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越壮大,老板越轻松,如何能做到?公众号新闻2022-12-05 04:12作者 | 头发茂密的简叔来源 | 老简每周为你读一本商业好书“成功有正路可循,而且并不太难。”——苏敬轼让组织的每根血管都流淌着智慧苏敬轼先生把“授之以渔”发挥到了极致。苏敬轼先生说最重要的不是肢体的勤奋,而是思考的勤奋。我是一个非常想偷懒的人,但我这一辈子学会了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做到最大的效果。我不仅不加班,还经常翘班,或者躲在办公室睡觉,或者做些杂七杂八的事。能交给别人做的事,我绝对不做。该我做的事,我一定做得比任何人都好,都彻底,一次性就做对、做好。我的信念是“靠努力赢得懒的权利”。所以在苏敬轼先生力行的企业文化里,尽可能教会每个人,把正确的事情做对做好的能力,而不是机械听命于总部、听命于规则、听命于领导,是一等重要的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果组织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把事情做对、做好,能把自己的热情和创造力发挥出来,又何须老板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让做事的智慧(know-how)在组织里顺畅流动,让每个人学到,另一方面,尽可能把组织里每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这样的组织,何愁没有效率和创新力。苏敬轼先生于2016年退休,在他退休之后6年,我们依旧能体验到肯德基这家企业拥有无穷的创新活力。这何尝不是很多企业的老板、创始人梦寐以求的。如何能够做到?用Know-how为组织赋能苏敬轼先生对Know-how的定义是:还没有做就知道会有效的知识。我自己对Know-how的理解是:已经经过实践验证的,把事情做对做到位的底层逻辑。苏敬轼先生说我这个人比较好奇,喜欢把事情搞清楚。我的个性是认真面对问题,不搞清楚事情,绝对不会下断语。那么什么叫做“清楚”——我的理解是,事实清晰,逻辑严密,结论可靠。经过反复的逻辑推敲、实践验证,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就叫Know-how。举个例子来说,曾经有位行业资深大哥,给我讲,如果在一个十字路口开店,四个角在哪个方位是最有利的。这个是Know-how么?其实不是,它只是一个经验而已。因为他没给我讲清楚“为什么”。也许这位大哥会对我进一步讲,开在西北角有利,是因为早上的阳光能照到。这个解释了“为什么”吗?其实并没有,他只是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并不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推理”。我依旧不知道“阳光”和“生意好”之间有什么逻辑上的必然联系。事实究竟怎样,可能要实地去观察,体验一下,甚至要问一下当时、当地顾客的感受,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Know-how不仅仅回答“是什么”,更要回答“为什么”,这个“为什么”经得起逻辑推敲和实践检验。苏敬轼先生如此看重“Know-how”,“Know-how”这个词,在整本书里几乎无处不在。因为把正确的“Know-how”传递给每个需要的人,能让整个组织具备自主决策,正确决策的能力。为了不断“生产”出“Know-how”,苏敬轼先生在百胜里成立了十几个跨部门的专业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的成员,通常是在某个专业领域了解最深、理解最透、最有发言权的人。由这些委员会负责输出各个领域的Know-how,教给公司的各个部门和项目组。其它部门遇到难题,也可以提交给委员会来分析研究,形成新的Know-how。苏敬轼先生说每个人都可能创造出新的Know-how,都应该受到认同鼓励。”百胜中国为此还设立了“造钟人奖”,专门奖励给那些产生了特别有价值Know-how的员工。做决策的时候,应该多个心眼,把整理出来的Know-how记录下来,然后推广给所有可能有机会使用到的团队成员。我每次做决策的时候,都希望以后这样的决策不要再来找我,因此一定要把决策的思路和理论基础讲清楚,让大家都理解,这样即使以后还可能有新的变化,再来找我,因为大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讨论的速度也可以快一些。给别人讲清楚决策逻辑的好处,不止于让别人有决策能力,如果一个决策,自己都讲不清楚,说明这个决策过程里有信息的缺失和逻辑的盲点。反过来鞭策自己,一定要把事情搞明白再做决策。苏敬轼先生说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不断建立新的Know-how,然后把这些Know-how教给所有需要的人。看完这些介绍,我觉得这种组织文化,用“学习型组织”都不足以概括,简直可以冠以“智慧型组织”的美名。让组织更开放、更透明《正道》这本书讲的,和Ray Dalio在《原则》中所讲“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的理念,有琴瑟相合之妙。苏敬轼先生说我的想法永远只是我的分析,不代表对错。任何人都可以挑战。任何人(包括我)的决定也只是代表当时的信息,挑选出来的结果。任何时候(包括已经开始执行)如果发现信息有问题,都可以随时推翻,这不涉及面子或者威严的问题。在一个组织里,如果最高阶的领导有胸襟接受被挑战,愿意被挑战,整个组织就容易形成真诚直率,实事求是的公司文化。错误的决策就更容易被发现,被修正。组织就容易保持开放和活力。我还记得当年刚加入ChinaRen第一次参加经理会,会上市场总监、技术总监和三个大老板(陈一舟、周云帆、杨宁)吵成一锅粥,只要有理有据,据理力争,老板就不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更不会因为下属挑战了自己,就有不快或者不悦。我非常喜欢这种简单直率的沟通方式,每个人都愿意随时跟老板讲出自己的想法,决策的速度、效率都非常高。当然,不能为质疑而质疑,为挑战而挑战。一切的争论,都立足于“把对的事情做对”这个目标,基于事实和逻辑,要“破”更要“立”,对于错误的决策及时止损,并且把错误的原因彻底搞清楚。心态开放,首先就不能Ego(自我)太大。苏敬轼先生说Ego太大有什么不好?缺点太多了。首先就是高谈阔论,其次是眼高手低。因为怕露馅出丑,往往不喜欢讨论,不愿学习。看不得别人出风头,恨不得都是自己功劳。带员工都是帮他做苦力,做不好都是因为员工朽木不可雕。这样的人虽然个人才智能力还不错,但一个人再厉害,也难扛起大旗。在我的经验里,越优秀的人,往往Ego越大,如果没有很好的警觉,放任下去,对自己对团队都会造成问题,十分可惜。”有个严重的通病是我们喜欢“耳顺”。我们都希望别人跟自己英雄所见略同。对那些非同温层的言论往往嗤之以鼻。在这个点上,苏敬轼先生就非常坦然。苏敬轼先生说强制自己不停的挑战甚至否定自己的过去,假设自己是反对一方的人,他会如何挑战自己。你是否能克服自己希望别人肯定的那份欲望?苏敬轼先生甚至还说:苏敬轼先生说最好找几个思路和自己相反的人,帮助自己发现死角,千万不要以为一时的成功就代表自己一贯正确。我的个性是认真面对问题,不搞清楚事情,绝对不会下断语。人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勇于怀疑自己,遇到事情的时候,时不时问自己:“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做领导还非常忌讳想要去扮演全知全能的英雄,对自己没有完全搞清楚的事情,拍脑门发表意见。苏敬轼先生说有时我对自己都不敢信任,很多事情,不经过讨论,我也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这样的团队肯定不讲究形式,不计较官阶地位,有话直说,该争就争,有事必须讲清楚,共识好,效率高。如何把决策做正确?成功的路径,在于把对的事情做对,“对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苏敬轼先生把决策分为六个步骤:1.摸清状况2.明确目标3.提出对策,最好多做几个方案4.对方案的成功机会和预期后果做预测5.选择最好的方案6.做出决策苏敬轼先生说决策有起和合两个阶段,起的阶段要搞清楚状况,做各种调查研究,搜集前人最佳案例,思考创新可能,集思广益,征求不同意见和方案,合的阶段,就是对不同的方案做评估,然后做出决定。错误的决策,往往在“起”的阶段太马虎,老板有个想法,拍脑袋就去做,所谓听别人意见,也不过是走个过场,希望看到更多人支持自己。“往往问题还没搞清楚,就已经给答案了”。苏敬轼先生说既然决策的质量取决于Know-how,我们就应该对每一件事情仔细思考,直到搞清楚为止。不求甚解的习惯一旦养成,就祸害一辈子。结果只能妄想“瞎猫碰上死耗子”。我们年轻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但应该养成习惯,一样一样去深挖、去理解。假以时日,就会逐渐耳清目明,甚至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以小推大。每个人都不能靠糊弄过关。任何人如果不尊重科学逻辑,只会强词夺理,甚至耍赖,肯定要被修理,不能被纵容。苏敬轼先生特别看重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甚至在开会的时候,即便有些人没有要讲话,只是显露出来不认同的表情,也会专门被邀请来发表意见。苏敬轼先生说开会绝对不是单向灌输,看谁声音大、气势强,主持人应该观察全场,如果看出来有谁不赞同(没有达成共识),或者出现怀疑的迹象,就应该马上请他发言。反对的意见,就算明显不对,也要帮他解释他的出发点和漏失之处,让他知道为甚么意见没被接受,让大家在整个过程中了解,看不清楚或者讲错话同样能获得尊重,没关系。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利用这次讨论,彻底把事情搞懂。主席的工作是不断进入别人的世界,聆听他人的意见,并且思考他为什么如此去想,都听到了,再做最后的整合,可能从头到尾都只是帮大家分析,不需要讲太多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永远在起的阶段,只是到了应该合的时候做个决定而已。说到这里的时候,相信不少人会有疑惑,如果开会的时候,有太多不同的声音,会不会议而不决,做不出有效决策?开会首先要共识会议目标,如果一个会议目标不清晰,或者有多个互相冲突的目标,就会出现各种争议。比方说,财务部想要低成本高毛利,销售部将要降价促销,客服部希望品质提升减少客诉。这些诉求都要统一到公司战略目标上去平衡,如果公司战略本身不够清晰,没有统一立场,大家占各自立场,自然就容易争论不休。苏敬轼先生说其实仔细去思考,会有这样的问题,一定是因为团队共识不足,各吹各的号,搞得没人知道什么是对的。如果目标是清晰统一,大家只是在整合不同纬度的信息和Know-how,并且依据逻辑来做判断,那么就容易达成共识。在决策上达不成一致意见的时候,往往就会有一些个人英雄主义的老板站出来,力排众议,自己做决策。如果老板自己能力强,公司规模不大,这样暂时也没问题。但是时间久了,公司做大,老板就容易成为公司发展瓶颈。所以在苏敬轼的经营思路里:苏敬轼先生说团队能力不应该集中在少数人,我们应该带动团队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做决策,也应该让团队成员有机会表现自己。好的领导位应该让团队有机会参与决策的各个过程,在过程中听取意见,同时观察团队成员的能力,并且给予认同鼓励,也可以适机给予教导。最后还是要做出决断,找出最好,最适合的行动方案。主观上我们希望民主成分多一些,大家都能参与,但是客观上我们也不能当断不断。目标明确,又经过充分、透明的讨论,每个人、每个部门的意见都得到尊重,最后做出的决策自然大家都愿意坚决执行。苏敬轼先生说好的团队领导,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团队是否对重要的公司方向策略都认同。一旦出现不同的声音,一定要及时处理,不要压着捂着,更不要忌讳的罪人。不能纵容山头或者本位主义出现。总部要为基层服务百胜中国有一个核心原则:餐厅经理第一。苏敬轼先生说好的团队设计,建基于让每一位员工(尤其是第一线)都能很容易把事情做好。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去做,而且游刃有余,这才是根本之道。总部的任务,其实是服务。总部要提供对的Know-how,提供训练、提供资源、提供一切帮助,让第一线不可能不成功;而不是设立障碍,胡乱指挥,无事找事,浪费大家时间精力。总部的任务就是为第一线解决问题。利用公司整体的力量,不停地为基层开创更好的工作环境,才是真正的目的。老板只是指明方向,然后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做好后勤补给。苏敬轼先生对设置不当的中层特别警惕。中层一方面降低了信息由上到下的传递效率,另一方面,容易为了凸显自己的存在感和重要性,没事找事,给基层增加麻烦和障碍。苏敬轼先生说如果公司小,尽量不要有中层干部,层级越多,麻烦越多。可惜大多数人都轻视基层,认为只有自己做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做不好就怪基层执行不力,却缺乏对自己的检讨。不应该放纵中层干部人为地刷存在感,做些没价值的事。苏敬轼先生举了一个例子。餐厅引入工业化管理概念以后,做了非常多的操作流程和评估标准,每一个都严格要求达标。基层疲于应付。他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就对这些标准中非关键的部分,做了大幅度简化,这样基层就能把更多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对客户的服务上。经过这样的简化之后,业绩反而提升了。苏敬轼先生说品牌再大,消费者重视的还是自己的感受,消费者的直接感受才是最真实的。团队赋能,让每个员工成长苏敬轼先生说真正不可或缺的领导力,应该是整合团队力量的能力。不少老板,都喜欢用两种人,第一是跟自己气味相投的人,第二是听话照做的人。其实这种组织价格潜藏风险。如果老板用跟自己类似的人,那么短板也和自己一样。老板的短板,就会成为团队的短板、公司的短板。如果老板喜欢用听话照做的人,团队往往缺乏冲劲、缺乏创造力。人分各种类型,各有不同的优势劣势。譬如关注细节的人,容易抓不到重点;擅长社交的人,容易做事毛糙;有冲劲的人,容易缺乏耐心;心思细密的人,容易犹疑不决。不同类型的人,相互之间不理解,还容易有矛盾,起冲突。有格局的老板,能够容纳各种个性、各种风格的人才,把他们的长板组合起来,调和矛盾,取长补短,发挥团队最大力量。三观契合,愿意合作,乐于成长的人,无论个性如何,都是人才。三观不合,唯我独尊,抗拒成长的人,无论当下多有能力,都是组织里面的废柴。苏敬轼先生说管理就是管好自己,理顺他人。对事情的处理,要集思广益,把不同思考方式和经验价值整合成Know-how,带动所有人学习和提升。对团队的处理,要能够让团队之间无私共享,互相帮忙,取长补短,单一成员未必都是天之骄子,但作为团队,所向无敌。我的一位管理导师,文墉先生说:“不要把员工当耗材”。苏敬轼先生说做老板的基本责任:不浪费下属生命。员工离职最大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在这家公司没前途、浪费生命。永远不可浪费下属时间,不可随便下指令,也不可以对下属的需求置若罔闻,任何时间,对员工不懂、不明白的事情都要解释清楚,就算自己无法决策,还要测试,都要说清楚。好好解释给员工听,让每一位员工知道为何而战。最好是员工能够参与到与公司一起进步的过程中,能力和职位被不停提升,如果他能看到自己在公司的成长,自然就不会考虑换东家。我们任何时候看人,应该看到两件事:对方现在所在位置和对方可以进步到的位置。真正的以诚待人,不单是诚实、诚恳,更是诚心去认识理解他人,接纳他人的一切优缺点,并且真诚地去帮助他人,提携他人,共赴成功。一个人很难彻底改变,但绝对可以成长。诚恳接受每个人,想方设法帮助他进步,让这个概念在每一次接触中被实践。简叔的读后感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苏敬轼先生的宏大格局。我认为所谓格局,就是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创造更高价值的能力。说简单直白点,就是能够让:“我好、你好、大家好、社会好、国家好”。一个人首先要让我好,管好自己,然后让你好, 激发员工潜力,带着每个人成功。然后是大家好,让客户、合作伙伴都能因为你而变好。当企业成为一个巨无霸之后,就应该考虑有益社会、甚至有益国家的问题。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薄薄一本书,只有14万字,看起来可以很快。但我发现这是“越读越厚”的一本书。书中讲得很多道理都很浅显,娓娓道来,都是经历过锤炼的真知灼见,浓缩了26年的管理智慧,真的要做到,非常的不易。又能引发非常多的联想,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花了大半周的业余时间,整理了13000字的笔记和心得。我十分推荐去看原书,毕竟每个人读到的东西会不一样。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