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道创作课(下)丨发现你内心真正热爱,找到纪录片创作的发动机
转自公众号:新鲜提案FreshPitch
2022新鲜提案·黎里真实影像大会于11月8日在苏州黎里古镇正式拉开序幕,在“新鲜优才计划”板块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导,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开展了一堂主题为“打开纪录片的N种方式——理解世界的方法论与解决问题的工具”的创作分享课。
主讲人:张同道
张同道教授从纪录片的类型和功能展开,探讨创作方法论的重要性,并以自己的多部作品为例,分享了他的探索心得。张同道教授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自己的方法论,因为每人都有独特的审美趣味与人生经验。只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的方法论,发现你内心真正的热爱,你才找到了纪录片的发动机。”
本文中张同道教授将以自身的创作实践为例,从《追光万里》、《零零后》等作品入手,探讨不同的方法论是如何塑造不同类型的纪录片。
从《追光万里》到《零零后》
Part three
结合以上的内容,我想给大家分享一点我的个人感受。我这些年也陆续拍了一些影片,数量也不能说很大。我和朋友们坦率地说,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纪录片制作人,我的主要工作还是教学研究,所以我可以叫业余拍片,我的经历也是受到很多限制。
回过头来看,这些年我主要做的大概是这么几类片子,这些片子都跟我的学术背景有密切关系,而每一种学术背景都会带给我不同的方法论。比如刚才大家刚刚看完的《追光万里》,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一部典型的关于电影史的影片。我使用的这些材料,包括电影的片段,包括电影人、电影的相关活动影像、相关的文献、实地考察、田野这么几个部分。
《追光万里》海报(图源网络)
最早广东的相关负责人来找我的时候,他们想拍一个广东电影百年,准确来讲这个题目是有道理的,因为广东出了太多的电影人。但是我对这样的题目并不感兴趣,如果要拍,可能拍出一个电视系列,以档案文献影像加口述为主,我觉得这样的一种方法论,拍出来的东西比较枯燥乏味,同时在创意上没有高度。所以我就跟他们商议,这部影片要有一个学术上的定位,就是在国内和国际电影坐标系里来讲这个故事。大家注意到,这个坐标系其实是一个学术坐标系,我们要在国际的电影体系中去看一看,有哪些华人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这里边有一个前提,这个华人最好是广东人。后来我就跟他们探讨这个概念,能不能把广东人换成广东籍,他本人不是在广东出生的,但他的祖先是广东人,即便他没有到过广东,但依然他可以视作广东人和广东文化的代表。
首先,我们确定这个学术坐标。但是,这么多人,有演员,有导演,有电影事业家,有前台的、有后台的,有男人、有女人,我们怎么在这样一个宏伟的背景上选取有代表性的节点人物?历史上出现的优秀人物很多,我们选哪些?我们又用了另一个坐标,就是根据电影的创作规律来选。电影的规律是什么?这是一部电影,不是一个电视系列片。换句话说,不能以知识为主,这个影片不是知识的传递,它要有人物,有情感。
于是经过反复筛选,我们就找到了这样一组人物,首先是黎民伟。黎民伟是整个中国电影的创世纪人物,他不仅在纪录片上有卓越贡献,其实他在故事片上也有杰出的贡献。他拍的《庄子试妻》和《难夫难妻》,其实是整个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两部故事片,是同一年拍出来的。后来他又是上海联华的创办人,我们知道联华是30年代中国电影的砥柱中流,它是众多经典电影的出产地,包括《神女》。
黎民伟实验照片(图源网络)
电影里还选择了蔡楚生。蔡楚生主要在故事片方面创造了奇迹。1949年之前,中国电影四部最卖座的影片里,两部出自蔡楚生之手。更重要的是,他的影片不仅卖座,而且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今天来看还是非常优秀的电影。
我们还需要有女性。女性我就选择黄柳霜,她是美国出生的第三代华人,也是第一个在好莱坞赢得国际声誉的华人演员。大家可能知道,关于黄柳霜有一个小新闻,她是美国25美分(quarter)上的人物塑像,硬币的另一面是华盛顿。可以说,她是美国硬币上出现的第一个非白人的形象。可是在国内,了解黄柳霜的人比较少,这是我们决定要找她的原因。
再往下我选的是李小龙,由于他的出现,让世界电影中增加了一个新的类型,也让英文增加了一个单词——Kungfu。
最后由谁来讲这个故事?经过多方寻找,最终找到了卢燕老师。到现在我都暗自庆幸,再也没有一个像卢燕老师更适合讲这个故事的人。不仅因为她有60多年的演艺经历,她拍了100多部电影,更重要的是,在她的演艺生涯中,她跟这些人或者有呼应关系和对应关系,甚至他们在同一时空曾经工作过。由她来讲,是最合适的一种叙事模式。
《追光万里》剧照(图源网络)
我做的第二个比较多的类型是教育纪录片。大家可能知道《零零后》。《零零后》我们出了电影版、电视版和美国探索播出的国际版,每个版本都有内在的逻辑。从学术上来讲,这部影片所需要的学术是教育学和心理学。我们不仅聘请了北师大心理系、教育系的专家,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这个拍摄团队,我就是一个老教师,有30年教龄。心理学也是我们在儿童成长中必须去学习、去观察的。
针对不同的受众、不同的媒体,虽然从学术背景来讲它是一致的,但由于它的功能不同,我们用的方法又有所区别。比如说电影版,我们强调的是电影故事。什么样电影故事?很简单,男女主人公鲜明的性格,戏剧化的故事。这里边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是人格的成长。这种生命意识的成长,我们采用的美学手段是纪实美学,但它不是直接电影。表面上来看,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没有任何话外解说,但其实两个主人公的自白,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我们想传达的东西,其实也是一种解说。
在电视版里,我们更强调了它的大众文化背景,更强调了话题性,对主人公的内在性格就稍微弱化到第二位。第一位出来的是话题。小升初怎么办?二胎怎么办?这里边有很多当下观众正在焦虑的问题,所以电视版从风格上还是纪实美学,但是在结构处理和故事讲述中,我们采用了画外解说,更突出了每一个主人公身上的话题性。
改变最大的是国际版,因为是给外国观众看的。外国观众看一群中国孩子的故事,什么吸引他看?这里面就需要找到一些方法论。第一,叙事要有一个新的起点。我们重新拍摄了孩子们到演播室、到编辑室一起来看自己的原来的影像,这是原来没有的,这有了一个历史和现实的对话。第二,大家看到这里边有北京奥运会,有高铁,这里边增加了很多符号性的镜头。为什么增加这样的东西?因为国际观众需要了解他们熟悉的符号,这样才能够获得一个国际文化语境。第三,以话题沟通文化世界。这里让孩子们去讨论中美关系,讨论美国的选举。因为做这个片子的时候,美国正在中期选举,最后让孩子们用英语来讲述他们的故事。用英语来讲,就让国际观众天然获得一种亲近感,进入到我们的故事中。所以大家看到一个《零零后》的题材,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论,最终做出了三个片子。
《零零后》剧照(图源网络)
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方法论
“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自己的方法论,因为每人都有独特的审美趣味与人生经验。只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的方法论,发现你内心真正的热爱,你才找到了纪录片的发动机。”
我们做的还有一种类型是文学,文学其实很重要的一种背景,文学本身的这一套理论、这套学术,比如说文学是如何生成的?如何思考文学地理学与文学的关系,这在文学学术里是很热点的一些话题。我们也面临一个挑战,就是纪录片如何处理无形的、精神的生活内涵。在此之前我想大家也看到过,很多片子拍成了作家的访谈。那么在我的片子中,尽量避免这样的访谈,因为我们要拍的不是作家的故乡,是“文学的故乡”。文学是怎样诞生的?可是文学又是一个完全心理的、精神性的活动,怎么去表现呢?我也给大家做一点展示,我们也是希望能够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
《文学的故乡・毕飞宇》
大家看到了,我刚才放的这一段影片,其实是花了比较大的功夫,把演青衣的舞蹈家从北京请到了江苏,在菜花地里跳舞,在小河的桥上跳舞。这一段是纪实吗?显然不是。那么一个作家在构思他的小说的时候,心理活动是什么样?怎么把小说的心理过程用影像给表达出来?当然我也可以让毕老师讲,就用他的口述加一点空镜。能不能这么做?当然也能,事实上很多人也都在这么做,但我不满足于这么做,我觉得没有把电视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于是我就把他的心理活动给影像化,用了青衣的形象,其中我用他摘眼镜的动作来表明这一段或许是的,真看着了,或者是在梦幻中看到了。
毕飞宇(图源网络)
所以当他把眼镜戴上之后,他看到的就是一个空墙,舞蹈的青衣就没有了。这样一种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就为文学找到了一种叙事的语言。
拍《文学的故乡》,对我来讲是一个很久的愿望,但是我一直没动手。从2012年想拍,一直到2016年才开始动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没找到方法论,没找到处理文学的方法。如果没有这些方法,很可能拍成了一个以访谈为主,以访谈加空镜为表现形式的一套纪录片。对于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我个人还是会抱着很多遗憾,我是希望用更多的方法去解决。当然这里边也可以用纪实,我们不见得说好像拍纪录片就必须是全纪实,根据什么情况,我们可以纪实,我们也可以根据情境去拍出一些有设计感的镜头。
《中国》剧照(图源网络)
我们做的另一种叫做历史文化纪录片,这种纪录片其实做的人很多了,各种做法都不太一样。最近有比较火的一部片子叫《中国》,我先给大家放一点片段,《中国》这个片子在美学表达上也非常有趣,先看看这个镜头。
《中国》(第二季)
这种表达对于我们理解历史,理解一位看似荒唐、实则是非常特别的一位皇帝,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就用一堆史料,一些遗址加解说,它就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通过这样一个特技的画面,就能够理解一位君王如何沉迷于艺术。
我们在做《贝家花园往事》的时候,同样遇到历史表达的问题,怎么去表现一段历史?我们也想了一些方法。
《贝家花园往事》
《贝家花园往事》讲的是一位法国医生,在中国生活了42年,突然被迫离开北京回到法国。我们在做片子之前,先做了一个研究课题。首先是找到人,像侦探一样把这些人的材料找到,我们非常幸运,找到了大量的材料。你需要把这些材料,放在整个民国的坐标系里,放在中外关系中,为这段故事找到一个叙事的结构和方法,这个是要靠学术支撑,才能找到准确的支架,否则它就变成一个传奇,就是追求曲折的故事,甚至有一些花边的故事,那就大大降低了这部影片的人文内涵。假如你想让它更有价值,你就需要把它放到一个历史坐标系里。
《贝家花园往事》海报(图源网络)
这个坐标系就是我刚才说的,学术就是方法论。其次是怎么把这样一段历史故事讲述成现代故事。所有的历史故事都应该找到今天的切入点,没有这个切入点,这个故事就会变得离我们太遥远。诸位看到刚才这段故事了,这一段我们用了几种方式,主体部分使用情景再现手法,由于我们的经费并不充分,所以无法采用电影的再现,而是用的写意式的再现。我们不可能搭出一个民国的码头,那一个码头可能就会用掉一集片子的一多半的费用,我们只能用水墨写意式,来进行历史再现。
但这里涉及到很多戏剧化的细节,比如说本来中国政府不允许他的太太跟他一起走,但最终他太太走了。据说是因为周恩来总理专门给他写了一个条子,这个事我就不敢用解说来说,为什么不敢?因为我没有见到过这张条子,也没找到这张条子的任何档案材料,但她确实走了,怎么办?我找到了吴似丹的妹妹和弟弟,这两位老人还在,所以在叙事中又加入了采访,因为这两个人当初都在现场,都是送行的人,那么他们的话是可信的,结果也印证了吴似丹确实已经走了。
同样我们也拍了贝家花园的实景,有实景纪实采访、再现几个部分,来完成一段历史的描述,既保持了高度的戏剧化,同时又让它的戏剧化显得真实可信,而不是为了追求戏剧化而丧失了它的真实性,所以这样也是一种处理的方法。
事实上拍《贝家花园往事》本身就是在做学问,我也愿意给年轻的朋友们做一些交流。学术研究有两种最基本的方式,第一个,文献资料。我这几年有一个很有趣的发现,一说找资料,学生们就说,上网很容易找。我反复强调,网上的资料,绝大部分不是真正的资料。假如你的主要文献来源是网络,你的学术研究还没开始。网络只能作为一种工具,真正的资料是大家不熟悉的,在档案馆里,甚至是私人的档案里,才能找到独家的资料。贝家花园80%的资料,是我们独家的。
第二个,田野调查。田野调查就要深入到民间社会,深入到生活的地层。经过田野调查,最终你所得到的信息才最有意义、最有价值,而且它带着新鲜的泥土的味道,带着生活的温度。做纪录片仅仅靠书本是不够的。
刚才讲了这么多,简单总结一下。由于学术背景的限制,我们团队能做的影片类型其实是有限的,更多的类型,你让我做,其实我也做不了,因为它超出了我的学术能力。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自己的方法论,因为每人都有独特的审美趣味与人生经验。只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的方法论,发现你内心真正的热爱,你才找到了纪录片的发动机。
年轻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去模仿和学习大师的作品。我想提醒的是,我们学的是什么?学的是方法论,而不是作品。齐白石老人曾经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祝愿各位年轻的朋友们,向内寻找,找到自我的心跳;向外探索,寻找打开世界的钥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最终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创造出自己满意的纪录片作品。谢谢各位!讲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批评。
END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