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互动 | 是谁的旅行箱已经吃了三年的灰?
“你上次旅行是什么时候?”
“我想想……大概是2019年了吧。我以前还挺爱出去玩的,这两年一次也没出去过了。”
“其实也不是一直有疫情,有很多时间还是可以出去的吧?”
“是的。但是你不知道下一次疫情什么时候来,怎么来,可你知道它一定会来。它只要一来,你就出不去,或者回不来。我不想冒这个险。”
“也对。”
这是这两年和朋友之间常常出现的对话。时间推进到疫情的第三个年头,所有疫情以前的生活都好像只存在于平行世界了。
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存在的。如今出门前先得问问自己:健康码不绿了怎么办?行程码带星了怎么办?机票取消了怎么办?路上遇到疫情了怎么办?
所有这些问号一起指向同一个答案——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吧,外面的世界千好万好,都比不上健康码还绿着好。
人们逐渐对长期宅家的生活习以为常。如果不是还有文字记录,我们几乎快忘记旅游业最火热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了。
2018年,我们曾写过一篇关于旅游消费升级的报告。报告里提到,对都市休闲客群(日均消费水平在20至50美元之间)来讲,旅游已成为生活刚需,他们更愿意为优质的服务买单。当时日益高涨的短途休闲旅游需求和城市文化体验游的流行,正在让重点城市群里的民宿生意飞快增长。
疫情以前,人们对旅游业的未来十分乐观。仲量联行曾在《新文旅时代:消费升级与去地产化趋势下的产业创新发展》白皮书中预测,到2020年,中国都市休闲客群人口会扩大到2.5亿人,这意味着约9.3万亿元的旅游消费市场。
而在现实中,2020年的旅游业不仅没有迎来增长,反而遇到了疫情,惨遭腰斩。根据文旅部的数据, 2020年度国内旅游人数为28.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52.1%,国内旅游收入2.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50万亿元,下降61.1%。到了2021年,这两个数字只恢复到2019年的54.0%和51.0%。
预言的失败往往在于它只能根据昨天来预测明天,而明天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
当然,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对未来怀抱希望。要相信人类一定会战胜疫情,一切终将回到正轨。现在,在居家的日子里不妨重温一下我们的旅行目的地推荐清单,把想去的地方写进你的wish list里,等到疫情结束后大玩一场,就像2019年以前一样。
今天是中国旅游日,虽然眼下还无法出去旅游,但不妨碍我们心怀远方。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现在最想去的旅游目的地和理由,我们将精选十条评论送出30日《第一财经》YiMagazine 电子杂志Lite版会员权限及有赞8.5折产品券(10条优质评论选出后会有专人联系沟通获奖事宜)。
《第一财经》YiMagazine 电子杂志Lite版会员可以免费阅读&收听数字杂志及音频。我们每一期杂志的“有腔调”栏目里,都会登载一篇游记。在不能出门的日子里,不如跟着我们的文章,用眼睛走遍大江南北。
下载第一财经杂志APP并订阅内容,不错过商业世界的每一个变化。
△扫码直达第一财经杂志App
你还可以阅读更多旅游相关内容: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达在线阅读页面)
l 世界那么大想去看看吗?先看看到这些著名城市旅游得花多少钱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