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管理智库丨发挥领军企业链长优势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近日,《经济参考报》刊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及其合作者尹西明署名文章《发挥领军企业链长优势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现转发全文,以飨读者。
原文刊发于《经济参考报》(2022年9月27日A07版)
中广核新发电项目建设现场资料照片
产业数字化本质是应用数字技术重构企业组织模式和产业创新发展范式,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加速创新与能力跃迁的动态过程。然而,当前产业数字化转型还面临战略不清晰、技术应用难、要素难以价值化、数字化见效慢、龙头企业牵引机制缺失等痛点难点。对此,产业领军企业亟须发挥产业链“链长”优势,以数字技术创新与管理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在重构自身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的同时,打造面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化技术核心能力与数字化管理核心能力,进一步以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驱动“双核”协同,整合建构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加速产业数字化深度转型与持续创新跃迁。
产业数字化
成为数字经济发展主引擎
数字经济的核心是通过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推动数字创新实践,培育经济活动新模式,重置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作为数字经济的双重向度,数字产业化为产业数字化提供要素支撑,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产业数字化为数字产业化创造应用场景,体现产业特色,是数字经济的根本抓手;两者交织融合,共同构成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新经济范式。
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加速发展、数字平台和生态系统不断涌现,催生了更加复杂多变、模糊不定的经济管理新情境,如何构建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动态能力,从而不断更新商业模式,带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成为产业数字化面临的突出挑战。对此,亟须立足数字经济尤其是产业数字化的全球趋势和国家战略,结合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基于领军企业通过数字创新管理引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和整合式创新理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等理论探索,重视打造数字经济时代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元能力”——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
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的
源起、概念与核心内涵
(一)数字经济下的动态能力再认识
随着数字化迅猛发展,数字化知识和信息逐渐替代劳动力和资本,成为企业提升核心能力、挖掘潜在机会、开启新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数据资源具有高速增长性、海量性、共享性等特征,不同于传统资源的难以模仿、不可替代和稀缺属性,唯有善于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形成创新惯性、有效应用于多元产业场景的企业,才能成为数字经济的引领者。
数字经济深刻改变了企业的管理过程和重点。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战略变革,而非技术升级。构建以数据为核心驱动要素的价值创造体系,形成由感知能力、获取能力和转型能力构成的动态能力组合,实现与利益相关者的紧密相连和价值共创,成为建构和强化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要素。
数字驱动的引领型战略观成为企业管理的新要求。技术、市场和制度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加剧,商业模式迭代日益加速,单一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大幅缩短,需求端的超高速变化给供给端带来了更快速、更高效的决策需要,企业战略观亟须从传统的稳态、匹配思维转向前瞻性、动态性和引领型战略观。
从自身能力重塑到赋能产业共赢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法则。现有理论、政策和实践探索多关注企业层面的数字创新,忽视了数字技术带来的跨企业和产业边界竞争、竞合乃至共生现象对传统管理理论和实践模式的新挑战,亟须加强对企业,尤其是行业领军企业,通过自身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链链长优势引领带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尤其是要更加重视数字时代涌现出的场景驱动型创新范式与实践为产业数字化带来的新机遇。
(二)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的概念
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链领军企业,必须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兼具了自身业务转型升级和带动全产业链迈向现代化和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使命。随着中国产业从模仿追赶迈向创新引领,企业战略思维亟须从传统的基于人力资源和历史绩效预测的战略管控思维,转向基于数据洞察和产业趋势前瞻性分析的引领型战略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基于组织内外的大数据洞察,快速调整战略和组织行为,并根据重要的产业应用需求场景,驱动企业技术与管理核心能力的动态整合与共演,成为企业尤其是产业领军企业引领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议题和突出挑战。
因此,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尤其是产业领军企业,要高度重视数字科技和数字要素对企业自身资源利用、能力建设路径、企业间竞合模式以及产业发展范式带来的冲击,前瞻性地识别产业数字化的新趋势、新挑战和新机遇,应用整合式创新理论和创新生态系统思想,建构和应用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在实现自身指数型、跨越式增长的同时引领带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和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是产业领军企业以数字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打造互为促进的数字化技术核心能力与数字化管理核心能力,在重构自身商业模式、重塑竞争优势的同时,发挥产业链“链长”优势,通过场景驱动“双核”协同,整合形成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持续创新跃迁的元能力。关键在于通过战略引领数字化技术核心能力与数字化管理核心能力建设,一方面重塑自身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培育产业场景驱动的动态能力,赋能产业数字化深度转型。
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包含数字创新战略、文化与价值观,数字化技术核心能力,数字化管理核心能力,面向产业应用场景的数字化动态整合能力四个维度;具有以构建产业数字生态为愿景,以战略创新为引领,以数据和技术为双引擎,以全产业链开放共创共治为生态支撑,以“双核”协同赋能场景创造价值为手段等特征。
(三)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的核心内涵
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包含两方面核心内涵。首先,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是企业,尤其是产业领军企业应通过数字创新重构自身技术核心能力和管理核心能力,打造全新商业模式,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同时,进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产业主体间连接方式与竞合关系,构筑产学研、大中小企业融通生态,带动产业数字创新发展的动态能力。这一能力是数字技术创新、数字机制创新和场景驱动型创新协同的结果。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数字技术的加速应用同现有核心能力的深度融合,演化出相互支持、互为促进的数字化技术核心能力和数字化管理核心能力。场景化是企业,尤其是产业领军企业基于技术与管理优势,推动技术核心能力和管理核心能力协同发展,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要实现场景驱动,数据融通是基础,架构牵引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是手段,全产业链开放共创是关键。
其次,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是战略驱动、动态发展、纵向整合、全面系统的新范式。领军企业应以动态能力为基础,将数字技术创新内嵌于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组织管理全过程,结合全球数字技术和经济大趋势,确定企业和产业创新方向,并根据外部环境和组织条件进行战略变奏。在战略实施层面,应坚持基于自主的开放整合式创新,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数字化平台,推进数字化合作,联合全球伙伴构筑资源共聚、信息共联、机会共创和价值共赢的产业生态。
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的
理论框架
构建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本质是领军企业通过数字创新战略引领下的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管理协同,赋能应用场景、重构传统产业发展范式,关键在于战略引领、双核协同、产业场景驱动。在建构和应用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的过程中,产业领军企业需要通过发挥现代产业链链长的优势,瞄准产业数字化重点场景和关键难点,建设产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立产业内激励相容的合作互信机制,其在产业内经济主体间建立的广泛连接,不仅有助于开放产业上下游供给链,打通行业壁垒,创新企业协作模式,还有利于降低信息互通和市场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变革商业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换言之,产业领军企业通过产业场景和产业需求驱动,建设多元主体融通和共生共创的生态系统,能够实现从内部转型到平台赋能产业共生共创、从企业数字化到产业链数字化、从企业数字化动态能力到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的跃迁,最终从数字驱动型企业创新竞争优势重构上升到产业层面的共创共赢。
(一)战略引领:数字时代机遇与产业链链长企业引领性角色的动态匹配
数字化战略具有前瞻指引作用,决定了产业领军企业能否灵活运用新技术,变革自身商业模式,有效破解产业链关键难题,引领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数字化不只是风口和短期机会,更是长期战略共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质是战略变革与模式更新,这要求企业建立长远价值思维,进行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包括制定清晰的使命、愿景、发展战略、制度体系和树立明确的文化价值观。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和执行力将有助于企业动态改进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迅速适应内外部环境变迁,获得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二)数字化技术核心能力:以数字化技术创新体系打造能力底座
数字化技术创新体系由企业数字化研发能力、产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规模化应用构成,是领军企业构建数字化转型技术核心能力,打造世界级核心竞争力,借助产业链和价值链龙头优势,从企业级创新跃升至产业级创新的关键是创新、开放、合作和转型的高度统一。企业数字化技术核心能力以新一代信息科技为载体,强调领军企业在基于自主的开放式创新战略引领下,一方面牢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同公共部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中介机构进行战略合作,加速先进技术的开发转化、融合应用与标准制定,形成产业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促进数字技术规模化应用和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强化产业创新牵引能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
(三)数字化管理核心能力:产业数字化机制创新加速共生共创
产业数字化机制创新对建立数字化管理核心能力至关重要,包含产业内激励相容合作互信、企业内高效协同高频决策和生态内多元主体共生共创为运行机制,以产业结构更新、能力提升和生态重塑为主要目标。数字化机制创新是企业运用新兴技术手段,优化业务逻辑和结构,提升生产要素关系和流程效率,并应用数字孪生思想,推动实体空间与数字空间相互映射孪生协同,完善企业决策管理机制的过程。数字时代的管理机制创新要求管理层从网络空间视角出发,优化业务体系和运作模式;积极跨越组织边界,构建基于数字技术、数字流程和数据要素的产业创新生态,打造企业数字化管理核心能力,持续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技术核心能力和数字化管理核心能力是基础,互为促进,共同支撑对内的战略变革和对外的场景化应用。作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市场化应用的主体,企业需要持续强化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一方面建立强化并革新关键技术,另一方面整合利用并发掘核心资源,以此带动产业创新升级。
(四)数字化场景整合能力:破解产业数字化痛点,实现持续创新跃迁
数字化场景整合能力是引擎,驱动企业不断创新,面向特定产业场景和痛点,实现数字化技术核心能力和数字化管理核心能力的协同耦合,形成推动产业持续创新跃迁的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具体而言,场景整合能力从多元产业应用场景入手,通过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和激励跨产业合作,打通企业数字技术能力和数字管理能力,联合多元主体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共创平台,建设共创共生的融通生态,拓展产业内外部资源整合能力,打造面向数字化转型的产业动态核心能力。
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为驱动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能力范式机遇。其关键在于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打造互为支持、互为引擎的数字化技术核心能力和数字化管理核心能力,通过产业数字化场景应用驱动“双轮”协同耦合,形成引领产业共创共享共赢生态建设和持续创新跃迁的元能力。
展望未来,数字经济政策不应局限于单个企业数字化经济绩效提升,而应有机统筹企业、产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形成战略引领、重大场景驱动和开放合作的整合式国家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整合推进企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驱动型创新体系与数字化生态发展体系,助力做强做大数字经济。
尹西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研究员、助理教授,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2015级博士研究生
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内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