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家暴、霸凌、抑郁,这一代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痛苦、也更深刻……

家暴、霸凌、抑郁,这一代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痛苦、也更深刻……

公众号新闻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996 篇文章

题图:文中图片皆来自https://unsplash.com/。

本文来自一土教育《疫情时代的次生影响》直播精华整理

写在前面:

据北医儿童发展中心所发布的《中国儿童自杀报告》中显示,我国每年约有 10 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分钟就有 2 个孩子死于自杀,8 个自杀未遂。据中科院 2020 年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称,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 24.6% 其中重度抑郁为 7.4%。


这两组数据对于家长来说是值得高度警醒的。除了数据之外,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们,对于现在临床一线的咨询量,都用了“井喷”这个形容词,现在未成年群体面临心理治疗服务量,已经无法覆盖所有孩子的情况正在发生。


在与家庭教育品牌“少年大不同”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瑜老师陈瑜老师的对话中,我们讨论了因疫情诱发孩子与家长的心理挑战,以及可能带来的次生影响。(详情请点击:在疫情中爆发的学业危机,也许正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今天的内容,依然是一土教育与陈瑜的访谈精华整理,聚焦当下儿童心理疾病正在趋向低龄化、候诊室越来越像“名校校服展览”等现象,来探讨我们在亲子关系中,要如何把“灾难”预防在开始之前,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持续赋予他们前行的力量,而不是因爱之名,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儿童心理疾病正在趋向低龄化 

@Sue:

从 2011 年到现在,在您看来,当今社会的整体儿童心理健康的变化趋势是什么?孩子在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家庭有没有一些可见的共性?


@陈瑜:

我发现当今在儿童心理问题愈发严峻的大背景下,增加的不光是案例的数量,还有一些新的趋势。首先就是出现心理疾病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以前通常会在初二,因为这个年龄段正是孩子进入青春期比较敏感的转折点,再加上学业要求变高,很多孩子因为学业的问题叠加亲子关系问题,会经历很多非常大的冲突,这个时候在心理层面就容易有一些病理性的问题发生。



但是今天,我们会看到很多孩子还没到中学阶段或者小学高年级,甚至我接触的很多孩子,在小学入学没多久就开始有很多心理问题了。他们除了常见的焦虑症和抑郁症,偏低龄的孩子还会有很多因为情绪和焦虑引发的抽动症。

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非常严苛的话,还会有强迫性思维或者是强迫症。当时我采访过好多个有强迫症的孩子,他们都特别痛苦。其中有一个孩子,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完成一个仪式,就是用两个小时来把当天老师从第一句开始的所有语气、语调、知识点全部想一遍。后来他的状态就从强迫性思维发展到强迫性行为,连迈步时候都要用思考的方式来控制左右脚,最后走路都成了一件困难的事,这个孩子才十几岁,真是太让人痛心了。

所以,孩子心理疾病的低龄化趋势,是家长一定要有所警觉的,这代表很多孩子在刚入小学的时候,就已经背负了他们这个年龄不可承受的压力,这样的孩子大部分会导致在高年级时期休学。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待都很高,最后孩子躺在家里一定不是我们想见到的。



 候诊室越来越像“名校校服展示厅” 

另外,我觉得非常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今天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好多都是学业优等生,成绩好的孩子中,抑郁比例非常大。如果大家去一些心理的医院探访就会发现,候诊厅有时候就像一个“名校学生校服展览”,这就是有一些共性的问题了。


以前我们会认为不要读书的孩子肯定都是学术差、留级生、学不好的学生群体。但今天一个个退出校园的孩子很多都是曾经的“学霸”,他们往往从小学习就特别好、出类拔萃,是那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他们会提前学,然后在分数和排名上名列前茅。这样的孩子在家长的助推下,就会去一些重点的学校,但到了重点初中、重点高中之后,他们就会面临一个强手如林的环境。

这些孩子如果依然用一种非常用功的方式去读书,但再也获得不了他们期待的回报的时候,他们是最容易崩溃的。因为过往的教育方式会让他们把自己的个人价值和成绩叠加在一起。从小老师和家长给他灌输的价值观就是考试考得好才是好学生、好孩子,值得被表扬、被喜爱,所以他们的人生价值就维系在了分数和排名上。当有一天他拿不到高分和排名的时候,这样的孩子不会客观的面对成绩的波动,他会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他会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出问题了,自我价值感也会随之破碎。



那我们来追溯一下这样的孩子大都来自于什么样的家庭呢?我觉得有两类家庭比较多。


第一类的家庭就是“考一代”,孩子的父母通过自己考学和奋斗,实现了非常高的自我价值增长和某种意义上的阶层上升。这类父母如果自己完善度不高的话,他们依然会有很大的不安全感,会认为自己获得的东西,如果下一代不努力的话很有可能会失去。所以一来他们会认同唯分数至高的路,二来会非常害怕阶层跌落,从而对孩子寄予了极高的期待和要求。


第二种家长是他有一些自己未尽的人生理想,可能是考试失利没有进到自己理想的学校,或对自己当下的生活并不满意。这类父母在育儿上也是极尽焦虑的,他们会把自己一些没能实现的人生梦想投射在孩子身上,这也会让孩子不堪重负。



所以,这些孩子的起跑速度非常快,但持久力却不一定强,到了中段的时候孩子就已经疲惫不堪了。这就是我在很多出现病理性问题的孩子身上,深挖他们的家庭之后看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家长引起重视的。

@Sue:

这些都是从真实的数据中研究出来的一些诱因。当孩子在高期待和高控制下,他的整个生活环境都是一种紧绷的状态,孩子就会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家庭是孩子心灵最后的一道防线,如果在这里都没能给他们爱和温暖,孩子就很难有发自内心的自我的认可和价值感,而他对自己的评价体系就会越来越、甚至全部依赖于外部的评价体系,只要稍有风吹草动,这个孩子的心理状态就会崩塌。

那么请问陈瑜老师,您采访了这么多案例,有没有给你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故事,可以为家长带来警示与启发?

@陈瑜:


每一次跟的孩子对谈,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成长,每次放下电话,我都会觉得很唏嘘,也很感慨。今天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无比丰富,而很多家长竟然从来没有发现过,自己的孩子有这么精彩的心灵世界,真是非常遗憾。身为父母,我们与孩子是一场莫大的缘分,但到最后却像路人一样互相不了解,实在是非常可惜。


在我采访的孩子,已经基本覆盖了所有我们常见的青少年心理疾病,有焦虑症、抑郁症、厌食症、双向情感障碍,还有很多孩子自残、甚至实施过自杀的情况。我采访过两个孩子,一个是跳过楼了,一个是吞药。他们的经历真是非常让人心痛。


比如那个曾经吞药被抢救过来的孩子,他就是从小没有得到爱,在他的回忆里是没有哪一幅画面让他感觉爸爸妈妈是爱他的,他的家庭是温馨的。


家里的爸爸妈妈跟孩子解释说,他们都是理工科的,所以不太会情感表达。这个孩子就非常恨,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得到爱。


我接触到这个孩子的时候,他是在高一休学的状态,我问他你休学准备做什么?他说我想搞明白爱到底是什么。他说从小爸爸妈妈向他讨要的从来都是分数,完全看不到他这个人。这个孩子说从小有一个跟他一起长大的毛毯,那个毛毯就是他的亲人,每一次伤心他就抱着这个毛毯,他感觉只有这个毛毯能给他感情上的回应,但他又知道这个毛毯不毕竟不是人,不能跟他进行沟通。


跟这个孩子的咨询中,我深刻感受到一个孩子在成长中认为自己没得到爱,对父母能的仇恨能到什么地步。这个孩子说他一辈子是不会结婚了,他不会在 30 岁的时候去坑害另一个人,以及再去坑害一个孩子,他觉得这是一种犯罪,他不愿意再把自己父母的方式演绎一遍,不想为了自己 DNA 双螺旋的一半传承下去,而去坑害两个人。

他对于自己的爸爸妈妈,我就觉得就像仇人一样,每每提到父母,他都叫不出口爸爸妈妈,后来这个孩子自杀的原因也是因为跟父母有冲突。他本来患有严重的哮喘,哮喘也是一个很奇妙的病,除了一些生理因素的话,哮喘其实是一个渴求爱的病,就是他的一个信号。当他把计量足以致死的哮喘药一口吞下去的时候,他当时感觉就是自己已经没有必要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了,他对这个家庭已经无望了。

我听到这些话的时候真的感觉非常痛心,我觉得做父母的话,至少不能让孩子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这就是一个最低的要求了。


很多人都说,今天的孩子有很多状况,孩子们都病了,但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一步步病了?我们从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心理专家的角度分析这些事情,固然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直接从孩子的诉说中来看,就多了一重非常重要的视角,因为他们是当事人,他们病了,他们是知道自己怎么一路至此的。而且我也想让更多人来了解,孩子们生病的这个过程。

这些孩子在生病的一路上,他们是发出过无数个求助信号的,但这些求助信号都被忽视了。有时候大人有很多执念,觉得孩子就是不好好读书,就是想偷懒。而我采访的有的自残的孩子,他们在身上在手上划出一道道伤口,无一不是在最初都想让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伤,然后让他们知道我现在很痛苦,我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但是很可惜,大部分家长只看到了自己关心的问题,比如学业,比如考分,而看不见那个活生生的孩子。


其中有一个上海的姑娘,她说她第一次划伤自己的时候,几乎就是从暗示到明示给她的爸爸妈妈看,她的爸爸妈妈看了之后就跟她说:“你不要闹情绪,我给你买一部手机。”他们觉得这是小孩子在闹着玩,是在跟他们谈条件,后来他们真就给这个女孩买了一部手机,说:“你乖,你继续去读书。”这个女孩说从那件事情以后,她再也不跟爸爸妈妈说心里话了。所以,就是这样非常明显的信号,很多时候都会被家长忽略的。


还有一个被校园霸凌的新疆的姑娘。我采访之前她被别人扇了几十个耳光,脸都肿了。我问她:“你有没有跟爸爸妈妈说,跟家里人说啊?”她说:“我说了,我是这么说的,我问家里人:‘如果有一个人他被误会被别人打了,你们怎么看这件事情?’”然后她家里人就跟她说:“如果这个人被人打了,肯定是他自己没做好。”这个女孩听了家里人这个回应后,就不再往下说了。


这些都是孩子给家长的信号,但很多家长就会视而不见。我真的很想提醒大家,所有的事情预防一定比治疗更容易。如果我们能在前期看懂孩子、听懂孩子的话,孩子就可能不会被逼到,必须要吃药那种不可收拾的程度。

人类本身就是情感丰富的个体,如果在被养育的过程中没法和父母建立情感上的链接,一直只是被评判、被要求、被控制,那么这个孩子不光自己内心世界会非常脆弱和枯竭,他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也会有类似问题,他会不敢去表达情感,因为他不知道表达情感之后会得到什么。


我曾经采访过一个云南的爸爸,他也是在类似这样的家庭当中长大,那个爸爸跟我说,当他儿子出生的时候,他心里根本没做好准备,在把孩子从医院接回来的路上,有一刻他甚至想手松开让孩子摔死,他说把孩子抱在怀里的感受完全没有幸福感,只觉得这是一个亏本的买卖,这个人也是在家暴的家庭中长大的一个父亲。


所以当一个孩子在家庭中缺乏最基本的爱和关注的话,有可能一生都是特别惨烈的。所以我真的想对所有的家长说,在孩子的养育中,不管我们的学历如何、物质条件怎样,首先我们可以像一只老母鸡一样爱自己的孩子,出于本能地去爱护他,才是孩子最基本的需要。





 这一代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刻 


我还想到了另一个高中休学的孩子,我感觉,他的休学其实就是对今天的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他自己非常喜欢卡夫卡,也热衷研究鲁迅,他除了看《鲁迅全集》,还看所有他能找到的国内外关于鲁迅研究的论文。


当他坐在课堂里听那些文、史、哲的文科课程时候,他会觉得那些照着考纲在讲知识点的老师已经让他无法接受了。他会忍不住站起来反驳老师,但这个事情对他作为一个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于是他跟学校提出了休学。


他在家花了一年的时间,看了 100 本书,然后写了十万字的《三国史》。除此之外,他还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在研究历史和方法论上让他非常的信服老师,后来跟那个人一起合著写《三国史》。


看到这个案例,我觉得今天的孩子,他们是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去深挖自己的知识版图,他可以在这样一个有技术支撑的环境下,找到他认可的老师,然后有自己的社群去做研究。


这的确是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很了不起的地方,我们真的很难说哪一个跑在前边了。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是不是要摒弃掉一些工业化时代流水线里制造水果罐头的教学方式,而让孩子在一个配得上他们的教学土壤里,各自生发光芒。


比如有一些孩子找到我,说他们感觉自己很孤独。其中有一个孩子问我:“你看过法国阿尔贝·加缪写的《局外人》么,我就是那种感觉。” 还有个孩子感觉自己有点自卑,然后他就研究了阿德勒的所有心理学著作。就是这样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很多人已经脱离了考纲,为了解答自己的问题或者解答对这个世界的问题,自发进行着非常深度的探索。




@Sue:

特别的赞同也特别痛心,从这些故事中,我能感受到莫大的遗憾,也对孩子和他们背后巨大的智慧与潜能心生敬畏。也正因如此,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谁,他能做什么和想做什么,或许是这个时代的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和真义。当一个孩子真正可以活出自我,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价值的时候,他才能最大程度地绽放属于 TA 的人生。


但当下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其实就是作为个体,面对一个不尽人如意的大环境,我们能做什么和怎么做?一土这场回归本质的教育探索也走了六年多的旅程,我们一直相信这是一条正确的路;但是在另一方面,家长又不得不在很多情况下,妥协于现在还无法改变的大环境和社会评价的标准。


但我们还是相信,也许现在的少数派,在未来可能成为一种主流。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已经在用他们自己的声音,不断对当代教育进行着尖锐的发问,这本身就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如何把这种可能性变为孩子们最终绽放的人生,我觉得第一个维度还是要回到家庭的角度,父母是否能够看见孩子的潜力以及保持笃定。



在当今的内卷的时代,家长保持笃定其实是很难的,因为每个人的情绪和心态都是会被大环境影响,因为就人类的本能而言,在“从众”中走向所谓“已知”的未来,好像才更有安全感。


但身处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事实上,我们所能预测和”可控”的事情越来越少,现在所谓的安全感,反而是充满了各种的不确定和风险。从您的角度,在这种况下,家长到底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在您所接触的案例当中,可以提取出一些非常积极的故事,给我们做一些参照么?


 家长价值观的宽度决定了教育的质量    


@陈瑜: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孩子也发展的非常好,这些家庭也有一些共性,首先就是价值观。

我们今天谈教育,也是在谈价值观,父母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影响其实行的教育方式。这是一个根源性问题,但这又是很难改变的东西,我接触的很多家长,真的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需要看到很大代价的时候才会警醒。

曾经有一个孩子是陈默老师的案例,孩子的整个童年都被补习班占满了,到了中学的时候这个孩子就彻底躺平了,后来经过了两年的长期咨询,陈老师跟孩子的父母说,“你们要先接受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只是躺在地上看看星星、看看月亮也是可以的,当你们真的认为这样也是可以的,孩子才有力量站起来。后来那个孩子的家长真的放弃了他们所有对孩子的期待和规划之后,这个孩子才重新站起来,走上了自己的路,发展的非常好。

今天之所以讲了很多真实的案例,是因为我看到孩子们正在为家长价值观的修正付出惨痛的代价。我采访过一个严重强迫症和抑郁症的孩子,感觉是他的整个家庭生病了,而孩在代替家长吃药。所以如果我们要在这个非确定性的时代里做好孩子的家长,首先还是要审视我们自己的价值观。

很多家长之所以焦虑,其实是被单一的价值观所挟持了,觉得读最好的学校有好分数,然后去所谓最好的大厂工作拿高薪,这就是成功的人生。这样的价值观在今天我们真的要打一个问号,因为人的价值本身是有很多维度的,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所谓的成功是没有标准的,它有很多不同的路径可以抵达。而且成功在每个人心里的概念都不一样。首先我们的价值观要有一个多样化的疏通。



第二个我就想说的是孩子的不同,我看到的那些孩子发展非常好的家庭,他们的共性就是父母都非常接纳自己孩子,他们能够去理解自己孩子的不一样,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带着自己的优势资源的。如果家长能够在孩子早年的时候就看懂自己的孩子,然后在他的优势领域里,铺垫时间和资源进去,孩子就能够在自己的地图上走高走远。这才应该是家长最花功夫的地方。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家长让孩子去学钢琴,结果每次开车送孩子学琴的路上,孩子都表现出很大的抵触情绪,这个家长后来又给孩子报了一个制作机器人的兴趣班,孩子对兴趣班的态度就变成了每次都盼着要去上。其实我们有很多机会看到孩子到底喜欢什么的,他们的直观的反应就能够告诉家长他擅长和有热情去做的事情是什么。我们要在与孩子互动当中不断摸索。要给到孩子贴合需求、支持个性发展的教育,他才有自我成长的空间。



第三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就是家长要支持孩子的情绪。因为现在家长一遇到教育上的问题,就是想纠正孩子的行为,或者给孩子出谋划策,很少在感情层面进行联结。


有一个例子我特别想展开讲给大家,因为这里边有很多东西家长们甚至是可以套用的。我采访的这个孩子从小学习很好,但是她上的初中是以理科见长,所以她第一个月考试只考了 40 分。当时他哆哆嗦嗦给妈妈打电话说,“我数学只考了 40 分,然后我就想问问你,你怎么看?”


这个妈妈跟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怎么看不重要,我只想知道你考 40 分,你难过么?”


这个孩子就跟她说:‘我很难过’。他说没想到来了这个学校他成了数学差生,还说每次上完课数学老师都走到她的位子上问他有没有听懂,这让他觉得非常没有面子。


这个妈妈的回答就非常棒,她首先是理解孩子自己对这件事的观感,一下就支持到了孩子的情绪。当我们去连接孩子情绪的时候,孩子就会说出他的真心话以及面对的真实困难。听完孩子的诉说,这个妈妈问了第二个问题:“那你觉得,在这个学校考多少分你就舒服了?”



这个时候妈妈在做的是问询孩子的期待,不是我作为妈妈,我要告诉你,你应该考到多少分,而是看孩子的期待在哪里。


孩子想一想说,他觉得数学考 75 分就可以了。


这位妈妈对孩子的回答没有发表任何看法、建议、评价,她接下来说的话非常重要,我希望可以当作一个金句送给大家,她说:“那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我需要你帮我找一个补课老师。”孩子这么回答。


“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句话我们真的要经常对孩子说,因为最后可能孩子都会去补课,但这个补课的需求是孩子提出来的,所以她就会自发自动的有内驱力,而不是妈妈一听说孩子考了40 分,觉得孩子在学业上出了大问题,身为家长要赶紧给孩子找个老师,解决他的问题。


因为在教育中,父母需要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予以孩子独立思考、判断和选择的空间。不然孩子就会觉得我在为家长做这件事,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最终都会与他脱离,对一切都没有动力完全躺平下来。


后来,这个妈妈花很大心思,找了一个能够激发孩子数学思维的补课老师,孩子不到一个学期就从 40 分到了 75 分。这时候孩子的妈妈问她:“你的目标已经达到了,下学期你还要补课么?”这又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把选择权再次放在了孩子手里,而不是对孩子说你还需要继续提分。


那个女孩说,她觉得自己还可以继续和老师补课,目标补到 80 分。


当家长把自己的定位作为孩子的最强辅助的时候,所有的做法都是贴合孩子的情绪和期待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到孩子了。这样的孩子会很有力量,哪怕是其它科考了 40 分,他也会用同样的路径去解决问题。


我们一直说不要站在问题那边去打败孩子,如果爸爸妈妈永远站在孩子这边,不要去控制他,那么解决问题的主导者是孩子,家长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打败问题。这就是我在这一些非常好的家长身上发现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样子。


@Sue:

这个例子特别有价值,我们说,一土希望能做一所真正把学生放在中心的学校,而不是做成人为中心的教育。其实,在家庭也是一样,我们要经常审视自己,身为父母,孩子家庭环境的营造者,我们当下的行为是以成人为中心还是以孩子为中心。因为大部分家长的焦虑会出现,就是孩子变成了实现父母期待的一个通道或者工具,这对孩子是最大的不公平,当父母放下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可以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探寻他的需求,家长就成了孩子的最强后援。

我认为成为父母可能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因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更是一个回归自我的过程,也是与孩子重活一次的旅程。希望这段旅程充满了倾听、看见、同理和彼此的支持与赋能,希望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我们都能享受这段同行的过程,因为最终可以温暖我们一生的,不是所谓成功的彼岸,而是在通向彼岸的过程中,看到的沿途的风景,感受到的亲情,和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  END  -


推荐阅读

在看不到的校园生活中,孩子都经历了什么?


心理专家陈默:我聊过8000多个孩子,他们心理问题激增的原因在于……


厌学抑郁的孩子,背后都经历了什么?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了解一土学校。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这次“不愉快”背后的经济逻辑,比你想的更深刻China will never fall山东6岁女孩因天生“爆炸头”不想上学!孩子对容貌的自我意识,远比我们认为的要早谢谢你,陪我一起看草原!北美低龄留学和家长陪读的门槛,比我们想象得要...​我们想象的 AI,也许已经过时了脑科学研究颠覆认知:“死记硬背”的作用,远比我们以为的重要畅游法国(24)-罗纳河谷颂极端预警!墨尔本人要难受了!百万人开始痛哭流涕!头痛欲裂!只想连夜搬家保命!今年更痛苦…拥有“中国血统”的马斯克,比我们想的还爱中国?利息40%!20余名年轻被害人自杀、自残、抑郁、退学......最高检揭露“套路贷”惊人细节做点历史功课:香消玉殒西岱岛澳华男当着8岁儿子面杀妻后自杀,骇人内情曝光!婚内强奸、家暴、嫖娼、威胁…现在就想找人倾诉痛苦、烦恼、焦躁,来「聊愈」获得即刻疏导!这一代孩子,为什么更厉害?肱二头肌训练细节,示范+图解,让你对动作有更深刻的理解!黑寡妇蜘蛛比我们想得更聪明生四胎女儿的孕妇被家暴、出轨、离婚,是一场炒作?可歌可泣的网球人生 --— 记John Brennan 教练【纽约警察恶行录之1】袭击、家暴、屡遭逮捕,但他们仍官复原职75岁外公性侵14岁外孙女,3年后母亲曝出事实经过:真相远比你想象的更脏……家暴、彩礼、冠姓权,一位律师眼中的婚姻「真相」这一代孩子拼的,就是谁能“驾驭”游戏[日签] 大自然总是比我们想象的更优雅半导体衰退,比我们想象严重得多静妃的心机,远比你想象得更深沉墨尔本华人男子当着8岁儿子面杀妻后自杀,骇人内情曝光!婚内强奸、家暴、嫖娼、威胁…(组图)世界正在进入最危险时刻,形势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峻!你不知道,身体比你想象的更爱你男人在变异?产后抑郁,好痛苦!新西兰央行加息继续!​反对党狠批:新西兰人会更痛苦千万别对孩子说“我数到3”,危害远比你想象中要大忘掉王后的“魔镜”,你可以比自己想象的更有魅力“教主”陈乔恩的上位史,比你想象的更刺激!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