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之前的这篇文咱们已经说的很详细了,但是沉下去了,于是打捞出来再给大家分享一遍。这篇文章有四千多字,加上了一些我新进的感悟。因为字数太多,可能比较费脑,但是值得大家好好读读,因为非常系统、完整的分析了如何应付孩子的拖延与磨蹭。毛豆写作业基本没有磨蹭和拖延过,第一个原因就是我很少关注到细节。在对待毛豆的学校作业时,我并不会完美主义,基本上都是“写完了、证明你会了“就可以了。这为我省去了盯着他写作业的大量时间,也为毛豆避免了拖延的理由就在前两天,有一位爸爸问我,毛豆的学校作业是不是我给订正。我说:基本不管,不会才来找我。就在前两天,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在上网课期间,毛豆每天下午做作业。但是现在北京入冬,天光太短,如果他4点半以后出门,那么玩不了多长时间天就黑了。
有一天老师留的作业比较多,他在4点半之前很难写得完,于是就面临着“压缩自己的户外时间”和“牺牲作业的完美整洁“两难选择。
想都不想,他马上做出了“宁可作业潦草一点,也不能耽误每天宝贵的玩耍时间“的选择。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狗啃式成语默写。我觉得老师给打对勾的时候都是咬着后槽牙的。
但是长远来看,有什么关系呢?
他不是已经把所有字在两分钟之内写对了吗?每天的玩耍时间不是对紧绷的网课时间最好的精神放松吗?而精神松弛从长远来看,不是高效学习的保证吗?毛豆每天阅读量很大,也喜欢学习,他的精力在更长远的事情上,我为什么要对一份完美的作业较劲?
其实很多来我这里留言的妈妈,我相信她们的孩子其实也学得非常不错。
只不过 妈妈可能对作业的工整、美观、不出错有执念,导致在从99到100分那段空间上花费了不少时间。
当然,我们做出这个决定,是根据我家的具体情况来的。我和他爸爸工作都很忙碌,我还有大量的时间要花在资本市场、历史、产业、教育、心理、文学等广泛阅读上,于是我们无法看(kan,一声)着毛豆交出一份完美的作业。
我们只好放弃对细节的追求,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更长远的启蒙上。
比如,我们会在餐桌上将历史视角用来启发毛豆学习的战略问题,这就是那篇:为什么很多孩子小时候成绩优秀,长大后却泯然众人?
所以,对孩子作业焦头烂额的妈妈们,也不妨问问自己:是孩子真的学得不好,还是自己对孩子太要求完美?
能不能用时间换空间,接受孩子作业“会了,但是不完美“的状态,把视角放在更长远的角度呢?
投资领域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做“一件事对不对,要看十年。”
十年后,你还会担心孩子的作业潦草、不美观、偶尔一两道错题吗?
她孩子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晚上6点半到家,仅仅是收拾第二天的书包、削铅笔、找衣服这些小事,就能磨蹭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孩子做事情也磨蹭,她让孩子每天回家后练两个字,孩子都没时间!拖延对孩子的学业影响很大。不拖延的孩子,学习生活效率就都很高。之前有一位妈妈留言说,女儿上一年级,七点起床,还能读十分钟书,七点半就到学校了;晚上九点洗漱,九点半就睡觉,还能再阅读一会儿……其实,家长不要给孩子贴“拖延”的标签,因为反思大人自己,谁又不是重度拖延症患者呢?谁不是明知早睡早起好,却玩手机拖到午夜无法再拖,最后一分钟才去睡?今天轮到老公做家务了,他难道没有拖到最后一分钟,家里脏到看不下去了才肯去洗碗?所以,拖延不分孩子和大人,别给孩子贴标签“你这孩子就是爱磨蹭”。拖延是因为人类共通的心理,找到人性上的原因,就找到了治理孩子拖延的开关与诀窍。如果你说:“现在咱们不学习了,马上穿好衣服去游乐场玩!”娃还会磨蹭吗?是不是穿鞋就走,出门比你换衣服都快?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孩子经常磨磨蹭蹭地做一些可做可不做的简单的任务,而故意拖延做那些重要的事儿。比如,孩子到家以后,洗手、换衣服、慢吞吞地把书从书包里拿出来、喝水、等水晾凉、吃零食、抠脚……这些小事儿,能拖半小时以上,就是不去写作业。等孩子终于真正坐到书桌前,唉,尼玛天都黑了,快吃晚饭了。因为作业之前的事情没有难度,而且做完一项就会有一个正向回馈,大脑能收到一点点小小的奖励——而当孩子开始做作业时,尤其是做他不擅长的部分时,他会觉得困难,于是大脑始终是疲劳抵触的状态,因为自己也知道完成的不好,做不出题目、作文憋不出、字写得歪七扭八……总之没啥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一个是降低难度,让孩子喜欢上这件事,有胜任感,至少不要太讨厌。另一个是孩子完成困难任务后,给孩子大脑一个正向的回馈或者奖励。(注意!回馈和奖励最好不要以物质为主,而是以精神方面为主,比如彩虹屁花样夸娃!)如何降低难度,让孩子喜欢上这件事,有胜任感,至少不要太讨厌?比如,为什么很多孩子早晨不起床磨蹭?除了没睡够之外,很大可能是因为不喜欢起床后要做的事情(去上学)。(偷偷说一句,大人们不喜欢起床,不也是不喜欢起床后要做的事情——上班?)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平时起床磨磨蹭蹭,周末要去游乐场就麻利儿起床了,闹钟都不用上,就是因为起床后的事情让他很期待,想早点去做。所以,如果孩子做作业非常拖延,妈妈可以冷静地观察一下,这种情况是做哪项作业的时候?有的孩子,叫他练字,他半小时写一行半,绣花也没这么慢啊,那你一定会发现孩子是不喜欢练字的;有的孩子趴在桌子上写作文,橡皮都抠烂了也没写出几个字,这个孩子一定是写作文困难户。而且,可怕的是,这种“XX任务很困难”的认知,在孩子心灵上容易形成负面的积累,导致孩子会越来越怕做这种任务,结局就是——还没开始做就要磨蹭了。比如你和他说:“吃饭后要练字哦!”结果他连吃饭都慢了不少,磨磨蹭蹭给碗里的米饭粒儿排序,一小时吃不完饭。然后妈妈也陷入了抓狂——爆发——后悔不该吼孩子——再抓狂——再爆发——再后悔不该吼孩子的循环。如果“喜欢上这件事”不现实,就尽量做到让孩子不讨厌。具体来说,“讨厌这件事”的原因,大部分是对孩子来说难度太大,超出孩子现在的能力,让孩子有不胜任感和自卑感。那就尽量把任务难度降低。比如原来要做五十道数学题,先降低到25道,减半;总之让孩子在开始任务的时候,不要觉得像一座大山一样。如果学校规定不允许,要孩子必须完成原来的任务量,那就可以试着把任务分解,分成两到三个容易完成的部分。50道口算题可以分成20+20+10,每做20道题就休息10分钟,休息时间可以喝点水、吃点水果;如果还有更难的任务,比如孩子真是不会做、看不懂的题,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的辅助与讲解了。如果你不能给予辅助讲解,就不要总是让孩子尝试远超过他水平的题目或者书籍,这样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是非常难纠正的。
(说夸张点,长时间形成习得性无助,孩子一辈子就完了。)如果有的父母发现,孩子的任务量根本不大呀,完全可以一次完成!那就更简单了,可以采用“期待法”让孩子期待完成任务后的活动。比如孩子超级喜欢看某一部动画片,就可以跟孩子说:“你把数学作业做完后,如果没有错误,就可以看一集动画片。”有了盼望,孩子就会迫不及待的去写作业,而且你已经附加了条件“没有错误”,这能保证孩子认真的对待每一道题,不会潦草完成。除了降低难度,还可以从心理上给孩子正向回馈,让孩子慢慢从抵触变成喜欢。当孩子完成一半或者三分之一任务的时候,给孩子心理上加把能量,夸奖或者鼓励孩子:“哇塞!厉害呀!这么快,都完成1/3了?比你班XXX还厉害”(XXX的名字换成孩子内心认可的、很优秀的同学);这种来自大人的虚伪的彩虹屁,让孩子产生的成就感比完成作业还要高出好几倍,也给孩子一种“我很擅长,我很厉害”的自我认知。这种心境下,他写作业会更有动力,也更容易开始写,就不容易拖延了。千万不要说“怎么才写了这么点?”、“你能不能快点?”、“你怎么总出错?”这样说,孩子真的会越来越不喜欢这项作业,也一定越来越拖拉磨蹭。骗自己也骗父母,潜意识中认为在拖延中可以获得利益。就好像有的同事,早来晚走,装的很辛苦,其实在座位上也没干什么,只是在磨洋工,但是这种拖延就会给领导以“这位好同志很忙”的假象,从而受到重视或者表扬。
即使孩子写完学校规定的作业,还有无数“妈妈牌作业”在等着他。当孩子的作业任务是不固定的,早做完就给加作业量,晚做完就不加了,如果说孩子没有动力通过拖延来减少作业量,鬼才信!摸着良心说,要是我,我也拖,不拖白不拖!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要看孩子写完作业了就加量,每天要完成的作业量一定要固定,否则很容易让孩子形成磨蹭的习惯和产生“我是为我妈而学”的怨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孩子晚上学习时,不要以时间为导向,以任务、效率为导向。不要鼓励孩子整晚都坐在书桌前,一定要让孩子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有个“念想”。也不要说:“你看你们班XXX,在书桌前一学就是一晚上!”而是要说:“你今天如此高效的把XX任务完成了,真棒!”这样孩子就不会在座位上磨洋工,虚度时日,学习给妈妈看了。除了畏难和假装,另一种在孩子中常见的磨蹭,就是“完美主义强迫症”。这部分孩子,有时候最让人哭笑不得。说他们是完美主义者,可是他们写的作业并不完美啊!桌子要收拾好,橡皮、尺子准备好,铅笔削一削,夏天得准备好花露水和扇子才能开始,冬天握个暖手宝,好家伙,跟给皇上侍寝似的,不过是写个作业,准备工作要半小时!就算他开始写作业了,一个题本来已经答完了,可还是反复擦写。为啥呢?不是得数错了,而人家觉得中间没空格,或者笔画粗细不一样!可是由于孩子能力有限,就算反复擦写,纸都破了,自己把自己都气坏了,还没写完!!这种孩子怎么办呢?那就帮助孩子一起准备,快速进入状态。在孩子开始反复做无用功或者期望完美主义的时候,在他旁边提醒他:“不用擦了,你写的挺好的,擦过的还不如这个好呢!”多提醒,等孩子写字好了,下笔有准头儿了,自然就好了。总之,孩子的拖延原因有多种,找到你的孩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