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薪40万,有必要学做饭吗?”
要说最近教育界的热点,“教育部宣布劳动课将成为中小学必修课”肯定算得上一个(顺便说一句,今天这篇文章的头图就出自我一个同事,刚宰完鱼准备开始全鱼宴料理的,正是她12岁的女儿)。
在最新版课标里,对劳动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写得都很细致。比如烹饪方面,课标要求1-2年级的孩子要会择菜、洗菜,3-4年级学会拌凉菜、热馒头、煮饺子,5-6年级的孩子要会“西红柿炒鸡蛋”等几道家常菜,7-9年级要独立完成晚餐或午餐。
目前劳动课还没有被纳入中高考,对升学到底有多大影响还需要观察。
但自从这个方案提出后,常爸身边有娃的、没娃的亲朋好友就吵翻了,立场不一,各说各的理。今天也来分享几个身边人的讨论。
另外对于这件事,你支持吗?期待文末给我们留言啊。
做家务可以
但布置成作业就变味儿了
家有三年级小学生,坐标北京,互联网从业者。
先说态度:我自己是支持孩子在适当年龄做适当家务的,但是相当反对开成课。
一开了课,就要布置任务,要考察,这纯粹就是给家长找事儿嘛!
我家娃现在上三年级,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前两年,算是最费妈的阶段了。我至今还记得幼儿园这么一项作业:教孩子写10以内的数字,这感情好啊,别说写了,就是加减乘除都学了,我也双手叫好。
但老师还留了一项作业——让家长把孩子写数字完成的作业拍照片视频发到群里。
合着没有教的过程,只有收作业的动作啊?!
北京的家长圈有多卷,大家都知道吧,立马有家长秀出了自家娃如同书法作品般的作业,相比之下,我娃的那两把刷子,怎么好意思交上去呢?然后我只好从头教起,鬼哭狼嚎一整天才算完成。
如果做家务也是如此,学校只管收西红柿炒鸡蛋的视频或者照片,那么这样的家务课不上也罢。
帮孩子做手工作业,每天在群里接龙,给孩子打印卷子,要不是家里有老人帮忙,我自己肯定是应付不过来的(队友是互联网大厂社畜,带娃方面基本可以忽略)。
说实话,娃上了三年级之后,我还真想点亮一下她做饭技能的。我始终认为一个人要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最近的疫情,如果不会做饭,那生活确实很麻烦。另外能把自己照顾好,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体现。
但是一想到要开劳动课了,就不难想象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家长要跟着摆拍,然后再把照片传给老师。本来作为家庭成员,分担家务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现在很多事情,都搞成了一场秀,我心里就不爽了。
各种拍照打卡,不光费妈,对孩子也不好。本来学习就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但是现在都是各种打卡、各种晒,太流于表面了。孩子在习惯了浅尝辄止之后就能得到满满的肯定,怎么还会愿意长时间踏踏实实地努力呢?
社会分工各不同
专业的事情专业干
家有三年级小学生,坐标广州,金融行业从业者
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这点大家应该都感同身受。
即使疫情反复,我们也要承认,现在人不会再回到从前,让自己被家务事死死困住。
买菜叫外卖,洗碗有洗碗机,扫地有机器人,还可以叫保洁阿姨大扫除,这样能节省时间和精力,把空闲下来的时间做自己擅长且回报率高的事情。
我和孩子爸都是做金融的,说实话,我很认同并且享受花钱买服务这件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成为万事通,只需要在万千个行业中挑选一两个自己擅长的,就足够自己活得很好了。
有人总会用极端例子来说什么如果不会做饭,再有钱也没用,比如疫情被隔离的时候……但实际上呢?上海疫情期间就有个女高管,她不会做饭,家里也没有锅碗瓢盆。她就用自己的蔬菜和邻居做交换,还是饿不着肚子呀。
时代不同了,只要一个人优势足够强大,就能对弱势起到代偿作用。所以别信什么取长补短,要扬长避短。抓住一个短板拼命补,只会培养出一个平平无奇的孩子。我不想让我的孩子成为那样的普通人。所以这个劳动课,我真觉得没必要。
劳动里的“小确幸”
滋养我一生
家有二年级小学生,坐标河北,办公室行政
我是80后,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有劳动课了,课程内容有洗碗、缝扣子、织毛衣、煎鸡蛋之类的。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学会了缝扣子后,简直觉得自己掌握了一项天大的技能,觉得自己太能干了,太值得跟家长和小朋友炫耀了,足足高兴了一整天!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这种体验有个洋气的说法,叫“小确幸”。
从教育的角度看,“小确幸”是很滋养人的。想想啊,一个8岁的小孩子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多么大的成就感啊!在这种成就感的驱动下,即便后面没有了劳动课,但我的家务技能一直在慢慢进步。
后来我结了婚,当了妈妈。刚有孩子的那几年,我在家全职带娃,那几年有快乐,但也始终有焦虑,因为没有了自我,也看不到自己的价值。但直到有一次,当我把自己给娃烤的面包发到朋友圈,受到了无数好评时,那种被边缘化的灰暗心情一扫而光,至少在那个下午,我从家庭主妇的低存在感里爬了出来,那份明亮的心情,我直到现在还记得。
(最初让我发现自己有做饭天分的,是我用剩米饭做的这个pizza,随手发到朋友圈,没想到就引来一堆点赞)
说真的,20多年前劳动课上学到的技能一直滋养我到现在,并且会继续滋养下去。那些成就感和满足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更能平心静气地去面对并不那么美好的现实生活。
(我给女儿的做饭日常)
劳动虽然辛苦且繁琐,但一定是最有效且最有趣的放松方式之一。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和我一样,从劳动技能中汲取快乐,让她始终成为一个笑对生活的人。
所以,我现在比我女儿还期待她的劳动课,这不光能点亮她的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点亮她对于生活的那份热爱。
被群嘲后
我把儿子培养成了“世纪暖男”
家有一年级小学生,坐标山西,杂志编辑
我儿子今年6岁,他自己会收拾房间、整理玩具、自己穿衣服鞋袜、叠衣服、简单的择菜和洗菜、把洗好的碗放进橱柜……
这是他的日常,他不觉得是在锻炼他或认为自己不该做。反而,他觉得做这些事会让他对生活更有掌控感。并且,他还在做这些事情时形成了一种比较周全的思维方式。
比如,他对天气有一种本能的关注,如果出门时候发现阴天,有下雨的迹象,他一定会转身回去拿他的小伞或者小雨衣。
他之所以能养成这些技能,大概是因为我做家务的时候都会故意带着他,他有不懂的地方就教他,而他果然成长为了一个小暖男。
(出去野餐之前,我负责准备食材,儿子帮忙摆盘,配色得当,拍出照片很出彩)
之所以让他接触这些,是因为我小时候,爸妈就是那种“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其他什么都不用管”的父母,而我真的除了学习,什么家务都不干。直到上了高中,我每个月还把脏衣服带回去给我妈洗,为此被同学嘲笑“高分低能”。谈不上多么羞耻,但从那时候我就觉得,会做家务,就能减少一些独自生活时面对的窘境,增加对生活的掌控感。
对我儿子来说,我也希望让他的未来多一些可能性。学业不行,还可以做厨师、家政,艺多不压身,多一门手艺多一条出路。
我在网上曾看到有人说了一句:
“我年薪40万,有必要学做饭吗?”
看过之后,总是觉得有那么一点儿不舒服。后来我想明白了,那点不舒服就来源于,这句话在言语之间把赚钱放在了劳动之上。
就像我爸妈一样,他们以前总认为“读书比做家务更有价值”。
但事实上,不与世界发生关系的学习,是没有灵魂和生气的。劳动,一方面能让孩子直观地了解世界,一方面还能紧密与家人的关系,强化孩子的责任心。
我有个朋友,她家娃从小就是英文小学霸,后来跟着她学做饭,自己用英文手写菜谱,厨艺和英文水平一起精进。所以,谁说劳动本身不是学习呢?
所以,我特别赞赏让孩子多劳动这个想法,并且我认为,劳动不应该止于劳动课,而应该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关于劳动课,常爸也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说实话,刚看到这个规定时,常爸倒是挺欣喜的。现在的孩子活得太不接地气了,有同事说自家孩子一直认为水就是从水龙头里产生的,所以,让孩子做做家务,既能增进对世界的了解,活得更踏实,还能锻炼心智。
但是,一想到还要家长检查作业,常爸就有点犯怵了。不难想象,要是劳动课流于形式,或者成为家长的负担,那么保不齐劳动课就会成为内卷的新方向。这一点,相信是爸爸妈妈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最后,你喜欢学做饭吗?你会从小让孩子帮厨吗?关于孩子的劳动课,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1
END
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