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录者」到「引领者」 共话经济新维度|《财经》年度对话2022圆满落幕
“一场关于新经济周期的巅峰对话,一次关于革新定义的思维共振,正缓缓拉开序幕”。
经济周期的交叠循环从未停止。过去几年,新经济市场进入结构性变革,对于经济话题的探讨不再简单停留在权威出版或是学术论坛,更渗透进每一款随着手指滑动便可以纵观世界的交互式应用。认知世界的方式,同样也在颠覆经济社会变革的底层逻辑。
对话经济:“你关心的话题正在改写你的命运”
挪威经济学家、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芬恩·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现场连线分享了关于全球经济增速全面放缓的应对之策;作为世界经济格局的焦点,中美商贸关系被再次成为当下不可回避的经济议题,中国美国商会荣誉主席葛国瑞表示外资企业仍将致力于中国市场,并增加在中国的投资;聚焦中国经济,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就中国经济的韧性及未来宏观政策发力点进行剖析,而面对当下各种红利逐渐见底的说法,携程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认为,目前中国人口还有相当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人口的活跃和内外部交流对会使创新力更加旺盛;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则表示,中国经济经济仍具有很大潜力和社会红利,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了新的时代关键词,我们还需重新校准市场坐标,整装待发;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议题下,原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带来了关于数字人民币的解读,他坚信,未来的数字资产交易市场覆盖面将更加广泛,中国的资本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
资本市场作为经济领域的晴雨表,在新经济格局中又应如何发挥其作用?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人民应成为资本的主人,资本应该为人民服务,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资本,更离不开人民;那么,人民应如何共享资本红利?新龙脉基金创世合伙人王雨荍,原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长胡浩与海松资本CEO、创始人、主管合伙人陈立光就新格局下的投资机遇对这一话题作出阐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对话行业:“各行各业的不容易,你或许要重新理解”
新时代催生新变局,各行各业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面对经济下行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各行各业又应如何重置坐标?
谈及房地产行业,汇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房集团、幸福人寿保险公司前董事长,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副局长孟晓苏表示,当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中国房地产行业并没有到头;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的银行金融业今年也被推上风口浪尖,中原银行董事长徐诺金认为,金融行业风险的整体上升需要银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这其实也是增强百姓消费和收入的过程。
“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二十大报告中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再次强化,如何让金融加速回流实体经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当前已经上升至战略发展层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前置条件和空间都是相对开阔的;与之同等重要的,还有高精尖产业的突围求生,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院长汪斌与旷视科技合伙人兼总裁付英波在这一议题下提出,在国际形势变幻莫测的情况下,科技产业的自立自强就显得更为重要,加大投入与基础研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科创产业面临的困境。
对话个体:“你从来都不是时代的一粒沙”
数字化浪潮在信息产业引发的革命是一场由下而上的变革,从那时起,个体由“被传播的对象”化为“传播者”本身。宏观社会的背后更是无数个体的故事,你,从来都不是时代的一粒沙。
华大集团CEO尹烨在谈及个体创新时提到,科学、生物以及万物都是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结果,同时他还呼吁「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面对每个不平凡的个体,新物种研究院院长吴伯凡更是直言,消除意见的纷争是非常难的,陷入两难的时候要有自己的第三选择,而这种选择正是一种超常的主动和创造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互联网生态的剧烈嬗变不仅重塑着传播内容,更是在重新唤醒每个个体对宏观的、微观的万物理解。二十多年来,《财经》致力于用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的新闻内容打动读者,矗于信息生态变革的浪潮下,《财经》力图用MCN重新开启与时代的链接,但不变的,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持守与初心,是一代又一代媒体人的责任与使命,也是“内容为王”的价值观与底气。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