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亲社会性的发展 - 从单纯到“伪善”?
儿童亲社会性的发展 - 从单纯到“伪善”?
本文作者:毕月 柴乔
指导老师:丁晓攀
十月执行编辑:张梦润 赵思齐
排版:赵思齐
人性是一个私人的话题,每个人都会通过回望自己的成长过程来思考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人性同时也是一个重要公共的话题,法律和社会制度制定的背后都蕴含着立法者们对人性的假设。随着入世的深入,我们逐渐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看似亲近与友好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利己动机。这些现象让我们感慨人性的复杂,难道人生来就是这样的吗?近年来逐渐火热的有关婴幼儿道德发展的心理学研究,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答案。
首先,近年来研究发现0-2岁的婴幼儿就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并且可以自发地帮助他人。例如,五个月大的婴儿就喜欢有助人倾向的玩偶胜过有伤害他人倾向的玩偶,意味着婴儿早期就 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且偏爱有道德感的他人(Hamlin & Wynn, 2007)。十八个月大的幼儿就已经可以自发地帮助他人,如帮助实验人员捡起掉在地上的笔(Warneken & Tomasello, 2006)。Hepach (2012)等人通过测量两岁幼儿的瞳孔反应,来推测他们帮助行为的动机。他们发现两岁的幼儿在看到需要帮助者未被帮助时,瞳孔会比在看到需要帮助者被他人帮助时呈现增大的反应。这一结果表明孩子在看到他人需要帮助时交感神经系统会呈现唤醒状态,这表明孩子希望看到需要帮助者被帮助。这也侧面表明了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利他动机是自发而纯粹的。
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就开始表现出一种策略性。这种策略性的亲社会行为指的是孩子开始通过帮助,分享等利他行为来实现一定利己的目的。比如,Leimgruber (2012)等人的研究发现五岁的孩子在自己的分享行为能被别人看到的时候会表现得更加大方,意味着孩子开始懂得通过展示自己的分享行为来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再比如,Herrmann (2019)等人发现八岁的孩子会故意分享得更多来促使别人选择和自己一起组队参与到下一个游戏中。这些研究揭示了儿童亲社会行为开始出现策略性的一面。
读到这里你可能想问:
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到底是纯粹的利他还是“伪善”?
Grueneisen和Warneken (2022)提出了一个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观点,那就是儿童从一种自发的本能的利他,转变到了一种蕴含着一定利己动机的利他。最新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
让我们设想这么一个场景,一个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看到别人掉落了一个玩具。如果孩子的利他性是纯粹地从他人的角度出发,那么不管是孩子自己帮助了他,还是看到别人帮助了他,孩子应该感到同等的快乐;反之,如果儿童的利他行为中包含自利的动机,那么儿童在看到需要帮助者被他人帮助应该没有自己提供帮助快乐,因为他人帮助意味着失去了一个展示自己乐于助人形象的机会。
Hepach (2022)等人通过一个巧妙的实验发现,两岁的孩子在自己帮助了实验人员捡起掉落的玩具,和看到别人帮助了实验人员捡起掉落的玩具时,表现出同等程度的快乐;然而,五岁的孩子在自己帮助时比看到别人帮助更快乐。
这个实验巧妙地区分开了幼儿帮助行为的利他动机和利己动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两岁孩子的帮助行为是完全由利他动机驱使的,但是五岁孩子的帮助行为就开始包含了一定的利己动机。五岁的孩子开始懂得通过帮助行为来塑造自己的形象,这一行为又被称为声誉管理(reputation magagement)。随着年龄的增长,声誉管理逐渐成为了儿童亲社会行为中越来越重要的动机。
儿童亲社会行为范例:两岁的祺祺小朋友会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
那么从真诚地想要帮助别人到有目的地、有策略性地去帮助别人,是孩子从“善”到“恶”的转变吗?从进化的角度思考,这种策略性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具有生存适应性的。策略性的利他能帮助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这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也会促进小孩子日后发展出更加完善的心理理论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探测到他人行为的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他人的行为,这对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性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五岁孩子的利他行为,也没有我们设想的那么“单纯”。
这种亲社会动机的从单纯到复杂的转变到底是否是由好到坏?这是一个值得大家共同去思考的问题。
毕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导师:丁晓攀教授),研究方向为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发展。
柴乔,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博士生(导师:何洁教授),荷兰Radboud University研究型硕士,研究方向为儿童道德行为发展。以第一作者在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等期刊发表过相关研究。
丁晓攀,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为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她主要致力于研究儿童诚实和撒谎行为。
请扫码关注我们!
参考文献:
Grueneisen, S., & Warneken, F. (2022).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From sympathy to strategy.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43, 323–328. https://doi.org/10.1016/j.copsyc.2021.08.005
Hamlin, J. K., Wynn, K., & Bloom, P. (2007). Social evaluation in preverbal infants. Nature, 450(7169), 557–559. https://doi.org/10.1038/nature06288
Hepach, R., Vaish, A., & Tomasello, M. (2012). Young Children Are Intrinsically Motivated to See Others Helped.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9), 967–972. 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12440571
Hepach, R., Engelmann, J. M., Herrmann, E., Gerdemann, S. C., & Tomasello, M. (2022). Evidence for a developmental shift in the motivation underlying helping i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al Science, e13253. https://doi.org/10.1111/desc.13253
Herrmann, E., Engelmann, J. M., & Tomasello, M. (2019). Children engage in competitive altruis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79, 176–189. https://doi.org/10.1016/j.jecp.2018.11.008
Leimgruber, K. L., Shaw, A., Santos, L. R., & Olson, K. R. (2012). Young Children Are More Generous When Others Are Aware of Their Actions. PLoS ONE, 7(10).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48292
Ulber, J., Hamann, K., & Tomasello, M. (2016). Extrinsic Rewards Diminish Costly Sharing in 3-Year-Olds. Child Development, 87(4), 1192–1203. https://doi.org/10.1111/cdev.12534
Warneken, F., & Tomasello, M. (2006). Altruistic Helping in Human Infants and Young Chimpanzees. Science, 311(5765), 1301–1303. http://www.jstor.org/stable/3845841
Warneken, F., & Tomasello, M. (2013). The emergence of contingent reciprocity in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16(2), 338–350. https://doi.org/10.1016/j.jecp.2013.06.002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