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4天||谈谈与孩子的沟通
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未必一定是转折点,但肯定是个里程碑。在亲子关系方面,高考意味着孩子从物理上也从心理上和社群关系上真正离开父母,独立前行。
如果用关键词来描述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关系,我认为,高考之前可以概括为两个字——“陪伴”,高考之后,也可概括为两个字——“沟通”。这个转化是一个过程,从孩子五六年级开始,孩子进入青春期时两者几乎并行,在高考之后将完成转化,之后,“陪伴”降低到接近零,互动主要是“沟通”。
然而,就像很多父母做不到“陪伴”,很多父母也做不好“沟通”。更有甚者,多年认真陪伴的父母,突然发现自己与孩子沟通不了。没有精力陪伴,父母感到愧疚;而陪伴多年后却发现不能沟通,父母将转为伤心失望,乃至灰心绝望。
父母的陪伴和沟通在高考前后更加重要。第一次面对人生重大事件,孩子其实特别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沟通。应该注意什么呢?我想到这些年那些阳光明媚的笑脸,还有那些饱受摧残的稚嫩的苦脸,虽然他们高考分数都很高,但脸上是笑还是苦,预示了后来完全不同色彩的道路。结合这些,试着简单地说几个浅见。
第一,努力做真正的倾听者。有段时间,听到太多大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吐槽,我用一个相对激烈的标题写了自己的意见:为什么你连“倾听”孩子的资格都没有?文中有些建议现在同样适用,比如:要做真的“倾听者”,而不做“打听者”,认真地听,而不是总想套点话;要做倾听者,而不是指导者。听为主,说为辅,不要急着对某个具体的做法进行评判,不要急着对孩子的某个具体想法进行打压。让孩子不论高考还是未来,永远拥有父母这个真正的倾听者,这是孩子福气,也是父母的福气。
第二,不能躲在“都是为了你好”的帽子底下,而是要扔掉帽子,坦诚地就事论事,帮助孩子形成有价值的具体的决定。这里的帽子戏法是人类的一个重大发明,扣上帽子就省去了无数的争辩,让需求和意见不再被听见,让思维不再进行。我们的社会有的是捧着一堆帽子派发的人。比如今天在社区群里,有人对居委会提了个具体的建议,核酸检测台前原本有把椅子,不知是何考虑给拿走了,市民就得屈膝弯腰撅屁股接受检测,建议居委会把椅子放回来。如此简单具体的一个建议,可以明确回复办还是不办,或者讲清楚各有什么原因,却有居民大段地感叹居委会和志愿者辛苦不容易,说自己去参加两天志愿者工作就知道不容易,要互相理解,云云。这帽子扣的那叫一个利索,提一个具体工作建议就被打成不感恩、不理解人家难处、不亲身参加志愿服务(其实指责者参加了2天,建议者可能参加了更多)。这就是帽子的“威力”。沟通是对具体事的,不能从“要有感恩的心”、“都是为了你好”等等所谓道德制高点来发话、提要求。那是极不靠谱的。
第三,沟通要唤起孩子的内在动力。跟孩子的沟通,除了不能成为说教和干涉外,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自己的内在动力。先要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需求、目标、顾虑、困难到底是什么,这些思考都是费神的,都能锻炼人。了解孩子真实打算怎么样,了解到孩子想把一件事做好的内在欲望,这就是内在动力,将是他能够成功的最关键因素。跟孩子的沟通,要让孩子能够信任父母,但不能成为依赖父母;让孩子理解实现远大目标的不易,是让他既要认清现实,又要肯定改变现实的勇气和动力,而不是打消孩子奔赴目标的念想。对孩子心气减值的沟通,要么造就个不敢想不敢做的孩子,要么这种沟通最终会为积极上进的孩子所抛弃。
希望这段时间和未来,父母和孩子们沟通愉快,心想事成!
世间爹妈情最真,
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