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博拉童毅:熬过冬天,矢志成为数字商业的「华为」|36氪专访
2022年,可能是过去十年来大家感觉最艰难的一年。
然而,正如36氪CEO冯大刚在去年底举行的第十届36氪WISE2022 新经济大会致辞中所说,“在顺境中选择‘看多’不难,碰到困难的时候,依然保持初心,才是我们这群人应该做的。为什么伟大的企业总诞生在冬天?因为他们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未来愿景,做出了旁人难以做出的伟大坚持。”
在“WISE2022 新经济之王”大会上,国内商业领域数字服务领军企业博拉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拉”)荣获企服领域“营销增长年度企业”称号。
博拉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主要面向200多家行业龙头及世界500强企业,提供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一站式数字服务。
疫情三年,博拉依然保持逆势快速增长,2021年营收实现13亿,2022年突破20亿,3年增长3倍。2022年还完成了D轮增资,领投资本包括重庆两江新区战略投资基金——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领投多家芯片独角兽上市公司的中科图灵基金、磬石臻和股权基金等。
一家重庆企业,何以拿到世界500强中国总部订单并获得资本青睐?近日,36氪对话了博拉创始人童毅。童毅说,可能博拉选择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也更适合重庆企业的道路。
搏拉网络
36氪:营销数字化到了深水区。互联网第一代流量以图文为代表,第二代流量以视频电商为代表。现在是第二代流量进入到如火如荼的阶段,但ROI(投资回报率)开始下降。博拉怎么看待赛道发生的变化?
童毅:早在两年前,博拉就开始布局视频电商。博拉在重庆两江新区打造的5G视频产业基地,目前已成为中国西南规模最大的短视频、直播电商产业聚集地。
这个基地,一方面是博拉为服务B端客户所做的“新基建”,短视频、直播带货等营销需求越来越大,必须紧跟潮流;另一方面,也希望赋能短视频/直播行业,以期未来的在线营销手段和渠道更丰富。
2021年,博拉营收实现13亿,2022年突破20个亿,克服疫情影响,逆势增长,新媒体短视频成为博拉继汽车业务后的第二增长曲线。
视频电商出现ROI下降的趋势,这是必然的,互联网媒体技术就是这样迭代的。但博拉又开始提早布局下一个风口——元宇宙。博拉基于自主研发的AI视觉技术,已在智慧养殖、智慧安防、智慧校园等应用场景上纷纷落地,在虚拟数字人、数字藏品、AR/VR等元宇宙技术上也不断实现突破,上述应用正在陆续产生订单。
我打个比方,就好比建筑工程公司,只要人类还需要居住,就永远需要有人帮他们修房子;只要人类还需要营销,博拉TO B业务就可以一直做下去。差别可能是,建筑技术更新慢,互联网媒体技术三五年迭代一次,不断给博拉新的商业机会。
36氪:博拉新近荣获36氪“WISE2022 新经济之王 企服领域营销增长年度企业”称号,在数字营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童毅:博拉最初以数字营销起家,目前已成为集数字营销、数字技术、数据应用、数字产品、短视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数字科技公司。过程中它始终在演变,但核心那条主线没有变,那就是专注在线销售力。软件、数据和大单客户这三者,构成了我们的护城河。
第一软件。我们很多软件都围绕在线销售力来开发和销售,最关键是成熟可靠。软件的可靠性非常重要,大家都能开发得出来,但我们更可靠,且这种可靠是经过用户砸了几千万的真金白银验证过的。你怎么能够证明你的软件是一个高可靠的软件?一上线到处都是bug,到处都在当机,那肯定不行的。
第二数据。我们做数字营销这么多年,积累沉淀了大量的数据。用户的产品为什么好卖?我们是非常清楚的。发现、挖掘、分析数据,包括建模型和确立算法,这都是数据能力,你可以理解为情报能力,就像打仗必须有个情报系统。举个例子,卖宙斯美容仪,我们能卖好,如果帮第二家卖类似产品,一样会卖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大单客户。我们拥有200多家行业龙头及世界500强的大单客户,大单客户让博拉整个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源的组合,包括产业链的流动,都变得很融洽。相当于大水灌溉,很饱满。这也是多年逐渐形成的。
因为有这三个护城河,博拉的在线销售力就像滚雪球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大。
36氪:面对国外SaaS服务商巨头,博拉何以拿到世界500强中国总部的订单?本土化的体验、本土化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正是博拉的优势?
童毅:其实我们也在做SaaS(软件即服务),但是我们做的是“软件+服务”,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也认同软件即服务,但销售模式是直接卖服务,不卖软件,软件和软件的功能包含到服务里。这一点是我们与很多企业不一样的地方。
很多企业要么卖软件,要么卖服务,我们是从公司的战略到执行内容,包括销售模式,都是打包卖,卖数字化解决方案,但里面其实有30-40%都是软件。
我们为何不像Salesforce那样做在线Saas?恰恰在中国,这种企业都活得不好。为什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涌现了大量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在国外还需要付费使用的很多SaaS服务,在国内只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都是免费的。你整一个很好的东西,大概率会被那些大平台大小通吃。
即或你能赚点钱,都是薄利多销,而且多销后,客户也成问题。所以我们制定了“只服务大客户”的策略。我们之前也走过弯路,服务过一两年中小企业,确实不足以养活自己。如果没有大单客户,博拉可能都活不下来。
博拉新近推出一款行业通用SaaS平台:博拉闪电云播-直播短视频智能分析系统
36氪:这么多做企业数字化服务的企业,博拉也算很早入局者,如何描述博拉所处的领域?
童毅:博拉聚焦在商业领域的数字服务,偏重于to c的在线销售,比如帮B端卖车卖手机等;对于非商业领域的数字服务,如智慧养殖、智慧安防、智慧校园、工业互联网、国产芯片生态的应用服务等,我们都是以参股的方式来进入。
36氪:未来博拉有何规划?博拉的愿景,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童毅:从未来来看,公司也需要价值升级。什么意思?我们希望在销售力上面再叠加产品力。
在线销售力,它是一个很中庸的词,你可以把它一直往服务做,最后变成一个营销广告公司,也可能上市,一两百亿的市值基本到顶。也可以把它做成一个产品类的公司。我们的想法,就是做一个像小米、华为一样的公司,小米也是当年做营销很厉害,往上面升级,增加自有的产品。华为有2B的ICT服务与产品,也有2C的产品。这样的公司起码值1,000亿市值。
博拉在创业过程中,已经反复印证有做产品的基因而且有成功案例,奇虎是最早的一个成果,后来又开发了很多APP,例如博拉的神指拨号,在iOS上排第一,有2亿的装机量。
博拉创始之初是做产品平台,一直也未放弃做产品的梦想。或许,长期的坚持,叠加上产品,无论是实体产品,或是数字产品,才发挥出团队的整体优势。
未来,我们希望基于销售力,找到适合博拉的几款产品。因为数据不止驱动营销,也能驱动产品设计与创新,就像情报系统一样,帮助我们发现、创新细分品类的产品。一旦把产品力的模式跑通,博拉就不仅仅是做一个“软件+服务”的数据服务公司,商业价值就可能升级。目前也在做一些尝试工作,如神指宝盒等。
同样是做自有产品,博拉跟京东的差异是什么?京东是平台,我们是聚合,相当于做了一个无形的平台——所有的平台都是我的平台。这有个什么优势?生存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我们是小公司,烧不起钱。
总结起来,在博拉的发展战略上,有三个“1+1”:
第一个1+1,公司整体框架上,销售力+产品力,怎么从百亿公司变成千亿公司;
第二个1+1,现有商业模式上,服务+软件;
第三个1+1,未来规划上,大客户数字服务+自有产品打造。
应该说,博拉选择服务大客户先活下来,不仅是适合中国国情,也更适合重庆。重庆在资本方面,天然落后于沿海或北上广深发达地区,在重庆的企业,首先要保证自己先活下来。但接下来,我们希望叠加产品力,做一个伟大的产品型公司。
从这个角度讲,博拉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