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这病毒盯上孩子,儿童疫情正在北美爆发
(加西网综合)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们尚未完全从新冠病毒的影响中走出,现在又有一波病毒盯上了孩子们。
美国儿科医院报告称呼吸道合胞病毒患者涌入,导致医院“不堪重负”,加拿大的病例也在增加。
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传染性的呼吸道病毒,通常影响幼儿。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称,“几乎所有儿童在 2 岁时都会感染 RSV。”
该病毒主要引起轻微的感冒样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和发烧,但它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如肺炎和细支气管炎。六个月以下的儿童以及患有哮喘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儿童最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在美国,目前有几家医院报告称医院被大量年轻 RSV 患者“淹没”。
“这是我们 2020 年 3 月的重演,”芝加哥 Advocate Children's Hospital 的 Frank Belmonte 博士告诉 ABC 新闻。
“所以,这是大流行开始的儿科版本。”
在康涅狄格儿童医疗中心,他们甚至正在考虑引进该州的国民警卫队来帮助扩大医院的容量。
“我在康涅狄格儿童医院工作了 25 年,我从未见过这种水平的激增,特别是 RSV,”他们的主治医师 Juan Salazar 博士告诉 CNN。
加拿大的病例“高于预期水平”
与此同时,加拿大公共卫生局报告称,该国大部分地区的病例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魁北克。此时许多加拿大急诊室已经在为漫长的等待时间和容量问题而苦苦挣扎。
“呼吸道合胞病毒活动(486 次检测;3.5% 阳性)高于每年这个时候的预期水平,”该机构 10 月 15 日发布的最新每周呼吸道病毒报告称。
与流感一样,RSV 感染通常以从秋季持续到春季的季节性浪潮出现。
目前 RSV 病例的增加与阻止 COVID-19 大流行的措施广泛相关。
根据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的数据,在加拿大,封锁、口罩和社交距离导致 RSV 数量在 2020-21 季节暴跌至 239 例确诊病例,低于 2019-20 年的 18,860 例确诊病例。专家说,大约两年没有社交接触,使更多的幼儿同时处于脆弱状态。
耶鲁大学医学院儿科传染病专家托马斯·默里博士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我认为他们的免疫系统还没有遇到一个典型儿童在大流行之前可能会遇到的病毒数量。”
周一,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传染病专家 Donald Vinh 博士在接受 CTV的电话采访时解释说,RSV 与 COVID-19 和其他呼吸道病毒相似,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很容易在学校传播。
Vinh 告诉 CTV:“我们看到这些呼吸道病毒已经恢复到大流行之前的状态,大流行之前的那些呼吸道病毒——现在也加入了新冠病毒。因此,我们的医疗保健系统需要处理感染 RSV 和流感的人的能力,再加上感染 COVID 的人,好吧,那里没有太大的回旋余地。”
在渥太华的东安大略儿童医院 (CHEO),他们现在正在照顾的儿童数量是 8 月底时的两倍。
“CHEO 在其急诊科经历了历史上最繁忙的 4 月至 9 月;所以 30 多年来,我们从未有过如此大的压力,”医院传染病科主任 Chuck Hui 博士表示。
“我们肯定在全省看到更多的病例和更多的入院。”
“多么可怕的病毒”
虽然没有疫苗,也没有专门治疗 RSV 的药物,但大多数病例不需要医生就诊或住院,通常在一到两周内就会痊愈,需要大量的休息和补液。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如果儿童呼吸困难或脱水,可能会给予氧气或静脉输液。
康涅狄格州儿童医疗中心的萨拉扎尔说:“RSV 并不像 COVID 在成年人中那样严重。” “我们可以照顾这些孩子。”
上周一,卡尔加里的米歇尔·马奎尔三岁的儿子詹姆斯因发烧从幼儿园被送回家。当他的 COVID-19 检测呈阴性不过症状持续恶化时,他的父母带他去了一家医院,他们被告知他患有 RSV。
“他的症状始于发烧和食欲不振,很快就包括充血、流鼻涕、双眼红眼和剧烈咳嗽,”马奎尔说。
“他有哮喘病,所以听到他如此频繁地咳嗽和喘息非常令人担忧。”
在用泰诺、液体和大量鸡汤在家休息八天后,詹姆斯终于开始感觉好些了。
“他有一个一岁的妹妹,我们没敢让妹妹待在家里,但到目前为止她还没有受到影响,”马奎尔说。“多么可怕的病毒。”
劳伦·凯利的女儿玛德琳快两岁了,通常健康和快乐,但上周晚些时候,她被送进了儿科重症监护室,生病并且呼吸困难,被诊断为 RSV。
“她在急诊室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所以她不得不继续使用 BiPap,”凯利在温尼伯说。
“我一直哭到医院,因为我感到非常内疚,因为我知道每个人有多忙,系统有多紧张。”
Ref:
https://www.ctvnews.ca/health/u-s-hospitals-overwhelmed-with-young-rsv-patients-is-canada-seeing-the-same-trend-1.6123193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