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们面对老去的勇气 ------读让·埃默里 (变老的哲学)有感

我们面对老去的勇气 ------读让·埃默里 (变老的哲学)有感

博客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唱着这首歌步入大学校园的我们这些80年级的同学们,今天大都到了退休年纪,一晃都老了。其实,我们早已经发现,小时候那些玩的欢天喜地的朋友、年轻时那些志趣相投又无话不谈的朋友们,走着走着就不见了,就再也不见了。想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是一个孩子、都曾经是一个热血澎拜的青年。那时候,我们仰看夜空都能看到所有的星星在天上微笑。现如今许多枯燥的大人们却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也是一个有趣的孩子。年轻时经历越多的挫折对我们越有利,而越年长时就越经不起挫折了。前段时期读了一个老同学(LRG) 在微信同学群里的一段话:“我们都处于迅速衰老的阶段,每天都看得见身体的坍塌,速度惊人的快,尽管我们都是医生。留意一下镜子中的你。想想大学时一楼门口那个整容镜,每天系上风纪扣,每天看到自己都是青春模样,憧憬未来。思考一下现在别人眼中的你,儿女眼中的你,皱纹加上老年斑,其实我们早已经被同情了……我没有放弃,在寻找,在思考,也在尝试,尽管我知道人是渺小的。人生不只是大闹一场然后离去,更应该尝试禁区。”对生命越研究越有敬畏和谦卑之感,而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情就是向死而生。每个人都无法回避变老这一现实课题,我们有老去的勇气吗?我们能坦然地面对死亡吗?

变老与死亡是无法避免的生命形式,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与自我和社会达成和解,在生命的尽头找到属于自己面对衰老和死亡的方式。为了对抗衰老,人们穷尽了一切(用化妆品、整容等来保持外貌年轻,用保健品让内脏保持活力,或者坚持强身健体企图通过增强细胞的代谢和更新保持年轻的体态),但结果却令人沮丧。一切的努力最多只能延缓衰老,却不能真正阻止我们老去。更残酷的是,这世上就没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也没有任何一种避免变老死去的方式。人注定了从一出生就开始走向衰老和死亡。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衰老和死亡也有其独特的意义。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进程中的必备要素,正是衰老和死亡催生了新生,促使了轮回,让世界在生生不息和循环往复中不断向前迈进。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但对于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在无法抗拒的命运面前如何面对自我衰老和死亡,无疑是个重大的命题。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人们埋头醉心于创造财富的今天,我们似乎更有理由去直面衰老和死亡,在不断反思中来充盈我们漫长而短暂的生命,并思考如何在衰老时与自我进行妥协的抗争,如何在生命的尽头奋力一博,思考一下如何独自一人迈向生命的尽头。

只有在变老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时间的消逝,它将承载我们的痛苦与希望。在浏览朋友圈和视频的时候,日子从手机里过去;在追剧和观看体育比赛的时候,光阴从电视机里过去;默默时,时间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时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琐碎的生活中划过,但我们似乎并未真正触摸到时间的存在。只有当我们老去,或者身边的人老去,才会突然感知到时间正在无情的流逝,才会意识到原来时间一直在我们身边,就像如影随形的空气,每一刻时间都在秒针、分针、时针划过的弧线里一圈一圈地走远,从不驻足。时间无法挽留,岁月却不会无痕。它是我们斑白的两鬓、日渐松弛的皮肤,是我们偶然擦觉慢慢低垂的眼角、和我们日益迟钝的思维和记忆。而且我们终会明白,一切都无法逆转。我们终会承认,时间竟如此可怕,就在荏苒之间带走了那个曾经年少气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我们终将老去,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命题,但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老去。害怕老去是人之本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即便利用科学技术想要留住容颜、延迟寿命,也将是徒劳的。生命轮转不能永生,沉湎于此,只能陷入自欺欺人的谎言陷阱中不能自拔。要承认时间无法逆转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时间流逝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时间带走了我们自身的潜在可能性,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时空。它变成了我们最顽固的敌人和最亲密的朋友,变成了我们生命的全部希望和痛苦的所在。时间是我们的敌人,因为它那么无情地带走了我们劲朗的身体。时间是我们的朋友,因为我们多想让时间再停留一会儿,拥有时间将是多么美好的时刻。当我们开始拿起过去很久的相册时,就是我们感知到时间的残酷无情之时。剩下为数不多的时间也将成为我们最赖以生存的朋友。时间将永不再来,此刻我们全部的痛苦和希望都将被时间所承载,这痛苦源自于我们无法回溯的旧日时光,而希望则源自于还拥有仅存的一点时间。我们还活着,可以在时光的沙漏里看着最后一粒沙子在眼前流尽。我们依赖时间,与时间成了最亲密的朋友,一刻也不想与之分离。变老的人越确定地认识到自己的老去,就越确切地体会到时间的不可倒转,就越绝望地想与其搏斗,也就在同一时间、同一进程中越紧密地属于它。尚且年轻的人是无法体会到这一点的。无论是与时间对立或追逐时间,都是从认识到自己老去的那一刻开始的。时间的流逝给我们带来了记忆的重量和身体的负担,当一个人老去,时间会在他体内堆积成沙,过往的记忆会不断涌来,而现实又将冲掉一切未来的可能性。即使我们尚年轻,也应该去试着感知时间的存在和转瞬即逝,试着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充盈我们的生命,这样至少在老去的时候就不会对无法挽回的时间报以唏嘘和悔恨。

变老使我们变成了自己的陌生人,我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身体的腐朽,更是文化的衰老。有人对变老的认识往往发生在清晨起来照镜子的那一刻。镜中的自己突然变得陌生,眼角的鱼尾纹、脸颊的黄色斑点、脖颈上松弛的皮肤,这一切都预示着你正在变老或者已经老去,你拥有了老年人所拥有的大部分特征。那一刻你会感受到自己分外陌生,似乎在自己的记忆里还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的样子,现实显然不是那么回事儿。你厌气地看着自己发黄的脸和眼角额头的皱纹发出疑问,这是我吗?你不愿相信这就是此时此刻老去的自己,那穿越岁月拖带而来的年轻的自我与此时此刻镜中变老的你之间形成了一种自我之间的相抵悟。如同埃默里所说,变老对变老之人而言不是正常状态。如果我们意识不到时间,那么我们就会认为年老和死亡都是别人的事儿,我们一切安好,他人才会变老和死去。当你得了老年性疾病的时候,你还在心里抱怨,我怎么会得这种病?那个变老以后的你似乎还很陌生,离你很远。现实是我们谁都无法从变老和死亡的进程中将自我剥离出去。变老就如同一场无法治愈的病,我们终将和那个在不远处等着我们的陌生人相遇,在逐渐腐朽的身体里承认自己已然老去的事实。其实,现实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残酷。变老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身体,我们还得承受来自外界的目光。我们只能靠过去努力做过的事情来证明自己,而这世界不会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变老的人。看看招聘广告,年龄就是一条硬杠杠,丰富的工作经验也会被不超过45岁这个条件打败。逐渐地我们会适应社会加在我们身上的判断,接受自己所谓的社会年龄,成为一个不再逾规、平静的老年人。即使你因保养适宜看上去还很年轻,但社会还是会向老年人竖起一道墙,向老年人打上一道退休的标签。有一种情况除外,社会的顶层和执着地占据主导位置的人,那些50-60岁却是正当年纪的人,将会被社会赋予更多的价值感。除此之外,无名小卒和普罗大众很可能被挡在社会之门之外。在享有年轻人对老年人单纯的尊重后,越发觉得被自我厌弃,越发缺少自我的社会价值感。更不好的是,变老的我们也将不再理解世界,这是一种文化层面上的衰老,是一个漫长而残酷的过程。我们要在变老的时候接受我们所不理解的时尚和跟不上的潮流,要面对无法融入现代生活的窘境以及周围思维敏锐的年轻人。想想有多少人在意我们老去的父辈们花了多少力气学会了使用微信去努力跟上这个时代。在思维变慢、动作迟缓、反应迟钝的年纪,还要费尽心力地去学习现代社会的生存技能、被迫接受新鲜事物。如果他们仍然保持着一如往昔的理念和思想,他们就可能被社会嘲弄或背离或抛弃。这对他们来说,将会对社会产生难以忍受和难以明状的疏离感,从而倍感孤独,这是年轻人无法理解和擦觉的一种孤独。对于变老的人来说,不仅身体从承载变成了负担,文化也是如此。与劳累相比,文化上的衰老比身体的变老更加让人痛苦,就算努力追赶,这个世界也将会毫不留情地将他们甩在后面。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即使拼命追赶也会慢下脚步。一切腐朽的、落后的东西都会被厌恶和排斥。无论他们过往多么杰出,才思敏捷的青年人也将会创造出更新的、更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来超越过去的他们。对年老的人来说,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然过去了,而此时的时代他们也无法完全理解。你也常会听到有人冒出的一句:现在的年轻人啊!莫大的压力和空虚感油然而生。我们也许会有这样的经验,一个老年人在生了一场大病后,即便是痊愈了也会变得郁郁寡欢,身体的病痛会愈合,但是不断降低的社会价值感和对这个世界陷入质疑和不理解,让他们在自我的陌生感和对世界的排斥感中无声挣扎。  

死亡是我们在变老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课题,但我们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反抗或接受死亡的方式,与死共生,向死而生。我们无法回避死亡就像无法回避变老一样。变老和死亡相互依存,无法摆脱。正如不想在年轻时就死亡的人必然会变老一样,没有人愿意在年轻时就死去,那他就必须面对变老。而变老又会带来死亡,这是一个悖论。所以我们从出生起就走向死亡。因而每一个努力活着的人都是可以被称为向死而生的英雄。可是我们依然恐惧死亡。医院里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尿毒症引起的抽搐会变得越来越频繁,它野蛮地发作着,每一次袭击时,照料他们的人都只能气喘吁吁地坐下,手足无措地看着病人受苦。一次病发到另一次病发之间只有一声长长的哀嚎。死亡意味着各种不同的生理病理折磨在等待着我们,即便不惧怕死亡,这些疾病和痛苦也足以让我们战栗。与我们通常的认识不同,埃默里认为人在死亡面前也并不平等。他认为有钱人死的也会更安稳一些。那些没有优越生存条件的人,在死亡来临前可能还要拖着沉重的身体,去距离病床很远的肮脏的厕所。上帝会赋予每个人不同的死亡方式,在死亡面前难以做到人人平等,且死亡与死亡之间的关系含混可疑。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思索变老和死亡到来时,我们当如何自处。我们知道一定会有一些直到老去和面对死亡仍然平静理性的人,至少他们看起来如此。也有一些会用死亡去逃避死亡的人,他们自由地选择结束生命。无论是安详地迎接终点,还是惊慌失措无休止地咒骂,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变老时,都在内心深处渐渐地与死亡达成了某种妥协。并不存在所谓的平静和理智,而是一种妥协,麻木的妥协,或许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和解。当一切无法改变,似乎最好的面对老去和死亡的方式就是知足和接受,这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抗争,因为至少我们做到了与死同生。所以最难能可贵的便是活着的时候为自己选定了面对死亡的方式。曾经看到过作家琼瑶在79岁时给子女留下的一封感人的遗嘱。她写道,漫长的人生中我没有因为战乱、贫穷、意外、天灾人祸、病痛等种种原因而先走一步,活到这个年纪已经是上苍给我的恩宠。所以,从此以后我会笑着死亡。不论我生了什么重病,不动大手术,让我死的快。最重要的是在我能做主的时候让我做主,万一我不能做主时,照我的叮嘱去做。不把我送进加护病房,不论什么情况下绝不能插鼻胃管。因为如果我失去吞咽的功能就等于也失去了吃的快乐。我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不用任何宗教的方式来悼念我。将我尽速火化成灰,采取花葬的方式让我归于尘土。死亡是私事,不要麻烦别人,更不可麻烦爱我的人。如果他们真心爱我,就都会谅解我的决定。我来时一无所有,去时但求干净利落。以后清明也不必拜我,因为我早已不存在。我不要死后哀荣,我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智和失能,我要有尊严地死去。我爱你们,也爱这世界上所有爱我的人,直到我再也爱不动的那一天为止。埃默里说,知足意味着接受死亡。琼瑶对生的知足、对死的无惧,通透无比令人动容。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死亡的态度和方式,死亡本身就是一件个性化的事情,无论是埃默里在老年时选择自杀,还是琼瑶选择的有尊严的离去,都是私人之事。与死共生、向死而生大概就是用接受死亡的方式去抗争死亡。变老是荒凉和庄严的,就像埃默里在书的最后一页写道,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活着的时候尽情挥洒自己的光和热,在日暮时分有尊严地心满意足地离去。

查理.芒格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死去,我就永远都不去那儿。你有没有发现,有很多人知道很多的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因为道理永远不等于真实的实践。就如同一个人听说过大海,但却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一样。生活是需要经历去体验的。很多永恒的东西其实是不能激发起我们的感情的,只有当我们知道这个东西非常短暂,它稍纵即逝,我们才会觉得倍加珍惜。生命中的一些人和事,你熟悉了,却还是要说再见的。当我们拥有时间的时候,我们就好好地对待它吧。我们在思考死亡这个终极问题时,可以做一个思想实验:假如有机会成为一个永不会死的吸血鬼时,你会愿意吗?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我们并不一定真想成为长生不老的人。为什么?因为如果没有死亡,人就感受不到生的喜悦。如果没有痛苦过,又怎能感知何为幸福?正是因为人生有了那些负面的东西,才让正面的东西有了特别的意义和价值,不然生活可能就会索然无味。思想实验让我们不需要通过现实实验就能得到深刻洞见。其实,面对变老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少些目的感,少些“饥饿感”。因为当一个人满意当下时,他所渴望的其实很少。我们活着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人群里唱自己的歌。外界的声音真的没那么重要,当你懂得自己、接纳自己时,你就会收获真正的自在和愉悦,从而有勇气地接受衰老和死亡的到来。在这一过程中让我们努力做到:忙而不乱,累而不疲,忙得快乐,累得欢喜。接受突如其来的失去,珍惜不期而遇的惊喜。 懂得日出之美,在于它脱胎于最深的黑暗。

让我们清醒地活着。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沉浸在自己不愉快的情绪中时,我们会嫉妒、悲伤、害怕,甚至会愤怒。尤以愤怒的情绪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痛苦,但它的力量也非常强大。我们希望使用愤怒的力量去摆脱不公正的待遇。在走向不可避免的老去和死亡的过程中,这些负面情绪会让我们感觉越来越不像我们真正想要成为的人。其实,愤怒是掩盖心理问题的外衣,在愤怒的伪装下面隐藏着我们内心悲伤与失望的情绪。我们会产生愤怒的情绪,是由于眼前的人或事触发了我们储存在大脑里的情感记忆,回想起了以往的痛苦经历,却无法在当前的环境中保持冷静从而引发出来。只有当悲伤和失望消除后,愤怒的情绪才会自然消失。我们知道意识的力量是惊人的,它能使我们达到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高峰,但它也会把我们带入低谷,破坏所有那些好的想法,让我们沉浸在消极之中。在我们不能深刻洞察自己的思想时,就需要觉醒的力量让我们清醒。觉醒不是为了消除恐惧,那不现实。觉醒是让你意识到恐惧,但不会让它占据你的生活。就像瑜伽修行者和圣人总是拥抱死亡那样。用圣保罗的话说:死亡,你的毒钩在哪里?坟墓,你的胜利在哪里?想象一下,你知道你将在一周内死去,这会怎样改变你的生活,你会如何度过生命的最后几天?现在就问问自己,为什么我现在不做这些事情?是什么阻碍了你?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如果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并想在死前做,那你现在就应该去做。在极端之间找到平衡,或者是道,这是精神觉醒的重要部分。当你获得内心的秩序,也就远离了内耗,就会达到一种心流的状态。这是一种美妙的体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一个人经常经历心流,他的内心就会被训练得越来越有序。以后进入心流就越来越容易,即使平时不在心流状态下,也不像一般人那样心浮气躁。做你该做的,然后坦然面对、欣然接受,最后让所有的事情都顺着它的本意慢慢发展吧。

天很蓝,树很绿,阳光很暖风很轻。心动一下,一夏又一夏。写下此文以纪念自己又一个生日。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songling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