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凶宅卖疯了!买不起房的年轻人,开始和“鬼”抢地盘……
▼
“左眼跳财源广进,右眼跳是用眼过度所致。”
“出门遇到喜鹊:今天准有好事发生;遇到乌鸦:乌鸦是约25种黑色鸟类的俗称。”
“这套房里死过人?凶宅谁敢住!但它价格打五折?好巧,我是一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宝岛台湾的凶宅,正是在广大选择性相信科学的唯物主义者们的推动下,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香饽饽”。
▼
“房间有扇门,
无论如何不能打开!”
据说,台湾每年会新增两千套凶宅。
这些凶宅被人为地分成微凶、中凶和大凶三个档次。
许多年前曾出过人命,但早已回归平静的,归为微凶。
倘若屋子看起来神神秘秘,有比较邪乎的传说,则被认为是中凶。
比如台北虎林街那座摆满法器的公寓,每当房客入住时,房东都会贴心地叮嘱:
“房间里有一扇门,无论如何都不能打开哦~”
要是房子不但死过人,那人的死状还格外惨烈的话,就会获封“大凶”头衔。
台中北区某大楼一间房屋的女主人死在卧室床上,被发现时身着红衣,已变白骨,因此这间房被称为“白骨凶宅”。
几个月前,这套凶宅被中介挂到网络售卖,价格是838万新台币。卖主特意强调这是“很凶、很凶的那种”。
宅子凶到离谱,不可能有人买吧?
错!想买的人不但有,而且多。
有中介透露,他光今年就已成交七八套凶宅。
台湾某社交平台的“寻找凶宅”讨论组里,想捡漏的人也多不胜数。
前两年,一套发生过凶杀、凶手把受害人砌进水泥墙里的房子重新售卖,不到24小时就宣布成交,只因它那打八五折的优惠价。
当买房预算只够折后价时,无论宝岛同胞还是大陆百姓,都会选择性相信科学。
去年年初,深圳龙岗一套不到80平的法拍房,以243.8万的价格成功卖出。
这可不是套没有故事的房,曾有租客在房内自杀,多少有些犯忌讳。
可在打八折的房价前,忌讳啥也不是。
有个能足足节省六七十万房款的机会摆在买房族手边,谁会不珍惜?
因珍惜机会的人太多,还催生出一种新兴职业:凶宅试睡员。
对岸叫“洗屋师”。
这类从业者的职责,是独自在凶宅内居住24小时,一是让新主人确认房屋安全,二是给屋子去去晦气。
专业的洗屋师每月可赚到4.5万新台币,折合成人民币是10000出头。
在整个凶宅买卖的过程里,卖家高兴,买家高兴,中介高兴,试睡员也高兴。
唯一不高兴的,可能只有“阿飘”。
阿飘:谢谢,尊严有被侮辱到。
▼
房价猛于“鬼”也
或许有人想问:
既然要买房,为何不直接买新房呢?新房住得又舒服又心安。
杨笠曾在《脱口秀大会2019》里说过这样一个段子:
今年过节回家的时候,我弟弟突然看着我,一本正经。
他说:“姐,这么多年了,你为啥不找个男朋友?”
我说:“那你为啥不上清华?是因为不喜欢吗?”
买房族不买新房,难道是嫌新房太新?
当然是因为——买不起。
且不说北上广深,就拿中等水平的长沙举例。
根据安居客收集的数据显示,2022年长沙的平均房价是每平方米10659元,而2021年长沙打工人的平均薪资是7131元。
假如想在长沙全款拿下一套80平的房子,需要不吃不喝攒10年的工资。
打开任何一个社交网络,搜索关键词“房价”,都能看到成片成片的吐槽。
一对夫妻在大连生活3年,却始终买不起大连的房。设施配套稍微齐备点的房子首付都要七八十万起,再贷款七八十万,利息还有几十万。
买套房,背上一辈子的债。
另外一位在广州工作的26岁女孩,自嘲工作几年存款来来回回不到5万,想在广州定居简直是天方夜谭。老家肇庆的房价近些年也涨得厉害,哪怕是旧区房,首付也要20万起。
她感叹道:“这辈子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有自己的房子。”
没有父母的帮衬,大部分年轻人想靠自己买房几乎不可能。
就算举全家之力勉强上车,也会面临另一个问题:
没钱装修。
某网友买完房后,没余钱装饰房间。
新房没贴地砖,楼梯的护栏也没做新的装饰,钢筋大剌剌地暴露在空气里。
电视机、洗衣机和茶几,便是屋里全部的家具。
堪称“零甲醛,全天然,巨安全”。
住在这种“战损风”的房子里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个中滋味,唯有房主明白。
也许正如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所言:
“房价如果再持续地上升,再过5到10年,年轻人会不会很绝望?因为无论再怎么工作,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买得起。”
当买房是种刚需,房价又猛于“鬼”时,售价相对便宜的凶宅自然而然就成为人们的首选。
▼
逃离北上广
躲回舒适区
在不买和买凶宅之间,也存在第三种选择:退而求其次购房。
北上广的房价动辄八九万每平,可鹤岗的房子八九万一套呀!
前段时间一位90后男生因移居鹤岗,冲上微博热搜榜。
因买不起房,两年前他带着女友、瞒着家长去到鹤岗,花费4万买到套70平的房子。
虽然收入锐减,不能再享受到大城市的繁华便利,可他俩却说自己的幸福指数不降反增。
另一名25岁的画师,因在南京租房压力过大,毅然决然跑去鹤岗,全款1.5万买房。
在花5万全屋装修后,她甚至还聘请了一位保姆,开出的薪资是每月1000元。
远离城市喧嚣,躲回心灵舒适区的人们,终于在广阔天地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自由”。
不想“退”到鹤岗的年轻人,则纷纷打起老家县城的主意。
B站拥有超40万粉丝的up主@王芳芳的快乐生活 被粉丝戏称是“反卷区阿婆主”。
她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一个坐落在山西的小县城,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
清晨,阳光微热,出门买个饼吃。加鸡蛋和火腿的厚实大饼,才卖4块钱。
下午结束当天的工作,买了汉堡去公园享用。
天空蔚蓝得像倒挂的海,吃完晚餐时,晚霞正毫不吝啬地在“蓝幕”上铺陈它的美丽。
傍晚,在路边散步消食。走到累了就回家休息,不用掐着时间,担心着地铁停运。
在某期视频里,她笑着问:
“看小县城是不是总让人感觉很心静,很悠闲?”
当世界运转的节奏快如战场的鼓点时,我们往往身不由己地被裹挟着往前飘。
而当周遭的一切都在放缓脚步时,身处其中的人,也会不由自主地徐徐前行。
唯有徐徐前行,才不会错过旅途两旁的风景。
如大江大河般浩浩汤汤的生活固然令人澎湃,但似涓涓细流般安宁祥和的生活也同样令人向往。
不管是捏着有限的预算徘徊于凶宅外的对岸同胞
或是逃离浮华都市躲回舒适区的小镇青年
还是依旧心怀希望“漂浮”在北上广的打工人
所追求的也不过是“生活”二字。
而生活的定义,我想,远不止“大平层”一种。
辞去世界500强高薪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