年中旬离婚后,我把儿子和带孩子的小保姆一起送到了父母家得到更好的照顾。我在北京的生活轨迹基本就是出差加出国。丹亦在92年随夫南下离开了北京。我这段期间就经常和另外两个大学好友克和艳一直走动,生活就这样继续着,直到94年的某一天的一个偶然对我今后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改变。
 
那是94年3月中旬,我带着一个团队正在法国的一个工厂参观。一个晚上我接到了从国内打来的电话,是我的同事加好友打来的。她让我帮一个忙,给她项目法国公司的主管打个电话,回国前争取见他一面,并向我详细介绍了见面时需要谈话的内容。我接到电话后就和这家公司联系。第一次秘书接到我的电话问我为什么要和主管见面,我告诉她我的名字,我来自中国和公司名称,我说我需要和你们负责此项目的主管见面。秘书说可以和她先讲,我说我和主管直接讲,她语气生硬地说如果不说明情况就不能见,然后就直接挂掉我的电话,我很不高兴。第二天我又联系主管,还是这位秘书接的电话,她还是直接拒绝了我,我大气。我第三次打电话,又是这位秘书,这回我也不客气地说如果她还是拒绝我和这位主管见面的话,耽误项目进展的一切责任将由她和本公司负责。她听到我态度强硬,于是就记下我的名字,公司名称,我住的旅店地址和要求见面的时间。我颇费周折终于在3月23日这天见到了专程来见我的这位主管,见面的地点就在我住的滨海的一个小旅馆大堂里。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外面海风轻轻地吹着,冒头的树芽报着春天的到来。我坐在大堂一张桌子旁安静地等着,时不时抬头看看对面旋转的大门。约10时左右,一位先生向我走来,彬彬有礼地轻轻问着我的名字,我高兴地回答我就是,请他入座。我注意到他高高的个子很有绅士风度,身着蓝黑色西服和浅蓝色的衬衫,搭配了一条很低调奢华却让人记不住细节的领带。他入座后向服务员点咖啡之际,我又注意到他的头发向后梳着,有型、精致又柔和。都说法国人有魅力,这是我第一次和一位法国先生打交道。寒暄问候,我简单介绍了自己正在法国出差,受同事委托见他, 因为项目很急,我的同事联系他多次都没有回应,只好让我和他见面并介绍一下情况,又向他转达了我同事的意见和建议。他静静地听着,对每一条建议都做了答复。我将这些答复认真记在笔记本上,还重复确认我记的是否完整和理解的是否正确。转眼已近中午,先生邀请我共进午餐,随即带我来到一个沙滩餐厅,一进门我就眼前一亮。餐厅讲究气派,硕大的落地窗将壮观的海景劲收眼底,地面的木板呈深黄色油的很亮。桌子上的酒杯干净透明,整齐地排列地等待着客人。我们就坐在离海最近的位置,餐厅里除了热情洋溢的服务员就有我们两位客人。我看着波光粼粼的海水,听着浪花拍打着细沙,有几分钟都没有说话,也许是这美景太震撼让我无语。先生问我喜欢吃点什么,又将法文的菜单用英语介绍着,然后说请我吃一个特别的,于是为我点了一个大龙虾。我生平第一次吃一个大龙虾,不太会吃又怕出笑话,费了很大的功夫才吃完。午饭过后,先生提议开车带着我去附近的海岸线看看,我欣然地接受了。 小车开向西海岸线,时有弯转,时有长驱,兜兜转转。沿海的房屋大多都是平房,蓝瓦白墙,屋顶很高很宽像个大帽子。先生解释这里冬季寒冷雪多,夏季雨多潮湿,这样的屋顶冬天保暖不积雪,雨季防水隔潮都有效。我又看到很多的灯塔和海里大片的黑影。先生告诉我这带盛产生蚝和牡蛎子,大片黑影下面都是养的海产品,还问我吃过没有,我笑笑说没有。车开到一个湾口停了下来,那里有陡峭的悬崖,崖底巨大的海浪拍打着岩壁,低沉轰鸣着。一阵袭来的凉风让我感到寒冷,先生就将自己的皮夹克让我披上。那是一件深棕色的皮夹克,我接过穿在身上抵御了所有的风寒,感到很温暖,真的很温暖,心想先生一定是个很善良的人。我们又继续向前开着,我记得路过了一个小镇,小镇中还有一个鱼铺,一辆货车停在铺前装卸着。驶出小镇后我看到对面的山上有一些神秘的建筑物很庄严肃穆,就问先生那是什么?先生回答是天主教神学院,又和我聊了一些西方神学院的历史。我们聊了一路,有说有笑,时间过的飞快。我因要做下午4点多的火车返回巴黎,先生回程驶向高度公里,准时将我送到了火车站。站台上我感谢先生飞来见我和周到的款待。寒暄道别后,一声北京见,我登上列车挥手向他告别。高铁准时开出,这时我看见先生站在车站的天桥上向我招手,注视着徐徐离开的列车。谁能想到我的人生从此改变,那位主管日后成了我的丈夫,那个大洋彼岸的电话应证了老话“有缘千里一线牵”。我的第四位贵人就这样做了我的红娘,不可思议但命中冥冥注定。
 
这就是我和丈夫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历历再现,仿佛就在昨天。在丈夫的记忆里,我当天穿了一件黑底带黄点的衣服,大大的眼睛闪烁晶莹,圆圆的脸上甜笑喜人,他很惊讶我没有传统东方人的面孔。美丽的法兰西,浪漫之邦就这样和我深深地结缘。我和丈夫从那刻起牵手至今,恩爱幸福地度过了29年,我们年年都庆祝这一天。2019年的3月23日,我和丈夫重游故地,手牵手一个地方一个地方重温每一幕。原来的小旅店改了名字,大堂已没有了当年的模样;海滩上的餐厅重新装修,我们也不确定是不是当年用餐的那个,餐厅没有大龙虾,我们就吃了点心代替;沿岸小镇的渔铺换成了别的作坊;丈夫送我的火车站不见了天桥,只有那个古老的神学院依然肃穆庄严地矗立着。每到一处我都心潮起伏,泪花晶晶,激动万分,那是幸福的,甜蜜的,永恒的。29年,时可过境可迁,始终不变的是我们的爱情。我感谢我的这位贵人,没有她,没有这偶然,哪会有我们相爱的今生来世(待续)
 
生命无常,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佟安妮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