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给你不打扰的温柔
不打扰,也是一种关心 | 第3441期
▾ 点击收听 ▾
不要惊动那发愣的人
作者:李元胜
为你读诗:冯骏骅|配音演员
不要惊动那发愣的人
让他深深
陷在自己之中
不要惊动那
带着洞穴到处行走的人
不管他是失足跌下
还是顺着某根绳子
小心地
把自己放到洞穴里
不要惊动那
陷在自己洞穴里的人
让他捂住头的两侧
在那里哭泣吧嚎叫吧
疼痛吧咒骂吧
没有洞穴的人只有两个
一个是上帝他早已苍老
一个是梵高
为了倾听
他割掉了我们所有人的耳朵
选自《纸质的时间》,中国书籍出版社
- 关于作者 -
李元胜,诗人、博物旅行家,曾获鲁迅文学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悲喜终须自渡,他人难悟
「留言」:你最喜欢或讨厌什么样的安慰?
﹀
﹀
﹀
如果你独自一人笑了,那是真心的笑。
与糟糕的情绪缠斗时,偶尔会生发出强烈的不被打扰的渴望,企图收拢心志与精神,独自熬过短暂却难挨的时光。然而纷繁琐碎的消息总是不断涌来,清静实在成为一种奢侈。
并非足够隐忍和坚强,连嘘寒问暖都能够高傲地拒之门外。只是怅然发觉,很多时候,安慰并不是那么熨帖,如若适得其反,一个人默默自愈,更可称上上策。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或许能够无限缩小,却因为处境的不同、思维的差异等原因无法完全消失。世间诸般烦恼和情绪,终归要由自己去承受。那么不打扰,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意和关怀?
允许每个人顺着心底最柔软的土壤挖建一个洞穴,把不想说、不能说的话悄悄放进去,酿制成仅自己可见的秘密,永久尘封或不时回味,一切都尽由其意。
也允许一个人转身,挥挥手作告别。把自己放进洞穴里,哭泣、嚎叫、疼痛、咒骂……放下重重顾虑,撕碎体面之茧,任性地崩溃、发泄,拥抱最赤裸而真实的自己。
在《一句顶一万句》中,事事不顺的杨百顺偶遇身世不幸的来喜,感叹:“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如同置身巨大的镜子迷宫里,世人通常只看见自己,所谓对他人的感同身受,其实更多是推己及人。
有时回头想想,我们能给予一个人有效的劝慰,或许并非自己的话语充分发挥了效力,不过凑巧说出了对方想听的而已。正如皮埃尔·卡巴纳所说:“你相信这,或相信那,取决于你感到与哪一种解释更亲近。”
寒风,重疫,眼下生活似乎更难了些,然而还是要继续。这一次,愿你能有人陪伴左右,被好生照顾;也希望在你开启勿扰模式时,有不打扰的善意和温柔,守护你的脆弱与沉默。
撰文 | 一条小路 审校 | 西格玛
头图、插图 | Marie Muravski [俄]
配乐 | 梅舒涵《十年后的我们》《久远的记忆》
▎诗意的人
▎特别延伸
《道德经》中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老子看来,了解他人的人,只能算是聪明,能够了解自己,才算是高明;能战胜别人,只是有力的,能够战胜自我,才是真正的强者。身处繁杂的世界中,“向内走,安放自己”,看清本真,才是拥有大智慧。
“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现在我邀请你加入《道德经》21天共读营,每晚8点,读懂这部最经典的古籍,收获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智慧。
▎特别分享
▎直播预告
诗歌电台 X 嘉宾访谈 X 好物分享
邂逅温暖好声音
与艺术家、书籍设计师、图书策划人 朱赢椿一起
迎接2023
▎明日预告
12月24日晚10点,平安夜特别节目。
From 读者 一米阳光
一诗一瞬
● 隆冬傍晚,天已渐黑。骑车回家的路上,两旁的路灯忽地亮了,照得心里暖暖的! 从小就怕黑,怕走夜路,明亮的路灯是孤寂行程的伴侣!
点击 阅读原文 分享你的一诗一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