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2019-2022,今夜是三年疫情的最后一集

2019-2022,今夜是三年疫情的最后一集

其他


明年,一定是个好年。



这句话,这张图,我每年都发朋友圈。


今年这一次,才总算多了一份笃定。


12月13日0时,行程码正式下线,算是为三年新冠画上了句点。


城市相继放开,人们走进商场、走进餐厅、走进游乐园……生活的秩序一步步恢复如常。



2022年末,绝大多数人都是在高烧中度过的。


直到这一刻,我们才猛地意识到,原来过去这三年,我们竟被保护的这么好。


毫无疑问,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三年新冠的亲历者、见证者。


这三年也必将会成为历史书中的一页,将来常常被人们想起,谈论。


这篇文章,仅作记录——


我们,该如何讲述这三年?



哨声


2019年12月30日下午,一张微信群聊天截图开始刷屏——


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在我们医院后湖院区急诊科隔离。

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

请大家不要外传,让家人亲人注意防范


这是预警新冠的第一声哨响。

吹哨人,是医生李文亮。



2月1日,在经历咳嗽、高烧、肺部感染后,李文亮等到了自己核酸检测结果,阳性。


他发微博说:尘埃落定,终于确诊了。


为不让大家担心,他还特意配上了一个emoji。



短短六天后,武汉中心医院官微发出消息:


我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


李文亮医生,倒在了抗击新冠的一线。


记得最后他还说,等他好了就要上一线,他不想做逃兵。



往后三年,他的微博都是大家的树洞。


100万+的评论,是所有人一同写下的新冠日记,记录着这三年里的点滴。


遗忘是人类的通病,但是你看——


三年过去了,我们都没有忘记这位吹哨人。



暂停


2020年1月22日,春节前夕,湖北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应急响应。


听说那天的武汉很冷,一直下着小雨。人们在寒风里缩着身子,排在医院门口,等一张床位。医生们忙得连轴转,一连十几个小时在岗,没人替班。


73岁的李兰娟院士,同样一刻未停的守在一线。她知道,疫情如果蔓延至其他城市,防控工作只会更加艰难。


她顶着压力,向上报告:

基于疫情状况,武汉必须马上封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封城时间绝不能拖到1月24号大年三十,否则疫情会更大规模向全国扩散。



凌晨两点,武汉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宣布:

从23日上午10点起,全市的城市公交、地铁、轮渡以及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武汉,按下暂停键。


喧嚣热闹的城市突然静下来,显得很不真实。


这是我们第一次静默,长达76天。



后来,我们开始试着习惯不出门,不下楼,不远行……生活总在播放和暂停间不断切换。


这三年,时间仿佛被拉得很长。



告别


2020年2月1日晚上10点,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口。女孩一边追着殡仪馆的车,一边撕心裂肺的哭喊着:“妈妈!妈妈!”


几小时前,女孩的妈妈因感染新冠被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去世。


正值疫情爆发,所有因新冠过世的患者,都只能立即拉走火化。


女孩没能跟妈妈好好告别,甚至都没能见到妈妈最后一面。



另一家医院门口,女孩穿着羽绒服站在路边,眼看着殡仪馆的车接走了爸爸。


她哭得手足无措:“我怎么办呀?我没有爸爸了,怎么办呀?”


这三年我们总是在告别,包括这个冬天。


演员王劲松,再也拨不通妈妈的电话了。



很多人,甚至都没能好好跟家人说一声再见。

这三年,连告别都是仓促的。



新增


x月x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xx例,新增死亡病例xx例,新增疑似病例xx例。



这三年,我们从来都知道——


新增从来不是一串串数字,而是一条条生命。



方舱


2020年1月22日,中建三局接到任务:


要在10天内,赶赴武汉建成「火神山」医院。


三天后,大年初一。他们再次接到任务,还要在12天内,同时建成「雷神山」医院。


不能耽误一分钟,这是和新冠赛跑。



线下,约四万名建设者从八方赶来。他们24小时轮岗,日夜鏖战,十天左右两所医院拔地而起。


线上,6000万人同时在线,透过屏幕眼看着奇迹建成。



直到2020年4月15日,这里累计治愈患者4879人。它们是最初的方舱医院,是当时武汉所有患者的希望。


抗疫期间,武汉一共建造了16所方舱医院,后来三年全国各地的方舱医院也陆续拔地而起。


……


再回过头去看,这是希望被搭建起来的三年。



同舟


2020年1月31日,一位头戴环卫工人帽的老人走进山东日照某派出所。


他丢下一个纸包便匆匆离开。



警察打开纸包,里面是12000元和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着:急转武汉,为白衣天使加油。


大爷只出现了17秒,却将自己省吃俭用后的积蓄尽数捐出。他不知道该怎么把钱汇至武汉,但他知道,警察总有办法。



2020年1月27日,菜农秦师傅得知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后,决定将自家菜悉数送给他们。数量不够就去买,硬是筹集了24箱新鲜蔬菜。


他不会导航,就骑着三轮车一路问,辗转40公里才将菜送到。工作人员见到他时,他的整张脸和双手被冷风吹得通红。



疫情当前,太多人最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反而是竭尽所能、倾其所有、想方设法地去帮助别人。


这是我们所有人同舟共济的三年。





2020年4月8日零时,武汉正式解封,离汉通道恢复通行。



恰好赶上春末,武汉重启。


滞留在武汉77天的人们,买好了回家的车票;街边的门面陆续开业;长江大桥上车来车往;人们在樱花树下相见……


这是我们第一次阶段性胜利。


其实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赢过新冠。但我们有过很多次阶段性胜利:比如武汉,比如疫苗,比如方舱,比如当下我们正在重启的生活……


这三年,我们都知道——


我们总会赢的,因为我们从没想过输。





就地过年,是这三年春节的关键词。


2020年12月25日,北京提倡市民在京过年;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同样提醒市民,元旦春节期间非必要不出行;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继而发布通知,鼓励留深过年。

……

不只是一线城市,安徽、四川、湖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也在同一时间发布通知,要求“非必要不返乡”。



疫情让我们腾挪出了更多时间呆在自己的小家里,却让回家团聚变得很难。视频拜年,微信红包,我们隔着网线祝福彼此……


这是我们离「家」最近的三年。


也是我们离「家」最远的三年。



归家路


2022年5月16日,宣布逐步解封的上海迎来了第一波“离沪潮”。


60岁的黄先生徒步7小时前往虹桥火车站;



某男子加价500元只为抢到一张返乡票;



妈妈抱着孩子靠坐在火车站外通宵候车。



面对疫情的步步紧逼,我们第一个想到的“避难所”往往都是家。


只要有家,就有安全感。


无论这条归家路多长,回去了,心也就安定了。



烟花


2021年10月31日,杭州发现一例新冠确诊病例。


一天前,他曾在上海迪士尼游玩近十一个小时。正值万圣节,迪士尼迎来人流高峰,31日当天客流量超三万人。


接到协查通报后,迪士尼紧急闭园。园外游客停止入园;园内游客必须排队等待核酸检测后,才可以离开园区。



园区门口上千名医护人员、警察、志愿者纷纷就位展开核酸检测工作。


三万多人的核酸结果,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当晚21:20,迪士尼的烟花在夜空中准时绽放。



当晚23点,游客的核酸检测全部完成,结果均为阴性。


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张文宏医生发微博说:感谢今天不灭的烟火,让我们看到人类在灾难前面的从容淡定与对未来的信心。


“孕妇先走,门票全退。”

这是温度与速度并存的三年。



遗忘


烟花照不到的地方,是很多人的默默坚守。


三年前期间,瑞丽市民经历九次封城,时间超过160天。


有时是封控管理,有时是居家隔离……守在边境的小城瑞丽,没有迪士尼的烟火。



黑龙江绥芬河也同样,三年时间里,这里的生活总是断断续续的。


几度封城,快递发不出去也收不到。这座边境小城好像从没上过热搜,几乎已经被遗忘了。


2022年8月起,新疆伊宁市便静了下来。


往后整整100余天里,人们每天除了按时做核酸,就是守在家里,从盛夏一直到寒冬。



这里不该被遗忘,我们要看见并知道——


这是我们所有人一同坚守的三年。




三年来,你还记得自己居家隔离过多少天吗?


武汉封城期间,王先生窗外的窗帘用飘荡在空中的舞姿,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跌宕起伏。



2年后,上海某男子窗外树叶的枯萎与生长,同步着这座城市的沉睡与复苏。



居家隔离的日子里,窗承载着更多的情绪和功能,我们透过窗,看着静止的街道、感受四季地轮转、抒发悲喜的情绪。


如今再看窗外,霓虹点亮、车水马龙。


一座座城市,重新运转起来。



流调


2022年1月19日,北京公布了一名新增无症状患者的流调。


这份流调,简单记录着他过去18天内的行程。


从1月1号开始,他先后去了28个地方。行程轨迹横跨整个北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甚至连续数天深夜也没消停。


可上下滑动查看👆


后经记者采访,我们才看懂这份流调。


44岁的新冠感染者岳某,每处行程都是工作。他不分昼夜地扛着上百斤的沙子水泥,走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他对记者说,我不觉得自己可怜,我只是好好干活,我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力气和双手,挣点钱找孩子。我就是为了生活,为了照顾这个家。


记者说,这是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


这三年我们看过很多份流调,我们原本都不会相遇。


这是我们看见别处生活的三年。



堂食


2020年12月5日,上海华城小区零点解封,居民们披着睡衣跑向街边。


记者问他们要做什么,有人回答——


我现在只想坐在店里来一碗牛肉粉丝汤。



2020年2月19日,杭州宣布禁止堂食;

2021年6月4日,广州多地宣布禁止堂食;

2022年4月30日,北京宣布禁止堂食。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的北京至少有50天无法堂食,上海则有将近100天。


人们被迫走进厨房、点开外卖软件,饭还是那碗饭,但「味道」好像变了。


我们怀念和三五好友沿街边吃边聊,怀念火锅升腾的氤氲,怀念露天大排档下的推杯换盏。


这三年,我们变得更需要堂食。

似乎只有堂食,能找回真实的烟火气。




没有疫情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


算算时间,19级大学生,只享受了3个月没有疫情的大学生活。20-22级的学生,则至今仍未体验过完整的大学生活。



这三年,他们和同学总是在线上见面,考试、答辩也都在课堂之外,他们甚至没能好好拍一张毕业照……



这三年,是大学生活被偷走的三年。



延期


三年来,我们对延期习以为常。


音乐节延期举行、快递延期发货、电影延期上映、比赛延期举办……



我们总是和所爱擦肩而过,每一次延期,都意味着我们的期待落空。


这是我们不得不延迟满足的三年,



缺席


5月10日,河南一位爷爷的好友与世长辞。


爷爷骑着单车前往好友葬礼,却被拦下。


因疫情不能走动,他无法亲致葬礼现场。爷爷难过极了,眼含泪水,面向北边喃喃道——对不起,对不起。



5月3日,唐女士决定与丈夫举办线上婚礼。


唐女士说,自己与老公都在北京工作,本定于5月3日在老家河南新乡举办婚礼,却因为疫情延期了,商议之下他们决定举办线上婚礼,双方亲朋都在镜头对面送上了祝福。



父母缺席儿女的婚礼,丈夫缺席妻子的生育,老人缺席挚友的葬礼……


这是我们都无法准时赴约的三年。



淘汰


2020年初,黑龙江黑河的马大爷回不去家了。


由于他用的是老人机,没法扫健康码,被工作人员强行拦下,要求必须扫码才能走。


老人不知道什么是健康码,焦急地问:“到底要扫啥?”



同一时间,许多城市的老人因不会刷微博、手机购物,没能第一时间买到口罩。他们将橘子皮、柚子皮、方便面桶扣在脸上……



疫情对孱弱的老人们向来不友好,当我们拿着手机抢菜买药时,老人则捧着它不知所措。


扫码、网购、点外卖、网上买药、抢车票……


这三年,一个个难题就像一座座大山,横在老人面前。


跨不过去,就要被淘汰。



口罩


2020年1月末,D5319次列车上,一位阿姨不停地用衣服捂脸,眼神充满忐忑和不安。



乘警上前问她为什么不戴口罩。


阿姨像犯了错的孩子般,哭出了声,她买不到口罩,这让她委屈又担心。



现如今,这样的新闻再难重现。


但这三年,口罩似乎已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我们会忘记下雨天带伞,忘记下班打卡,但一定忘不了出门要戴口罩。





数据显示,这三年冰箱、冰柜的销售量直线上升。


打开社交平台,能看见大家细心总结了很多囤货指南:主食要囤够一个月的量、肉要切开分小包装冷冻、要记得买放得久的干菜、家里要常备各类罐头……



因为生活的不确定性,我们囤满一个又一个冰箱;我们还总是要买很多药,很多口罩以备不时之需;我们知道了可乐是硬通货,柜子里也总塞满根本用不完的日用品……


这是我们靠物质寻求安全感的三年。



保质期


2020年2月7日,全国首个健康码「深i您-健康码」推出。


核酸结果和行程牢牢绑定,这是我们后疫情时代的「身份证」。


健康码弹出的核酸天数,是我们的“保质期”。


我们将做核酸融入了自己的肌肉记忆。小孩看见形如咽拭子棉签的物体,会习惯性张嘴。



成人看见路边人少的核酸亭,会不自觉上前排队。


习惯戴口罩、习惯做核酸、习惯进门扫码……


这三年,我们养成了太多习惯。





这三年,普通人是彼此的光。


2020年1月起,快递员王晓溪的忙碌便一刻未停,独自担负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快递收派工作。


随着疫情暴发,他一天送的快递数从100多件激增至400至500件。


每一天,他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穿梭在快递站点和医院之间,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



很长一段时间里,王晓溪们都是街上最忙碌的人之一。


2022年11月,我们曾看过一份外卖员的流调。


他早晨6:20出门接单,一直忙到深夜22:53才送完最后一单。一天时间,他跑了整整65单,只在9:10吃了一顿早餐。



快递员、外卖员……他们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无穷的能量。


这些最平凡普通的人,是阴霾中的一束光。



医护


疫情刚刚爆发时,2003年赶赴非典一线的医疗队队员,第一时间表明态度: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这封按满手印的请战书,我看再多遍,也仍会热泪盈眶。



1月24日晚,上海首批医疗队136人驰援武汉;广东医疗队128人奔赴一线;三所军医大学450人空降疫区。

1月25日,江苏首批医疗队147人奔赴武汉;四川、山东医疗队共计276人相继启程;浙江医疗队141人抵达一线。

……


湖北86岁的老医生照常出诊,他说:我这一辈子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救人吗?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同样不辞辛劳地亲赴一线。


你看,武汉不是孤岛。正值新年,却有太多医护人员放弃团聚,不顾一切地奔赴。


你看,武汉没有奇迹。这是太多太多的医护人员挺身而出。


2020年2月28日,河南36岁的袁洋洋医生连续抗疫39天,因突发心脏骤停去世;

2020年3月1日,武汉中心医院江学庆医生在抗疫工作中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

2020年4月6日,山东援鄂医疗队员张静静在工作中,因病去世;

……



他们也怕,他们也没有钢铁之躯,却硬要凭肉身护我们周全。


医护,是一份英雄的职业。


直到今天,他们仍守在岗位上一刻未歇。


这是医护挺身而出的三年。

这是我们被护周全的三年。



定格


三年来,我们经历了太多,也见证了太多。


这些记忆定格在一张张照片中,承载着我们的悲伤和希望。


     高铁上逆行的钟南山院士  


被口罩勒出血痕的最美护士


跨越17年的“战袍”


教堂的消杀


阳光下推着患者的医生


最高礼仪“过水门”欢迎援鄂医疗队回归


志愿者为大连海洋大学师生运送物资


“全剧终”


普通人


记得疫情刚开始时,大家都在发这张图片——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确实如此。


这三年里,从没有过超级英雄的故事。而是普通人的前赴后继、相互扶持、彼此关怀……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

12月26日,国务院宣布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冠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这艰难的三年已然过去,但回首记忆,有渡海之艰,有攀山之险,有闯关之危。但我们未曾怯弱,而是在泥泞中爬行,在火焰中重生。


这三年,是平凡英雄发光发热的三年,也是我们所有人凝心聚力的三年。

 

这三年,我们看到了医务人员的勇敢逆行,看到了快递小哥的无惧风雨,看到了左右邻里的携手互助……正因此,我们始终坚信凛冬将逝,皓月长明,疫情终有消散时。


文章里的一幕幕,不过是过去三年的缩影。


我们仅以此记录。


权当是你我共同书写的一本日记。




监制 - 她姐

作者 - 刘一撇、白蘋

微博 - @她刊iiiher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她姐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清华教授彭凯平:三年疫情后,如何重塑积极心态进击的草间弥生来了!巴黎这造型半夜是要吓shi个人?​2020到2022,“保卫”课堂的三年三年疫情终于结束了,谁还记得去世1000天的李文亮三年前的今天,武汉的医生吹响了疫情的警哨……经历三年疫情的应届生,就业还是考研?三年疫情,你的心态崩了吗?放开后送孩子返校风险大吗?要不要先避一避再说?德国专家回顾三年疫情的马后炮这么说2月13日宣告三年疫情结束,新加坡彻底恢复正常生活1998、2010、2022,中国电影的三个“卡梅隆时刻”今年春节!是三年来最关键时刻八大看点中的最大看点:马科斯能否补上南海“准则”的最后一块拼图节选《答陶斯亮》|“经济为主、疫情为次”的防控放开方针的科学依据是疫情的不确定性,而不是马上走出疫情三年前的我们VS三年后的我们:疫情这三年的变化,过分真实了!三年疫情创造的246个名词三年疫情创造或涉及的246个名词和狩猎爱好者谈禁枪烤焦的Pita悉尼华人主题创意春晚《今夜有你,今夜有我》破圈爆红加拿大人头税今年春节,是三年来最关键2022MAHB年度先生|梁晓声:最后一次记录生活,最后一次书写理想周小平:中国2022,全球化的最后一夜鱼龙舞“坚持”的力量,三年疫情的人生感悟东京在召唤11-独闯日光国家公园1再坚持一下,明年疫情就没了,我还是这个判断短短7分钟,这部国产新剧一集比一集上瘾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中国COVID-19疫情的最新评论秋景-酸菜美食-大碴子粥美国人,是怎么熬过三年疫情的?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这真的应该是疫情最后一个冬天了…关于疫情的一些推测和看法生猪深度专题:2019和2022,神似、形似,有何启示?全羊了:事情的转折出现在上海疫情的处置失当开局15禁,这部岛国新剧一集比一集刺激三年疫情大考后,未来哪些城市值得看好?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