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的魔幻现实,暴露了5个不为人知的真相
ryutaro tsukata、网络 | 图源
上海高考延期,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让人感叹「梦回2020」之余,也庆幸:
多个区「社会面基本清零」,天总算要亮了。
虽然我在上海的朋友们,朋友圈暂时还没恢复「正常」(没开始晒咖啡和下午茶)。
但他们最近,起码已经有精力,做点别的了。
不是跟刘畊宏跳操,而是——劝北京朋友,郑州朋友和其他陆续疫情冒头地方的朋友……
囤菜。
他们苦口婆心,孜孜不倦,只因为回想起前些日子的心有戚戚:
别像我一样被封了才后悔。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也不知道,2022年的现实会有这么魔幻。
真不知道等我老了,跟孩子说这段经历时,他们能不能理解。
孩子们能不能理解我还不清楚。
反正我现在,还在慢慢尝试理解。
而理解这些魔幻现实的最好工具,也许就是心理学。
今天,壹心理就和你聊聊,上海疫情暴露的心理学真相。
「伤害回避」的失效:
微末的网络暴力,
被疫情煽风点火
谁也没想到:
疫情前的上海被多少人向往,这轮疫情间,身在上海的人就受了多少网暴。
热心助人的跑腿小哥,没有想到。
原本,这是一个全员善良的温暖故事。
跑腿小哥善良,为了让孝顺女孩的爸爸吃上饭,单程折腾了近4小时,也坚持不收跑腿费;
虹口女孩也善良,必须答谢,红包、转账“被拒”后,还是给小哥手机充了200块钱;
甚至平台都善良,直接给跑腿小哥发放了2000元奖金。
但新闻观众中,有人不善良:
不愧是上海人,可以这么刻薄精明
笑死,这价格正常开工也不一定有人接单
女孩原本的生活就不顺利,一句句风刀霜剑,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把稻草。
尽职尽责的女搬运员,也没有想到。
半个月,3000斤大米,「送大米的姑娘」养活了3个社区。
周边居民是开心的:家里有米下锅,多亏了她的辛苦搬运。
「大米姑娘」也是开心的:能为邻居解燃眉之急,值得。
甚至被隔离在家的同事,也是开心的:站点还有人能工作,不至于太耽误事。
但评论区里,有人酸了:
最主要是挣钱厉害
已经可以买法拉利了
可事实上,疫情期间,快递费没涨,「大米姑娘」每送一单,只能赚一块多而已。
后来她说:
不想再拍啦,看着评论心里难受。
网络暴力,一直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可如今,单是IP显示上海,就能被轰轰烈烈网暴一场,也未免太过离奇。
是什么,让网友们越来越不「善良」了呢?
其实,面对陌生人,我们天生就会有戒备。
只不过,我们平时会注意不要「伤及无辜」,用道德和善意,压抑自己的攻击本能。
但是研究显示:
在冲突升级时,伤害的欲望会变得更强,原本倚靠善良的压抑,也会变得更难[1]。
就像战争上的士兵,面对敌方的平民,也收不住刀了:
都毁灭吧。
所以,上海病例外溢、各地频频上星。
原本善良的人,也难免迁怒。
而互联网上负面的「星星之火」,也就随之燎原。
「单向牺牲」的委屈:
表面的幸福之家,
被疫情撕开面具
怎么让一对普通夫妻「不忍了」?
让他们一起居家隔离一个月试试。
在上海当地论坛篱笆社区,有网友的老公煮了泡面,却只叫了孩子没叫她。
出去一看,果然只有两个碗,而孩子的面大概只有一包的1/2。
刚辅导完孩子的妻子问:
既然两包面,为什么不三个人分?
男人说:
你可以吃其它的。
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主动拿了碗,和妈妈分吃了半包面,而丈夫理直气壮地吃了一包半。
无独有偶,还有人发视频,写道:
疫情这个照妖镜,把人性的真实面目都照出来了!
原来,她之前囤了牛肉,包出来的饺子剩下三十几个,一直不舍得吃。
而老公煮出来,自己偷跑到阳台上吃掉了。
甚至吃完了,碗筷都不收,等妻子来洗。
而这时的妻子,还怀着孕。
为什么这些习惯于付出的人忍不了了?
相互依赖理论认为,为了长久的共同幸福,人可以暂时主动放弃自身的利益;
但这个的前提是,我们知道,两个人是共同体,现在的放弃甚至「牺牲」,会在或远或近的未来,得到对方的回报[5]。
如果发现对方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利益,这个前提就破灭了。
此时自己的牺牲,就变成了笑话。
决策中的「坏消息偏好」:
疲惫的物业,
在压力中崩盘
疫情中被骂的最惨的,就是一些社区的物业和居委会了。
博主@三天两觉是也 发过一条长微博,大致内容是:
小区有病例一周了还没转运;居民又只能自己下楼扔垃圾,所以免不了相互接触。
这就导致,小区封着,病例却只增不减。
对于工作人员的忙和累,大家当然也都明白。
但很多人还是不理解:
虽然没有完美的方案,可很多“低级错误”,明明很容易避免呀?
真相是,这可能是人们在面对坏消息时的,普遍的认知倾向。
是的,虽然听上去反常识。
但人们有时宁愿听到更糟的消息,面对更差的结果——只要不需要自己做决定。
这种决策中的坏消息偏好[6],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怕承担选错了的责任。
「居住流动」的改变:
隔壁的萍水之交,
在封控中成为彼此的锚点
朋友说:
没想到有一天,在上海过出了一种「小时候住大院儿」的感觉。
新闻报道过一场「以物换物」的奇妙之旅。
最初,是浦东某小区的也祝谭先生,拿出12罐可乐,放在了楼下大堂,共享给邻居们。
邻居们下楼拿可乐,并留下点别的东西,比如:辣酱,牛奶,巧克力,拉面,护手霜……
后来,东西越来越多,有人搬来置物架,简直换出了一个超市。
在更多的小区里,买物资要靠团长,搬物资要靠志愿者,这些都让原本陌生的邻居们,渐渐有了联结。
毕竟不像熟人社会,邻里之间三代都门儿清。
在大城市里,谁也不知道邻居是做什么的,甚至不知道下个月邻居还会不会住在这里。
研究发现,在居住流动性高的社会中,缺少了熟人社会的声誉约束,人们会难以相互信任、相互帮助[7]。
封楼限制了流动,反而给了邻居交流和信任的机会。
在原子化的铜墙铁壁上,撬动了一条裂痕。
「秩序」和「仪式」:
疫情给普通人上了一课,
生活感有多重要
今年网上流行一个词,叫「疫气疯发」:被疫情气得要发疯。
是我本人的真实写照了。
一个月前,每次刷到跟上海有关的信息,就会又悲又气。
不仅自己看,凌晨3点还给朋友发。
心理学科班出身的我,当然知道坏消息伤心,熬大夜伤身。
但,就是忍不住。
信息过载后,人开始焦虑、抑郁[2]。
但越是因坏消息而焦虑,就越希望继续刷手机,想找点好消息来实现「焦虑降级」[3]。
然而,坏消息跑得永远比好消息快。
所以已经信息过载的人,就忍不住一直刷下去。
除了信息过载,疫情催化的心理问题,还有很多。
《柳叶刀》的一篇综述指出:
2021年,疫情导致全球焦虑症与抑郁症患病率,上升了不止四分之一[4];
中科院院士陆林在科普栏目《院士开讲》中也提到:
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数亿人出现失眠问题,新增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
虽然出现心理问题的病例只占少部分,但非必要不流动的人,是绝大多数。
学生被封锁在校园,职场人难以外出面试,实体企业关门,亲人甚至伴侣都难以见面……
现实影响入侵心理世界,打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一种感觉。
我称之为「生活感」。
一方面,是日常中秩序感,让我们感到可控。
每天起床出门上学/上班,周末可以出门,随时可以点外卖……这些习以为常的秩序,编织成一张大网,阻止我们跌落无常的深渊。
但疫情像从天而降的石头,砸破了我们的日常。
这很难不让人恐慌:
如果连这都能打破,接下来被打破的会是什么?
另一方面,是那些「非必要」的仪式感,让我们创造意义。
毕竟,属于自己的生活,总会为「正事」让步。
所以出门野餐、去环球影城等「仪式」,只能寄托给周末、假期。
直到,出门这件事成了「非必要」。
不少朋友(特别是在北京朝阳居家的)跟我抱怨:
虽说日子没多艰难,却就是觉得过一天算一天,生活没有盼头,也提不起劲儿。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感觉,又想在疫情下,找回熟悉的「生活感」。
也许,可以做这3件事:
a. 制定一个相对规律的时间表
几点起床,几点做饭,几点午休……
再琐碎的小事,也可以罗列出来。
每如期完成一件,就打个勾,再鼓励一下自己:
我做到了!
就这样,从一点点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我们就能重新发现掌控感。
b. 允许一些无害的「越轨」
当然不是指闯红灯、闯封控这种啦。
而是一些,原本不允许自己做、但做了也无伤大雅的行为。
比如,晚上吃一份甜食,深夜在朋友圈emo,凌晨给闺蜜打个电话……
自我控制,本来就需要耗费精力。
无力感已经爆棚的时候,就别再那么苛责自己了。
小小地「越轨」一下,相当于打开压力锅的阀门。
一股「气」出出去,绷紧的神经,也就随之放松了。
c. 多交流,找支持
自己emo,容易陷入自责或责怪他人的漩涡。
但如果和别人聊天,互相吐槽,就会发现:
原来我们都一样。
在对自我关怀的定义中,有一个成分叫「普遍人性感(common sense of humanity)」:
生而为人,大家遇到的不顺、失败都是很普遍的;
想逃避、会焦虑等「弱点」,也是人性共通的[8]。
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自怨自艾,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不幸的那个。
而其他人熬过这段时光的经历、经验,也能供我们参考,给我们力量。
写在最后
这段时间,无论是不是身处封控。
似乎所有人,都在疯狂怀念2019年。
我们怀念的,其实并非那个往前10年最烂的收尾。
而是电影院里,姑娘靠在男友肩头,喂彼此吃爆米花;
是景区打卡处,父母给孩子拍下一张张珍贵的回忆;
是没课的学生到处乱跑,异地的情侣假期重逢;
是无论室内还是户外,没有口罩遮掩的肆意的笑。
怀念的,更是一种基于「确定」而来的「安全」。
但是,没有人能回到2019年了。
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意识到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
然后,减轻身心的负重,有余力就帮助彼此。
最重要的,是努力过好属于自己的日常。
世界和我爱着你。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不确定的日子里,我们唯有努力前行。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和科学专栏作家约翰·蒂尔尼合著作品《会好的》,基于专业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帮助你正确理解负面效应,从而科学应对消极情绪。
明天上午11点,本文点赞数最高的5条留言,将获得壹心理送出的《会好的》一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