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蓝驰创投陈维广:投资科技是在主动参与新一轮经济增长

蓝驰创投陈维广:投资科技是在主动参与新一轮经济增长

公众号新闻



来源:蓝驰创投(ID:lanchichuangtou)


“如果你对过去不了解的话,你很难对未来有更好的判断。”

—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陈维广


先介绍一下我们,蓝驰创投于1998年在美国硅谷设立,专注于早期科技投资已经20多年了,这20多年来见证了很多全球和经济创新的周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在努力把握前沿科技的趋势,非常难,可我们还在坚持做。


在美国,我其实也非常荣幸地参与到好几个比较知名的项目,像美国的线上支付应用PayPal,和美国领先的导航软件Waze,还有几年前在美国上市的Coupa,他们很早就开始做企业服务SaaS了。


在和大家交流我个人对科技的看法之前,希望大家对我的背景有一些了解。我个人在VC行业已经从事了20多年,前十年在美国硅谷,后十三年在中国。从事VC行业之前,我在IBM,后来我又去了新加坡电信,非常荣幸参与了亚太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构建。


未来一定

能看到更多物的连接


要了解我们如何“呼啸而来”,尤其是针对IT科技,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一定要回到PC时代,PC是一个单机版的互联网,属于区域连接。从PC到互联网,关键的是我们能上线、连接。未来是怎样的呢?我觉得未来我们的判断,这个连接一定是连接更多的物,而不止是人了,如果连接人的话,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几十个亿。


可是现在我们有更多的机器人,更多传感器,未来你一定会看到有更多的物的连接,而不只是人的连接。在交互方面,不管是在PC年代还是互联网年代,我们很多还是和机器在连接,我们在适应机器,我们在学习如何用PC、用手机以及如何去上网等等。可是接下来是机器来适应我们了,我们已经不用考虑如何去学习操作这个机器了。这个机器足够智能,知道我的喜好,知道我的需求,能更好地去满足我的需求。所以大家可能听到一些自然语言的技术,AI的技术等等,这些的目的就是让机器适应我们,而不是我们适应机器。


随着我们能联网,我们把更多的算力放在一起,就能使AI变成更智慧了。如果没有云计算,何来的大数据?没有大数据,何来人工智能?你有足够的大数据,你才有AI,因为AI还是要靠大数据的。比如说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最难的地方是能采集足够的路况和司机行为数据,没有这些数据的话,谈何无人驾驶呢?


对未来肯定的一点,一定是机器适应人,是一张物联网,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有足够的数据、有足够的计算资源,使更智能的时代更快地到来。 


刚才了解我们的科技变革的过程,我们去体验科技变革或者是追求科技变革时,一定要考虑到我们的环境,环境是特别重要的,我们不可能孤立在那里。认为这个技术很酷,就要投这个技术,这是很多投资人犯的错误:没有花很多的时间了解环境。 


科技进一步升级

痛点和目标在哪里?


这四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得益于这一进步。而取得这一进步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全球分工。全球分工,让中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全球分工的趋势正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中美之间关系紧张,中国进入了“内循环”。这意味着我们一定要通过发展科技等方式,去提升我们的效率。这也是为什么政府一直在推进科技创新了。 


为什么是新基建呢?通过新基建带来了新的数据平台,才能把这些算力、科技资源整合在一起。就像我刚才说的,没有新的数据平台谈何大数据和AI呢?大家时常会提到,中国要聚合尽可能多的人才和资金,让科技有进一步的改革和升级。


那有什么痛点和目标呢?我觉得有几点。


01、大家会看到更多的技术整合


以投资行业为例,十年前可以分得很清楚,你是投IT的,你是投工业的,你是投互联网的。可是现在不可能了,说电动汽车是工业吗?是消费品吗?是互联网吗?都是。现在车都联网了,它也是工业,也需要零部件,需要驱动器。同时,它也需要人工智能,才能提供这个无人驾驶的功能。这种多元技术的整合变得非常重要。


02、监管也变得重要了


数据的爆发可能会令AI变得无序,所以合规就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了。 


03、在内循环、新基建的大环境里面,需要找到替代升级的方案,不可能依靠别人了


作为一个科技的创业公司,来找投资人投他的项目,很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对这个大环境要有一定的理解。如果只是埋头苦干的那是不足的,需要对环境深入地了解,才能很好地把科技落实到这个环境下的商业场景,才能为投资人更好地创造价值。有不少的LP问过我,最近科技好像变得很热了,不投科技的人好像就失去了一个很大的机会窗口。我想提醒大家,其实科技对咱们经济的驱动,并不是在这几年发生的,而是一直都存在。建国初,中国邀请苏联的专家帮助建设;改革开放后吸引大量外资,他们带来了资本和技术,这些都意味着科技对经济的驱动。


面向未来来看,我觉得和之前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需要更多的科技领军人物,需要更多的优秀创业者;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不管是造车,还是造火箭,这里不可能只是靠所谓的民营投资人就足够了,一定是需要有国有资本的参与。


过去两年,在蓝驰投的一些项目中,我们是早期投资人,在后几轮的时候,我们会结合一些国家的资本,进一步把公司的技术跟商业价值发挥出来。这个是跟之前是有比较大的差异和变化的。


同时,现在会花更多的时间集中力量关注关键技术研发,这和前面是有很大差异的。 


也是因此,大家现在能看到的新基建、国家战略基金还有科创板等等,这些都是反映出,不管是创业者、投资人,还是政府,都在集中力量办大事,因为大家已经认识到科技不止是改变生活,在这个大环境里面科技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未来微观环境中

驱动因素有哪些?


有时候会有投资人说投科技风险很高,我会告诉他接下来投资科技其实是在主动参与或者是经历新一轮经济增长。如果不参与的话,就会失去一个非常大的机会,就像90年代如果没有买房是一样的道理。刚才说的是大环境,但除此之外,微观环境也尤为重要。


有哪一些驱动因素是需要关注的?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01、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大家在媒体上会看到,中国的出生率逐年下降,劳动年龄人口也在逐渐下降。蓝驰有一个被投企业,主要做清洁机器人,他们这两年为什么会增长,主要原因就是很多物业、商业地产找不到足够的清洁工人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当清洁工了。劳动供给侧相对来说比前面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和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下降是有关系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数字化和智能化,去解决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问题。


02、我们说我们要更多的工业化、自动化


过去中国高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一定是不可持续的。而污染最大原因是什么?和我们之前依赖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能源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接下来,会看到有更多的创新是沿着新能源这个路线去发展的。电动汽车只是能源结构改革的一部分,其实还有国民经济部门是通过电气化的方式,确保中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的。


03、新人群


这个新人群不只是说年轻人群,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五年前每个人都想住一线城市,现在追求生活质量的都搬回到二三线城市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相比之前好很多,这跟国家整个城市化的布局是有关系的。这意味着这些新人群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04、人口老龄化


这个问题大家都谈得很多了,更重要的一点我不知道大家有注意吗?中国人的寿命从十年前的70岁,现在已经上升到接近77、78岁了,老人活得更长了。还有一组数据,中国人的慢性病发病率是非常高的,所以这些过了55岁的人,有很高的几率患上慢性病。只依靠医保支持这样的高医疗成本非常困难,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在新的健康服务和新的健康险。这些新服务和新的健康险一定需要科技的力量提供给这些用户。


刚才我已经说了,硬科技无人化、自动化、电动化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蓝驰也投了理想汽车、高仙机器人等,这些都是和新的科技趋势是有非常紧密的关联的。


在企业服务这方面,信息技术其实不止是要令企业和个人更方便,更关键的一点是信息安全,蓝驰也投了好几个企业,都是在信息安全方面做得非常好,主要解决底层的信息安全。


过去十年很多的信息安全方案主要还是针对应用,蓝驰投的都是针对底层信息安全的需求,也发展得非常快。另一点中国很多的细分行业数字化非常低,我们也有在不同的细分产业投了不同的创业公司,他们都是在解决这些产业数字化方面的问题。 


在消费这方面,我们更关注消费科技,相信大家也了解整个投资界对消费品牌比较关注,而蓝驰对消费的关注,也会考虑到新人群的需求。比如我们投资的一个小型机器人产品,其实是用乐高的概念,把模块把机器人组装起来,又可以用软件去操作这个机器人。现在主要是在美国销售,可能未来也会在国内推出这个产品。这个就是迎合新人群的需求,很多新人群已经不满足于传统乐高的方案了。而且这个方案可以帮助小孩去提升创造力,用不同的模块可以组成不同的形状,还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去驱动这个机器人,非常有趣。


最后是数字医疗,我们比较关注的还是在老龄化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去寻找更多的创新型的健康管理和服务。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格上财富:十五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企业数字化的七个新机会 | 阿里云×蓝驰分享会秋阳杲杲IMF下调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毛泽东肃反AB团,激发出“富田事变”逆势拿下近亿元融资,开辟渲染新赛道,光线云科技是如何做到的?抢抓国庆消费旺季,各地再发消费券拉动四季度经济增长蓝芯科技高勇:为「新一代移动机器人」装上眼睛 | 蓝驰对话习近平: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每日情报 | 德国通胀同比创70多年来新高,IMF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周末愉快 冬瓜蓝驰领投,蓬涞数据半年内完成两轮A系列数亿元融资|蓝驰家族天弘基金杜广:用科学性解构多资产投资不消费,哪来的经济增长呢?埃及艳后Kleopatra二十大时光 | 这些地方稳定经济增长有新进展对话蓝驰创投:价值回归时代,寻找生物科技“The Next Big Thing”未来中美竞争首先是经济增长能力的彼此较劲澳洲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第三季度GDP仅增长0.6%!明年经济遭普遍看衰,ABS公布最新经济数据!兰卡资讯 | 行长:兰卡成功避免经济崩溃性着陆;中期经济增长有望恢复到5%巴菲特的“魔力”:投资公用事业20年价值增长超30倍新加坡经济增长4.4%;新元兑人民币创高!政府又一次发钱,总值15亿新元英镑上涨到2周来最高水平!英国财政大臣:我们的目标,是每年经济增长2.5%!当下比2018年估值明显要低!李迅雷:未来经济增长动力更多来自消费,美联储加息差不多“强弩之末”变化常在,看多中国|蓝驰观点#关于攀岩的一切#见证团队走向世界未央播报 | 央行发文扎实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 IMF下调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7%衰退担忧暂时缓解, 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2.6%!普华永道:或有更多中资科技公司,考虑来香港IPO上市聚焦科技投资,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IMF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蓝驰创投曹巍:特斯拉人形Optimus并非新概念,机器人赛道延伸性超乎想象IMF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通胀或今年见顶基建开启年底冲刺,新一轮投资、施工将共振走强!|另类投资观点第134期世行报告:中国经济十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G7总和A50今天突然跳水,美国又针对中国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下狠手!会否引爆新一轮科技革命?附:假期要闻和机构最新策略。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