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为什么德国人教育孩子那么轻松?不鸡娃,不焦虑,全靠这5个秘密
比起传授知识,德国人更注重传授技能,培养孩子一生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最重要的一课,就是社交。小学一、二年级的成绩单上,首先被列出来的关键能力判定就是社交能力。主要包含:
是否能公平的处理纷争;
是否能在群体中为他人着想;
是否能在群体中承担责任、遵守规定。
为了培养孩子这项能力,德国小学大多会启用“班会制度”——每周一次30-40分钟的班会,以孩子们为主体,推选出主持人、会议记录者、秩序维护者以及时间管理者,由孩子们轮流担当。
班会的时候,所有人会围成一个圆圈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当周教室或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甚至对班级、老师或学校的意见表达;二是向他人表达感谢或赞扬。
我觉得很困扰,(因为)_________
我喜欢/不喜欢, (因为)_________
我要感谢_______,因为_______
我要表扬_______,因为_______
……
既能让孩子练习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寻求帮助; 又能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正向的小纸条,也是在释放善意,鼓励孩子们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学习有两方面,一是课内学习,二是兴趣班的选择。但不管是幼儿园、中小学,还是课外兴趣班,所有的学习点都是孩子们真正感兴趣的。
幼儿园
学前准备阶段,大部分内容以专注力训练、逻辑游戏题为主,比如找出两幅图的不同之处,给图片排序等等。
正式上课阶段,幼儿园老师会带孩子学习数钱,理解时间的概念,观察沙漏和钟,感受长度和重量。
小学
而且德国小学还有一门很重要的综合课,相当于地理、历史、人文、文化、宗教、常识、政治等的综合体,课堂上会做类似于“人类进化是否有第二种可能”这样宏大的课题研究。
这就需要孩子们去查阅百科知识,探索天文科技、宇宙奥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早早确立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
课外兴趣班
当学习是来自自我的兴趣,而不是一种功利性目的,孩子自然容易投入,并且坚持下去。
德国学校不仅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就连学不学、学什么、在哪里学,孩子也能自己做决定。
比如在叙斯特汉斯小学,连年纪最小的学生都可以自己决定,他是想要单独学习,还是和别人一起学习,想要学习什么内容,以及在哪里学习(教室、学习工作室、图书馆、学校大厅等等)。
学校给予孩子自由,同时还会教孩子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
而且如果是年纪比较小、不太适应长时间待在幼儿园的小孩子,学校还允许妈妈们花3~4天时间专门在幼儿园陪着孩子,直到孩子完全适应。
这在国内完全是不允许的情况,孩子上学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几乎不会给适应期。
但德国教育认为快刀斩乱麻看似果决,其实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也违背了孩子的心理发育特性,所以必须要给孩子一个适应期。
如果说幼儿园还能让家长陪一陪,还有老师简单负责下生活起居,那么升入小学之后,就必须完全靠孩子自己了。
教学设计有趣又不失教育性,大多数孩子都能快乐成长,不会因为课业问题需要额外补习,也不用因为功课烦恼,“玩”就是德国小孩的主修课题。
孩子们不仅在课堂上可以玩儿,丰富的课余活动,更是给了孩子们放松身心、自由玩耍的契机。
当然,德国孩子的玩也有一定的目的性。
众所周知,名校对于有特殊才能、或是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十分青睐。
除了高中成绩以外,孩子的领导才能、外语水平、打工经验、社区服务的经历、荣誉奖状、专长(如音乐、艺术、体育)等等,都是学校录取时考虑的因素。
尊重孩子的个性自由,且自由大于限制,能力大于成绩,让孩子成为独立、完整、会思考的个体,这就是德国教育的精粹。
比起让孩子为了将来利益而努力,父母们更希望孩子拥有丰富美好的人生经历、培养适合自己的独特专长,最终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想要孩子健康成长,老母亲操心的远远不止这些!不管在哪儿学习,『中文』和『数学』都是海外孩子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但无论是中文还是数学难题
悟空都能为大家一网打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