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联涛:幸运捱过2022年后,不应止步不前
冬天已经来了。捱过去总是一件幸事。面对即将到来的灾难而不采取行动则是我们永恒的诅咒
文丨沈联涛
我们捱过了2022年——这实在是不容小觑的成就,因为我们在这一年内同时经历了冲突、通货膨胀、经济衰退、自然灾害、粮食和能源短缺。此外,2022年世界人口已超过80亿,15年后将再增加10亿。从各方面来看,这一年不论人为造成的灾祸,还是自然灾害,其苦痛大部落在了穷人身上;无论是在健康还是在财富方面,均是如此。毫不奇怪,愤怒情绪已在世界许多地方爆发。
能捱过这些苦楚,诚应心存感激,然而我们也不应忘记去深思,气温持续攀升的情况下,要如何在更加酷热的未来生存下去。不久前刚在埃及落幕的“COP27”气候峰会上,基本上证实,如果不迅速完成社会转型,就找不到可靠途径来将全球变暖的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温度每一点细微变化,都将导致气候更大幅度变迁,从而导致干旱、海平面上升、风暴和极端天气,这些灾难对人类和所有生物都构成威胁。
围绕社会转型的争论,核心在于金钱——谁来为这一复杂系统的艰巨转型提供资金?在“COP27”峰会上,各方达成共识,为最易受气候危机影响的国家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但这不过是想抚平历史的深刻伤痕,聊以自解。我们的星球仍在变得滚烫,而这些领导人们还在为那些数字而夹缠不清。
一开始他们自欺欺人,现在则为谁应买单而口角不休。
例如,联合国在不停公布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资金金额,这个数额越来越庞大。仅为实现能源转型,“COP27”峰会就同意“到2030年,每年需向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4万亿至6万亿美元,其中包括对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如此规模的投资才能保证我们在2050年之前实现净零排放。”这些数字还不包括到2030年,每年用在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1600亿-3400亿美元(UNEP《2022年适应差距报告》)。
正如已故美国参议员埃弗里特·德克森曾经说过的那样,“这儿花十亿,那儿花十亿,很快你就真要花大钱了。”
不到一年的俄乌冲突期间,西方向基辅政府提供了近1000亿美元的武器和财政支持,这尚未计入将乌克兰的基础设施重建到战前状态预计所需的一万亿美元。加上俄罗斯的冲突开支,以及通货膨胀上升和产出锐减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的损失,冲突造成的损失要以万亿美元计。
毫不意外,今年企业领袖们最钟爱的关键词是“韧性”。2022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合作发布的《可持续、包容性增长韧性白皮书》,将韧性定义为“应对逆境、抵御冲击,并在面对干扰、危机时,随着时间推移而持续保持适应与快速发展的能力”。该白皮书建议成立一个由政府、企业和国际组织组成的韧性联盟,以构建和维护韧性,确保在危机重重的世界中,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可持续和包容性的未来。
显而易见,随着形势日趋复杂、逆境加剧,以及风险和损失趋增,适应、缓解的能力,以及对冲击的应对都将是必不可少之事。然而,民族国家受制于地缘政治竞争而陷入集体行动陷阱,这解释了为什么尽管联合国、学术界和忧心此事的公民等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我们甚至无法让碳市场发挥作用。商业部门已经意识到其社会责任,但如果没有国家在监管和资金方面提供帮助,商业部门就不会投资于长期能源和供应链转型以促成净零排放。
简而言之,这个由政府、企业和国际组织组成的韧性联盟仍无法采取行动,因为每个人都在等待别人走出第一步。
这使得社会下层的人们在成为气候灾难受害者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救世主。只要他们能够动员起来处理当地的问题,就足以改变形势。从逻辑上讲,如果群众赋予自己韧性,他们就可以弥补自身的脆弱性。但是,只有从当前不可持续的现状中改变心态,群众才能行动起来。
尽管前景悲观,我却保持着乐观,地方上人们的切身体会和自然灾害,都在迫使整个社会层面的大众心态发生变化。所有政治的最终落脚点都是本地事务。
《黑天鹅》的作者纳西姆·塔勒布认为,传统思维忽视了具有巨大影响的小事件。对他来说,韧性概念太偏于“风险厌恶”,而脆弱性的大胆对立面应是“反脆弱”。由于无法预测未来事件,系统必须能适应于承受更多冲击和损失。事实上,系统学习如何承受更多损失的能力即所谓“反脆弱”。着眼于韧性显得过于怯懦,因为当你最小化劣势时,优势也被最小化,系统实际变得更为脆弱。反脆弱则意味着系统通过实践,学习做任何可能给你带来更多好处而非坏处的事情(也包括承担更多风险)。
“反脆弱”的逻辑表明,气候灾难的真正解决方案无法求自于“民主与专制”等意识形态,而应于多样性和单一文化之间的对比中择优。多样性允许在许多方面进行实验(大规模变革),而包容性是关于所有人共享,而不仅关心少数人。气候变化对世界上70亿穷人的影响更大,而不会伤及10亿富人的皮毛。虽然10亿富人控制着大部分财富,但如果到2037年,80亿人仍然贫穷并饱受气候灾害打击,富人也不会表现出多少“韧性”,而会考虑迁移到太空。
因此,富裕国家通过大举资助较贫穷国家的众多人,有助于推进各种试验来更好地应对本国当地气候变暖问题,这样做也会让富裕国家获益更多。而那些让大公司受益的宏伟计划则于事无补。到这个阶段,有钱人若再吝惜金钱,将导致所有人更加贫困。毕竟,圣诞节应对所有人展现慷慨与善意。
冬天已经来了。捱过去总是一件幸事。面对即将到来的灾难而不采取行动则是我们永恒的诅咒。
向所有人致以节日问候。
(作者沈联涛为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香港证监会前主席;翻译:臧博;编辑:袁满)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