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脑补的“青梅煮酒”,居然把日本人给忽悠了历史2022-05-23 11:05 什么叫国际IP啊(战术后仰)。1说起“青梅煮酒”的来历,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如果你问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学会这样哈酒的,可能有人会秒答:曹操和刘备时候就这么喝啊!毕竟《三国演义》里都写了么。其实不是。曹刘青梅煮酒这一段,的确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的名篇。不过是杜撰的。你去看《三国志》原文,对这一段写得其实特别简单:“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也就是说,原本刘备得了衣带诏,在跳不跳反之间纠结,正赶上曹操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突然跟他说了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结果刘备觉得自己孙子装不下去了,这才跳反。这一段的情节之生硬,转折之突兀,连给《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都看不下去,说这也太巧了,暗示肯定是有什么细节被隐去了。为了圆上这一段剧情,罗贯中算是下了苦工,想起《世说新语·假谲》里记载过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就二一添作五,写了一出“青梅煮酒”的神来之笔。相比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很多人都鄙小说而褒史书。其实这倒未必,在很多情节上,相比留白太多的史书,《三国演义》当中的很多想象,是做了充分填充和留白的,就像“青梅煮酒”这一段,有了酒的衬托与润滑,曹刘两人的互动不再显得那么生硬,而平添了一股豪杰气、英雄气和浪漫气。不过为什么罗贯中一想到青梅,立刻就想起了酒呢?在中国,以青梅来下酒,是一种从宋代以后开始兴起的风尚。北宋的诗词大量出现“青梅就酒”、“青梅煮酒”的场景——晏殊在《诉衷情》一词中说:“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苏轼在《赠岭上梅》诗中说过:“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吴泳则在《八声甘州·和季永弟思归》: “况值清和时候,正青梅未熟,煮酒新开。”显然,宋以后的文人一提“青梅”必想到“煮酒”,这几乎是一种条件反射。2很多人望文生义,认为“青梅煮酒”似乎应该就是“用青梅来煮酒”。你看央视版《三国演义》第14集《煮酒论英雄》中,就是这么表现的。严格意义上来讲,别说三国时代,就是在罗贯中写三国的那个年代,青梅也还不能直接放在酒里。《三国演义》原著里也写得很明白:“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很明显,在罗贯中那里,青梅应当是作为下酒的食物来用,青梅配煮酒,就像后来炸鸡配啤酒一样,对味。有朋友又会问了,那青梅为什么不能直接煮酒呢?问题就出在这个“煮”字上。因为古代酿酒技术尚不发达,必须煮酒至70度左右才能喝。青梅与酒虽然对味,但如果像电视剧里一样将青梅放到锅里和酒一块“煮”,青梅原先那种酸甜、清冽的口感就会丧失,失去了用其就酒的意义。所以青梅与酒这两种常在古诗词中并称、相得益彰的佳偶,其实在我们的历史上始终还是隔着一层,无法彻底融为一体。酒的酿造工艺进步、度数提高,可以真正达到酿造青梅酒,是在明代中后期以后的事了。可惜这个时候中国人逐渐告别原先对低度酒微醺的挚爱,开始追求高度酒的酩酊感,“青梅煮酒”也随之退场。反倒是同时代的日本,开始泡制青梅酒。据说,日本战国时代的名将上杉谦信偏爱汉风雅致“青梅煮酒”,有一次无意把青梅掉入酒壶中,泡制后发现格外好喝,从而酿成了青梅酒。不过这事儿吧,就跟上杉谦信是不是女儿身一样,就是个传说。3青梅酒是不是从咱这儿学的,目前尚未查到具体的史料,但青梅确实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人家也大大方方承认,说是在公元6-7世纪,由中国远渡到日本的僧侣带去了梅;也有说法是日本的遣唐使从中国带去了乌梅和梅树。你看日语“梅”的发音就是Ume。青梅刚传到日本时,日本人非常喜欢梅花。日本风俗版画浮世绘艺术中,就出现了大量以梅为主题的作品。巧合的是,日本青梅酒的登场,与三国文化在日本的流行也是同一时期。江户时代发行的食物百科全书《本朝食鉴》中首次出现了青梅酒的记载。江户时代,也就是中国的明后期,我们对日本进行文化输出,《三国演义》在日本上层阶级具备极强的社交价值,好比现在能抢到一瓶茅台。后来京都的僧人对此书进行简化翻译,写出了《通俗三国志》。此后,三国文化开始在日本大众之间正式流行起来,茅台变成了江小白。即使到了现代,与三国文化题材相关的电视剧、漫画、游戏等,在日本都拥有极高的人气。什么叫国际IP啊(战术后仰)。 日本人之所以如此热衷三国文化,不仅仅是英雄故事,更是因为他们在寻找历史中的自己。因为,日本在探究本国历史起源上,主要是从中国的汉朝、三国、晋朝开始溯源,尤其是三国时期的曹魏与日本的外交关系搞得挺好。粗略统计,仅从公元238年到公元247年的十年左右时间,邪马台国就四次遣使,交往频繁度在古代是极为罕见的。使节频繁往来,加之往后三国文化的输出,日本人的文化、习俗在那时受到中国的很大影响。所以,上杉谦信很有可能就是从《三国演义》里学到了“青梅煮酒”这一招。4“呼煮酒,摘青梅,今年官事莫徘徊。”约上三五好友、在微醺之中谈笑风生的宋式风雅,在我们文化记忆中似乎久违了。但你看近四十年一轮又一轮的国货浪潮,尤其是近些年国风文化的兴起,不就是在告诉我们,时尚是一种轮回么。我们这一代人已经不再认为国风国雅只是一种传统的符号、元素,更是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甚至是自我表达。在喝酒这件事上,现代社会,除了一些特殊场合需要喝高度白酒,我们大多数时候更愿意在微醺中保持轻松社交,也只有在轻松微醺状态下,才是最真实的那个自己。自古以来,低度酒本来也是主流,米酒、黄酒都是低度酒。曹刘对酌时,肯定喝的也是低度酒,正是在微醺对饮下,曹操才会对刘备说说心里话。有价值的审美与情趣会在历史中得到新的延续。如今中国青梅酒正在起势。而 “梅见”是为数不多的,我在很多场合都看见不同的人会选择的一款青梅酒。 去年我第一次喝到梅见,从亲尝的口感看,这款酒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继承了青梅的韵味,酸爽、甘甜,有助于开胃,同时又有酒的醇香,综合辣味和油腻感,饮用时会产生愉悦的感受,口感上确实非常适合用来佐中餐,更容易让人感受到食物本身的味道。在酒劲上,它既不像大酒那样伤身,又不似市面上很多“小甜水”那般没意思,十几度的酒精度数刚好能制造那种朋友相聚最需要的微醺感。当然了,喝什么酒只是表象,与其说是青梅酒或者其他低度酒在成为选择趋势,不如说轻松生活是人类永恒不变的旋律,梅见不过是恰好具备了中式文化与精神元素。昨天,我在朋友圈看到,梅见居然在日本也有售卖。这件事情突然就变得有意思起来:始于中国本土的青梅,曾远渡日本,被日本人玩得贼明白,如今这一款代表中国风味的中国青梅酒,已经再次横渡太平洋。有人说梅见是在“复兴国饮”。但我觉得其实我们未必要在乎今天所尽的杯中酒,是否就是古人所饮的那一款。今人不见古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只要与朋友意气相得的情怀还在,只要一款合适的美酒营造的微醺感刚好,只要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便是人间乐事。此情此景,将进酒,杯莫停,向你推荐这款好酒梅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