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如何制作自然类纪录片

如何制作自然类纪录片

公众号新闻

‍‍‍‍‍‍‍‍


上周六,我们举办了第六期纪录Talk“如何制作自然类纪录片”,邀请到缤纷自然团队的导演丁铨、导演、剪辑指导钟杰和制片人、导演陈熠之分享他们的创作初衷、选题、前期调研、剪辑思维、与科学顾问的合作、拍摄人员安排、发行等创作细节。

缤纷自然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制作中国本土自然和野生动物的纪录片公司,完成了多部精彩的作品,包括讲述野生亚洲象走出云南西双版纳保护区的《与象同行》,“中国猿影像保护计划”系列作品《天行情歌》《方舟 · 东黑冠⻓臂猿》以及讲述长江源头、长江中游和长江入海口三种野生动物和保护的故事的《一个长江 · 万象生机》等。

以下为讲座的文字整理,供大家参考。


用影像唤起公众对中国野生动物的关注和保护
丁铨老师在开场时给大家做了一个关于野生动物的小测试。

△讲座截图

丁铨大家对遥远的非洲、亚马逊的动物都耳熟能详,反而我们中国本土的动物,大家可能只知道熊猫、雪豹、金丝猴,其他的可能不太了解。
事实上,中国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亚洲最长的河流,世界第三长的长江,第二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我们还有非常长的海岸线,在海南和云南都有热带雨林。中国其实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一个国家,刚才分享的这些地形地貌,缤纷自然这几年都有在这些地方做一些深入的对中国本土物种的记录和拍摄,这可能也是我们做中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初衷。
希望通过我们的故事,我们的影像,我们的讲述让大家能够看到并了解这些野生动物,某种程度上来说缤纷自然是在拍摄一个中国版的《动物世界》研究黑猩猩的美国科学家珍·古道尔说过,“唯有了解才有关心,唯有关心才会有行动,唯有行动才会有希望。”这是我们缤纷自然在做的工作,我们在纪录片里算是一个“细分赛道”的拍摄,讲述中国本土野生动物的故事。通过我们的拍摄,让更多人去了解到我们中国本土的一些野生动物,才会产生更多的关心跟共鸣,我们才可能会有行动和保护。

前期调研及及时调整相辅相成
丁铨拍摄野生动物纪录片跟拍摄人物纪录片,或者其他的一些纪录片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它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所以我们需要做非常详细的前期调研和策划。例如拍摄《天行情歌》的时候,我们需要去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森林里面去了解长臂猿的出没情况,分析哪个月份可能会比较好拍摄,考虑我们需要如何做隐蔽或者后勤工作等等。

△《天行情歌》海报及观看链接 ©缤纷自然

在结束调研后,我们通过调研的情况去构思如何在客观故事的基础上去搭建整个故事的脉络。在有了非常详细的计划之后,我们再做一些拍摄的准备。摄影师是一个重要的一个角色,其实好多摄影师都有生物学的背景,或者从小对这方面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包括我们的制片人徐健老师,在这个领域已经深耕了二十多年,他对国内哪些地方能够拍摄到什么样的野生动物,有比较深入的认知,所以我们可以拍摄到其他团队比较难拍到的一些内容。因为很多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都是生活在保护区里,我们的现场制片需要跟当地的保护区去做一些沟通。
这是拍摄的前期准备,我们会把了解到的情况,根据实际的后勤和前方的一些情况去捋出一条拍摄的故事线。进入了实际拍摄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根据摄影师在前方现场每天拍摄到的东西做一定的调整。譬如我们了解到动物在这个时间段里会发生一个求偶行为,像孔雀开屏,可能我们拍摄的过程中它一直都没有发生行为。可能会发生另外一些行为,假设有另外的一些动物来捕捉孔雀,我们就通过前方拍摄到的内容及时的调整。
以《一个长江》为例,其实我们之前是要去拍摄荒漠猫,中国本土唯一的一种野生猫科动物。我们跟一些专门在研究保护这些野生动物的机构是有密切合作的,它们在前方能够提供一线的野生动物的科研成果。在调研之后发现一直在跟踪的那一群荒漠猫,今年被猛禽吃掉了。我们不得不临时去换一个主角,在当地又联系了研究狼的机构,及时的做一些拍摄上的调整。这是我们拍这一类野生动物纪录片需要去做的事情。

△《一个长江·万象生机》海报及观看链接©缤纷自然

剪辑自然类纪录片的三个原则
钟杰我想围绕《与象同行》,去分享一些我剪辑长片的观念。大量的素材你怎样去选,第一个原则就是“真”。

△《与象同行》海报及观看链接©缤纷自然
比如象群北迁南返的时间跨度可能超过一年,但是你只有五十分钟的时间去呈现。你无法全面的,恰好在事件所有重要的瞬间,都有机会拍到信息。所以事实上,“真”只能是部分的。
在后期创作的时候,除了面对100多个小时的素材之外,导演、摄影师、拍摄对象的体验,他们对这件事情的一手了解也是你作为剪辑师、剪辑指导需要去学习、去消化,去转化为你的一手认知的素材。你想带给那些没有经历过这件事情的观众什么领悟,什么体验,什么认知?那也是一种“真”。

△《与象同行》影片截图©缤纷自然

我们看到有两组素材,每组大概3- 4个镜头。前面的一组比较绿,后面一组绿比较少,感觉地上还有点尘土飞扬的沙,解说词在说干旱。其实这两组镜头不是“真”的,是2019年甚至更早的时候拍的。去还原艺术上的“真”,或者我们相信的价值上的”真“,是通过不是当下真实发生的素材去剪辑,去制造这样一个对比。
第二点取舍,我们总是不断地讲“少即是多”。你要去体现你要传递的点,在一部长片中的方法不是往上加东西,而是拿掉那些干扰的东西。
第三点巧拙,对于做自然纪录片,我的感受是比起做人物纪录片,其实更需要稳下来。与其去体现我的处理有多么的”巧“,我宁愿提供一个扎扎实实”拙“的版本,但是它给出的信息是足够明确的,而且没有什么让人会走神的地方。我把“拙”做到99分的时候,再去想有没有一分可以加,有没有一点点可以让你做创新内容的空间。
很多时候我们会挪用不同时空的素材,把它搭建成一场戏。虽然是纪录片,但我们也讲究戏剧性,沉浸在一个气氛里,观众才更有可能去体会你想传递的情绪和价值,最后达到唤醒他的关心的一个效果。我们用传统的手法去把四、五个镜头搭建起顺畅的一组连续的桥段,这是最重要的。

后期就是抓重点:工整不碎
钟杰我觉得要发挥纪实的魅力,选对素材,给观众足够长的时间去看这个镜头中承载的丰富的信息是怎么流动的。两只小象的互动,给大家看三秒,换一个角度再去看,就有一个场面的感觉,但你的剪辑会有一种人为的效果。而我放20秒这两只小象是如何打闹的,这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画面,作为剪辑师,作为导演想分享给观众的点就在这个长镜头中。一旦我们避免为剪而剪,找到更有生命力的长镜头,影片本身也会变得丰富
所以“工整不碎”这个效果其实是花了很多时间去找集中的信息通过多个角度去描述同一个点。但是如果我们只是聚焦和采访和解说词信息对准,你会发现画面会非常跳,所以有时候对准的结构不要想得太细。
同时,我会倾向于把画面处理成像是几个机位对着它们去拍的一样。不同时空它们往不同方向运动的两个镜头,我把其中一个做水平翻转,接起来的时候你会感觉更舒服。你要给人一个结构感,头尾很重要,开头让大家知道你的意图,这件事说完了,要留一个气口,让观众回味一下。
在大象傍晚玩耍的场景后,有一个加工茶叶的大姐的画面。画面不是同一时间拍摄的,也不是提前策划好去拍摄这个“隐喻”的场景。大姐刚好向窗外看了一眼,观众可以想象她身后有一台在加工茶叶的机器,里面有一个茶叶特写。两件事情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可能场景上有点像。我们在调色的时候把两场戏的光调得很接近,给人一些联想的空间,想把视觉上的信息延长,形成一场更大的傍晚的戏。

△《与象同行》影片截图©缤纷自然

后期就是抓重点:贯彻功能

钟杰:做自然类纪录片有很多经常会使用的一些技巧,不要嫌它们老套,做到位,肯定不会差。但是如果你脑子里蹦出一个你认为清脱俗的东西,没做到位,效果会更差。所以,第一点,灭绝自嗨,没有那么多新招奇招
第二,充分打样沟通。你做一个样片,你很相信这个东西是成立的,把它效果做到七成,大家信了之后,再按照这个方向去加强,让剪辑、解说、音乐都往一个戏点发力。
我们有一个和音乐编辑沟通的表格,标明每个段落音乐的功能,参考音轨,参考的剪辑版本以及希望提升的地方。在剪辑的时候,我们会思考并摸索每个段落音乐的功能,尽量在剪辑台上去把它做到七八十分,再交给更专业的音乐编辑去做,他们返回来,我会再加工一下。最后在这样一个比较准确的一个音乐设计的整轨之上,再去跟声音设计去配合。
第三点就是有时很容易出现信息满载的情况。这个画面我想观众看到,但是我又怕观众不完全理解,在解说上补充很多,同时音乐又很满。信息太多的时候,就是一个打架的状态,观众会很累,所以需要明确功能。

△《与象同行》影片截图©缤纷自然

这段可以称为“大象的梦”,从一个叠画进入到一只熟睡的小象的侧脸开始。这场戏是在拍摄时候的有意设计,想要表现进入雨季之后,湍急的河水,象主观的那种害怕。实际上我们也得到它们尝试过河的红外画面。我们就考虑是不是可以把它处理成梦里的想象,有时你白天要做一件有风险事,可能在睡梦的时候也是在预演这件事情。你可以把这个感觉用上,不明说,让观众去理解它是梦或者不是梦

后期就是抓重点:富有变化
钟杰如何避免流水账,怎么把控节奏情绪,其实就是提供变化。我们有纪实、解说、采访、还有“其他”。什么是其他?刚刚大象的梦,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其他。你有那么多元素可以用,不要一直只用解说贴画面,这样的观感肯定会单一,尤其对一个长片来说。
但是变化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随便换,需要把不同的东西融汇到一致的表达当中。大家可以看到,其实这个片子有反复的去输出一些信息。比如大象的智慧是高的,情绪是丰富的,家庭关系非常紧密。我们始终会扣着这些点,而不是不停地去换观感,要有变的东西,也有不变的东西。

如何考量选题
陈熠之最开始的阶段,我们团队会思考什么是值得拍的,比如像长臂猿系列,我们叫“中国猿影像保护计划”,我们想拍中国现在仅剩的四种长臂猿,以前有六种,甚至有更多种。我们看到种群的数量在不断减少,我们也可以判断,在未来的几十年,如果不加以保护,很可能会走向灭绝。
首先选题考虑的第一个因素肯定是可拍性,也就是可行性。动物的行为你有多大的把握能够记录和拍摄到,你能离动物多近。一般我们用这种50mm-1000mm超长焦的电影镜头,如果我们想要拍摄到一个相对完整的场景,比如想讲清楚它的一个完整行为,有一定的故事性,远、全、中、近、特这些景别都要有,摄像机离动物的距离至少达到50米左右,甚至更近。这样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拍到比较好的、比较完整的特写。所以动物拍摄的可行性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非常客观的因素。
另外一个就是从讲故事的角度,我们看BBC很多自然历史大片,一般是五十分钟介绍8-9个物种的比例。他们在做选题的时候会选更多,可能要选12- 15个。因为你计划去拍,但是可能这一两年的周期里,你拍不到一些动物,或者拍得不够好,可能也会面临需要换物种的情况。我们也需要优先考虑筛选物种的故事性,我们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观众会想看
另外我们有很多片子其实不仅仅是只有动物的,很多是有人的因素。我发现其实即使它不是一个全程都是动物行为的影片,在国际市场上去售卖的时候,大家都能够听懂,而且是非常感兴趣的。所以我们经常会提出一些很有意思的人和自然的题材,包括像城市野生动物,身边环境的变化等等。

中国野生动物纪录片的发行渠道
杨洋:以《天行情歌》为例,它的海外发行平台一共有11家,包括美国很大的PBS,英国的Virgin Media,还有瑞典、俄罗斯、泰国、立陶宛、匈牙利、比利时等的电视传媒集团。
陈熠之海外其实因为节展有自然历史单独的类别,所以我们的片子,可以拿去大型的纪录片市场。像法国的阳光国际纪录片节(Sunny Side of the Doc),欧洲最大电视展MIPCOM。跟我们合作的主要是欧洲最大的自然历史类发行公司,叫Terra Mater Factual Studios,它是红牛集团旗下的制片发行公司;还有欧洲的Off The Fence,也是一家制作和发行纪实内容比较老牌的公司。
国际上它是一个小众市场,但是又很完善,因为它有非常固定的电视台每年都有大量的购片需求。国外一直都是制播分离的,所以会有大量的制片公司给这些平台输出内容。我们中国的内容其实也是一样的,去参与这些节展也是可以去销售的。
自然历史类有两个比较顶尖的奖项,一个是英国的Wildscreen,一个是美国的Jackson Wild。他们都是两年交替举办一届。这些节展上的获奖影片我们能看到像这些每年出的BBC、美国国家地理的大片,《天行情歌》也在 Jackson Wild上有所提名,包括一些联合国的奖项。
国内自然类纪录片跟其他类型的纪录片都是混在一起,去面对一样的平台的标准,优酷、爱奇艺、腾讯、B站,抖音、西瓜也开始在做。还有电视台,但是电视台商业化市场化的程度非常低,一般都是以“赠播”的形式,也就是以非常低的售价去换一个播出的平台,比如像央视。
杨洋:还有一个平台WaterBear (waterbear.com),是刚才提到的Off the Fence的创始人Ellen Windemuth自己出来以后做的流媒体平台,上面都是免费的关于自然环境主题的纪录片,并且你可以主动选择你看好的NGO进行捐助。

如何保障拍摄人员的安全
陈熠之:我们会提前购买人员保险、设备保险,另外就是要做好充足的在野外工作的准备,从装备上,人员上,到对于所拍摄的不同环境的了解。比如像丁铨导演拍东黑冠长臂猿,去到喀斯特地貌,要爬很尖的石头山。我们也非常依赖当地很有经验的向导,他们对地理环境,对路线比较熟悉,我们得在他们的带领下才有可能去到。
剧组成立或出发之前,都会签署专门的安全须知。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要在完全准备好的状态下,你需要了解要到什么样的地方,包括温度变化,海拔变化。拍不同的物种的危险系数也不一样,像拍大象,我们尤其强调保持距离的安全须知,以及必要的逃生须知。在制片上面,肯定是要提前了解离拍摄点最近的医院,包括路线、交通,提前做好准备。
杨洋国内有专门做这种安全逃生方面的培训吗?
陈熠之没有整体的培训,但是有一些小项目,比如我们拍长臂猿,需要爬树,它们都住在三四十米高的树上,我们还要搭树屋,搭一个平台进行拍摄。我们就专门请了攀树专家来训练,帮我们做保护措施,如果你要去攀冰,那又是有另外的专家。

与科学顾问的合作
陈熠之我们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有会与科学家顾问合作,大部分都是比我们要了解这个物种的科学家。因为野生动物能够被拍到的前提是基于科学家对它们多年的研究。像长臂猿的拍摄是基于科学家多年的习惯化,让动物不会看到人就跑,在我们拍摄它们的时候能展现出非常自然的行为。我们会基于不同的项目找不同的科学顾问进行合作。
杨洋:大家也可以去看看BBC 拍的幕后,据我所知他们就算在地拍摄的时候,现场都是会连线后面驻扎的科学家随时在线等候,根据现场的情况建议机位摆在哪里。
陈熠之欢迎关注我们的B站“缤纷自然中国纪录”我们会不定期举办直播分享拍摄幕后。



关于“纪录Talk”系列


纪录公社从去年成立开始,便致力于为纪实影像创作者提供一个思考、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我们策划“纪录Talk”系列线上讲座的初衷是希望选取值得探讨的纪实影像行业实际操作或趋势性话题,邀请相关人士进行分享,激发从业者针对话题的讨论,为创作者提供启发或帮助。我们将邀请国内外嘉宾就纪实影像创作的各个维度进行分享,包括现场控制、摄影、档案资料调研、剪辑等等,为从业者提供共同思考的空间,探讨如何增强纪实影像领域的专业性,提升真诚的、有创意的纪实故事叙述。
👉🏻 讲座回顾 | 纪录Talk第1期:拍摄现场的控制
👉🏻 讲座回顾 | 纪录Talk第2期:跨类型纪录片创作
👉🏻 讲座回顾 | 纪录Talk第3期:纪录片中档案资料的获取与运用
👉🏻 讲座回顾 | 纪录Talk第4期:创造性的运用档案资源讲故事
👉🏻 讲座回顾 | 纪录Talk第5期:IDFA现场连线 · 电影节——灵感背后的支撑体系

特别鸣谢此次活动媒体支持

         
(从左至右按首字母排序)
凹凸镜、乘法口诀Hardfilm、光影之前观影团、木子纪录、SiDe映像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email protected]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秀才,举人,和进士换到现在相当于什么。。。“纪录Talk”第6期预告 | 如何制作自然类纪录片3张表教你如何制定市场营销年度规划 | 会员直播预告大话三国159:小霸王孙策是如何制霸江东的?如何制作爱尔兰咖啡资深制作人分享:如何成为“高能游戏制作人”?制作自己的人生故事书 | Online创作工作坊是枝裕和、阿巴斯、赫尔措格,他们如何用纪录片讲好故事?纪录片《镜头里的中国》重磅开播!来看国际纪录片人的中国情缘在PPT中如何制作翻书动画?英华号周播报|养老FOF热度大增,究竟买哪只好?如何补救亏损的基金?长期投资有何制胜秘诀?伪纪录片是纪录片与剧情片的结合吗? | Hishorts!论坛实录新的一年,如何制定一个高质量的年度规划?豆瓣9.5分!这部惊艳全世界的自然纪录片《小小世界 》,最适合和孩子一起观看!如何制定并实现目标口罩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全6集视频,必须学习!大自然治愈疗法|纪录片推荐年底了,如何制定明年的营销计划?如何制作摩卡咖啡纪录片丨给不想读书的孩子看看这部纪录片《18岁的流水线》,胜过叨叨一万句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症》第1集:少年已知愁滋味Apptronik如何制造其人形机器人?头条新闻如何拍成纪录片?如何制作咖啡酒【30/50】十月活动-秋日的时尚纪录片:建造一个族群共同记忆的底线 | 专访纪录片评审杨超导演Crested Butte 黄叶似海 - 多彩科州之旅(五)Kylie Jenner 被认为蹭流量 Queerbaiting,利用少数群体的关注炒作自己…爆款之殇!36只百亿基金大跌超20%,头部公募正沦为"业绩腰部"!把基民的钱当作自己的钱投资,很难吗?01月11号:年底了,到底该如何制度明年的财务预算?芯片未来将如何制造?一文看懂巨头们的布局!减肥如何制作生奶油如何制定今年的战略目标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