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不懂复盘,再努力也只是无效重复

不懂复盘,再努力也只是无效重复

公众号新闻


内容来源:本文转载自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本公众号经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轮值主编 | 智勇  值班编辑&责编 | 少将
第 7056 篇深度好文:5278字 | 14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复盘,是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包括工作上、生活上、个人能力上等等,都可以用“复盘”来不断迭代进步。

但是,到底什么是复盘?它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里答案,并且也都有一些自己的复盘经验和方法。

那么,有没有一些普适性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来做复盘这件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把“复盘”这件事讨论透。


我讲过非常多的思维方式。在这些思维方式里面,如果只能选择一样,哪一种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呢?

我想,那应该会是卡罗尔·德韦克(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女教授)的「成长思维」(Growth Mindset)

为什么呢?因为成长思维告诉我们:

你的能力永远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成长的;


失败并不是否定你的能力,而是告诉你「你可以做得更好」;


无论面对多么困难的挑战,只要抱着「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的心态,都可以令你鼓起勇气。


……

也就是说,保持成长心态,你会发现,生活中许多压力和焦虑,其实都会变得不值一提。因为,它们都可以视为为了一个目的而存在: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也是我判断一件事情有没有价值的标准之一。

不论什么事情,只要我能够从中获得成长——不论是经验、能力,还是视野、心智的成长,它对我来说就是有价值的。

如果你能深刻理解这一点,你会对生命中的一切,燃起更大的激情。


那么,如何落地践行成长思维呢?

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复盘。

毕竟,成长不是说说而已。如果不经过复盘,没有能够从经验中真正学到东西,用来指导自己以后的行动,那所谓成长,也就不过是无根之本。

那么,究竟怎么该怎样去复盘呢?

一、真正的复盘,着眼于未来


很多人对复盘有一个误区:认为「复盘」就等于「我做了什么」。


比如: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临睡前,总结一下:今天做了哪些事情?有什么收获?给自己这一天打个分。

周末,回顾自己这一周做的事情,发现没有达到预期,反思一下:是不是时间管理做得不好,没有能够腾出足够的时间?

又或者:终于做完了一个项目,开一场总结大会吧。会上,大家凭着回忆和直觉,讲一讲在项目中做得好的经验、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把内容整理下来,封存起来,当成对这个项目的复盘……

这也许是很多人习惯的模式。


这种模式有用吗?

有。但如果只停留在这样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复盘的目的是什么,是让自己觉得「我做了很多事情」,从而感到很满足吗?

或者,是让自己发现「我做得还不够好」,从而想办法去弥补吗?

其实都不是。

复盘的真正目的,是让自己把过去的每一天、每一次行动、每一个任务,都变成自己的养分,把它们吸收,化为己用,让自己比起过去的自己,再多迈出哪怕一步的距离。

也就是说:一天过去了,它其实就已经过去了。

你再去纠结它是否充实、是否留有遗憾,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关键的是:我能够从中获得什么?

永远从过去获得力量,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这才是复盘的意义。


所以,很多地方会教你:要做每日总结,要给自己的每一天量化、打分,要经常反思「我做了什么」,要关注结果和目标之间的差距……

这些方法对不对呢?都对。

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里,其实效果是很有限的。

用一个大家熟悉的「PDCA」循环来讲。


一般人做事情,着眼于P和D。也就是:先考虑我要做什么,然后去行动。没了。

他们关注的是行动,也就是「我做了哪些事情」。

好一点的思维模式,着眼于整个PDCA循环。

也就是:在行动之后,会去思考:我有没有达成我想要的结果?如果没有,是什么地方产生了阻碍?我如何能够克服它们、调整计划?——这是反思。

他们关注的是结果,也就是「我做得够不够好」。

但最有效的是什么呢?是给 PDCA 循环,再套上一层「监测循环」,像这样:


也就是说:在你整个思考和行动的过程中,你都要始终跳出自己的角度,从第三方的视角审视自己,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记录下来,并加以审视,从中找出自己能够成长的空间和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你关注的是什么呢?

是成长。也就是「我可以如何变得更好」。

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复盘。

复盘真正的意义,不是关注已经成为过去的过去,而是着眼于未来。

二、最首要的,是做好记录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着眼未来」呢?


首先,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记录。

很多人不理解记录的重要性,把记录简单理解为做「工作日志」和「每日总结」,这其实是不对的。

我一直都不提倡做简单的工作日志,记录下你几点几分做了什么工作、持续了多长时间——这样毫无意义。

重点是什么呢?

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时刻记录下来「一切对未来可能有用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是你面临的问题,可能是你采取的解决方式,可能是你产生的想法,可能是你作出判断和思考的逻辑……

它们,才是我们应该去记录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周一,我跟策划部门开了一场选题会。会上,大家讨论了手头正在跟进的一个内容项目的进度和后续计划。有专人做了会议记录,会后发给所有人——这是一个常规的流程。

但这份会议记录是复盘吗?

不是的。我在开会的过程中,会另外做一份自己的会议记录,大致记录下这么几个点:

哪些想法令我耳目一新?记下来,以后也许可以借鉴。


除了我发言的内容,还有什么是我想到但没有提出来的?记下来,也许能用到。


大家提出的困难和困惑是什么?是否能从中总结出一些模式?


我做出了什么样的判断和结论?是什么使得我作出这样的判断?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诸如此类。

也就是说:在会议的过程中,我会时刻切换自己的身份:一个是参会者的视角,一个是第三方的视角,用后者来观察前者,记录下前者的感受、想法、判断和收获。

这当然很辛苦,也很麻烦,但只有这样做,你才能真正地把自己的每一天、每一个任务和项目,都好好地利用起来,让它们真正地「为你所用」。

那么,具体应该记录些什么呢?大家可以从这几个点开始:

我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


我遇到了哪一些问题?


我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


我碰到了哪些「可能有用」的信息?


不用管格式,第一时间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再留待有空的时候,好好去加工和处理。


三、最关键的,是反思和实践


记录下来的信息,如果没有对它进行整理,那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一般会每天和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对记录下来的这些碎片信息做整理,进行思考。


这就是第二步:反思。

大体上,我会按照这4个维度来思考——也就是前文「监测循环」里面的4个部分:

1.目标重合度

我会关注这件事情本身,去思考:


这件事情的意义和价值有多大?


它跟我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重合度有多高?


我是否要调整在它上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这一步,可以非常好地让我始终紧扣「我要做」,而不是迷失在「要我做」之中。


这也是很多人常犯的毛病。难以拒绝,难以舍弃,反复奔走在那些不重要的琐事和事务里面,却遗漏了对自己来说真正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不要让自己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


2.优化的空间

我会着眼于自己记录下来的行动,然后去思考:

在这些行动中,哪些环节还可以再提高效率?


哪些行为我做得不够好,存在优化的可能性?


哪些步骤可以整合、省略、调整,更好地满足我的需求?


这其实就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先做,再去完善。

没有什么事情,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先做到「好」,再努力去做到「更好」,最终让它无限接近于自己心中的「最好」。


3.问题和想法

这一步,主要是针对工作中产生的碎片想法,把它们收集起来,再汇总到一起。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总是不断地在面临问题、解决问题,但如果不及时把这些收获记录下来,它们就会快速散失。

那么下一次,当我们又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我们就难以立刻调用出自己的经验,这岂不是非常可惜?

毕竟,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

所以,记录-汇总-复习,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强化自己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把那些「可能会用到」的信息储存在我们的「第二大脑」里面,等到需要时再去调用。

具体如何操作呢?后文会讲一些实操方法。

4.方法论迁移

这是比较大的一步。它实质上就是整合以上三步,去思考:

在这个项目/任务中,有没有哪些东西,是我可以提炼出来、总结成方法论,迁移到别的地方的?

举个例子:开了几次会议,是否能从中整理出一套比较高效的会议模式,试用到以后的会议中?

运营一个社群,是否能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方针,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或是传授给别人?

反复进行商务沟通,是否能总结出一套话术或心得,来更好地取得双方的信任、提高沟通透明度?

诸如此类。

这是第二步「反思」。


5.实践

第三步,就是实践。

当你通过记录和反思,对自己的工作和项目进行复盘之后,一定要记得把这些成果「用起来」。

也就是说,当你面临新的挑战和难题时,尽可能摆脱路径依赖,不要完全照搬以前的做法,而是想一想:我能否尝试一些「不同」的做法?

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把从过去总结提炼的东西,变成自己成长的养料。


四、4个好用的复盘方法


最后,分享几个复盘的实践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复盘系统。


当然,每个人适合的方法不同,不建议完全照搬,要基于我的方法去自己思考和设计喔。

1.汇总碎片想法

拿我自己来说:我会有一个记录「每日生活」的笔记本,里面记录每一天做了什么,以及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产生的一切想法(也就是「问题与想法」部分)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碎片想法,会散落在每一天的记录里面,不方便查找和纵览,怎么样才能汇总起来呢?

这里,就需要用INKP体系INKP知识管理法,包括information信息、notes笔记、knowledge知识、project项目运用)的 Knowledge(主题),来对它们进行归纳。

举个例子:前阵子开了几个选题会,会上我自己记录了一些内容创作的点子(也就是前文的「会议记录」)

那么,这些散落在不同会议记录里面的点子,我就可以用一个主题,叫做「虚构类内容创作」,把它们汇总起来。

像这样:


2.实验行动卡片

我在工作中,经常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个做法不够好,是否可以尝试另一种做法?

这个想法会被我记录下来,随后,我不会这样就算了,而是安排一段时间,来尝试这个做法,看它是否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这个时候,我会在笔记软件里另起一页,做一张「行动卡片」,来记录我尝试这个做法的行为和反馈。

在试验每一种方法的过程中,我都会记录下:

我做了什么?效果怎么样?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行动卡片的本质,就是通过复盘,把一个想法转化为项目,并继续重复「监测循环」,让这个想法真正落地生根,帮助自己来优化自己的行为模式,让自己不断地「做到更好」。

3.设计流程模板

我有一个简单粗暴的习惯:一件事情,如果我要做第二遍、第三遍,那我就会去思考:我能否把它做成一个模板,当后面需要时直接套用?

其实,生活和工作中,几乎处处都可以有模板。

比如:整理家里的杂物时,我就可能用一个「整理的四象限法」,把每一件物品分门别类对应进去,再去处理它。

团队决策时,我就可能做一个打分模板,让大家直接填表,填完算出总分,非常简便。

同样,去年,团队里的商务经常要去谈合作,我就教她:

把合作模式做成图表,直接发过去,就无须反复对话确认;

把方案做成一个框架,让对方往里面填,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效率;

用协作工具把工作对接流程化,这样就无须反复报告、跟进,打开软件一目了然……

好的工作,一定是这样的:通过「记录」把一整套流程、步骤明确下来,再通过「反思」把它固化成流程、模板,最后在「实践」时,直接套用模板,再根据实际情况微调或补充即可。

然后,在应用模板的时候,再重复前文的「监测循环」,不断去优化它、完善它、迭代它……

不断把需要动脑思考的事情,转化为「自动化加工」,腾出脑力和时间去思考更重要的事情——这才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


4.KPT复盘法

KPT复盘法,与其说是一个方法,不如说是一个原则。

它的用法就是,在复盘的时候,问自己三个问题:

Keep/保持:哪些行为是可以保持的?


Problem/问题: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Try/尝试:我可以尝试去做些什么?


你会发现,单纯把这些东西记下来,其实意义不大。你要真的落到实处才有用。比如:

Try的部分,就可以跟「行动卡片」结合起来,用行动卡片把「尝试」落实、具体化;

Problem的部分,就可以通过主题汇总和模板,整理成一张核对清单。下一次行动时,对着打钩,可以帮助自己减少思考成本;

Keep的部分,可以考虑归纳出方法论,无论是指导自己的实践还是传授给别人,都非常有用……

诸如此类。

让信息流动起来,让它们为你所用。

一切我所经历的,必将使我更强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英国国家电网发布停电警告!天然气也只够用9天了。。。《Clash Quest》被砍复盘,Supercell做错了啥?美本放榜季的隐痛背面,那些心理问题学生,耶鲁也只能抛弃逃避?太香了!COSTCO11月折扣全面打响:大红瓶,新款睡衣,酒心巧克力也能发货了纽约再有华裔老人被袭击, 82岁华翁公园遭多名单车党打伤,抓了也只能放期待了很久的热门片,大概也只适合截图发发测量耐力也有算法了!仅需锻炼20分钟,就能知晓自己能跑多久看佩尼的文章如何做好复盘,走向2023?【直播预约】如何做复盘,才能持续进步?【直播预约】这样复盘,你的努力才有成果劳动节愉快 钓鱼墨尔本单身妈妈遭遇杀猪盘,哭诉:我不愚蠢,只是对方段位太高(组图)也只有她能瞧不起林黛玉了靠努力打工,你可以解决温饱乃至小康,但是无法翻身做主人;企业如此,国家也是如此做好年底复盘,是为了新一年全力翻盘即使北京上千万的房子,对孩子的视力也有很不利影响啊……马上结束!COSTCO十月折扣仅剩一天,特价巧克力也在其中,快!员工恋爱吵架都要复盘,阿里巴巴的复盘文化值得学吗?墨尔本单身妈妈遭遇杀猪盘,哭诉:我不愚蠢,只是对方手段太高没有战略复盘,经验将白白流失六成美国人靠工作度日,年薪十几万也只能“月光”...超越哥谭?纽约地铁又有未成年孩子被射杀…凶手也只有十几岁吃上瘾了!美国COSTCO热门饼干突打折,Godiva巧克力也将开售​“是”“斯”之辨:在这个问题上,人教社的也只是个参考 | 二湘空间西行漫记 --- Monument Valley看懂复星医药的关键在哪?BioNTech与Moderna谁是未来龙头?|科技特训营流浪狗叼着人头满街乱跑?!墨西哥这场惨剧,恐怕也只是一个缩影…陈傻子:分别了150天,再分别30天,与亲爱的朋友们又见面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不是公知,而是无数网民,无数自媒体作者!畅游法国(14)-法语的摇篮闲下来继续讨论一下退休以后以及再往后年老的生活中的健康因素。请停止这3种无效努力投行求职,请尽快停止这些无效努力!在这篇文章里,再快的人也只能停留三分钟。【民生】今年圣诞节,巧克力也要涨价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