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为什么一直好喝
稀有的美酒
“万顷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1862年,石达开英雄末路,在遵义仁怀遇上美酒,即兴成诗。这可能是关于茅台美酒最好的一联诗句。
但也正是这个“诗人”,率兵六入仁怀,三年血战,兵燹所至,皆为丘墟。
就在这一年,一个叫华联辉的人出现在茅台镇,于废墟之上,建立烧坊,重拾制酒工艺。
成义烧坊,今日茅台酒厂最早的前身。“回沙茅酒”,现代茅台酒的历史姓名。
石达开所饮,也许正是华家之酒,一人毁,一人续。
“明珠”,是红缨子高粱,生长于赤水河畔,漫山遍野,秋令一至,红似泼血。
丰收季,农民们在晾晒高粱 / 视觉中国
一年方成,多年陈贮,醇美无方,君王低头。
更重要的,是“到此”。纵然九五至尊,权倾天下,如非亲至,难尝美酒。
产量太低。华联辉初建烧坊,全年得酒不过百余斤。
成义烧坊三代经营,到民国初期,也不过年产数千公斤。
成义烧坊之后,接踵出现了荣太和烧坊、衡昌烧坊,这三家,发展为后来的华茅、王茅、赖茅,最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合三为一,成为今天的贵州茅台酒。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三家烧坊年产不过20吨。
能不能搞到一万吨
因其少,因其美,故而贵。
稀有美酒,声闻海外,百废待兴之秋,正是出口换汇的上等产品。
新中国的贸易之痛,一直延续到上世纪末。1990年代,中国人还在以“一亿条牛仔裤换一架波音飞机”作为工业自强的自我激励。
而在1950年代,外销出口1吨茅台酒,可换回40吨钢铁,或者700辆自行车。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1958年3月,不爱饮酒的毛泽东主席却发出了一个浪漫主义的提问:茅台酒能不能搞到一万吨?
这一问,就是历时45载的回答。
这一问,包含对工业现代化的强烈信念与无比向往。
工业现代化是茅台酒实现规模化生产必须跨越的门槛 / 视觉中国
但是,太难了。
1935年偶遇中央红军,1945年摆上重庆谈判的宴席,1949年作为开国大典用酒,1954年飘香日内瓦,1955年扬名于万隆会议……无人不知茅台酒美。
然而,很少人知道它如何酿制。
每一个历史时期,各行各业都有无数出色的工匠。但传统的工艺,是在封建宗法的组织基础上进行传承。
它是经验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它是封闭性,每一行、每一家,都以工艺保密为生存命脉,秘不示人。
一万吨,无疑是现代工业才具备的能力,而现代工业的特点,正与传统工匠的生产方式相反,它要求科学、开放、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
现代工业带动了整个产业规范化,红霞浸染的茅台镇,酒香四溢
而当时的茅台酒厂,只是完成了所有制转变,去除了封建宗法性,工艺本身的神秘性仍未破解,离现代工业还很远。
但扩产还是开始了。1958年到1960年,每年增加投资,持续扩大规模。
1957年,283吨;1958年,627吨;1959年,820吨;1960年,912吨。
另一个数据却如此残酷:1960年产酒的合格率只有12%。
经济的严冬随后降临,产量又持续回落。1964年,下跌到222吨。
这年10月,《贵州省茅台酒厂六四——六五年周期生产初步安排意见》中写到,上一周期产品合格率从30%提高到了67.4%,而在合格产品中能够按几种基本味勾兑出厂的约占30%。
“产品合格率虽较以往几年有所增长,但据反映香味不够长,仍比1958年前差。”
至于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生产过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个向来作为褒义使用的词组,反映的正是经验主义的困境。
传统工艺的合理性,有待科学揭示
质量控制只能依靠“老师傅”,每一个人看法不一,传授下去,工人操作上有各有差别。于是,每个班组产量、质量都不一样。
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茅台酒生产,相当依靠运气,几近机会主义。
这一年,亏损84万元。
1952年的第一届名酒评酒会,茅台位列第一;1963年第二届,变成第五。
调集人才,解决茅台酒生产科学化问题,迫在眉睫。
东南方,一个人动身了。
这事急不来
《周礼•考工记》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有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克者,能也。
季克良,1964年从无锡轻工学院食品发酵专业毕业,跨过千山万水来到了茅台酒厂。
他今后的事业,就是向着一万吨艰难进发。
茅台酒有天时,地气,美材,巧工,以成美酒,但要想持续稳定、以现代化的组织方式大规模生产出高质量的美酒,还需要科学。
清晨,一栋栋制酒车间厂房顶上笼罩着团团氤氲的水汽
科学破除迷信,也破除神秘性。
这个名酒厂,当时一片破落,条件简陋而艰苦,无需赘述。在去留之间,季克良选择了后者。
这个科班出身的年轻人,很快被分配到车间工作,立刻就被茅台酒神秘的生产过程深深吸引。
大学的书里讲过各种酒的发酵工艺,但对茅台酒则几近阙如。他曾去信询问学校的一位老师,对方回信表示自己也并不了解。
他从来没有想到,一种酒的生产,竟会如此复杂而神秘。
赤水河,每年一到端午就浑浊发红,重阳时节又澄澈碧绿。
与赤水河的变化周期一致,茅台酒端午节制曲,重阳节投粮。
制曲要高温,糖化堆积要高温,发酵要高温,蒸馏要高温。
端午节,祭麦仪式上用于祭祀的茅台酒曲/视觉中国
别的酒把粮食磨成粉末投料,而茅台酒则把高粱大部分颗粒完整入窖。
别的酒都是一次投粮,茅台酒需要二次投粮,多次加曲。
茅台酒的酿造过程历时整整一年,在此期间经历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而别的酒几个月就完成酿制。
每一轮次取出来的酒,味道各不相同,甚至每一次取酒,窖池不同位置的酒醅蒸馏出来的酒,风味也大相径庭。
基酒储存三年以上才能出厂,还要经过复杂的勾调才能变成人们熟悉的茅台酒的味道。
……
为什么?
经验思维不提这个问题,科学逻辑才对此耿耿于怀。
把制作流程科学化成为重中之重/视觉中国
季克良知道,自己碰上了一门大学问。
他对一起到来的未婚妻徐英说:“我们十年之内,没有发言权。”
开始解密
经验主义的工匠传承制度,在传统历史背景之下,本身没有问题。
他们的封闭式传承,其实类似于今天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其合理性。
它的问题在于,即便优秀的工匠,其实也不知道工艺的科学原理,因此无法以理论的方式予以总结。
一旦不能有效继承,就会失传。于是,酒师的生命,就是工艺的生命。
传统酒师,生命有涯。
1954年,茅台酒厂号召订立师徒合同,也倡议酒师们将自己的经验形诸笔墨。但因为缺乏科学介入,到这一步也就结束了。
修建于1862年( 清同治元年)的“成义烧房”烤酒房旧址,现为茅台酒厂第一栋生产房,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季克良进入茅台之时,酒厂的技术规范只有传统工匠、一代大师郑义兴总结的“十四点操作法”。
茅台酒的生产,多达30多道工序、165个生产环节,凭借经验无法保证质量和产量。
1964到1965年生产周期的目标是:“产酒200吨,正品合格率达到60%,即出120吨真正的茅台酒。”
120吨,离一万吨,是大地到云霄的距离。
万吨是领导人的期许,也是季克良的梦想。万吨有没有可能呢?这就要让科学来回答。
年轻时的季克良
季克良进入茅台的1964年,是茅台酒的艰难时期,但也是科学认知发端的关键时刻。
就在这一年,郑义兴的弟子、季克良的师父、茅台酒厂副厂长李兴发,提出了“三种典型体”理论。
这是他把自己关在酒库,像神农尝百草一样品尝比对了4500多种勾调样品之后获得的成果。
李兴发也是一个经验主义酒师,为此累到吐血。
各种混合,最后都可以归为三类味道,他兴奋莫名。这可能是中国白酒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理论突破——香型分类,也正是基于这一发现,茅台酒酱香特点被历史性地揭示。
这就为稳定酒的风味,以及如何科学地对酒进行勾调,提供了理论依据。
酿酒车间 / 视觉中国
李兴发获得了一个关键的科学认知,但他却无力进行科学表述。它很可能像传统工匠时代一样,最后仅仅成为一种“心法”。
就在此时,季克良来了,他有科学知识,又能娓娓道来。
1965年,在四川泸州市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名白酒技术协作会上,季克良宣读了用科学理论总结整理的李兴发科研小组科研成果——《我们是如何勾酒的》,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一发现,也为中国白酒的分类和勾兑提供了科学依据。
1979年将中国白酒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他香型,就是本源于这一理论。
中国白酒有了清晰的香型分类/图虫·创意
今天的人们对“勾兑”一词有着因误导而产生的偏见,事实上,它是各种白酒生产的科学环节。
以茅台酒为例,今年出厂与去年、前年乃至十年前出厂的成品茅台酒,出厂当时在香与味上几乎没有差别。
香与味一以贯之,才能称之为茅台酒,行家一尝便知。
这就要归功于勾兑——不同酒龄、不同轮次、味道大相径庭的各种原酒,经过科学的搭配,变成统一的味道。
倘非如此,则去年比较苦,今年比较香,明年比较辣,后年比较酸,究竟哪个是茅台?
通过勾兑,以酒勾酒,可以让茅台酒形成标准风味,这就意味着,标准化是可能的。而且,可以用这最后一个流程的要求,去对前面的生产流程进行规范。
季克良配合他的老师,在进厂次年就揭开了茅台酒生产科学化的序幕。
交响乐的指挥家
白酒生产就像一种看不见的放牧,生产者是在创造条件,指挥着不计其数的微生物去为生产好酒而工作。
你给它们好环境,它们就馈以美酒。
季克良很清楚,酿制美酒,是一个“调动微生物的积极性”的严格的过程。
正是在这一科学认知基础上,工艺流程才能精确地固定下来,是非对错才有标准,扩大生产方有依托。
茅台制酒生产厂房里,酿酒人们正在撒曲
但微观世界的事情,只有季克良这样的少数知识分子明白。
经验,是对生产流程的熟悉;技术,则是对科学原理的精通。这两者往往是分离的,有经验的人不懂科学,懂科学的人不熟悉生产。
季克良的际遇特点在于,他怀揣着科学知识到来,又被送到生产前线去当工人。
这就让他成为了把经验与技术冶于一炉的人。
到后来,季克良说:“我一下去,只要一看工人操作,就能看出你产量会不会好,还可以比较出两个班的成效。”
这样的人,就像科学领域的战略科学家,能够把数十个乃至数百个不同的部门调动起来,去完成一个最终的事业。
他也像交响乐的指挥家,让各种乐器适时、准确地响起。
季克良 / 视觉中国
看不见的世界被看见,一个个问题,就在生产实践中一一破解。
投料的时候,水分高一点好还是低一点好?
低一点好。
堆积发酵嫩一点好还是老一点好?
老一点好。
为什么酒醅会出现烧包现象?
因为窖池封泥不够密闭,空气进入导致感染杂菌,导致局部发霉结块。
白酒窖池 / 图虫·创意
酒曲使用,是黑曲好、白曲好,还是黄曲好?
黄曲多一点好。
窖池的材质,是条石好,碎石好,还是泥窖好?
条石好。
为什么会出现二次取酒掉排(减产)现象?
因为二次取酒正值隆冬,空气中微生物少,发酵速度放慢,因此生产速度也要相应放慢。
……
摘酒
“十年之内,没有发言权。”正好10年之后,1974年,季克良发言了。
1974年,提出《提高茅台酒质量的点滴经验》(九条经验)。
1975年,制定茅台酒制曲注意事项。同年10年,组织修订《茅台酒生产操作要点》。
一系列有科学依据的生产革新都在发生。
改煤火烧锅烤酒为蒸汽烤酒。
改天锅冷却为冷凝器冷却。
甑子上口小改为上口大。
尝试机器制曲,后来又拆掉制曲机器,恢复人工制曲。
建立第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
建立首家白酒检测实验室。
建立微生物菌种基因库……
酒醅摊凉/ 图虫·创意
万涓成流,水滴石穿,数十年一点一滴地积累、进步,茅台酒的神秘工艺被季克良一步一步破解,质量可以标准化,生产可以规范化,这也就为产量的规模化奠定了基础,也为更进一步的规模化扫除了障碍。
2003年,茅台酒产能突破一万吨。
45年之后,梦想达成。季克良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茅台更神秘了
今天,很多神秘的问题,都有了科学的答案。
为什么要在端午制曲?
因为端午时节小麦熟了,而且高温大曲最好在炎热天气下制备。
为什么要在重阳投粮?
因为重阳时节高粱熟了,而且重阳之后气温下降,可以减少酒精挥发损失。
夕阳下成熟的高粱
为什么要二次投粮?因为赤水河畔都是高山峡谷,高粱种植在不同海拔,成熟有先后。
为什么要反复发酵、馏酒?因为发酵到一定程度,酒醅中酒精比例升高,就会抑制酵母菌的活性,必须先蒸馏掉酒精才能继续发酵。
为什么要高温馏酒?因为高温可以挥发掉那些低沸点的有害物质,而保留那些高沸点的呈香物质。
为什么要长期贮存?因为酒里的香味物质会继续反应,醛类变成缩醛,辣味下降,酸醇结合形成酯类,香味更醇厚……
对茅台酒的科学揭秘,有利于茅台酒的质量控制和规模化生产,但同时,神秘性下降和生产规模扩大,也会削弱人们对它的向往。
季克良又用科学的方式,还给茅台酒更加宏大的神秘性。
南风窗《致敬实干家》与季克良对谈
随着茅台酒生产日趋科学,逐步摆脱了经验主义局限,人们自然而然提出了下一个问题:是否可以异地复制?
1975年10月,位于遵义近郊的十字铺的茅台酒异地试验厂正式投料,原料、设备乃至窖泥,都是一模一样,技术人员也是从茅台酒厂搬去。
10年之后,1985年,试验有了结果。这里生产出了高品质的酱香型白酒,香味和微量元素成分与茅台酒基本相同,但差异仍然存在。
当时的方毅副总理题字曰:酒中珍品。于是,易地酿制的产品被命名为“珍酒”。
酒中高人,一品便知,这是好酒,但毕竟不是茅台。
在科研与实践基础上,1990年代,季克良提出,离开了茅台镇,就生产不出茅台酒。因为微生物环境有差别,而这一点,是地理因素决定的,根本无解。
茅台酒的独特风味和环境密不可分 / 图虫·创意
后来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只有茅台酒厂15.03平方公里的区域,可以酿制出茅台酒。
酱香美酒有多种,别有风味,各自高华,但只有这里出产的是茅台酒。
科学介入之前,茅台是唯一的,科学解密之后,茅台依然是唯一的。
“实践充分证明,茅台酒的神秘与科技进步是相互促进的。”
为什么是茅台
真正的唯一性,在于质量。
最好的微生物环节,只是为最好的质量准备条件。
因此,当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效益为中心”成为各行各业的口号的时候,季克良却不为所动。
“即使在市场经济下,质量仍是企业工作的中心。只有如此,才可能获得真正长远的效益。”
“很难想象,如果质量下去了,我们口头成天讲的千百个‘效益’,会有什么实质的意义。”
于是,在1990这个狂热的年代,许多酒企铺张产能,营销为王,广告标王频出,传说无中生有,收入一日千里,质量却不断下滑的时候,季克良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四个服从”。
“产量服从质量,速度服从质量,效益服从质量,工作量服从质量。”
市场火热,欲望奔流。别人从小酒厂收购原酒,勾兑之后声称是自己生产的酒,出厂行销,季克良则从车间严格收缴一二次酒,以防止班组人员交酒的时候把它们掺入质量最高的三四五轮次酒中。
因为“不够重视效益”,季克良受到了批评,但他说,接受批评,但坚决不改。
他坚持每天早上参加品酒会,但并不饮酒,只用鼻子轻轻一嗅,就知道酒的质量高低、风味差别。
他那标志性的鹰钩鼻,似乎专为美酒而生。业内人士形容,“就像爪子一样,可以覆盖在酒杯上,防止酒味散出”。
今天的茅台酒,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在99.99%以上。
2022年上半年,茅台酒实现营收499.65亿元,业内预计全年将超过1000亿元。这意味着,今年茅台酒将成为全国也是全世界唯一的千亿单品。
这一年,季克良已经83岁。
面对南风窗《致敬实干家》栏目,他思路清晰,精神矍铄,眼眸里仍有光芒闪现。
历史总有巧合,不知偶然与必然。
1939年4月24日,季克良出生在江苏南通。
这一天,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上,刊登了一则茅台酒广告。
因缘起,痴心萌,日月逝,华发生。
编辑 | 煎尼
排版 | 菲菲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