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发表16篇Nature、14篇Science!这位顶尖学者告诉你论文十法

发表16篇Nature、14篇Science!这位顶尖学者告诉你论文十法

公众号新闻



  新智元报道  

作者:科学网(卜金婷)
编辑:好困
【新智元导读】近日,堪称NS「收割机」的Edward H. Sargent教授,在Matter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分享了自己做研究、写论文的经验。

11月15日,Edward H. Sargent第16次在Nature发表论文。
进一步探究,会发现他还在Science上发表过14篇论文。30篇正刊之外,他发表的Nature系列文章高达139篇,堪称NS论文「收割机」。
Sargent是谁?
他是多伦多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教授,也是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和AAAS Fellow。
Sargent多年深耕材料学和光子学领域,目前已获引用超过10万次(Google数据),h-index高达163。
如此亮眼的学术发表成绩,Sargent在科研上必有其独到之处。
近日,他在Matter杂志上专门写了篇文章,分享自己做研究、写论文的经验。以下内容根据该文编译:
作为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导师,我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研究过程的输入和输出阶段。所涉及的工作中,文章的研究背景、实验、数据分析等,通常由学生负责。
输入阶段需要设定研究项目目标,通常包括一个应用目标和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便为实现上述应用目标提供信息。在初始阶段,我对学生的项目愿景和计划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我召集一个小团队,反复讨论学生的目标、假设和方法计划。
输出阶段主要是与他人交流成果,即完成手稿并提交期刊。
以下是关于我们输出的过程。

写手稿的7个技巧

1. 积极可视化的艺术:从图开始。

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就从成名的同事那里学到了一个很好的策略,那就是从图开始,甚至在我们写论文和收集数据之前就开始!
这对论文的逻辑和流程有很大帮助。图中的空缺和漏洞告诉我们还有哪些未完成的工作,这有助于第一作者预估时间。
2. 概述逻辑和叙述:在这个阶段获得大量的反馈,然后进行迭代和优化。
在写文章之前,以流程图的形式写下观点的逻辑顺序,以及两者间的关系,这将使文章更清晰。要与同事和导师经常讨论这个问题。当你掌握了这一点,手稿几乎是水到渠成。
然后是迭代、重新排序或意识到缺少一个关键的实验。如果你在这个阶段得到大量反馈,那么你后续的痛苦就会减少。比如,当你把一份“完美”的手稿交给你的导师时,你已经把它打磨得非常好,以至于你不忍心看到任何修改。
3. 最好的叙述不是按你工作的时间顺序。
你有一个想法,你尝试它,失败了,你有另一个想法,你认为那是可行的,但后来发现那是个伪命题。你不需要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来讲述故事。
如果你这样做,可能很难让别人看懂。你应该参照第2项:使用大纲;迭代大纲;并制定一个流畅、易于理解和吸引读者的顺序。
4. 早期的失败可以帮助你,在读者中创造一种戏剧性的紧张感和期待感。
如果我们第一次尝试就成功了,那么这项成就不太可能是由深刻和原始推理的实质性进展。如果你回顾一下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情况,你的第一次尝试和最终成功的前奏,往往没有按预期进行。你尝试了一个专家会做的显而易见的事情,但这种方法却失败了。
这为你的最终成功奠定了基础,并将强调它并非微不足道,相反,它需要创新。然后,我们从这些失败中吸取教训。
这些研究很可能会关注到以前被忽视或未被充分重视的因素。开发的新模型将说明如何创新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做X,才能克服当前被理解的机制,我们现在知道这种机制是明显组合失败的根源。
我上面概述的方法并不是写一篇有趣和吸引人的论文的唯一方法。但它说明了一个更广泛的原则,它确实贯穿了许多好的论文:它们有一个情节。通常会有挣扎和失望;然后是由好奇心驱动的一系列研究,由此产生的见解,将促成进入创新阶段;最后是依靠创新步骤取得重大成就。
5. 自豪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清楚地描绘前人工作完成的时间,以及后续发展。
文献综述应该提到前人的研究,他们的工作构成了你研究项目的基础。之后,用新的段落清楚地过渡到你的新努力/假设/尝试。
切记,将前人的工作和你的工作清楚地划分出来。
6. 危害和解决方法应该是相称的、彼此成比例的,并且应该精确地制定。
借用杰出的Yogi Surendranath教授的话:如果你提出的危害(需要克服的问题)是“世界每年排放39G吨CO2”,那么解决方法(你的成就)需要是你在论文结束时达到碳中和。
危害和解决方法需要适度、精确,并且彼此相称。
7. 尽量少写字,并在论文字数达到90%的完美程度时提交。
审稿人总是会要求你做更多的工作,但很难预测他们到底想要什么(这正是同行评审过程的魅力所在:我们从审稿人的反馈中学到的东西有巨大的信息量和价值,我们无法预测会是什么)。
审稿人总是会发现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总是让论文变得更好。为审稿人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在他们的帮助下,你了解到你需要什么来完善这篇论文。
有一些缺陷是可以的,但论文必须有足够高的质量和严谨性,以便与审稿人进行实质性对话。即使你认为它是完美的,审稿人却不会这么认为。

Edward H. Sargent

另外3个考虑因素

8. 解读同行评审意见:我怎样才能利用这些反馈来改进工作?
评审报告往往包含建设性的建议,显然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撰写论文。同时,它们也包含一些让你觉得苛刻或消极的语言。
然而,我们总是能在批评中找到建设性的意见。“如果我最初写的东西给审稿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那么我如何重新审视我的研究、他们的解释和他们的表述,以创造一个更均衡的视角?”
严格的反馈包含了误解,因此再次提交时要提高论文的清晰度。通常,反馈意见是让你对你的研究结果进行其他解释,这些想法并不在你的初稿中,但一旦包含在修改后的稿件中,就会传达出你的开放性。
我尽量避免在回复中与审稿人争论;相反,我试图说明我们如何根据他们的反馈使工作变得更好。
9. 关于Cover Letter。
根据我的经验,期刊编辑会阅读Cover Letter和手稿。由于这个原因,我们不会在这两份文件中重复相同的内容。
通常,Cover Letter会更有吸引力,更容易理解。它将包含一个视觉元素(图形或表格),以说明主要的新想法和应用成果,即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新的量化成果。
我倾向于提供大约10-12个审稿人。这听起来很多,但即使是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他们的编辑也很难找到审稿人。
我推荐审稿人时,会选择我所在领域和相关领域中最严谨、最专业的人,因此也是我的直接竞争对手。通过这种方式,我得到了最高质量的反馈,并向编辑传达我对工作的信心。我不要求把审稿人排除在外。
我力求名单的多样性:当然是智力上的多样性(有些人可以审查理论,有些人可以审查某些关键的实验方法,有些人可以审查系统层面的大局),关键是,还有地域、性别、职业阶段等方面的多样性。
如今,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渗透到了研究和研究生培训过程的每个阶段,这是应该的,对于同行评审也应该如此。
10. 照我说的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做。
读者会在我们小组过去24年的论文中发现上述的一些内容,也会发现许多违反这些准则的情况!
上面所写的,是我在2022年7月的某一天吃早餐时,对论文写作的艺术和科学的看法。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直到今天,仍然是不断发展的。
我鼓励大家发展和优化你们自己的学术传播哲学,定期思考并写下来,将自己的个人视角带到你们的工作中。
我希望这封信能激发我与学生、博士后和教师的一些后续对话,持续更新我们对期刊文章写作过程的看法,我欢迎这种对话。
参考资料:
https://www.cell.com/matter/fulltext/S2590-2385(22)00543-4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破纪录!2022年中国学者在Nature及Science共计发表267篇文章,高校清华、北大、浙大前三【庭院种菜】蘑菇土种菜的潜在危害博士生发表16篇SCI,一作总IF达114,填补领域空白!优秀!本科生发表论文17篇,SCI一作6篇精选Data岗位 | Binance、Avanade、Axios发布最新岗位!DeepMind大佬4年读博日记!10组数据「定量分析」:6篇论文、97篇审稿、1308条代码提交、23098封邮件……刚登上Nature又上Science,这个领域的研究凭什么能持续升温?这篇41分综述一定要看Nature最热点:学会这些“ 技术 ” 无忧登顶Nature顶刊!斯坦福校长也翻车?!Nature、Science多文涉嫌PS造假,校方正式展开调查……酸了!6大热点6篇5分+SCI,只需14个精准匹配数据库,赢麻了!旧瓶装新酒!这个月最新5+铁死亡套路!告诉你单细胞signature新方向!囪字源考马狼,兔狼,黑狼资深剑桥申请者告诉你,剑桥大学面试需要多长时间!又有两位顶尖学者,全职回国!工农红军每月有10几塊大洋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首篇Nature!离美归国,两位顶尖学者回国!硬核!他手握14篇SCI,1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读了14篇论文,终于会拿捏Diffusion了8篇Cell/Nature/Science | 高福,何大一,袁国勇等团队揭示奥密克戎的抗体逃逸及迅速传播的潜在机理2022 重返小树林·艺术生活节 Return To The Woods · Art In The Nature畅游法国(23)-王国南大门Nature热议:人工智能参与科研工作,发表SCI论文写作并署名;但大部分科学家表示反对!精选SDE岗位 | Apple、Revature、Paylocity等公司发布海量岗位!师从施一公,她发6篇Science获百万大奖!2022年曹雪涛团队在Cancer Cell,PNAS及STTT等发表13项重要成果/综述(值得收藏)仅用1年9个月取得博士学位,他一作发表27篇SCI论文!《Science》公布年度十大突破,AIGC、AI for science赢麻了甜度超标!学霸情侣发表2篇SCI论文、双双保研“双一流”16位顶尖学者激辩AGI!马库斯、LSTM之父、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齐聚【便民】今天16:00起至运营结束,上海轨道交通2、10号线南京东路站、14号线豫园站实施封站神奇!一篇不足700字的论文,竟然能发表在Science上25个任务、123次有效载荷、193项实验,Space Tango打造太空实验平台【Space Medicine系列案例】bāo huā shēng?bō huā shēng?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