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要复课了!我却犹豫了,看完这项研究更纠结了...
最近,朋友圈被 Nature 上的一篇学术论文刷屏了。
文章标题为《新冠一代:疫情会如何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
大家都在讨论在这项最新的调查中,一个让人非常惊讶的结论——
新冠一代孩子的大脑正在被疫情“伤害”。
布朗大学高级婴儿成像实验室,长期从事儿童发展研究的科研人员发现:
一直以来,当我们谈论疫情的时候,都会把关注点放在如何抵御病毒上,最近有不少童靴都在催我写“抗疫囤药指南”。
但我还是想先聊聊疫情所带来的“次生伤害”:疫情对孩子身心健康,尤其是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疫情正在影响孩子的发育
不知不觉间,疫情已经持续了三年之久。
疫情刚爆发的时候,二宝才刚出生,现在她都已经是个幼儿园小娃娃了;大宝也通过函授(经常上网课),从一年级的小豆包成长为四年级的大哥哥。
由于封控、居家隔离等原因,三年来,两个娃不得不经常呆在家里,活动范围小,也没办法经常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失去了很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不少孩子都有类似的经历,国内有一项针对 20597 名儿童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长期居家导致 63.63% 的儿童使用电子屏幕使用增多,37.39% 的儿童作息不规律。
很多家长都观察到,自家娃的心肺功能变差了,眼睛也容易疲劳了、视力有所下降。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表现,正因为疫情而受到损害。
影响从胎儿时期开始
疫情压力影响激素分泌
如果孩子经常处于封控和隔离一类的压力事件中,神经系统将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改变大脑内介质水平。
大脑介质水平改变,很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是影响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并导致成年后的情绪、行为出现问题。
认知能力显著下降
前面也提到过,相比疫情前出生的婴儿,疫情期间出生的婴儿在类似 IQ 测试的一系列发育测试中得分普遍低一些,言语、运动和整体认知能力显著下降。
这导致孩子的感觉动作、知觉动作统合、符号阅读、数学推理、自我监控等一系列能力都有所下降。
然而,这些影响好像还不是最糟糕的。更让人担心的是,在疫情之下,孩子们的心理状态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疫情之下,
“精神内核”已经悄悄改变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杨彦平博士,分别在 2020 年和 2022 年,进行了多次关于“疫情对于上海家庭亲子关系、青少年心理状态的影响”的调查。
透过他的调查,可以清晰地看到疫情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影响。
数据显示,2020 年上海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心态相对平稳,在 2020 年 4 月初返校后,学生的焦虑情绪明显增加(入学再适应问题);
2020年 9 月至今年 3 月初,是正常的线下教学,上海中小学学生心理危机程度虽有波动,但还算比较稳定。
而到了今年 3、4 月份,认为自己比较焦虑和很焦虑的学生比例明显提升,可见春天的那场疫情对孩子们的心理影响很大。
图源:上海教育
而且,从三年级到高三的孩子,心理危机压力值整体都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说明即便是低年级的孩子,也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图源:上海教育
这些压力一部分是来自于大环境,一部分来自家长。也就是说,家长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孩子。
今年 4 月封控期间,上海家庭亲子不和谐的比例超过了 9% ,是之前的两倍,图源:上海教育
山西大学团队关于“疫情期间亲子冲突”的研究发现,在居家隔离情况下,整个家庭的情绪氛围都会处于一个比较焦虑和紧张状态。其中,最容易发生的亲子冲突就是情绪对立。
可以说,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孩子们原本充满力量和希望的“精神内核”,正渐渐被压力与恐惧侵染。
世界大同,英国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也在疫情后巨幅上涨,图源:NHS数据
这种内在的变化,势必也会让外部表现发生改变。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在凤凰卫视的一次采访中谈到,在 2021 年 11 月,他经新华社的帮助,调查了三十多万国内的中小学生。
他发现,经过疫情这几年,孩子们心理问题的伤害上升了很多,并呈现出“四无”状态——
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对生命价值无感受。
经过疫情这三年,很多孩子呈现出学业倦怠的状态,没有家长和老师在后面追着赶着,孩子们就不爱读书;
也更容易沉迷于游戏、各种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对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真实的人物等非虚构的事物没有兴趣,表现出很强的网络成瘾性;
社交减退,对新事物缺乏探索精神,缺乏自信,不敢也不想与人交往,缺乏社交技能,处于一个退缩的状态;
对生命价值无感受,缺乏生命意义感,经常感觉到空虚、无聊、厌烦,缺乏归属感,很难产生亲切、自豪的情绪体验。
可以说,我们下一代受到疫情的影响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很多。
可能会有童靴说,疫情还在继续,我们也无力改变这种情况,知道这些不是更焦虑吗?
不是的!
今天我把这些问题写出来,也不是为了散播什么新的焦虑。我始终认为,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办法总归是有的!
在我看来,孩子们之所以会形成学业倦怠和网络成瘾,其实多多少少都和平时的社交活动减少有关。
由于居家、隔离等原因,孩子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人群从原本社会+学校+家庭的多元模式,缩减为只有家庭的单一模式。
积极有效的社交活动大幅减少,对孩子来说,生活中存在的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激动、愉悦、被鼓舞的正向刺激骤然减少或者说变得过于单一,所以更容易感觉到疲惫和空虚,产生倦怠感。
为了弥补这种空缺,他们会转向网络,网络上呈现的大量内容都属于强刺激,可以让他们获得短时的快乐,如果不加限制和引导,就会沉迷其中。
这样梳理一下,就会发现,需要解决的重点是社交问题。这也和布朗大学研究人员得出的“问题根源在于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这一观点不谋而合。
而在解决社交问题上,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一些基础保障,比如保证全家营养均衡摄入、睡眠充足,维持一个稳定的作息习惯,多多运动这些,我相信大家平时做得也很好,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我想重点说一下,该如何帮助孩子改善疫情背景下的社交困境。
提供稳定的情绪价值
首先,即使没法改变大环境,我们也要努力改变家庭环境。
有研究表明,父母经常处于无助、焦虑和绝望等情绪体验中,会对亲子互动产生非常消极影响,威胁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与之相反,父母的好情绪可以让孩子感到愉快、自信,是促使孩子进步的助推器。
孩子的共情能力其实很强,很容易对他人的创伤经历感同身受,出现“替代性创伤”。
处在这种状态中,是没有办法正常进行人际交往活动的。
作为成人,我们有责任为孩子们建立起“精神壁垒”,不把大环境中的焦虑和恐惧直接传递给孩子。
我知道,这很难,这三年,大多数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我们也许可以告诉孩子生活的改变,比如分析眼下经济形势、家庭开支计划等等。
但我们不应该把焦虑和恐慌情绪传递给他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同时,可能还会引发他们的忧虑和担心。
为孩子提供稳定的情绪,教会他调整角度看问题,保持积极、乐观。把困难变成一次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的机会,以身作则教他们乐观积极,内心如何更加强大。
尽可能创造社交机会
如果无法出门,即使是利用虚拟网络,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线上社交,也是值得鼓励的。可以每天留出一些时间,多约一些朋友、同学来个线上聊天会。
每天上完课,大宝都会和熟悉的同学开小会,吹吹牛、聊聊闲天,或者在“天天跳绳”上发起健身挑战。挺好的社交和放松时刻。
每周进行一两场合作游戏,可以在亲社会行为方面,为孩子带来不小改善,会让孩子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更亲切、友善、乐于助人。
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他人情绪的产生机制,了解到不同的人在面对相同的情景时,反应方式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经常进行这种游戏,孩子的同理心将提升很多,之后再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不会再钻牛角尖了。很多人际交往中遇到难题,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也能够更快解决。
进行这个游戏时,可以鼓励孩子多思考、变换几种表达方式。
不仅可以锻炼大脑的反应能力,联想能力,还可以提高表达、总结能力,提升非语言交流技巧,很多孩子都特别喜欢这个游戏。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3. 樊若雪, 姜倩云, 蔡环宇, 刘亚楠. 大学生自我客体化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归属感的作用. 心理学进展, 7(9), 1144-1150.
4. 俞国良. 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 13(1): 44-48.
5. 凤凰卫视, 吴小莉专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
6. 王卓彦. 新冠肺炎疫情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因素. 心理学进展, 2020, 10(6): 379-684.
7. Moyer, Melinda Wenner (2022). The COVID generation: how is the pandemic affecting kids’ brains? Nature 601, 180-183.
川妈说说
新十条防疫政策出台了,关于校园防控这一条尤其牵动万千父母的心,复课有希望了!
家族群里讨论的很热烈:盼星星盼月亮盼学校复课,但如果真的复课了,我们会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回学校吗?大部分人都犹豫了。我也很挣扎,两个孩子砸在手里的日子,实在是过够了,恨不得下一秒就把他们送回学校。但是一想到感染概率,立马又怂了,感觉自己还能再坚持一两个月。看过这篇文章,又觉得封闭不是长久之计,孩子总要走出家门,回归学校、和同学在一起。
姐妹们,你们会做怎样的选择?留言告诉我,让我再纠结一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