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主席的九十年代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大势大国”,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
转自公众号:蓝钻故事 ID:lanzuangushi
作者:蓝钻编辑部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告别八十年代
1990年,中国刚刚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挫折。
八十年代已经落幕,在20%的高通胀和全民抢购物资之后,工业连续6个月下滑,市场连续萎缩8个月,企业亏损面高达30%,“三角债”蔓延,国民经济循环不畅,产品积压严重。
1990年的上海陆家嘴
对外开放也受到重重限制。美国总统布什带领西方世界对中国实施制裁。1990年,中国GDP增长仅2.4%。
很少有人想到,这是一个新经济神话的起点,此后,中国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在10%以上,领先世界。
苏联解体:中国往何处去
1991年5月,江主席应戈尔巴乔夫的邀请访问苏联,并参观35年前实习的莫斯科利哈乔夫汽车厂。
1956年从苏联回国后,江主席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副总动力师、动力分厂厂长。同年,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在一汽下线。
一汽的历史,也是苏联作为社会主义 “老大哥”援助中国的历史,建国后,苏联向新中国工业领域援建了156个项目,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然而, “老大哥”此时正在走向历史终点,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次日,苏联正式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
1991年,一位妇女在倒下的苏联国徽前,手伸进空荡荡的口袋
苏联解体带来了深远的历史教训,展示了一个超级大国是如何因为思想领域的危机而陷入失败的。与此同时,苏联的坍塌也引发了关于中国未来的疑问,改革开放的十字路,该往哪边走。
九二南巡:改革的决心
1992年初,邓小平巡视南方,展示了改革决心:“中国任何时候,只要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政府不努力改善人民生活,走任何一条都是死路,动摇不得。要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他才会相信你,才会拥护你。”
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国贸大厦
中国的未来从迷惑变得逐渐明朗,随着十四大报告发表,这一年,各种争议被搁置,中国将重心放到了经济发展上。
下海潮:私营经济崛起
南巡讲话后,改革开放的道路得以确定,从工人、农民到体制内官员,纷纷下海经商。当时流行一句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
90年代“创业者”,人手一部大哥大
从广东的出口型企业,到温州的家族企业,都在夹缝中野蛮生长,比起80年代的“万元户”,他们是更有超前眼光的一代人。
中关村的新技术产业也在积蓄力量,他们将在下一个时代成为主角。
1995年,联想集团在柳传志的主导下走上了
农民工春运:人类史上最大的迁移
中小企业的崛起,加上热火朝天的基建,带来了对劳动力的旺盛需求,从90年代起,农村人口大规模进城务工,他们离开了祖祖辈辈扎根的田地,来到了工地和工厂。
当打工赚钱的梦想,遭遇中国人回家过年的情结,就有了大春运,每年都有几亿人参与这场全球最大的人口迁移。
“绿皮”火车上的农民工
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也在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制,从90年代起,一半的中国农民开始向城市“移民”,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开始了。
房地产改革:造富神话
1998年,福利分房被取消,房地产走向市场化,模仿的是香港的土地拍卖制度。
华人买房购地的传统,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趋势,人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构成了房地产发展的底层动力。
房地产对上下游经济和就业的拉动,对地方财政的有力支撑,则成为发展房地产的上层动力。
1990年,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仅为8㎡
此后二十年,中国建造了全世界一半的房子,人均住房面积大幅增加,房价连续上涨,影响了众多个体的未来命运。
国企改革:阵痛
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一些国企陷入内外困境。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巨大压力下。时任总理推动国企改革:除少数关系经济命脉的国有行业,众多中小型国企被清算破产,出售改制。
改革释放了经济活力,也付出了代价,一批下岗职工开始了艰苦的再就业。
港澳回归:扬眉吐气
九十年代,香港的电影、歌曲还在繁荣期,一度引领了大陆的流行文化。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
香港回归当晚的尖沙嘴
回归背后,是中国近代史一百年的屈辱,而港澳的回归向世界宣告,中国正在回归其应有的历史地位,也为过去一百多年的民族救亡史给出了一个鲜明的答案。
长江抗洪:众志成城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超过两亿人受灾。
在60天的抗灾中,解放军和武警共投入36万兵力,800万干部群众参与抗灾,加上为抗洪抢险提供直接服务的各部门、各地区、各系统的力量,动员总数达上亿人。
抗洪现场
全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最终取得了抗洪抢险的胜利。
这场救灾更深远的影响,是形成了某种应对重大问题的反应机制。
全国一盘棋的决策和调度,全面动员的救灾体系,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这些因素,后来一次次在各种灾害中发挥作用,成为中国力量的符号。
WTO谈判:中国制造征服世界
1986年到2001年,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进行了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此后,中国也要进一步向外资放开市场。中国商品也将以低廉的关税进入全球市场。
入世之前,很多声音怀疑中国市场将被“洋货”击垮,然而事实是,此后十多年,凭借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优质廉价的劳动力,“中国制造”横扫全球市场。
2009年,中国工人成为时代周刊年度人物,他们已是世界主角
此后十多年,是中国经济在全球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中国经济增速领先世界,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投资、出口和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互联网兴起:重塑商业和生活
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随后的几年里,搜狐、网易、腾讯、阿里巴巴先后成立。
90年代的大学微机课
今天,中国网民已高达10.5亿,移动支付、网购和快递领先世界。
从门户网站,到电商、搜索引擎和移动互联网,网络一次又一次改造了经济模式,将世界变平,将人与万物连接。
同时,互联网也在迅速抢占中国人的时间。从90年代起,人们将生活和社交,越来越多的留给了虚拟世界。
“三个代表”:历史经验
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式写入党章: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END
写在最后:各位朋友,因本号推送的文章过于犀利,经常面临一些不可控因素,为了防止失联,主编启用了一个有特色的备用号,点击下方公众号即可关注,深度、精彩内容在等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