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马克谈天下(387) 从电影琼斯先生看真相的不易

马克谈天下(387) 从电影琼斯先生看真相的不易

博客

最近看电影(线上看)比较多,但是突然发现有了片荒,就是好片,值得看的电影已经基本看完了,通常我是看rating,再选择看电影,不过很多的好片不一定有多少观众,以至于没有太好的rating,需要自己去发掘。

Mr Johns就是这种电影

Mr Jones" Film Screening | payin1.in

电影讲述了威尔士记者琼斯对30年代乌克兰发生的一场人为的、导致数百万人丧生的大饥荒展开了详尽的报道的故事。

1933 年,一位野心勃勃的威尔士年轻记者加雷斯·琼斯(Gareth Jones)来到苏联旅行,发现了共产主义乌托邦神话后骇人听闻的现实。由此他开始进行一项常规新闻调查,但试图在政府掩盖下挖掘乌克兰饥荒的真相很快变成了生死攸关的探索。
他的努力不仅受到苏联审查机关的挫败,而且受到对斯大林政权抱有好感的西方记者的阻挠,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时任《纽约时报》莫斯科分部的总编辑沃特·杜兰蒂(Walter Duranty)。
在现实生活中,琼斯是第一个在西方媒体报道苏联 1932-1933 年大饥荒的记者。但由于很多知识分子对苏维埃政权持同情态度,他的报道并不受欢迎。当时隐瞒了大饥荒事实的杜兰蒂也在此后招致批评,他因对苏联的持续报道而获得的普利策奖也被《纽约时报》称为是“我们为之感到惭愧但可以做出解释”(Guilty With an Explanation)的一个奖项。

片名里的“琼斯先生”,指的是加雷斯·琼斯。

他是一名威尔士记者,在上世纪30年代曾只身深入苏联,在一项常规新闻调查中,发现了政府掩盖下乌克兰饥荒的内幕。

随后他遭到威胁、囚禁,堵上了事业前程和生命安全,但最终选择说出真相,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向世界揭露1932-1933年苏联大饥荒真相的记者。换言之,这是一部关于“说真话的人”的传记片。

虽然琼斯本人和那段饥荒历史离我们很遥远,但影片的剧情在今天看来,仍然极具代入感。

Film about courageous Welsh journalist to be screened onto Russian Embassy

片中的故事发生在1933年,当时的琼斯是一名政治记者,因为精通多门语言,也是英国自由党党魁劳合·乔治的外国顾问。但影片开场时,琼斯给一群英国政客讲解自己采访了德国首相希特勒之后的感受,他认为希特勒是欧洲安全的威胁,未来欧洲的安宁将会被德国发动的战争而打破,当然他的发言被大家讥笑,他也感到了一丝不安,他就因为在各种场合直言不逊而遭到解雇。

尽管如此,劳合·乔治仍然很欣赏他,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琼斯没有利用这封信另谋高就,而是迅速办好了签证,打算以特约记者的身份进入苏联,完成手头的报道,准备对斯大林进行一次采访。当时的苏联对于西方即神秘又向往,一种全新的社会实践,以及苏联在极短时间内大规模工业化的发展,让30年代经历经济危机的西方国家感到惊讶,同时充满好奇。非常正常的,琼斯作为记者,也是好奇者之一。

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个满怀热忱的决定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在离开英国前,琼斯给莫斯科的记者好友保罗打了个电话,约好到时候相见。电话里,保罗告诉他自己发现了一个惊天猛料,可话还没说完,通话就被人掐断了。

等琼斯赶到莫斯科时,保罗已经中枪去世——据说是撞上了抢劫案。

随后,琼斯去找了《纽约时报》莫斯科分部的总编辑沃特·杜兰蒂。这也是一个现实中存在的人物,他曾因对苏联五年计划的系列报道而获得普利策奖,在业内颇有影响力。

但与杜兰蒂几番接触后,琼斯迅速摸清了几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首先,他发现这里的记者全都处于被监视与禁足的状态,不仅不能离开莫斯科,还受到神秘跟踪。同僚之间的交流,几乎到了缄口不言的地步。

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记者们也对真相一无所知。他们要么成为官方的喉舌,要么干脆放纵自我混日子,整日沉溺于纸醉金迷的享乐中。

片中的美国记者和英国对苏援助的圈子生活糜烂,彻底的腐朽堕落,是否还原了历史事实不清楚,但是肯定有一定的历史原型,不会是全部编造。简而言之,就是对于西方加入苏联的小圈子,苏联政府采用的是圈养模式,让他们成为苏联的宣传喉舌,替苏联的制度进行宣传,引入资金和技术,并且掩盖很多真相。

此外,他还发现保罗的死并非意外,而是被人暗杀。在遭遇枪杀的当天,保罗原本正要去乌克兰调查他的那个“猛料”。

于是,在拿到保罗的遗物后,琼斯下定决心完成好友的遗愿,查清乌克兰境内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他篡改了劳合·乔治写的推荐信,通过伪造文件获得了一份准入许可;

随后又在去乌克兰的火车上,设法摆脱同行官员,开启了一场自由调查之旅……

而影片从这里开始,也瞬间转入了高能模式。因为琼斯在乌克兰的所见所闻,毫不夸张地说,就是一场“人间地狱写生”。

Mr. Jones - 3.5 Gavels 84% Rotten Tomatoes - The Movie Judge

原来,当时的乌克兰爆发了大饥荒,当地的农民因为抵制农业集体化改革,受到了一系列“惩罚”。

当局不仅将全乌克兰的生产资料收归公有、禁止农民占有收获的粮食,还禁止灾民向外流动,对外隐藏着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饿死、病死的事实。

刚下火车不久,琼斯就被几个野孩子抢走了包里的粮食。他只能跑进附近的村庄求助,却接连目睹了一系列惨绝人寰的魔幻现实。

比如没有食物的人们,吃树皮和泥土活着,老人静静地死在了床上,久久无人问津。村民们拉着板车上街,沿路清理雪地上的尸体。

当他们看到一个大声啼哭的婴儿,身旁母亲已经去世时,便若无其事地将婴儿也一同扔进了尸堆。比如,琼斯在走投无路时,闯入了几个孤儿的家中。几个孩子没有赶走他,还与他分享了一锅肉汤。可琼斯后来才知道,那些肉是他们从死去的哥哥身上剜下来的……

很多电影都描绘过“吃人”的场景,但很少有哪部作品能像本片一样令人触目惊心。

导演没有使用血腥的镜头或耸动的配乐,而是用一种极度冷静的方式呈现这些骇人听闻的人间惨状;用一个接一个的极端个例,勾画出大饥荒时期数百万人的生存状态。

在现实中,由于缺乏官方统计数字,死于乌克兰大饥荒的人数只能估算,具体人数在250万至480万之间。根据官方报道的文件,就有超过2500人因食人被定罪……

在目睹了这一切后,原本怀抱新闻梦想的琼斯,也彻底被现实吓傻了眼。

一想到这些恐怖的事实一直被苏联政府死死隐瞒,他就感到无以复加的悲痛与愤怒。这终究使他重新燃起了斗志,决定好好完成调查,向全世界揭露罪恶的真相。

在这个故事的最后,琼斯暴露了行踪,在乌克兰境内遭到逮捕。

但就在他以为自己要命丧他乡的时候,事情却忽然出现了一个转机——苏联同时扣押了6名英国工程师作为人质,要求琼斯回国后完成一份虚假报道。

后来琼斯才得知,这桩保他性命的交易,其实是杜兰蒂安排的。这也意味着杜兰蒂早就知道乌克兰发生了什么,但却选择了保持沉默。

回国之后,琼斯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与纠结中。他既想要揭露真相,又担心那6名工程师的安危。而最终促使他拿定主意的,是他与乔治·奥威尔的一次偶遇。

事实上,影片在描述琼斯深入苏联调查的经历之余,还安排了一条副线,讲的是乔治·奥威尔创作反乌托邦名著《动物农场》的过程。

片名“琼斯先生”,其实也是个绝妙的双关——它既指向男主角加雷斯·琼斯,也指《动物农场》中农场的主人琼斯先生。

这本书讲的是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农场主赶出庄园,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最终却篡夺了革命果实,成为比农场主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虽然小说的情节如寓言一般简洁,但不难看出其对苏联历史的影射。

通过《动物农场》,奥威尔表达出这样一种思想:纵然革命都是以反专制开始,专制却并不会被革命打破,无论何时都应反对一切形式的极权主义。

所以,在得知琼斯的处境后,他想了想,还是告诉琼斯:“讲述真相才是你的责任,而那些后果不是。”

于是,琼斯最终选择将真相公诸于世。

但由于当时很多知识分子对苏维埃政权持同情态度,国际局势又要求英美与苏联共同应对崛起的纳粹威胁,琼斯的报道不受欢迎,他本人也被污蔑为疯子和造谣者,前程尽毁。

在现实中,加雷斯·琼斯在30岁生日的前一天在中国的热河遭到暗杀(据说是前苏联的特工所为),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这个凄凉的结局以及导演对于《动物农场》的化用,都使不少人觉得影片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立场。

但事实上,本片虽然揭露了一段苦大仇深的苏联黑历史,重点却并未落在政治性批判。

真正讽刺的地方在于,琼斯在历经艰难、完成报道,并勇敢地选择了揭露真相后,却因这个真相与当局利益不符,遭到众叛亲离的悲惨下场;

而懂得“审时度势”、刻意炮制假新闻的杜兰蒂,反而手握殊荣。

尽管事后,他因为隐瞒大饥荒事实招致了批评,但获得的普利策奖至今未被收回,《纽约时报》称之为是“我们为之感到惭愧但可以做出解释”的一个奖项。

影片其实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清晰易见的道理——在任何时代、任何制度下,讲出丑恶的真相都是不受欢迎的,甚至是危险的;但那些为了说真话而付出生命代价的人,永远值得被铭记。

传播真相不会因为专制或者民主而有说不同,掌握真相的人即便在最民主的国家也不一定是被认可的,而新闻的多元化,自由化是保证真相被听到的基础,而失去这种基础的国家,它可能国家高速发展,但是不一定给国民带来幸福和安定的生活,对于国家,可能是复兴,对于个体,反而可能是一种悲哀,甚至是牺牲。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markyang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