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深度专题:2019和2022,神似、形似,有何启示?
导读
2019年,承接了2018年从相对多的能繁母猪存栏到非洲猪瘟开启去化的过程,产能的下行映射出史无前例的价格上行;
2022年,从产能上看,同样对应了2021年的存栏去化过程,也同样形成了前低后高的价格走势。
随着时间进入2022年的最后两个月,市场关于后市供给提升、冬季需求、以及春节前的猪价都还存在较多矛盾,在当下供给数据暂不明朗的情况下,以史鉴今或许能有不一样的启发。
一、 价格走势的惊人相似
如果把2019年和2022年的生猪价格走势放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截至目前,两个年度的猪价趋势基本一致,只是在上涨的时间节奏上以及上行的高度上有所差异。
如果按照四年一度的周期来看,2019年对应的上行年份应是2023年,而提前出现的上行来自于前一年度的深度阶段性去化,猪周期已经悄然生变。
来源:Wind,卓创资讯,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中信建投期货
从上行过程来看,2019年和2022年都有三次比较明显的价格抬升时段,分别对应着底部的反弹,年中的价格快速上行,以及十一前后的价格冲高过程。
如果追溯到能繁母猪的对应产能,两者相似之处主要在前一年4季度到当前1季度的去化过程,但实际上2019年在价格上涨过程中仍处于产能去化状态,这是由于猪瘟的客观条件决定的;而2022年二季度开始市场已经进入恢复状态。
因此,我们认为,从周期层面,2019年开启的周期和2022年开启的周期持续时间会有不同,但从短期价格走势上看,两者的相似之处必然有更深层的原因。后文我们通过屠宰和体重这两个短期核心观测指标来对价格的走势做进一步分析。
二、 屠宰量提升的来源
屠宰量长期来看是供给的体现,短期来看,从订单决定生产的角度又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需求的变化,这一点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有阐述。
2019年和2022年的价格走势类似,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两个年份屠宰量走势的相似,或者说供给的变化类似。屠宰量来源于可出栏的生猪,也就对应着之前的能繁母猪。
2019年进入二季度后屠宰量开始下行,但下行的过程相对缓慢,直到9月之后开启急速下行。
2022年二季度屠宰量总体以震荡为主,其中4月因政策等因素出现了短期波动,6月后即开启了大幅下行,在7月后即处于低位,中秋、国庆前有一定备货因素形成短期需求,后期开工率总体仍旧偏弱,直到最近才有一些起色。
从前面的能繁母猪指数可以看到,在去化上,2021年的去化早于2018年,尤其是深度去化发生的时间较早,这就对应了2022年宰量大幅下行的时间更早,价格上行节奏也会早一些。
通过对比屠宰开工率和生猪价格,我们也可以明确,在非春节及节前旺季的状态下,生猪价格和屠宰量呈现反比关系。量多则价低,这也符合基本的经济学规律。
图2:2019年和2022年屠宰开工率情况
图3:屠宰开工和价格在12月前呈反比
来源:Wind,卓创资讯,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中信建投期货
在春节前生猪总出栏数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出栏时间的选择将决定未来的价格走势。目前市场的争议主要就在于总出栏数量和出栏节奏。
根据前期仔猪的恢复、压栏等情况,我们认为四季度环比三季度整体出栏量应有明显提升,但10月生猪出栏(屠宰)的体量仍维持较低水平,意味着出栏将更加集中于11、12月。从11月开始,我们已经看到屠宰量在价格下行的情况下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意味着即便养殖户压栏挺价,价格的支撑短期也已经开始松动。宰量同2019年年底类似出现上行的可能性较大。除了压栏之外,今年供给本身也有缓慢的恢复,这点同2019年有较大不同,当时仍然处于非洲猪瘟肆虐的环境下。
因此,在不考虑消费的情况下,今年年末的供给环境相对来说要好出不少,和2019年相比,今年的供给下降的幅度没有那么极端,基本的供给保障存在;而需求上,新冠疫情常态化管控下,能够提供的节日动能还有多少,这一点市场的疑虑也在增加。
那么,供给的节奏如果和需求的节奏吻合,有望减缓后市波动,相反,如果市场出栏节奏变化较快,和需求端有阶段性错位,那么对于市场来说将继续形成较大波动。
屠宰量作为反映市场历史情况的指标,很难单独用于判断未来的出栏压力和可能的出栏节奏。所以此时我们需要关注一下市场的体重情况。
三、 体重见顶,价格见底?
图4:2019年和2022年体重变化趋势
图5:体重已形成压力,体重转折后有望减轻压力
来源:Wind,卓创资讯,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中信建投期货
正常情况下,生猪的出栏体重呈现三季度走高,四季度见顶回落,到春节后处于相对低点的季节性规律。
生猪出栏体重变化本身来源于四个方面:价格水平、预期价格变化、肥标价差、养殖季节性。
价格水平越高,边际增重的收入越高,能够承受的边际增重成本就越高,因此体重就越高。(体重越大,边际增重成本越高,边际增重成本主要来自于饲料成本和养殖时间占用的资源以及死亡损耗的可能性)
预期价格水平越高,养殖端压栏的意愿便越高。不过预期价格水平通常受当前的价格水平影响。
肥标价差越大,养肥猪能够获得更大的价差收益,也能够刺激压栏。
夏季损耗风险较大,春秋季节相对适合增重,从成本和养殖效率上对体重有抬升作用。
在2019年和2022年的下半年,我们都看到价格水平的快速提升、预期的转好、肥标明显的价差,因此,对应也展现了明显的体重提升。
出栏体重的上行,主要来源于出栏节奏的调整,造成的结果是产量的提升和转移。
我们一般认为,体重上行过程中,短期压力渐小,但后期出栏压力总体是增加的。
体重开始增加时,对于供给来说有限制作用,因此短期形成了减少供给的作用,通常也会推动价格的上行;当价格预期无法持续支撑时(价格在包括需求在内的多种压力下出现回落,带动预期回落),体重上行可能受到限制从而逐步转向供给的释放,而后加速价格的下行;而体重带来的供给压力释放完成后,价格则有望实现重新回到正常供需决定的水平。
目前正处于价格见顶但体重仍未见顶的状态,也就意味着压栏生猪还有较大的释放空间,如果市场不出现担忧和恐慌的情绪,那么释放的过程可能更长一些,反之,这一过程就会变得更加快速和剧烈。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体重指标,其代表了短期市场情绪的转折,体重见顶之后,我们能更好地确认现货是否回调到位。
图6:价格、体重和情绪变化的示意图
制图:中信建投期货
四、两个时期异同总结
上文我们从能繁变化、价格、屠宰量、体重等方面剖析了2019年和2022年两个上行年份可以类比和有所区别的表现和原因,在此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表2:2019年和2022年的市场对比
来源: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Wind,卓创资讯,中信建投期货
总的来说,基于现实的非理性预期继续驱动着市场主体的决策,周期的总体规律就很难改变。2019年面对着非洲猪瘟的“突袭”,市场的紧缺来源于被动的去化和现实持续的去化;而本轮周期的展开,更多是养殖主体在亏损条件下的撤退。还要认识到,非洲猪瘟不仅改变了市场养殖环境,提升了对于生物安全的要求和成本,同时也倒逼出更快速的产能恢复方式,催化了大型企业的快速扩张,种猪群体的稳定性也得以提升。
我们认为短期市场的变化和内涵的情绪逻辑没有太大变化,因此,此前已宰量和体重为坐标系的逻辑仍然适用;但时移事易,大的猪周期的开展或与此前有所不同。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