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暴力,你应该看的六部影视作品
黑镜(第三季第六集)
美国 2016年
在蜜蜂临近灭绝的未来,原本用作环境保护的无人控制蜜蜂被黑客操控,成为远程谋杀的利器。连续三天,在社交平台上被网民打上“去死”标签最多的三名“人民公敌”相继遇害。漫天遍野的无控蜂成为网民无孔不入的恶意的绝佳象喻,杀人于无形。最终,警方因落入黑客陷阱,间接导致了数十万网民的死亡。原来,投票只是噱头,操控者的真正意图原本就是对施加网络暴力者处以极刑。这不禁让人想起尼采的“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三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人质
日本 2019年
一位素来文弱的美术老师,在毕业前10天,绑架了高三A班的29名学生,目的是为了揭开前不久一位女学生的自杀真相。在追查“凶手”的过程中,班主任刻意制造、散播假消息引导舆论,试图通过这特殊的“最后一课”让学生们认识到一个朴素的道理:“语言有时候会成为凶器,和刀子相比更深、更锐利地插入你的心。”“Let’s think”是本片中班主任不断向学生强调的一点,这或许意味着,面对网络上零碎、驳杂、真假难辨的信息,保持独立思考能力是避免网络暴力的关键。
开端
中国大陆 2022年
深陷循环的男女主人公,必须成功阻止公交车爆炸案,才能走出时间轮回。在调查真相的过程中,一次次网络暴力轮番上演。在爆炸案中丧生的乘客,反而被网民在其生前的社交平台上留言“死得好”;与炸弹客搏斗的男主人公,因被网友扒出他正在开发中的游戏包含暴力元素,就被视为“杀人魔”;甚至,炸弹客夫妇报复社会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网民对其意外去世的女儿的无限谩骂。在键盘侠的世界里,受害者非但没有成为同情的对象,反而招致了无限的诘问、批评、道德谴责甚至谩骂。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世界中显然并不罕见。
我们与恶的距离
中国台湾 2019年
一场在电影院的无差别杀人案,改变了数十个家庭的命运。杀人嫌疑犯的辩护律师试图争取时间了解嫌犯的杀人动机,以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却被公众视作为谋杀犯辩护的恶魔,以至于被网暴、被恐吓、被泼粪,甚至一度牵连自己的妻儿。正如学者罗翔所言:“在网络这个匿名的背景中,人内心深处幽暗的情绪都会被释放。人们会放纵自己好辩的天性,也会放纵自己无知的热情。夜郎自大是无知者、好辩者的天性。人们也经常把观点上的争论上升为语言的攻击,甚至把语言的攻击变成肉体的争斗。”而该剧却试图挑战如今的网络环境,拒绝任何简单粗暴的舆论审判。
搜索
中国大陆 2012年
都市白领在获知自己罹患癌症晚期后,情绪低落,在公交车上没有给老人让座,引起非议。新闻记者与编辑对这一事件的大肆渲染更引发了一场集体人肉搜索,在公众指责与病魔降临的夹缝中,当事人的悲剧终究不可避免地降临。这部2012年由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在如今看来剧情略显老套,但这或许恰恰意味着:关于网络暴力,现实早已发展得更加魔幻。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
日本 2014年
一位相貌出众、人缘极佳的都市女郎在郊外被人残忍杀害并焚尸。记者在走访数位受害者的同事以后,自行锁定了嫌疑对象。在影片前半段,电影呈现出《罗生门》般的结构,依靠不同人物的主观回忆展开叙事。电影也通过人物之口提示观众:“人的记忆是可以捏造的,人们都只会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利的回忆来说。”为了炒作话题博取流量,记者对走访得来的信息进行剪裁与臆想,编撰出一个充满猎奇趣味的故事。针对嫌疑者的网络暴力也随之而来。影片结尾,真相大白后,迫于压力的记者来到嫌疑者家中寻求谅解。两人在路上第一次正面相遇,竟互相都没有认出对方。这恰恰说明,一出出热点事件、网络暴力的背后,流量的利益、猎奇的心理、舆论的轻率审判才是焦点,鲜有人关注真实的人与真相本身。
(本文源自三联数字刊2022年第21期)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