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的吸引力
昨天收到画画小老师发来的一幅油画作品,是他闲来无事画着玩儿的。这是一幅画幅不大的风景画,有点儿巴比松风格。画面以绿色为主,是一片雨中的树林。树林中间的泥泞小路上走着三个人。两个人共同打着一把伞走在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身影独自的走在前面。画面因为那条蜿蜒的小路很有纵深感,而远处虚中带灰的用色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前方的小水坑中的倒映则突出了画面的质感,整幅画由此显得很有代入感,让人觉得好像你就跟在打伞的两个人身后,也一脚深一脚浅的走在这条褐色的羊肠小道上。
盯着眼前的这幅作品,我一直在琢磨一件事:到底如何画才能画出一幅好的作品呢?
这幅画因为绘画技法娴熟反而能让看的人忽略画家的刻画痕迹,从而能专注于画面本身的内容和意境。我感受到的是悲凉晚景中残存的温暖和安逸,而小老师说他觉得那是晨雾中走向愉快周末的一家三口。面对同一幅画,却出现了不同的解读,这当然没有什么奇怪的。就像是一段乐曲,有的人听到的是激情澎湃的催人奋进的号角,而有的人却听出了命运苍凉的悲怆之音。之所以不同,完全取决于欣赏者的主观意识。因为年龄,性别,阅历,心情等等的不同,当我们欣赏一幅画的时候,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共鸣。而好的画家是不是就是那些有能力调动起欣赏者的感受力的画家呢?
有的时候我们会认为好的画家是技法精湛的人,是能够通过作品表现主题的人,是可以借助画笔传达情绪的人,但我却越来越认为好的画家是可以留白的人。留什么白?就是留感受的白。就好像写故事的人不应该炫耀写作技法,不应该堆砌华丽的辞藻,不应该刻意的突出主题,而是应该让故事自己说话,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去总结,去得出结论。一幅画应该也是如此吧!
无论是什么风格的画,在绘画技法过关的前提下,我们在画面里不应该看到画家的影子,不应该看到任何画家给我们的任何暗示。
小老师的这幅画好就好在画面处理的很有分寸感,让你觉得你好像看到了很多,但仔细想想好像又什么都没看到。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象,但这毫无特点的景象又好像什么也没表现。那缺失的一部分需要看画的人自己去脑补,去添加,去感受。而正是因为欣赏者调动了自己的情绪,所以TA与画产生了共鸣。好的绘画作品一定是能与观赏者产生链接,产生共鸣的,而为了能调动观赏者的情绪,我认为画家在画的时候一定要克制。
克制的画,听着好像很奇怪,但仔细想一想中国的一句成语“画蛇添足”就明白了。初学画画的人容易犯的错误往往不是画的不够好,不够精致,而是画的太好了,太全面了,太满了,替看画的人解决了所有的感受和细节,从而让画面显得既枯燥又浅薄,看两眼就全看明白了,再也没什么可看的了。可大师们的作品却往往是看似简单,却内涵深厚。比如我最喜欢的中国抽象画大师赵无极的作品,每一幅都好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仔细品味一下又好像彰显了非常丰富的内涵,而这种厚重感其实全部来自于观看者的自我体会。有功底的抽象画大师其实是在用高度概括的手法对实在的景物进行简单的总结,而这种概括正是一种留白的方式,留出让欣赏者想象的空间。
绘画是艺术,但如果只是单纯的画,大概永远也画不出让人满意的作品。我想只有搞清楚绘画真正的意义,才能用画笔直击观赏者的心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