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锤子、字节,吴德周开启首次AR硬件创业|36氪专访
封面来源|采访供图
卸任字节新石实验室总裁之后,吴德周开启了自己第一次硬件创业。和他曾经的合作伙伴罗永浩一致,这次他选择了AR。
硬件领域的创业动辄十亿起步,难度极高。在这当中,AR又是当中最艰难的方向之一——一方面,适用于AR的光学、芯片、系统等核心供应链尚未成熟,而AR眼镜自身的产品定义、交互方式、应用的场景又都充满着不确定性。
这也让AR同时又是一个充满致命诱惑力的领域。尽管这个行业充满不确定性,但共识基本形成,几乎所有人都认同,AR将会是继PC、手机的下一个通用计算平台,而后者又是已经得到验证的万亿级大蛋糕。
不仅是未来市场的诱惑,在AR目前百花齐放的产品定义过程中,成为“下一个苹果”、“下一个乔布斯”,也在吸引着手机行业的高管们出走创业。
今年以来的例子包括,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创办AR OS公司“细红线”、华为手机第一位首席科学家张慧敏(创办“奇点临近”)、小米手机部部门总经理夏勇峰(创办“蜂巢科技”),眼下,吴德周的AR整机公司“致敬未知”也加入了战局。
AR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是定义一款真正的AR眼镜应该是什么样的。在吴德周看来,手机行业出身的高管恰恰有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优势。他表示,从手机行业积累的产品定义能力,大规模的硬件产品交付经验,以及对用户和供应链的充分了解,都可以无缝切换到AR行业。
只是,AR的光学方案、交互方式等等,对于手机行业的老人来说,也是一项全新的挑战。
今年下半年以来,Nreal、Rokid已经有了新品迭代,而李未可、雷鸟创新等新晋创业公司则发布了首款AR产品。“AR行业如今就像是2007年苹果发布iPhone前夜”,吴德周表示,行业探索路径百花齐放,但目前并没有真正好的产品定义,行业亟待一款革命性的产品。
黎明不会那么快到来。吴德周表示,AR行业集大成者的终极产品还需等待,在短期内,手机与AR将会在一段时间内共存。
但突破也是在一点点发生的。这次创业,他的思路相对务实。他表示,消费级AR爆发前夜,创业公司首先需要做一款基础体验足够好,且大家愿意戴出门的 AR 眼镜,因为只要有了佩戴场景和佩戴时长,衍生出的想象力才会越来越大。
其次,AR眼镜需要先从某些垂直应用场景起步,将用户体验做到比手机更好。“iPhone刚刚出现的时候,只能用于打电话、听音乐和上网,AR和手机一样,都是从一个一个小功能迭代出来的。”
首次硬件创业,充满挑战
36氪:离开字节后都做了什么?
吴德周:我是在去年3月份离开的,那会我对两个方向特别看好,一个方向是医疗电子小型化,其次就是 AR。离开后先去做了鲨纹科技,是一种物理抗菌的技术,我们当时也是希望这项技术用到更多的消费级医疗电子上,后来鲨纹科技有一些战略调整,未来会走到偏医疗to b的方向。
AR方面,因为我还是一个硬件行业的产品经理,又特别喜欢做一些比较有挑战的事情,所以后来跟我的几个合伙人一聊,大家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华为第一个内置天线、荣耀第一个双摄像头的手机都是我做的。我们一直相信AR会是未来下一个计算平台,也觉得现在是一个合适的时机点。之前我们在孵化产品,也拿到了一些投资人朋友的投资。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开始跟外部投资人接触,这也是我们正式对外的第一次融资。
对我自己而言,这是我离开手机行业后,第一次在硬件上的真正创业,意义独特,我希望能够把我过去17年在手机行业的积累,真正的去实践。
36氪:挑战主要在哪?
吴德周:主要还是在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对行业爆发时间点的判断、核心技术迭代的周期,用户的接受度等等。
36氪:今年以来不少手机行业“高P”出走创业AR,手机和AR两个赛道有哪些相似之处?
吴德周:手机行业出身的人有他的优势,手机和AR的用户群是一波用户群,我们可能又是最了解这个用户群的,也是做过千万级产品交付的团队。
手机供应链和AR供应链重合度是非常高,我们对手机、用户、供应链的了解,其实是可以无缝切换的。硬件创业其实难度挺大的,做一款demo的产品是比较容易的,但怎么样能够把产品高品质、大批量的交付,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有更多的手机行业的人出来,有可能会让AR行业发展得更快。
36氪:你们未来产品的竞争力是什么?
吴德周:明年上半年我们预计会发布第一款 AR 眼镜产品。“全球最轻”“可以戴出门”“能够真正做到可以和现实互动,而不仅仅是信息提示”是这款产品三个最核心的竞争力。
能戴出门,意味着你要解决很多关键的问题,外观、重量、功能等等。现在市面上很多产品,只能在家里或者某个固定场所使用,本质上还是一个观影或者游戏设备。这样的话,其实并没有发挥 AR (增强现实)最大的优势。
现在的供应链还没到非常成熟的阶段,大家普遍还是根据自己主打的场景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案。我们的持续思考是怎么在当前供应链的状态下,去做硬件、架构上的创新。比如我们就一定要解决“透过率”的问题,否则就没法戴出去了。
36氪:AR硬件创业的难度很大,什么样的公司能活下来?
吴德周:以手机为类比,所有的行业都会先是经历一个百家争鸣的阶段,然后最后逐渐变成几个寡头的阶段。现在还没到百家争鸣的阶段。最后活下来那几家,需要在一些核心的技术上有持续的积累,就像苹果在芯片上的优势,或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在封闭的iOS系统上有极致的用户体验。
36氪 :您刚才说需要在核心技术上积累,你们选择的方向是?
吴德周:主要是技术层面,比如软件算法。我们软件团队是国内最早研究 XR 应用的团队,所以在这块上我们已经有了多年的积累。
全能AR不会那么快出现,但未来三年将有爆款
36氪:AR爆发的几个应用场景是什么?
吴德周:我觉得AR还是会从社交和娱乐的场景突破,比如手机也是真正到了4G的时候,微信起来了,才让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有了特别大的爆发。在下一个平台中,大家仍然会有一些基础娱乐的需求,大的突破我认为是在这里。
我们肯定不是去创造一个新的需求,还是大家那些高频和刚需。
现阶段AR还没有到全能的阶段。我们现在产品定义是围绕“能够戴出门的AR眼镜”来做,去满足用户一些刚需高频的应用场景,只是说体验会远好于手机。
好的基础体验,再加上我们要解决AR行业目前存在的重量、发热、续航等问题,组成了我们产品的竞争力。我们也会在这个探索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我们的技术壁垒。
36氪:AR行业走到什么阶段了?
吴德周:首先VR的产品形态已经相对确定,所以现在大家都在发力怎么把它做的更轻薄,用户体验更好。其次是应用场景也比较明确,就是游戏或观影。
所以你会发现,所有的巨头们在开始投入的时候,更愿意砸VR,这个赛道大家比拼的只是内容的丰富度,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就能够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AR还没到这个阶段,产品形态、应用场景,还不明确。现在的 AR 行业更像是 iPhone 发布的前夜。未来几年,整个行业仍然会是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
未来三年,市场上应该会有爆款级的AR产品出现。
这其实也看大家怎么定义爆款,现在的头部手机公司,主力产品的出货量低于1,000万的都不好意思说。但在2004年,我们刚开始做手机的时候,一款产品卖20万台,就已经是很正常的销售数据,如果能卖到50万,就已经是卖得非常好了,如果能过100万,就已经是明星款了。
所以如果单款AR产品销量能过百万的话,那就非常有可能让行业快速增长的。
当然,这几年苹果如果真的发布AR产品,以苹果的市场和品牌影响力,对行业、供应链、消费者都能起到巨大的正向作用。到时候,一定会有更多人才加入这个行业,更多的公司参与这个行业,供应链也更加愿意投入。苹果入局的因素绝不可忽视。
AR行业还是需要下一个“乔布斯”、一个革命性的产品出来。
36氪:AR眼镜现在有很多的创新,未来将会怎么发展?
吴德周:iPhone刚出来的时候,也只是MP3、上网和打电话这三个功能。那时候还没有 App store,它是慢慢迭代出来的。AR也一样,现在只是说从一些小点开始。
也许在未来10年,手机和AR是并存的,但在一些场景的体验上,AR眼镜会远好于手机。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AR眼镜要能戴出去,因为你只有能戴出去,每天用它,才能够在它上面产生更多的内容,我们是呼吁未来应该是全球只有一个元宇宙,而不是每个公司有一个元宇宙。
36氪:接下来AR行业的竞争走势如何?有什么样的参与者?
吴德周:XR行业有几类参与者,一类是国际的巨头Meta、微软、谷歌,他们在做产品的时候更多围绕要去定义未来5年、10年之后的产品会是长什么样子,然后再去做收购,或者基础技术积累。
还有一类是创业公司,我们既需要看未来AR长啥样,同时又要思考短期内怎么“活着”,所以我们其实会更理性,选择一些场景,把一些具体的应用体验做好。
如果今天AR产品定义已经非常明确了,那大家的竞争可能变成了比拼供应链。但是现在这个阶段,反而更考验团队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能帮消费解决什么问题,这也是我们团队更擅长的地方。
第三类就手机公司。这些公司现在都没有把AR当成它的主业,所以最后真正的all in AR 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些真正的魄力,要用能够替代手机的思路来定义产品。
36氪:VR有什么关键指标去衡量说这个产品真的是ready了,被大众市场接受了?
吴德周:我觉得是行业里面有一个大的共识,就是VR的上限是游戏机,游戏机现在一年可能5,000万台左右,它并没有被手机完全替代,VR的给到大家打游戏的沉浸式体验是远好于手机的,我并不认为,MR可以代替AR。
36氪:AR的上限是手机吗?
吴德周:可能会比手机更大。手机是个万亿级的市场,汽车应该是个10万亿级市场,而根据IDC的数据,未来AR生态很有可能达到80万亿。它的应用场景确实更大。虽然现在消费级的AR眼镜还没有普及,但在很多垂直领域,AR带来效率和体验上的提升是巨大的。
消费级AR爆发前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