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之下,Biotech活下去的方式
泡沫过后的寒冬,创新药生态格局正在重塑,势必导致资金和人才这两个Biotech生存要素的再分配和集中,市场无差别繁荣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Biotech都在思考如何提升抗寒能力活下来。
有统计显示,美国biotech生存率不超过5年的占比约29%,5-10年占比约36%,能存活10年以上的公司也不超过36%,还有99%的研发失败率。而一个新药的成功上市至少也得10年左右的时间,这样的风险说“九死一生”一点也不为过。
细数Biotech的发展出路,大致可总结出以下几个方向:
这是众多Biotech公司从一开始就期待和向往的升级之路,也是最艰辛的一条路。据兴业证券研报显示,参考欧美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历程,国内90%的Biotech都希望能够转型成为BioPharma,若具有一定规模的研发矩阵以及刚刚商业化的少数品种,则有望进一步发展为BigPharma。但这对自身条件和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持续的全球领先的研发能力,还要具备强大的国际化能力、完整的管理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等,同时企业的创始人也需要完成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蝶变。就此曾经有人总结了六项必备条件,供各位参考:
为了生存,Biotech整体出售公司或者出售公司核心项目,在国际上很常见。海外Biotech大部分就以卖身为主,而国内市场对于这一操作还是颇感新鲜。以天境生物为例,日前,彭博社发布消息称,在美上市的天境生物正在寻求收购或出售特定药物的股份,或将签下国内Biotech最大的“卖身契”。虽然天境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臧敬五接受采访时称这只是一个市场的猜测,公司不会对于市场猜测做出评价,但该传言还是愈演愈烈。而且天境生物“卖身”消息爆出后,当天盘前持续拉升涨超25%,可见市场也想跨出一步。
创新药研发九死一生,失败才是常态。Biotech一旦失误就将面临现金流断裂风险,在管线早期获得不错的进展后,若有大药厂重金收购,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如果处于Biotech第二梯队的天境生物都要卖身的话,那些小型Biotech企业的境遇就更不好说了。也许,不久的将来Biotech企业卖身的案例将会屡见不鲜。
所统计,在经过长时间的科研沉淀后,我国license in & out 交易量2020年达132笔,2021年增至174笔。从license in增长走向license out爆发是中国自主研发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数据之下正是敢于突破、致力于研发的小型Biotech所发出的火光。
小型Biotech在科研、人员、资金方面相较头部Biotech与老牌制药公司承担了较低的风险,从效用比来看,他们更易以低成本的条件做出me first产品。在股权市场融资表现不佳的情况下,License out成为小型新药研发企业快速突破盈利天花板,降低科研风险,实现跨境出海立身全球化的主要工具。
根据2021年德勤最新发布的医药创新报告显示,从2018年开始生物制药企业的后期管线中来自外部的比例越来越高。Biotech针对自身薄弱环节强强联手、加速产品开发与商业化进程是近年的趋势。众多老牌药企也在积极转型,通过外购管线调整管线布局逻辑,做出新的疾病领域的选择。
总之,拥抱现金流、多元化合作、优化管线与资产配置,无疑是现阶段Biotech实现持续经营的主要战略。如果以上路径都没能走通,那么最后只能离场退出了。当然,对于股权结构不合理、核心产品临床价值不清晰或者无法形成差异化的公司来说,不如及时止损。
结语
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创新药才刚刚起步,差距依然很大,特别是在复杂制剂技术、临床设计及应用等方面尤为突出。但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研发主体还是在研产品的数量和规模都已相当可观,中国新药研发的第一个阶段已基本完成。未来5-10年内,这些上千家的Biotech将会通过升级转型、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预计成功实现商业化转型、发展成为Biopharma的仍会是比较小的比例,更多的企业会通过整合退出、转型发展等方式实现转型续命。
最后,还是希望长坡厚雪的医药行业,能够不断涌现各式各样的企业,有小而美的Biotech、厚积薄发的Biopharm、也有转型成功的Bigphram,总归是做好自己定位,做自己该做的,做自己能做的,志存高远但不好高骛远,练好内功等待市场的回馈。
本文系转载,文章来源:星耀研究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