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新一轮衰退来袭
文:任泽平团队
当前美国经济开始放缓,欧洲经济已经率先步入衰退,包括中国、韩国、越南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出口开始大幅下降,主因是美联储持续强力加息、俄乌冲突、欧洲能源成本过高、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等。
2023年要对外部形势的严峻性有充分估计,近期欧美PMI指数持续大幅下滑,11月中国出口同比-8.7%,比10月降幅扩大8.4个百分点,增速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
未来做好应对全球经济新一轮衰退的准备,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着力扩大内需,全力拼经济。
根据国际经验,防疫政策优化后,需要一个季度左右的调整期,如果未来在扩大内需、发力新基建新能源、稳楼市、发放消费券、提振民营经济信心等方面有较大政策力度,预计2023年2季度以后中国经济将逐步复苏,再度归来。
1 美联储放缓加息,美元强势周期已是强弩之末
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加息50个bp,将联邦利率区间抬升至4.25%-4.5%,是连续四个月加息75bp后的首次放缓。
未来美联储加息节奏或继续放缓,但将维持一定的高利率水平。点阵图显示2023年的加息峰值在5.1%;鲍威尔发言也表示,需要将利率保持在高水平,在对通胀回落至2%有信心之前,美联储不会降息。
美联储猛烈加息已是强弩之末,美国经济正遭到美联储猛烈加息的反噬。在本月公布的经济预测摘要(SEP)中,美联储下调2023年和2024年的经济增速预期,分别至0.5%和1.6%,反映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形势预期更加悲观。
美国通胀下行趋势已经确立,支撑美联储放缓加息。美国CPI自2022年6月达到同比9.1%的高点后开始回落,近2个月更是超预期回落,11月美国CPI同比7.1%,比10月继续下降0.6个百分点,环比0.1%。美国核心CPI同比6.0%,比10月下降0.3个百分点,环比0.2%。主要是需求下行以及能源价格回落带动的。呈现以下特点:1)能源价格是主要拖累项。11月能源分项价格环比-1.6%,拖累CPI环比约0.15个百分点;近期能源价格受OPEC限产影响波动较大,但价格大幅下降难以持续。2)反映美国内生动能的分项也纷纷回落。核心商品回落较快,10和11月环比分别为-0.4%和-0.5%。其中,二手车分项环比从10月的-2.4%加速回落至11月的-2.9%,新车价格也从10月环比0.4%回落到11月环比零增长;一定程度反映供应链恢复,但也与需求回落有关。3)核心服务通胀较为固化。10月、11月环比分别上涨0.5%和0.4%;其中住所分项10和11月环比分别为0.8%和0.6%,依然处于高位,拉高核心CPI环比约0.25个百分点。
美国就业增长依然强劲,劳动力市场降温并不明显。11月美国失业率3.7%,与上月持平,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11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26.3万人,比10月少增2.1万人,但仍超市场预期的20万人。其中,餐饮娱乐、教育、医疗等服务业就业人数持续扩张,而零售、交运和批发物流等行业出现收缩。反映美国的服务业仍在持续修复中,这也与核心服务价格数据相印证。
11月美国非农薪资环比0.6%,高于10月非农薪资环比0.1个百分点,薪资增长有再次加速的趋势。0.6%月环比增速折年已超7%,远高于3-4%的合理薪资增速水平。过高的薪资增速对核心服务价格起到支撑作用,阻碍通胀下降速率。鲍威尔此前也明确表示,遏制非房服务通胀需要将工资增速控制在合理水平。
2 美联储持续猛烈的加息,导致美国经济开始放缓
美国正处于经济周期的“滞胀”到“衰退”的过渡阶段。先行指标显示经济处于收缩状态,11月美国ISM制造业PMI 49.0%,为2020年6月以来首次落入临界点以下;物价高位放缓。
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环比2.9%,主要是“衰退型顺差”贡献2.9个百分点,内生动能消费和投资均表现弱势。个人消费拉动三季度GDP 1.2个百分点,自二季度以来持续下行;个人投资拖累三季度GDP 1.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拖累GDP。
美国内需下滑主导经济衰退的线索愈发清晰。
首先,美国消费动能将持续走弱,11月美国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6%,为2021年12月以来最大降幅。高通胀压制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1)居民部门2.3万亿美元的超额储蓄正在逐渐消耗,前置的近2000亿美元超额耐用品消费难以再现。2)消费场景放开对服务消费的促进作用弱化,服务消费连续三个月环比增速缩窄,10月环比仅为0.18%。3)高利率环境也增加了消费的机会成本,居民将更倾向于储蓄。
其次,美国投资走弱。主要有三点原因:1)高利率环境打压企业资本开支意愿,开始恶化的企业盈利水平及其预期则对企业投资进一步压制。2)30年期和15年期抵押贷款利率依然处于近年来高位,对住宅市场交易压制明显;同时10月新屋开工总数和许可总数环比分别为-3.3%和-4.2%,新屋和成屋销售环比均为-6%,且近一年来下行趋势明显;住宅投资需求显著降温,美国房地产市场或进入下行区间;3)美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去库存周期,各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投资意愿低迷。
目前美国三大部门触发风险的概率较小,2023年美国经济更可能陷入“浅衰退”、而非“深度衰退”。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较为健康。截止2022年6月,美国中下层民众的平均每个家庭依然拥有5500美元超额储蓄,可以全数覆盖疫情前的负债。美国居民部门信用卡逾期率2.1%,仅疫情前水平4.8%的一半,其他车贷、房贷的逾期率也均处于低位,居民部门整体信用风险可控。
第二,企业部门信用风险依然较低,缓慢去杠杆不易引发经济失速。金融业和高科技行业已经开始裁员,而制造业和医疗服务业等就业人数仍在小幅扩张。未来大概率不会出现全行业裁员共振,而是有序收缩。
第三,美国在中选结束参众两院分家后,除开预算调节机制和行政人员任命外,其余事宜都需两党同意。在高通胀的大背景下,美国政府较难在浅衰退时达成经济刺激政策;但若面临深度衰退的威胁,或将促使财政政策加码,货币政策提前转向。
3 欧洲经济基本面薄弱,或率先进入衰退
2022年5月欧元区经济从高景气状态回落,7月落入收缩区间,11月欧元区制造业PMI 47.1%。
10月欧元区CPI同比达10.6%,创1997年有数据以来最高水平,11月略放缓至10.0%,拐点尚不明确,将持续对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决策产生负面影响。
从实际GDP环比看,欧元区多个国家已接近衰退,等待四季度GDP数据验证。
而英国已经率先进入衰退,其第三季度实际GDP环比收缩0.2%,第四季度预计进一步收缩0.3%。英国通胀依然居高不下,对潜在的经济刺激计划形成掣肘;10月CPI同比11.1%,续创历史新高,11月略放缓至10.7%,难言拐点已到。
在俄乌冲突、高通胀持续的背景下,欧洲经济动能明显走弱。
欧洲居民收入增速下滑、叠加高通胀,消费持续走弱。8月、9月英国零售额环比-1.6%和-1.4%;10月欧元区零售额环比-1.8%,11月预计进一步下滑超2%。2022年以来,英国和欧元区实际可支配收入持续下滑,截止2022年6月,英国和欧元区的实际可支配收入环比均为-0.9%,随着经济活动的放缓和通胀尚未见顶,预计实际可支配收入将继续下滑。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终端需求疲软,生产端受到压制,企业主动去库存。受到能源短缺的影响,有部分工业企业被动关停,另有部分中下游企业承受高能源成本的压力,经营难以为继,整体产出水平受到压制。叠加终端需求疲软,企业部门生产意愿较弱,进入主动去库周期。
4 欧洲和部分新兴经济体面临较大的金融风险
2021年6月16日美联储释放紧缩信号,美元开启强势周期。2022年9月27日美元指数到达高点114.2,最大涨幅达26%。
强美元引发资本回流美国,欧元年内一度跌破美欧平价、英镑跌至40年低位,叠加欧洲各国贸易顺差的迅速缩窄和基本面的恶化,欧洲面临更加严重的资本外流压力。需要高度关注非美元计价资产流动性危机的可能。
需警惕南欧和中东欧国债流动性危机和信用风险。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整体杠杆率近96%,且有一半国家政府杠杆率已超过2010年欧债危机时水平,包括了欧猪五国中的四个:希腊、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南欧和中东欧地区在经济内生动能弱、高通胀、高赤字率、金融条件收紧等多因素叠加下,或面临国债违约风险。
其他被动跟随美联储加息的新兴市场国家也面临严峻的考验,资本快速外流和货币贬值的压力凸显。一度跻身南亚中高收入国家的斯里兰卡轰然倒下,成为本轮强美元周期中第一个破产的新兴市场国家。随后是向IMF请求贷款的加纳、坦桑尼亚、赞比亚、埃塞俄比亚、孟加拉国等。
5 外需回落对中国出口压力已经显现,是该全力拼经济了
我们预计,随着美联储加息放缓,强势美元周期已是强弩之末。好消息是未来人民币贬值和资本流出压力缓解,近期人民币汇率重回“6”时代,坏消息是由于欧美经济放缓,外需和出口收缩。
11月出口同比-8.7%,比10月降幅扩大8.4个百分点,增速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主因海外需求回落拖累,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均明显下滑。
11月中国对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出口增速分别为-25.4%、-10.6%、-5.6%和-11.9%,比10月下滑12.9、1.7、9.4和18.9个百分点。
11月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分别-23.9%和-11.4%,比10月降幅扩大16.3和10.7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和手机出口金额同比分别-29.8%和-33.3%,比10月下降30.4和40.4个百分点。
我们维持对未来世界经济三大判断:第一大判断,欧洲有可能爆发全面经济金融危机,提防欧债危机重演,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可能也难逃一劫;第二大判断,全球经济正在开启新一轮深度衰退,美国经济也难以幸免独善其身;第三大判断,如果作出科学应对,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关键是科学防控、新基建、新能源、民营经济重获信心、平台经济发挥创新作用、稳楼市房地产软着陆等。
在外需持续大幅回落的背景下,稳增长扩大内需的重要性提升,新基建、稳楼市、降息降准等值得期待。
2023全力拼经济,四季度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重大信号,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凡事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过去压制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四大因素均在边际改善:美联储加息节奏或将放缓、防疫政策持续优化、房地产政策拐点已经出现、新一轮货币宽松和稳增长政策空间打开。只要我们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和第一要务,全力拼经济,中国经济有望重回复苏轨道。
合作支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