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静的沙特阿拉伯
随着卡塔尔世界杯举办和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的召开,海湾这片土地近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可以预计,未来几年间中国与海湾国家的关系或将往中国-东盟关系的方向发展,即用经贸开道,逐步实现紧密绑定。
在这一过程中,于阿拉伯世界内部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沙特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沙特首都利雅得天际线
沙特目前的执政者是小萨勒曼,全名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西方世界一般用其英文简称MBS来代指。
小萨勒曼1985年出生,比金正恩还年轻,是沙特现任老国王萨勒曼(87岁)的八子。
自踏入政坛以来,他历任沙特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国防部长、第一副首相等职,2017年被立为王储,2022年出任首相。
小萨勒曼在世俗化、现代化等领域非常开明,国内广受年轻人的支持。
不过他同时也展示出了十分强硬的一面,喜欢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比如震惊世界卡舒吉大案。
卡舒吉是一名任职于《华盛顿邮报》的沙特记者(拥有美国绿卡),经常发表一些抨击性质的文章,结果2018年10月在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遇害。
此事件成为小萨勒曼与美国关系裂痕的发起点。
再后来,由于沙特在石油减产等问题上与拜登政府发生冲突,美国国会迅速拟定了针对OPEC的反垄断法草案,这使得美国与沙特的关系跌入低谷。
当下进行的中国代表团访问沙特和中-阿峰会,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启动的。
雄心勃勃的沙特王储小萨勒曼
根据外界的评估,此次沙特之行共有两个关键看点。
其一是“石油-人民币”关系的初步建立。
历史上,但凡试图触动“石油-美元”关系的产油国领导人都受到了美国的严厉打击,比如:伊拉克的萨达姆,俄罗斯的普京,利比亚的卡扎菲,委内瑞拉的查韦斯,还有伊朗。
他们有的想用欧元,有的想用黄金,还有的想分散一部分给日元等其他货币。
不管怎样,只要胆敢抛弃美元,就会触碰到美国的逆鳞。
自二战结束以来,沙特其实与美国形成了一种潜在的政治默契;简而言之,沙特用“石油-美元”关系帮助美元锚定大宗能源物资,美国则负责保住沙特世袭政权的安全。
目前美国在海湾地区部署有多个大规模军事基地,像沙特首都利雅得附近的苏丹王子空军基地,这里驻扎有约1000名官兵和1个F-15中队(伊朗局势升温时美军会增兵,降温时则撤军);再比如驻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是美国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之一;还有驻巴林的第五舰队,直接扼守霍尔木兹海峡。
因为这种军事地缘性质的绑定关系,使得沙特与美国的关系存在“托底因素”,所以“石油-人民币”关系的建立只能说是“初步”,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沙特之行的第二个重要看点,是联合声明中双方对于国际局势和中国台湾问题的表态。
九十年代至新千年之初,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接连爆发,中东地区成为美国国际战略的重中之重。
不过放眼当下,华盛顿的精力显然已经被乌克兰和台海局势给抽走。
实际上,目前美国驻中东地区的总兵力已不足万人,其中4000人还是驻巴林第五舰队的常备勤务人员。
正是由于美国在中东地区持续战略减码,才使得上合组织的西扩水到渠成(沙特、卡塔尔等中东国家已被列为对话伙伴)。
因此,除中阿能源合作和基建合作的压舱石外,联合声明中有关国际局势、尤其是安全局势的措辞也备受关注。
比如:措辞中的“多极化”“国际秩序改革”,这些都是中国的外交术语,多极化隐含的意味就是美国霸权衰落;而像“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则是近年来美国惯用的外交术语,G7、美日、美韩的一些联合声明中经常会出现该表述。
细节之处见真章(《联合声明中的细节》)。
美军驻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
战略与外交层面,中国发展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这里是美国的“收缩区块”。
回顾拜登执政的两年,美国外交政策上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固本舍末,即美国与核心圈子盟友的关系日益紧密,但跟摇摆盟友以及其他中间地带力量的关系却日益恶化。
我们可以理解为美国政府的外交/经济资源有限,只能集中力量维系住一部分铁杆盟邦。
其次,美国国内的“政治正确”导致外交操作僵化。
以制约美-沙关系正常化的卡舒吉事件为例,任何一位想大幅改善双边关系的美国总统,都不得不受到国内舆论和在野党的强力抨击。
犹记得2020年美国大选前拜登批评特朗普的中东政策,当时他为了讨好选民,曾称沙特阿拉伯为“贱民国家”。
相对而言,中国在这方面要灵活温和得多。
作为紧密的贸易伙伴,中国对沙特阿拉伯在主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没有任何要求——想必这是小萨勒曼非常看重的一点。
再者,中-阿具有密切的能源绑定关系,中国是他们的大甲方。
早年间美国国内能源大量依赖进口,于是便与沙特等中东海湾国家保持了良好关系,建立起“石油-美元”体系;而现在美国自己成了能源出口国,化身OPEC的竞争对手,那人家还怎么陪你玩啥呢?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2年1-10月,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双边贸易额为3558.5亿美元,已成为沙特等诸多海湾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的中-阿贸易不仅仅是石油,而是拓展到各领域各层次的产品。
还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以色列因素。
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十分清楚,他们无论怎么讨好美国,都不可能达到以色列与美国关系的程度。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是世仇,为了保障以色列的安全,美国总是将最好的武器优先卖给前者,同时小心谨慎地控制后者军购需求。
八十年代沙特为什么要找中国买东风-3弹道导弹呢,原因就在于此。
有句话说得很好——“凡是美国不卖给他们的东西,沙特都会尝试从其他地方获得”。
财大气粗嘛。
最后一点,海湾土豪们迫切希望分散风险。
俄乌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罔顾财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不仅冻结了俄罗斯国家外汇,连俄国富豪的钱也一并没收。
换位思考一下,海湾产油国的土豪们、沙特的王爷们,他们会不担心有朝一日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吗?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无论是基于财富资产角度还是地缘政治角度的考量,都必须要对冲风险。
常年经历战争的中东国家会对这一点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
回顾冷战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与苏联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深度融入了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
中国没有像苏联一样搞军事阵营对抗,而是选择在美国搭建起的“场子”里参与竞争,用你的方法打败你。
防失联,欢迎关注备用号“织造短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