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文化冲突对美华二代成长影响 美华裔青年新书《文化DNA》启示
【中美创新时报2022年11月12日报道】(记者温友平)2022年10月26日,由美国华人华侨联合总会麻州分会主办和美国华人文化历史协会协办的华裔青少年多元文化的冲突与成长研讨会暨《文化DNA—发现和揭示》(《Cultural DNA – Discovering and Uncovering》)英文作品新书线上发布会引起了美国当地社区的极大关注和反响。(观看研讨发布会实况请点击链接https://youtu.be/u73OHli3Dm4)
记者了解到,该书作者Nicole Yan 是美国康州知名的霍普金斯中学即将高中毕业的青年学生,基于自己先后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美国学习成长心路历程,她在过去一年,即将迈入成年之际创作出版了自传体处女作品。该部作品采用了一种看似松散而本质上紧扣贯穿一位从童年到中学学习成长道路上对于不同文化的认知、适应、冲突和思考的叙事,一共65个小故事,折射了作为华裔下一代如何在中美两国不同文化背景下相互包容、理解和更好成长与发展的一个重大命题。
美国华人华侨联合总会麻州分会主席谢锋认为,Nicole 作为来美经历了多元文化成长的华裔青少年,经历了从小学到高中阶段三种不同地域文化冲击和影响,她在多种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的冲突中积极地思考、 体验、探索寻找本真“我是谁”,Nicole 以她的成长经历为背景,通过她的小故事引发了深 入的思考,不仅仅让大家了解华裔青少年经历的困惑和挑战,也给成年人和父母亲一个启 发,更加关注华裔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引导孩子们通过多元化视角创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
记者通过对该书作者、激励作者创作的导师、作者母亲,以及其他相关社会各界人士的系列采访,并结合记者自身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对于作品内容本身的理解,其中所彰显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如何认识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冲突对于在美华裔下一代成长的影响?而且,该部作品呈现出的生动故事将会带给我们读者诸多有益的启示。
“我从哪里来?”
文化基因或者文化属性(DNA),是一个人类共同的重大命题,每一位人作为生命个体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演绎自己的故事。作为一位刚进入18岁成人之际的作者Nicole,她在思考着“我从哪里来?”等诸多自我认知话题。
据介绍,Nicole于2004年出生在中国深圳,并在这座城市成长到五岁。她说,她很喜欢深圳这座城市,喜欢自己位于深圳莲花山脚下的家。她的童年就在自己喜欢的城市和家里长大的。可以想象,她在这座城市度过了欢乐的童年,而且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其中,作者叙述了姑姑给予她照顾和爱的故事。从作品的叙述中,她小时候曾经得到了姑姑的精心照料所付出的爱,她们当时都是快乐和幸福的。但是,随着后来逐渐了解到姑姑所经历的婚姻不幸遭遇时,她便开始对比思考姑姑的失去爱和自己的被爱,或许这是作者最初思考的一个关于爱的话题。
还未等到像绝大多数同龄小朋友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成长,五岁的Nicole随着随着父亲的工作迁徙到了美国纽约这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就读幼儿园(学前班)。虽然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但小朋友语言天生的适应能力让小Nicole开始接受了美国西方的学前教育。
美国的学前教育给Nicole留下了什么样的记忆?作者在书中叙述了她在幼儿园第一次被关进小黑屋的情景,她也是该幼儿园第一个被关押的孩子。因为她学习到了“胖子”(Fat)英语单词时,她童言无忌地直接称呼自己的幼儿园老师是“胖女人”而关进了小黑屋。这是她在童年成长过程中第一次恐惧,她在小黑屋里感到失落并伤心地哭了!她认为,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胖”这个词没有任何意义。它没有仇恨,没有判断,只是字典里的一个词。
据Nicole妈妈说,那时候的女儿似乎已经很有个性了。一次在纽约中央公园游玩的时候,她主动邀请一位陌生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但是对方提出了需要送给她一个礼物作为条件。Nicole认为这是一个无理要求,竟然很生气地同对方小朋友“争吵”理论了一番。双方家长也只好相视而笑。这是否她在纽约幼儿园开始接受教育形成的文化认知和判断标准?
对于一位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学校教育是一个最为重要的阵地。在作品中,作者对于自己所经历过的学校这样描述道:“我五岁时第一次搬到纽约。六岁时到北京。四年级到香港。六年级回北京。我十三岁时去了康涅狄格州。到十四岁时,我已经上第七所学校了。有时我想知道稳定是什么感觉。我曾经讨厌去所有这些新学校,因为这意味着我必须放弃我所获得的一切。我所有的朋友、习惯和人际关系都付诸东流,我不得不以某种方式用回忆填满新的一页。”
对于自己所经历的学校,Nicole用回忆记载了什么?
在纽约读完一年学前班之后,再次因为父母亲的工作关系,小Nicole的学校教育又赶往了她的下一站——北京的一所国际小学就读一年级。在北京上学时,她在作品中记载了自己曾经在班上受到小朋友“霸凌”而变得不爱说话。
随后,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Nicole到了中国香港就读上学。在作品中的《玛莎和香港》一节故事中,作者描述道:在香港上学,自己不能说普通话,只能说英语,但自己又听不懂广东话;妈妈教导自己在路上不要和任何人说话,不要直视任何人的眼睛……。尤其是,作者详细描述了她在五年级时所认识的一位名叫“玛莎”的善良、可爱、天真的同学,因为其父亲是香港政府的高级官员而在学校不断受到了欺凌殴打,最终让她被迫放弃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让作者感到“内心深处燃起怒火“。那一年,放弃生命的同学玛莎、最终被送进精神病医院的欺凌者、以及被怒火燃烧的Nicole都是只有12岁的少年学生。
此后,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事件后,Nicole的父母亲最终决定,孩子的学业不能被耽搁,最初决定上学国际学校的目标还得继续走下去。由此,在北京小学六年级毕业后,十三岁的Nicole随着一路陪读的妈妈最终来到了美国康涅狄格州,开始了她的中学阶段。
“我是谁?身居何处?”
来到康涅狄格州,这个地方到处都是树木和湖水,安静得让Nicole感到无聊!她在作品描述道:“如果它是一种食物,康涅狄格州将是未调味的鸡肉。我如何选择处理未调味的鸡肉?我只是以我所处的任何形式或时尚存在,并在一天中闲逛阅读中国网络小说、将我的指甲涂成黑色。康涅狄格让我很无聊。”
而事实上,Nicole已经在仔细地观察到了这里与之前的环境人文环境的差别。她从最初的无聊去观察自己所处学校的环境,尤其是在与蓝眼睛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慢慢地进入到了的青春期所经历的诸多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上的体验贯穿了她在美国中学阶段的六年时间。而且,这种情感体验和经历,交织着中国和美国所代表的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断碰撞。
纵观作品一共四章65节内容,作者对自己来到美国中学六年的学习成长内容一共有52节,占据了整部作品的百分之八十内容。其内容涉及作者与同学、与老师、与社会、与家庭、与兴趣爱好、与恋爱甚至同性恋双性恋、与种族歧视、与人文艺术等广泛领域的经历和认知,似乎折射一个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社会的中学生成长过程可能遇到的各个方面事情。正因为如此,广大的读者尤其是近年来涌现的巨大中小学生留学生群体(包括陪读的母亲群体)都能从作品内容中找到共鸣之处。这也许正是该部作品的价值所在。
其中,作为一位青春期的女孩,Nicole尤其是对于自己情感所经历的“初恋“、“蓝眼睛”、“再一次初恋”、“分手”、“同性恋圣诞树”、”男朋友“等情感故事,都进行了大胆而真实的陈述和展现。而在此过程中,她试图将自己变成是金头发和蓝眼睛的女孩;她试图尝试自己是一位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她试图结交一些与父亲同类的男朋友以获取缺失的父爱;她试图继续寻找不是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以陪伴自己的继续成长……
对于自己这一路的情感经历,Nicole称之为在不停地“战斗”。譬如说,对于认同和倾向同性恋者,她在与自己母亲“战斗着”;对于结交与父亲同一类型的男朋友,她在与自己父亲“战斗着”;对于寻找更加广泛意义的恋爱,她在与自己未来的成长“战斗着”。
在一个中国传统家庭中,父母亲大都认为孩子的学业第一重要。在这点上,Nicole和她的父母都十分骄傲,因为Nicole在整个美国中学阶段成绩都是全A的优异成绩。但是,在作品的描述中,作者只字不提。尽管如此,读者可以通过其中“电子游行”、“骄傲旅行”、“绘画”、“写作”、“作曲”、“足球经理”、”英语老师“、“人才”、“英雄”等章节的描述中,充分可以感觉到作者学习成长过程广泛的兴趣爱好、艺术素养乃至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内涵。
Nicole对记者说,在整个学习成长过程中,她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十分优秀的,尤其是最初的理科成绩,但是她目前却更加偏好于人文学科,她认为,无论科技如何发达,人类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如何成为人的问题,人文学科可能会帮助绝大多数不能成为一名科学家的普通大众寻找更好的答案。正由于此,正在申请大学的Nicole,对于作为一名学子对于申请美国常青藤大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她说,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并非一定要把目标聚焦在常青藤大学,而是要聚焦在自己喜欢和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大学。
Nicole母亲也认为,她对于孩子的教育,只是设定一个目标管理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孩子的成长充分空间。或许正因为如此,才有她这部自传作品的问世。这可以称之为作者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
但是,与其说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联想成功的“副产品”,倒不如说是作者在家庭亲情上遭遇的“代价“。
在整个作品中,除了上述的一条自己青春期情感成长主线外,还有一条更加永恒的情感主线,那就是她与家人父母亲的爱。对于一直陪读的母亲,她会无时无刻地感受到她的无微不至甚至有直接冲突争吵的爱;但对于远离自己身边的父亲,尤其是各种主客观因素最终与母亲分手,她能够感受体验乃至期盼的父爱是复杂的,以至于她认为“无所谓了”。这些家庭亲情之爱的内涵可以在作品中“照片的证据”、“我的爸爸”等章节中得到了展现。
六年的美国中学生活即将结束,一直陪着母女俩生活的家或许即将奔赴她们的下一站。家在何处?在作品中结尾,Nicole描述道:“六年前,当我们第一次搬进来的时候,这个无生命的住宅可能被认为是一所房子。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六年的装饰,生活的侵蚀,甚至只是在池塘里喂锦鲤……我宁愿称之为家。在此之前我从未有过家,我真的不想放手。谁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找到家?房子和家有什么区别?我沉思。我想这只是回忆。我想这就是感觉和情绪。这些记忆、感受、感悟,无论好坏,都会留下永远的印记。这就是使某物成为家的原因。”
Nicole还进一步发问:“当我年少的时候,我曾经把妈妈当作我的家。无论她走到哪里,我都会打电话回家。但大学的开始标志着我生活的一个新阶段,我和妈妈将开始新的生活。在未来探索中,我将独自一人更加孤独。我想从今以后我只能称自己为’家’了。”
“我是谁?将身居何处?”这是一个刚过十八岁移民青年学子Nicole的内心发问!
并非尾声——“大胆说出自己的故事”
记者采访了解到,该部作品的创作出版和宣传推广都自始至终得到了联合国社会经济理事会下属的公益机构领导者及美国华人华侨联合总会麻州分会名誉会长陈秋慧(Emma Chen-Banas)女士的大力支持。作为作者母亲的好友,陈女士拥有曾经先后在国际知名公司及机构长期任职亚洲、欧洲、北美洲及全球高管的工作和生活的经历,当Nicole正准备将在美国求学的学习生活日记写成一本书以献给自己的十八岁成人礼物时,陈女士就觉得出版这样一部作品的更加积极广泛的意义,它能够真实地发现和揭示不同文化价值观相互冲突以及相互包容这一当下现实生活的一个重大命题。
随后,陈秋慧女士经常同Nicole保持深入交流,鼓励她坚持自己写书的目的,那就是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故事”。唯有这样,才能够让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听到来自中国乃至亚洲国家的文化故事,以此增加对于东方文化价值的了解和认同。陈女士认为,大胆说出自己的故事,更加包含了自己在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寻找、认知、冲突和共存,其方向和效果是双向的,即既输出了自己的基因文化又输入外部文化价值,从而最终实现多样文化价值观相互包容的人生价值。
“你为什么要写书?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写书过程中遇到的快乐、困难和挑战是什么?通过这本书传达什么样的想法?会继续写书吗?下一个话题是什么?如何在三种不同的文化冲突中成长?你对你的同龄人有什么建议?虽然你是一名高中生刚满18岁,能谈谈对跨国文化背景下抚养孩子的父母有什么建议吗?”
在新书发布会上,作为主持人的美国华人华侨联合总会麻州分会秘书长郭欣欣先后向作者Nicole提出了上述不同问题。在将近40分钟的时间,Nicole用她流利纯正的英语侃侃而谈,真诚、沉着而又不乏真知灼见!其中她所讲述的内容更是她作品的有益补充,是作品之外的真实故事。这种对于问题的探讨与交流,也是帮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真实意义。
林海安律师认为,通过阅读这部作品肯定能够帮助新移民尤其是那些学生和家长们避免发生各种需要最后寻求律师来帮助解决的各种问题。他说,他喜欢作品中故事的观点,也欣喜地看到了作者对生活和她自己的非常平衡的看法,这对于任何移民新人来说都是关键,无论他们是来自中国还是来自亚洲。
波士顿侨立中文学校董事长兼校长刘红,则从几十年来在美国公立学校教育实践经验对于作品作出更为真实和专业的评价。她说,目前我们中文学校的学生正在经历与该书作者同样的经历,面对文化的适应与调整乃至文化冲击。事实上,我们的孩子遇到的这些文化或文化挑战并不重要或可怕,关键是我们作为父母和老师们,需要并可以在这些文化差异或文化挑战中发挥作用。她还表示,将会向自己学校的家长和孩子们极力推荐这部作品作为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一本有益读本。
这次作品发布会的举办,让陈秋慧女士又有了进一步推广作品的计划。她说,下一步,将选择在纽约这个国际化都市的某一合适的平台,再一次让作者Nicole携带作品讲述自己的故事。其目的就是为了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听到一个华裔青少年的成长故事,以帮助更多的华裔青少年更好地在主流社会成长和融入。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实现作品出版的社会价值,作者及其家长还明确决定图书收益捐赠。这本书的收益将捐赠给Yan AAPI福利基金——该基金旨在为AAPI社区的各个方面建立一个更安全、更包容的世界。AAPI社区,特别是其他少数群体,如LGBTQ+社区,遭受着惊人的心理健康挑战和自杀企图。此外,这些青年面临着与整个移民和LGBTQ+群体相似但独特的挑战,如反LGBTQ+受害和基于移民的歧视。该基金希望通过危机服务、同伴支持、研究、公众教育和宣传,为支持所有亚裔美国人和太平洋岛民社区的非营利组织捐款和筹款。
图片1:作品《Cultural DNA – Discovering and Uncovering》书影。(作者供图)
图片2:作品新书发布研讨会海报。(主办方供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