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美特斯邦威二代进军千亿大码女装市场,获全球最大消费基金L Catterton投资|潜伏独角兽

美特斯邦威二代进军千亿大码女装市场,获全球最大消费基金L Catterton投资|潜伏独角兽

公众号新闻
足以撑起一个千亿美金的成熟市场。


文|潘潇雨

编辑|彭孝秋

来源|硬氪(ID:south_36kr)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的出海市场虽没有一个大主题,但也并非万马齐喑,一些由于从未被很好满足而始终隐匿于水面之下的市场,开始浮现。大码女装(通常指14码以上的人群)就是这样一片蓝海。

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由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周成建之子胡周斌Bill创立的大码女装品牌BloomChic,最新拿到了全球最大消费投资公司L Catterton的投资,这也是其获得的第三轮融资。此前,这家公司曾获得明势资本、五源资本、绿洲资本、万物资本等明星资本的加持。

2020年底,Bill从美邦离职,随后进军大码女装市场,创办了D2C品牌BloomChic。带着美邦家族的背景创业,Bill却异常低调,此前从未在媒体前曝光过。对于离开美邦选择创业,他直言自己对创业这件事始终存在passion,已经是一名“连续创业者”。

2012年,Bill从英国留学回国后,先供职于阿里巴巴集团天猫事业部,第二年他离开阿里、创立了马良行珠宝品牌,是国内首家用3D打印实现个性定制的珠宝品牌。2016年,Bill回到美邦服饰,担任美邦服饰总裁助理,先后负责美邦旗下两个童装品牌及其他创新业务。

回到美邦4年之后,再到2021年3月从北美开启创业之路,Bill的选择也让大码女装这条赛道开始浮现在大众面前。

出乎意料的是,大码女装并非是一条细分赛道,而是一个足以撑起近千亿美金的成熟服装市场。“今天大码服装的成熟度显然距离正常尺码还差很远,因此拆解女装市场的格局后发现,大码女装市场就有可能是未来最终形态。”Bill说。

这个市场有多大?根据大码女装上市公司Torrid招股书披露,北美大码女装市场在2019年达到850亿美金,预计2026年将达到1200亿美金,年复合增长率为常码女装的两倍。另一方面,美国人群的肥胖率在2007年至2017年由33.7%提升至42.4%;仅在2010-2015年5年间,购买Plus size的青少年人群占比已由16%提升至34%。

尽管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但是大码群体却长期游离于时尚的边缘,并被市场“隐形”,以至于这一群体的需求从未被充分满足。Bill告诉36氪,如果说市场成熟度到80分才会衍生更多垂直需求,那么大码市场的成熟度显然还没达到及格的60分。

BloomChic活动

事实上,大码女装的市场并非完全没有人注意到,H&M、Old Navy等海外时尚品牌都曾试图进军大码市场。只不过,2016年H&M宣布暂停线下大码时装业务,而Old Navy则在2021年宣布大举进军大码女装市场后,只支撑了13个月,就宣布线下门店撤出所有大码产品线。
传统品牌纷纷折戟大码市场,进一步说明大码服饰的时尚,并非只是简单将普通尺码放大。大码人群的身材围度特殊,也意味着在版型设计以及不同部位的包容性上考量更为繁复。对于这一品类,合适与修身的功能性已成为第一要义,在此之外形成的美学体系才能符合大码人群的时尚属性。
另一方面,大码服饰的特殊性也在于其涉及码数广泛,可拓展至30码。对于线下门店来说,常码女装需备货4个码数,而大码动辄在11个尺码以上。库存管理的复杂度以及不可预测的风险性,也常成为线下门店的最大掣肘。
如此来看,小单快反的柔性模式,再叠加电商模式,就成为了切入大码市场的必要条件。在此之外,满足用户需求仍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尽管品牌都将之视为核心,但在转化用户需求时却总会存在诸多不易。
因此,BloomChic这家将消费者转化为自家员工,并在用户反馈中得到“你们的团队一定是一群大码人群”的公司,更引起了36氪的关注。
BloomChic在流量投放上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据similarweb数据显示,BloomChic独立站流量在今年五月迎来爆发性增长,并在9月整体流量破百万,达到115万。而在新兴渠道Tik Tok上,BloomChic也抓到了流量红利,其关注者为70.47万,累积点赞量为380万。
Bill将流量端的快速增长归结为对用户的准确洞察,并且将BloomChic定位为一种引领大码人群生活方式的品牌。“他们的需求能够和普通用户一样释放出来并得到满足,也有自己展示美的方式。”带着这样的背景,我们与BloomChic创始人Bill聊了聊——

以下是36氪和BloomChic创始人Bill对话节选:

大码女装供应链:多码、柔性与重构

36氪:回到最初,每一个二代创业都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什么要离开家族自己创业?
Bill:实际上我算一个连续创业者,英国留学回来我先有了一次创业经历,现在BloomChic是我的第二次创业。这10年间我其实一直在消费行业探索整个行业的变化。现在不论是消费品牌还是跨境电商,背后都指向了品牌全球化,这会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大背景。
回到我个人,我一直都对创业充满了passion,特别这种从零到一创造价值的过程。创造价值的方式有很多种,我只是选择了其中之一。能够创造价值的背后,还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一群用户的很多需求没有被满足。
36氪:带着这样的身份创业,你有遇到过什么质疑吗?
Bill:还是会有一些社会的刻板印象在里面,人们会给你打上标签,特别在前期组建团队时沟通成本会比较高。
36氪:为什么选择了大码女装这条赛道切入?
Bill:创业的出发点在于今天我们要去服务一群怎样的群体,他们是否有一个明确的需求痛点,我们能够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并做到比市场上其他人更好。我们在前期市场调研中发现,在美国plus-size 的人群比例非常大,甚至能占到总人口2/3的比例,但市场上却完全没有这么多品牌服务他们。
36氪:为什么老牌的时尚品牌切入大码女装后,并没有成功地跑出来一家?
Bill:在今天给用户做衣服这件事并不难,从逻辑上讲,头部大企业在发现这个市场后,应该更有机会做好这件事。
但是品牌本身有一个自己的定位,他们明确了一个自己主要服务的群体。当你想去服务所有人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所有人都服务到极致,所以他们有核心用户群体的概念。当原有品牌开始切入大码人群,原本的用户也会产生你到底服务哪个群体的疑惑。更本质的问题是并非把原有的服装尺码放大,就能满足大码人群的需求。
36氪:所以大码人群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Bill: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补充两个我的观察和想法。首先,“大码”这个词其实有点被过于标签化了,甚至还带有一定的负面解读,这在国内更甚。我们还是应该对世界的多元化有更高的接受度和包容度。之前在用户访谈时,一个用户形容自己为:“I’m just like any other women, except living in a larger body”。我对此非常认同也非常欣赏。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刻意地“差异化”大码。
当然,服饰本身是对身体的修饰和对自我追求美的表达。这群用户的表象差异是体型差异,而她们的心理状态、对美的理解和诠释自然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说将“功能隐于时尚”,通俗角度理解——对于我们的用户,好看的前提一定是适穿,不止是舒适,还要fit。因为对他们而言,能否穿得下是一个很大的痛点。而且每个人的特性也不同,同样的尺码下,有的人胸围偏大,有的人臀围偏大,所以我们需要对版型、面料、裁剪都有研究,从而使版型的设计甚至是使用面料都更具包容性。而时尚更是一个表象的视觉美学感受,每个人对时尚都有不同的定义,将功能隐于时尚本身就是用户对于时尚的诠释。

BloomChic品牌

36氪:从服装设计到生产的流程来看,大码女装有什么特殊所在?
Bill:首先针对身体上几个特殊部位比如手臂、大腿和腹部等,要考虑到版型设计的包容性;其次使用面料上,大码群体在夏天更易出汗,也要考虑身体特性,比如坐着和站着,臀围对衣服的要求会不一样,所以要选择更具弹性和透气性的面料;还有一个细节是,我们大部分裙子都会有一个开叉设计,为了方便走路、运动,这也是一个功能性叠加时尚的设计,但前提是具备了功能性。
36氪:涉及到全新的版型、设计等,这是否意味着做大码是否要重构供应体系?
Bill:是的。在海外的大码可以做到30码,很多工厂压根没见过这么大的尺码。当尺码很大时,一条连衣裙的面料可能会到3米长,原来面料裁剪的方式需要全部改变,对于工厂原有的制作流程体系是一个极大的变化。
而且国内的大码女装和海外完全是两个概念,我们这里最小的尺码对于国内的大码女装来说还是太大。我们一个款式可能会有11个尺码,这也需要我们对工厂建立一套新的标准和规则。
36氪:对于新品牌来说,在大码难度的加持下,如何能使工厂配合做到柔性?
Bill:这确实是前期比较困难的地方。因为我们体量不大,工厂配合意愿度会很低。但我们选合作供应商时,会基于长期视角,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供应商。他们也认同这个市场的未来价值,愿意陪我们一起跑出来。
至于柔性本身在国内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机制,只不过我们管控的颗粒度会更细一些。我们尺码数量特别多,所以它对工人生产的要求也会更高。
36氪:对工人的生产要求更高会体现在哪?
Bill:尺码数量增多带来的是管理难度提升,背后是工人的操作难度增加,可能原来一个人只需要做5个尺码,但现在要做11个尺码。所以我们和供应商在前期的磨合成本会比较高。不过我们会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这些数据拆解到更细,包括订单分配、尺码分布等。
36氪:提到这两年的服装产业,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柔性,你怎么理解柔性?什么才是柔性的核心奥义?
Bill:柔性的价值在于按需生产。它带来的结果是降低库存浪费。柔性本身改变的是我们对需求的预测,以及响应需求的效率变得更高。对商品需求的判断能力是柔性要具备的第一个能力,第二个就是供应链体系的管理能力。包括面料、辅料把控,从采购、裁剪、成衣再到运输、质检,整个生态都需要更敏捷的反应。
36氪:你们如何让整个生态实现更敏捷的反应?
Bill:国内的柔性供应链生态已经很成熟了,我们能够做的差异化是协助供应商将计划性做到更强,比如我们提前预判一些需要集中性备货的面料,缩短采买环节等。

对于我们构建的柔性机制来说,其实反应的敏捷性并不是一个难题,关键还在于如何洞察用户需求。正是因为背后有一套敏捷的柔性供应体系支持它,才会让用户需求的响应非常快,而一旦这个需求被发现,我们也会快速将其放大。

5年内不做线下

36氪:了解到我们是靠VOC反馈(客户声音)来实现这样的运转,具体是如何从中提炼出真正需求点?
Bill:服装的版型设计是一个持续修正的过程,当用户有评价时,我们会把所有问题归类。并且每天都会要求团队关注用户反馈,找到这句评论背后本质的痛点是什么。
我们内部也设立了一个版型研究院,每一个品类上线之前,我们会投入3个月研发,除了市场调研,我们也请几十位大码人群来试穿,可能一条裤子的版型修正次数就有两位数。之后我们再把样衣寄到海外,在美国本土试穿,通过远程视频调整细节逐步修正。所以我们给到工厂已经是最齐的材料了,工厂只需要按照标准执行就可以。
36氪:收集用户反馈的主要渠道来源是什么?
Bill:首先是我们美国本土的团队,会定期办活动,和用户交流,比如2021年我们举办的“Plus Bus”线下活动,就与数十家本地品牌合作,邀请了超过4500名本地消费者参与。视频访谈、问卷的方式也在持续进行。我们在成立初期,还将用户变成了员工,我们美国团队,有几位本身就是大码群体,抛开工作之外,是他们对这件事的认同与支持。

BloomChic品牌

36氪:VOC反馈给了我们什么实际的体现?

Bill:Pocket Dress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我们在多个渠道同时发现这个信息,起因是一条社媒展示里,模特裙子上有口袋,很多用户留言说:“这条裙子竟然有口袋。”广告效果出奇地好。而在其他品牌的裙子下面,有用户留言说为什么你们的裙子没有口袋。

此外也体现在我们面料的使用上,海外用户在不同场合对服饰有不同需求。比如工作正式场合他们的衣服会手洗,日常一些用机洗,所以我们针对不同场合设计使用不同面料。

36氪:似乎每家品牌都会说要以用户为核心,但是落地的时候却并非如此,为什么?

Bill:很诧异的点是,我们前期和用户沟通时,用户会经常提到“没有人听取我们的意见”。作为时尚行业从业者,他们可能本身会带有一些偏见。在理解用户需求时,也容易把自己的主观性认知理解为用户的客观性需求,当你把自己代入其中,就很难客观看待用户声音,这是最容易犯的错。

因为时尚、好看是有一定主观性的存在。不同人生阶段、文化习惯的用户,对时尚的认知也有较大差距。

36氪:供应链之外另一端是前端的流量营销,BloomChic 6、7月数据突增是为什么?

Bill: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用户的核心需求,其次,我们也尝试了各个渠道。例如和大量大码kol合作,通过他们的阐释,让用户更具代入感。Kol的演绎更具本土化,展示方式上也更容易转化他们的粉丝。还有一个核心:我们并没有强调我们在卖一件商品,而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方式。

36氪:怎么理解传递一种生活方式?

Bill:投放一定是投给垂直于这条赛道的用户,他们刷到这条视频时会有一个标签,通过这个标签推送给一部分受众群体,这是投放上的操作。

另一种是场景上的展示,比如居家、party上你会穿什么,在不同场合和不同的人相处,你会穿不同的服装。所以这些时尚产品是按照场景来穿插在生活方式里,而不是专门对生活方式进行投放。更核心的还是我们抓到用户在乎什么,除了衣服好看之外,他们也追求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我们把它拆解成品牌相关语言,这些他们感兴趣的关键词,我们就会去抢。

36氪:我们看到6、7月Tik Tok上也有一个流量的爆发,在Tik Tok的增长上你们做对了什么?

Bill:我们很早就在Tik Tok上做直播了,在英国试点时做到了英国市场直播里的top1。关键在于我们不会在视频中传递产品售卖信息,而是输出一些有价值观的内容、引起用户共鸣的信息。

事实上也是因为我们只做大码人群,之前都没有垂直的内容服务他们,所以我们的出现让他们认可度很高。并且大码人群是相对敏感的,我们在表达时也会格外小心,一个细节没表达好,他们都会觉得有所冒犯。
而且我们也确实是第一批做Tik Tok的,海外品牌对于这种新渠道的理解也相对没有我们深刻。
36氪:我们对于线上渠道,有什么样的深刻理解?
Bill:海外大码品牌还是以线下为主。我们是一个完全线上的渠道,不管是和用户的互动频率还是内容,我们对于电商的理解都更深刻。
36氪:你们会做线下吗?
Bill:5年内大概率不会。线下的难点还是大码服装尺码非常多,sku很多,相对应商品流通的管理复杂度就会变高。如果是线下模式,基础款服装更能抵御风险。但时尚款单款的生命周期很短,库存管理的风险很大,同样一个200平米的门店,一个款式只有3个尺码和有10多个尺码,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会极大提升。
36氪:我们看到SheIn也在做大码了,你们的竞争压力会更大吗?
Bill:越来越多的人做大码,这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的用户开始被市场重视了,当然压力也是有的。
我们也会定义自己的竞争对手,一类是海外传统品牌,以线下为主,他们更具备对本土用户和市场的理解,但是他们缺少了柔性供应链的支撑。另一类是国内的新品牌,这时候比拼的就是理解用户需求。
流量也好、供应链也好,我认为都不是核心竞争力,最基础的还是品牌,我们能否提供用户喜欢的商品。另一方面,是我们想去提倡的品牌理念和价值,能让用户感受到我们要给他传递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从而形成一种用户心智。
36氪:现在来看,我们已经具备这样的心智了吗?
Bill:我们的受众基础还比较小,但是从影响用户的深度上,我们走在对的方向。在我们用户调查的问卷中有一题是:你认为BloomChic是一个怎样的团队?有用户给我们的反馈是:“我认为你们都是一群大码团队。”这对我们是很高的肯定,意味着我们确实理解了他们。
36氪:会给自己有一个目标或者定义吗?比如大码里的Zara、优衣库或是什么?
Bill:我们还是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品牌影响引领我们的用户。让他们的需求被释放,和普通用户一样被满足,让他们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展现、释放自己的美。

36氪旗下公众号

👇🏻 真诚推荐你关注👇🏻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美特斯邦威二代进军千亿大码女装市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新领域!恭喜西游学员斩获全球最大油田服务公司全职OFFER!睿兽分析投融资周报:高瓴、薇娅先生参与投资的巨子生物香港上市;锂电池独角兽卫蓝新能源获近15亿元投资丨10.29-11.04bitter是苦,sweet是甜,bittersweet是又苦又甜...普通人如何实现阶级跨越?答案其实早就注定了|潜在天赋挖掘月夜全球新晋独角兽数量腰斩,中国增量首超美国丨创业邦发布《2022Q3全球独角兽企业观察》说三道四(124)为师无道,斯文扫地​滴滴恢复新用户注册,市场已变样;犯错空间越来越小,宁德时代进一步集权何时起,“骰子”不读shǎi,改读tóu了?Twitter正式启动蓝勾勾付费制 | 拜登突向Twitter发难!3D TSV封装市场将超过149亿美元微念与李子柒和解;拼多多投入30亿开启年货节;美特斯邦威出售1.3亿房产... | 刀法品牌热讯消费基金经理的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王者归来!消费基金霸屏涨幅榜,没有景气度凭啥涨?机构资金已提前布局牛的味道!基金重仓股“满血复活”,千亿大白马涨停!苹果大消息,VR龙头直线拉涨停!最新措施发布,港股三大指数涨超1%估值超73亿元,创新药物研发商科伦博泰晋身独角兽;GPU独角兽摩尔线程B轮融资15亿元丨睿兽分析投融资周报外乡人 - 来到十八世纪的城堡全面审查Twitter代码、当场炒掉CEO等众多高管:马斯克正式入主Twitter一周快讯丨江西又一支百亿引导基金落地;银河投资设立一支S基金;中金资本在泉州设立一支大消费基金2022Q4中国新增15家独角兽居全球首位,占比46.9%;中美新增独角兽行业差异加大丨创业邦《2022Q4全球独角兽企业观察》浙江嘉兴,跑出一个光伏独角兽:估值70亿新“独角兽”时代来临!中美独角兽增长放缓,危机与生机并存FastTrack Universität 2023莱比锡大学公立语言项目招生简章Dunkin 回归Midnight Coffee 并推出全新Brown Butter Toffee Latte 及新年优惠一周快讯丨上海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发布第五批子基金申报指南;长春300亿母基金拟参股设立3支子基金;天图投资赴港上市获批中国成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场,GAP出售大中华区业务 | 财经日日评中金资本在泉州设立一支大消费基金穿越周期的迷雾,回归大消费产业链底层逻辑|2022大消费产业趋势论坛圆满落幕浓眉大眼的国货李宁也辱华了他是“数学天才少年”,也是“千亿独角兽捕手”!马斯克抱洗手池进Twitter,要求特斯拉工程师审查Twitter代码。。。他是“数学天才少年”,也是“千亿独角兽捕手”不能跑步只能走路之意外之喜指数级提升3D打印速度,长朗科技推出全系3D打印机|潜伏独角兽AIGC独角兽官宣联手,支持千亿大模型的云实例发布,“云计算春晚”比世界杯还热闹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