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在帮助建筑企业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腾讯云与他们最大的结合点是什么?顾伟:最大的结合点在于帮助企业搭建平台和连接的能力,这是整个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力量,客户可以在平台中分场景、分应用,基于业务需要去打造自身数字化的能力。在初期的话,我们更多强调的是IaaS和PaaS的能力,比如把整个公有云的能力、公有云私有化的能力,包括AI平台、IoT平台等算法的能力提供给客户。下一步我们更多会做与人、与物的连接建设工作,同时鼓励“被集成”的模式,未来会和合作伙伴一起在垂直的应用领域进行数字化场景深耕。36氪:如何看待客户通用性需求与个性化需求对咱们的产品方案制定的影响?顾伟:通用性需求更多代表的是产品的成熟度,个性化需求代表的是产品的开放性和灵活度,两者必须两同时满足,缺一不可。云厂商以前习惯于做方案集成,2021年下半年,我们主动调整收入结构,将“健康可持续”作为To B业务的增长目标,并采取了包括提高自研产品竞争力、鼓励产品被集成、丰富伙伴生态在内的一系列举措,这是企业服务市场比较健康的分工模式。腾讯云把自己的产品做好,把产品成熟度不断提高,同时产品的可配置化程度、开放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合作伙伴可以在这样一个成熟的产品和平台之上完成个性化的交付,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实现客户、伙伴和腾讯三者共赢的局面。36氪:在“被集成”的概念里面,我们有什么样的产品或者能力可以被集成?顾伟:从通用的产品来讲,比如说我们的基础架构、IaaS、数据库安全、数据平台等这一系列能力的被集成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在PaaS层或SaaS层,我们正在打造整个基于成熟产品的行业级应用,比如带有特定行业属性的基于企业微信的统一门户。对于合作伙伴而言,他们在打造行业方案和交付的时候会更加容易。还有一些点状的产品,比如腾讯云微瓴,定位于建筑空间物联网类操作系统;比如基于地图LBS的能力,面向客服也会提供腾讯企点的产品能力。36氪:腾讯云有什么样的吸引力能够让ISV把订单导给我们,而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顾伟:第一点是我们有行业的产品和行业的最佳实践,这是有别于市场上其他友商的;第二点是腾讯云是少数还在深耕行业的厂商之一,这也是能够给合作伙伴倍增信心的一个地方。36氪:对于产品品控的要求,今年与去年相比会有哪些不一样?顾伟:我认为最大的差异是更加专注地和客户沟通每一款产品在整个业务场景中的使用情况和效率,包括去挑选更加适合于业务发展的产品来提供给客户。我相信大部分厂商都会面临的这样一个问题。过去把产品卖给客户后,可能不会关注他们具体怎么使用,但是在今年的形势之下,倒逼着我们每一天都要去思考产品到底用在什么场景,能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这种倒逼机制也推动了整个组织能力越来越强。36氪:我们通过观察客户的使用,倒推产品的优化,有没有一些您印象比较深的案例?顾伟:前一段时间我们和一个建筑企业在沟通统一门户的场景,其实发现企微(企业微信)的功能给客户带来的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内部的交流和沟通,未来更多的场景是在与上下游供应链的沟通,甚至透过企微和微信之间连接能力,实现和现场施工人员的沟通。这样一来,整个企微不仅仅是一个OA的平台,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把人、物、流程、事务串联在一起的业务平台。对于建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会是非常大的推动力。36氪: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以及生态圈的建设,咱们是如何考虑的?顾伟:从去年年底开始提出“被集成”的模式开始,我们尤为强调和生态之间的良性合作。强调“强生态”,而不是“多生态”。对于不同的合作伙伴会进行一个分层级的匹配。对于本地化的或者大型集成商,期望与他们整合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把腾讯云的技术和能力输出给客户。在行业侧,更倾向于发展有较资深行业Know-How的伙伴,通过轻咨询去带动整个数字化方案的设计和交付。在产品侧,更倾向于去做垂直类场景的产品,能够与合作伙伴把腾讯云的技术连接能力发挥出来。比如我们今年与克而瑞合作建设了“栅格地图”,它是基于腾讯LBS数据能力,与克而瑞的土地数据做深度融合,最终是在客研侧能够给到客户带来非常大的帮助。聊路径:离开业务的数据治理是难以落地的36氪:咱们在推动数字解决方案合作的时候,会考虑目标企业信息化基础是什么样的吗?顾伟:这不取决于腾讯云的态度,我觉得取决于企业数字化建设的路径。一种是先把基础架构和数据治理完,然后再去做数字化;还有一种是先去做业务,同时做整个基础架构和数据治理。我倾向于后者,任何离开业务的基础架构设计和数据治理其实都是难以落地和难以取得成效的,所以我们更建议客户在一定的数据基础之上,先通过整个业务系统的建设来去带动基础架构和数据治理,这样的效果会更加显著。36氪:从供应商视角,如何看待数字化投入背后的变化?顾伟:其实我们过去经常会受到一些困扰。比如客户的预算是固定的,他们选择供应商是从达成目标的最低成本来考虑,这是传统信息化思维、CapEx(资本支出)的方式。在如今数字化的过程中,不能再以这样的心态去衡量收益,更多要以OpEx(运营支出)的角度。在数字化的过程中,我们更建议客户采用OpEx的统计方式来衡量数字化的支出和预算。因为业务的敏捷性决定了数字化的敏捷性,数字化的敏捷性又决定了数字化投入的敏捷性,这样去衡量整个数字化的投入会更加的合理。36氪:在财务报表上,OpEx是否会对企业来说有比较好的体现呢?顾伟:很早之前就有很多企业在用这样的方式维护数字化的投入了。从财务报表的角度,CapEx属于一次性投入,由于传统的IT设备使用周期,过几年要再来一轮,折旧和损耗高昂。如今作为OpEx的模式,云上按需付费、不浪费资源,投入效果会更加的合理。云服务的敏捷性可以快速更改 IT 基础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例如,如果服务达到一个月的峰值,可以根据需求扩展,为该月支付较多的费用。如果下个月需求减少,则可以减少使用的资源,支付较少费用。这种敏捷性使你可以动态管理成本,随着需求的变化优化支出。36氪:目前企业投入数字化的预算比例是不是偏少的,您觉得什么样的比例会更加合适?顾伟:我认为这个问题可能挺难有一个定论的。不同的地区、行业、规模,它的数字化投入都不太一样。过去行业里通用的规则是按照企业每年营收的百分比来衡量整个数字化的投入。但对于建筑、地产企业来说,未必适用这个比例。因为中国建筑行业和房地产企业的规模体量太大了,营收都很高,但是利润率相对较低,应该根据利润的比例来去衡量数字化的投入会更合理一些。(完)来个“分享、点赞、在看”👇数字化项目要讲清业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