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一门技术,会收获怎样的未来?
▲铁路系统招人看重学生的成绩排名,同学们都越来越重视课堂的学习(黄宇/摄)
从宏观数据来看,2021年全国有1400多所高职院校,在校生将近1600万人,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里,高职院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今年5月1日,已经实行2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进行了自1996年颁行以来的首次修订,内容的大幅变革让职业教育再次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对职业教育的广泛关注背后,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与产业结合无比紧密的高职院校,在近年“校企融合”“产教结合”的办学浪潮中,无疑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主播 | 黄子懿,《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张从志,《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 珠三角地区对职业教育的态度是很务实、很正面的。很多家长会觉得与其说去上一个一般的本科,学一门不知道以后干什么的专业,还不如去选一个就业方向很明确的职业学校,学一门技术,出来以后能够找到对口的工作,而且当地就业机会也非常多。
● 如果你是办职业教育的话,还是需要去琢磨产业,了解需求。因为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率如果上不去,所有的家长和学生都是用脚投票的。如果没有一个高就业率做支撑,可能慢慢报名就少,然后生源结构就差了,这个学校就会慢慢消亡,或者是被合并到其他学校里去。
● 它不是针对某一个企业的某一种具体需求去培养,而是跟一个比较大的行业去合作,联合好几家大企业或者产业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更强,可以学到更多岗位不同的技能,这样对学生未来的出路也会更好。
03:04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同”
04:58 为什么选择走进高职学校
06:18 观察点:产业如何与教育互动
12:52 湖南铁道职院的历史与办学方式
19:44 与珠宝行业紧密接合的番职院
27:12 职校年轻人的生活:成绩、实习、严格管理
34:20 “不如学技术”:平和务实的理念
37:32 自我价值感来源:科研活动、优质硬件
39:44 靠近产业=办好职校?当职校扩招遇上产业收缩
48:25 一次不成功的尝试:教育与地区需求的错位
56:19 宝马学院的职业生存与职业发展课程
01:03:58 办学资源紧张:师资缺乏与流失
文/张从志
2021年,全国有1400多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数量超过1590万人。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里,高职院校扮演着承前启后的角色——往前,它们接纳了大部分中职毕业生以及那些相当一部分普高学生,往后,它们要把这些这些年轻人送进广阔的职业世界。高职生的大学比本科通常要少一年,人们有时候会更加精准地使用“大专生”一词来称呼他们,以将他们和那些上四年的大学生区分开来。同样地,他们也把大学生分成了一本生、二本生、三本生,以及“985”“211”。在劳动力市场,这种区分发挥了巨大的筛选作用,帮人事部门省了不少事。但无论如何,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容易受到学历限制,职业世界的大门在他们21岁的时候打开过,但此后就一直虚掩着。他们需要更加用力去撑开它。
我们知道,留给我们的这一切印象都只是一种模糊的、缺少细节的重新叙述,我们对高职生和他们所处的教育环境其实缺乏真正的了解。所以,这次封面,我们选择探访了4所高职: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学院、南京金陵高等职业学院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学校未必都是金字塔最顶尖的学校,有的学校在广州番禺这样小商业发达的地方,也有的在株洲这种中部三四线城市,但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企业的关系密切,办学也从未脱离产业实际,并在多年耕耘之下形成了独居特色的专业方向。例如湖南铁道职院首创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长沙民政学院的现代殡仪和养老专业,还有广州番禺职院的略显小众的珠宝专业,以及南京金陵高职与宝马深入合作的汽车专业。这些专业在日后取得的辉煌成就,常常使人容易忽略当初开创者们所投入的巨大决心与勇气。
这种决心与勇气,在那个产业腾飞的年代正逢其时,而在当下,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产业周期和更复杂的市场环境,教育者们更加需要决心与勇气。
更多专题报道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