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非理性”行为中的理性|巴伦读书会
1841 年,一位年轻的苏格兰记者、作家和诗人查尔斯·麦基出版了一本长达 50 余万字的奇书《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体性疯狂》(以下简称《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以幽默但又不失沉重的笔调叙述了发生在欧洲的多个金融泡沫、骗局,及惊世骇俗的群体性疯狂事件。其中不仅涉及历史上著名的密西西比泡沫、南海泡沫和郁金香狂热三大金融狂热事件,还涉及《圣经》预言、圣物崇拜、十字军东征和猎杀女巫等宗教狂热, 以及侠盗赞歌、决斗风潮、城市疯狂和炼金术士等流行热潮。
该书出版之后,引起了巨大轰动,多次再版加印,近 200 年来一直畅销不衰,被奉为金融投资领域乃至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近20 年来被引入我国,市面上出现多个译本。自该书面世之后,人类群体性疯狂事件反复发生,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不断加剧。
2021 年,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和金融理论家威廉· 伯恩斯坦出版了《群体的疯狂》,向 180 年前的麦基致敬。在这本堪称 21 世纪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一书中,作者以与麦基一样的好奇心和热情,续写了自《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出版至今人类不断上演的金融和宗教狂热及其群体性疯狂:从 19 世纪的英国铁路泡沫、美国的末日狂热,到 20 世纪 20 年代的股市泡沫和大崩盘、20 世纪的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末日幻想,再到 21 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和房地产市场泡沫,以及近期上演的伊斯兰教末日狂热。同时,该书更新和补充了发生在《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出版之前的宗教和金融狂热,既包括麦基未予提及的欧洲中世纪一直延续到十六七世纪的宗教末日狂热,也包括麦基浓墨重彩叙述的 18 世纪的密西西比泡沫和南海泡沫。可见,伯恩斯坦按照年代顺序,向读者生动叙述了过去几个世纪里人类所发生的各种金融和宗教狂热事件。
而作为 21 世纪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伯恩斯坦的《群体的疯狂》绝不仅仅是对麦基《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的简单续写和更新,而是对该经典的传承和发展。麦基是一个完美的故事讲述者,但由于时代和知识局限,他对人类非理性和流行性狂热背后的原因和机制缺乏充分的解释和分析。而伯恩斯坦则结合了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演化心理学、金融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对群体性疯狂的产生和传播背后的机制做了全新的阐释和剖析。
特别是,在叙述和分析历史上的金融泡沫和狂热时,伯恩斯坦援引和吸收了大量该领域的经典和前沿研究成果,如劳、金德尔伯格、加尔布雷思、海曼·明斯基、白芝浩、席勒、特沃斯基、卡尼曼、罗格夫、莱因哈特和埃森格林等经济学家的经典著作。这是与作者的跨学科背景分不开的:除了深耕金融经济史,伯恩斯坦还是知名的公司财务理论家、医学博士,以及神经科学专家。
《群体的疯狂》旨在描述群体决策是如何失败的,以及当群体决策失败时会发生什么。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不仅群体会疯狂,而且整个国家都会疯狂。换言之,作者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变坏的群体幻想上,即“极其有害的大众幻想和群体疯狂”。其中的“群体”,指代的是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有所互动的一群人。一群人的互动越多,其行为就越像一个真正的群体,其成员就越会丧失个体分析的独立性,从而导致疯狂在群体中变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针对群体性疯狂,伯恩斯坦提出的核心观点在于,人类是一种叙事性动物,是会讲故事的猿猴。人类是通过叙事来理解世界的,也是通过叙事来社交的。无论我们如何吹捧自己的个人理性,一个好的故事即使分析起来很有欠缺,也会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且比最具决定性的事实或数据更有说服力。人类不仅对叙事的反应比对事实和数据的反应更加强烈,而且越引人入胜的故事越能侵蚀人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按照这种叙事的逻辑,金融狂热被理解和描述为一场不断上演的悲剧,这场悲剧有着界定清晰的人物、熟悉老套的情节和精心排练的台词。
其中,4 个戏剧人物控制了故事的叙述和展开:有才华但不择手段的项目发起人、轻信并购买股票的公众、把手伸进钱柜并无视腐败之火的政客,以及大肆渲染的媒体。在这 4 个主角的引领之下,各种金融狂热故事都呈现出相似的情节,通常都包含 4 个重要因素:预示共同富裕的激动人心的新技术、利率下降带来的宽松的信贷环境、对以往繁荣和萧条的遗忘,以及对传统和审慎的投资方法的摒弃。而穿插金融泡沫剧本的台词同样具有四大典型特征:金融投机成为日常对话和社会互动的主要话题;相当一部分通常情况下能力强、头脑清醒的人,现在却放弃了安全、高薪的职业,全职从事金融投机;对投机持怀疑态度的人往往会遭到激烈的反对;平时稳重的观察家们也开始做出荒诞的金融预测。
在伯恩斯坦看来,宗教狂热与金融狂热表面看来是不同的现象,但它们背后的潜在力量是相同的,即人们都希望改善自己今生或来世的福祉。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群体性疯狂,二者还是由相同的社会心理因素和机制驱动的:引人入胜的叙事的诱人力量,人类倾向于幻想本不存在的模式,领袖和追随者的过于自负和过度自信,以及模仿周围人的行为的倾向。
在描述历史上出现的金融狂热和泡沫时,伯恩斯坦大量引用了“经济学家在讨论金融泡沫时最常提到的” 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的洞见,认为明斯基“是一个现代的、更理智的卡尔·马克思”,“比任何一个 20 世纪的观察家都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了泡沫及其破灭的病理生理学”,并用明斯基提出的金融泡沫产生的 4 个必要条件(在作者看来)作为理论框架,分析了这些泡沫事件,即上述金融狂热悲剧情节当中的 4 个重要因素——技术替代、信贷宽松、对上一次泡沫的健忘以及放弃旧的估值方法。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与伯恩斯坦、金德尔伯格、加尔布雷思、席勒等其他因循明斯基进路的研究者不同,明斯基本人事实上毕生致力于解释的是人类的理性行为内在产生金融不稳定乃至泡沫的内生过程,而不是着眼于他们所注重和凸显的各种人类非理性因素和反应,如伯恩斯坦所论及和强调的人类所具有的对“理性化或合理化”胜于“理性或合理性”的偏好、自欺欺人的倾向,以至于人类的“理性”构成了一个脆弱的盖子,在自欺欺人的沸腾的大锅上危险地保持平衡。明斯基为用“庞氏”(Ponzi)这位金融诈骗犯的名字来命名“庞氏融资”(Ponzi finance)这一著名的融资分类法而懊悔不已。该名称让人们误以为明斯基注重像欺诈这种非理性行为在产生金融不稳定和泡沫中的作用,以至于受到伯南克等一些主流经济学家的诟病。这并不是说,这些非理性因素在明斯基眼中不重要,只是因为明斯基认为,没有这些因素发挥作用,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稳定依然会孕育着不稳定。
更重要的是,在明斯基看来,一些被传统视作“非理性”的行为事实上是理性的。在现实世界中,经济主体是在充满着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进行决策的,因而不可能遵循主流经济学所界定的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这种“无限理性”或“模型一致性理性”的行为模式,而只能遵循“有限理性”或“环境一致性理性”模式。这并不意味着这种非最优化的行为模式就是非理性的,就是一种认知错觉或判断错误;相反,这种模式才真正反映了有理智的经济主体的理性,它要比标准主流经济学模型拥有更加坚实可靠的微观基础。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和决策过程的复杂性,经济主体会采取一些理性的程序或经验法则,其中包括:将现在和最近的过去视为未来的指南,假定现在对未来的评价是正确的,以及遵循大多数人的观点。这些法则与金融泡沫的产生密切相关,尤其是最后的群体模仿性行为。这种行为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是理性的,并会在社会层面发展出一种常规或惯例(convention),反过来又会改变社会和经济的运行,从而使一个本不确定的世界变得更加不确定和复杂。
只有同时把握人类面对不确定性的复杂世界理性行事的方式和人性当中不可避免的非理性要素,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类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各种群体性疯狂。在这方面,伯恩斯坦这本颇具可读性和趣味性的《群体的疯狂》将成为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它不仅有助于了解历史上的金融和宗教狂热,而且有助于理解当今西方的地缘政治和社会分化。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恶化、人类在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中正在远离和平并走向 21 世纪群体疯狂, 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的当下,本书的内容尤其具有重要警示和借鉴意义。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群体的疯狂:人类3000年极端信仰与资本泡沫狂热史》
The Delusions of Crowds
文 | 李黎力
编辑|喻舟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投资建议不代表《巴伦周刊》倾向;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