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村官”陆秀兴:让“问题村”变为乡村治理示范村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古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秀兴。 (受访者 / 图)
“国家发展过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但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硕士村官”陆秀兴最常见的打扮,是头戴一顶草帽,在岭南的烈日下奔忙村务。
陆秀兴是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古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1984年出生,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014年,她放弃企业高薪工作,投身乡村建设,成为古灶村一名后备干部,并于2017年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也是村里唯一的硕士女村干部。
“刚柔并济”是这位青年女性村干部最突出的标签。在一些人的眼里,她敢“啃硬骨头”,在上任之初曾顶着全村村民的质疑,通过法律程序化解了近三亿元的历史债务难题及土地纠纷,盘活了约五万平方米物业,让17.6亩地块的租金上升至原来的5倍,带领古灶村跻身亿元村行列。
对更多村民来说,陆秀兴还是一个特别有担当的人。她曾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24小时待机处理村民的问题。
2022年10月15日,围绕乡村振兴和基层党建相关问题,二十大代表陆秀兴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
南方周末:作为一名二十大代表,你有哪些期待?
陆秀兴:最期待和关注的是,能够看到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城中村建设、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指引。
南方周末:你硕士毕业后工作过几年,后来到古灶村成为村后备干部,当时是什么促使你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陆秀兴:我对古灶村一直有情怀。我是佛山三水土生土长的农民,小时候经常来到古灶的姑姑家玩。那时的古灶村河涌很清澈,工业兴旺,村里也很繁华,所以古灶村从小就成了我的向往之地。但2011年我嫁到古灶后,发现因为工业污染,这里的河水变得黑臭,工业厂房也变得老旧,与原先的记忆有很大落差,所以有了改善这里环境的念头。
2014年,我从媒体上知道了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的事迹。当时广东省恰好在推进“党员人才回乡计划”,把本地在外的人才召唤回来,为基层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建设家乡、服务乡亲的好机会。
南方周末:乡村建设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你认为青年能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陆秀兴:对于我来说,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基层是一个大课堂,农民是好老师。目前,国家发展过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但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农村亟需有志青年回乡。
南方周末:你曾表示,村书记是个体力活,要24小时超长待机,在这项“体力活”中,坚持下来的动力是什么?
陆秀兴:基层的村书记,处于国家治理的“末端环节”,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基层村书记,要做好这根针。
村民打电话过来,都是急难愁盼的事情,第一时间向书记反映,说明他们对书记很信赖。作为书记,当然要重视,立刻去解决,解决好了还要向村民反馈,让他们安心。村民们都很实在,你把他们记心上,帮他们解决难题,在日后工作的过程中,他们也会更信赖你、支持你。
南方周末:上任之后,你将一个负债累累的“问题村”变为乡村治理示范村,当时是如何协调各方、解决困难的?
陆秀兴:在2017年前,古灶村还是个典型的城中村,村里的物业多是被抵押的厂房,因诸多项目“烂尾”,负债近三亿元,村里无力偿还。
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后,我带领村“两委”班子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了部分历史债务、盘活了约五万平方米烂尾物业,让开发后的17.6亩地块租金上升至原来的5倍,村组两级集体经济收入由2016年的六千多万,到2019年首次突破一亿,跻身亿元村行列。
南方周末:你刚到村里工作时,也曾面临村民对村“两委”成员不信任的问题,当时具体遇到了什么困难?
陆秀兴:还记得2017年,新一届“两委”班子刚上任的时候,大家信心满满,提出了一个盘活土地资产的开发方案,计划将一片产值低下的旧厂房,开发成租金收入可以达到原先五倍的现代园区。
但在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现场,村民却提出各种质疑,最后有超过一半人投了反对或弃权票。究其原因还是当时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农村重大事权不清晰,缺乏管用有效的治理手段,导致领导力不彰、集体经济发展不振、村民人心不稳。
南方周末:后来你采取了什么措施?
陆秀兴:2018年,我们推行了“先党后村”的议事规则,并成为佛山市首个推行农村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的试点村,进一步细化落实了十项重要事权清单管理程序,并将其写入农村自治章程和股份章程,强化了村党组织对农村各类组织的引领作用。
同时,古灶村还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创新打造了“一箱一墙一壁”党员亮灯服务模式,开展党员亮相,设立“党员信箱”“问题墙”“回音壁”等一系列党建工作机制,畅通了村民与党员的意见信息反馈渠道,在村庄由乱到治的关键时期,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古灶村从“软弱涣散村”成功转变成“乡村治理示范村”。
南方周末:作为女性,你在村书记的工作中,是否有不一样的体会?近几年来,你对女性力量在乡村建设中的变化有无明显感觉?
陆秀兴:这几年的工作,证明了年轻女性可以胜任村书记、村主任职务。只要用心做事,就可以让古灶村变得更好,并得到村民认可。
在古灶村,乡村建设的女性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这五年,古灶村不断吸引女性回乡服务,比如发展的3名后备干部中,就有2名是女大学生,张槎街道15个村也都吸纳了1名以上女大学生作为后备干部。2021年换届选举时,也有更多年轻女干部进入两委班子。疫情期间,不管是筹集紧缺物资还是宣传动员,妇女力量越来越不可或缺。2021年,广东省三八红旗工作室在我们村揭牌成立,之后,古灶村将通过这个工作室,进一步凝聚全村妇女。
南方周末:从事基层工作这些年,你认为自己最明显的成长是什么?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挑战?
陆秀兴:基层实践带来的最大成长在于学会了如何管人、做事。最满意的在于通过用心做事,使古灶村不断变得更好,并收获群众的认可。
遇到过的最大难题是整村改造的推进。2020年初步调研群众对整村改造的意见,反对声音很多,本以为做不成。但调研后发现,村民们对什么是村改、为什么村改、怎么村改都不清楚,认为将整村改造等同于征地。
后来,古灶村的班子多次跑到成功进行整村改造的广州猎德村、祖庙朝东果房沟通学习,并对城中村的历史、现状摸底调研,同时结合本村实际和现有政策对城中村的未来进行思考展望,探索出古灶村整村改造的模式。通过党员、干部的广泛沟通宣传,最终在是否同意整村改造的村民表决会上,获得超93%的同意率。
南方周末:你认为,古灶村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陆秀兴:作为中心城区的城中村,人口杂乱、密度大、空间利用率低、功能布局混杂、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业园区老旧低矮散、脏乱差。这些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化结构突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心城区功能的强化和优化。所以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城中村的改造建议因地制宜,走“旧工业园区+旧村居连片改造”的模式,改造用地中有不少于30%作为产业用地,兼顾了空间形态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引进与城市中心功能匹配的产业和企业。同时特地规划了宗祠广场,对历史建筑、宗祠和古树古祠堂等进行整体迁移保护,并计划打造成古灶文化的展示空间,留住本村传统文化之“根”。
我希望城中村的改造升级能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