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驱疫、祛病,愿我在乎的人一世安康
一家一粥一香甜,一年一岁一团圆。
12月30日,是今年腊八。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之后,新年在望。
古人说:腊者,逐疫迎春。
冬将去,春将来,正是各类流感、疫病的高发季。
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祖先,祛病迎新。
一碗腊八粥里,既有冬日里的牵挂与温暖,也有逐疫平安的祈愿。
《玉烛宝典》云:“腊者,猎也,猎取禽兽以祭先祖,重本始也。”
腊八的另一层含义,是祭祀。
人们在这一天,摆好供品,祭祀先人,祈求他们护佑家人平安。
家,是中国人的根。
自古以来,我们都是以家为单位,抵御人祸与天灾。
此次疫情,感染之后隔离在家,是家人给我们递水喂药,做饭打扫。
我们彼此守望,一起捱过难关。
腊八有个传说,五帝之一的颛顼氏有三个孩子出生就死了,跑去做了“害鬼”。
他们传播疟疾,传播恐惧,让人生疮害病。
人们会在腊八扮成稀奇古怪的怪兽,大声地唱歌,来把这些制造瘟疫的“害鬼”,赶到偏远的地方去。
传闻这些“害鬼”惧怕赤豆,故腊八这天,人们便用红豆、赤豆熬粥,以此祛疫迎祥,护佑家人安康。
到了一定年纪,慢慢明白,人生最大的圆满不是功成名就,而是家人健康,平安平淡。
家人是精神上的支柱,也是心灵上的慰藉。
家人安然无恙,就是我们最好的福泽,家人无病无灾,就是岁月最好的馈赠。
相传,释迦摩尼为了开悟,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但是路上又累又饿,体力不支,昏倒在地。
路过的牧羊女,用稠粥喂他,释迦摩尼才得以活命。
后来释迦摩尼成道,每逢腊八日,僧侣便会煮粥供佛,效仿牧羊女,把温暖和爱分给善男信女。
传说吃了寺庙的腊八粥,可得到佛祖的保佑。
滴水之恩,报以涌泉。
某种意义上,腊八也是中国人的感恩节。
感恩那些在困境中曾经拉过我们一把的人,是他们让我们免于灾祸,免于苦痛。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救百姓于水火。
百姓感念恩义,相继送粥。
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最终大胜而归,这天正是腊月初八。
岳飞被害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知恩也要报恩。
对待别人的善意,要懂得回馈,这样才不至于辜负别人的一番心意。
疫情期间,那些愿意给你送药的人。
那些不顾感染,为你忙前忙后的人,一定要牢记于心。
腊八节,借着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祝愿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平安无恙,自在安康。
感恩报德,知恩报善,才能善意流转,生生不息。
西晋的时候,洛阳发生瘟疫,死了很多人。
朝廷赶制了大量药丸来救人,后来延习成俗,人们开始在腊月熬药。
到了宋朝的时候,人们把虎头丹、八神、屠苏,放在香囊里,称之为腊药。
到了腊八这天,朋友彼此馈赠腊药,祝愿对方祛病除疫,平安健康。
除了腊八药,还要馈赠腊八粥。
腊八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彻夜熬制腊八粥。
炉火围坐,香气四溢,一家人忙前忙后,好不热闹。
人们在熬好腊八粥,祭祀祖先之后,要赶在中午之前,把腊八粥赠送给亲友,送完之后,全家人才能食用。
这在中国的习俗里是很少见的。
中国的大部分传统节日,都是局限在家庭内部展开,更多强调一家人的团圆。
但是腊八更多的是把关系向外拓展,通过赠药和赠粥,让人们更好地去维系友情。
在馈赠和接受中,获得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陆游曾说: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陆游本来生病了,身子不大爽利,但是朋友送来的一碗腊八粥,让他心情大好,就连眼前的景色,也变得清新起来。
腊八节,和朋友们一起来一碗腊八粥,相聚欢宜,一起分享,让友情温暖彼此,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腊鼓鸣,春草生。
腊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过完,就是新春。
所以“腊”本身也有“新旧交替”的含义。
老北京人讲:“送信儿的腊八粥。”
意思是喝了腊八粥,就要开始准备收拾收拾过年了。
腊八,是一年的终幕,也是新春的序曲。
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它也是一个节点,一次新生的节点。
书往后翻,人往前走。
过去的这一年,我们饱受疫情摧残,生活过得磕磕绊绊。
但是腊八之后,我们即将迎来新的春天,新的开始。
腊八这天,人们有沐浴净身的传统,一方面是祛除疾疫,另一方面则是迎接新生。
《时文轨范》里讲:沐浴之后,诸垢已尽,无复烦恼之痕。
曾经发生的事,无论它是好是坏,耿耿于怀都没多大意义。
洗净尘垢,抛却过往,才能大踏步地往前走。
腊八之后,该放下的放下,该释怀的释怀,一身轻松地开启崭新的生活。
▽
时间如流,岁月不居。腊八之后,年味渐浓。
家家户户开始杀年猪、打豆腐、腌腊肉、采年货。
一家一粥一香甜,一年一岁一团圆。
点个在看,用一碗腊八粥,祝愿所有我在乎的人,平安健康,无病无灾。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